司马迁和《史记》 复习作家作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史记》 纪传体通史 《列传》 《本纪》 《世家》 《书》 《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仰望星空,我们不仅会问: 1 、什么是宇宙?它有多大? 2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3 、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亿光年)。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司马迁. 思 考  从 “ 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 几 个情节中,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 刻画人物时,具体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 手法?
鸿门宴 ——《史记》.
当你看到神奇的兵马俑时.
项羽之死 司马迁.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学习目标 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三讲 史传散文 第一节 史传散文和历史散文 先秦的历史散文大多是以记言或者记事为主,按照时间或国别的先后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人物描写只是在记事记言过程中兼而为之地现象。史传散文是在汉代兴起的一种散文,出现了形式上的变化,它是以“传”的形式来记叙当时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塑造人物形象。“传”主要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 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让我们看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评价司马迁的?
氛围营造 临江仙 明.杨慎 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渚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提示】宣扬历史空无、冷眼观世的思想。在古典诗歌中,此类作品很多,元代散曲尤甚。这首词被引作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影响很大。
助读新课启航 第四单元 识记知识必备 第 18 课 探究文 本研读 揣摩领悟 写法借鉴 整合技法指导 应用体验之旅.
秦王李世民征战图.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刘邦职业生涯报告.
汉高祖——刘邦.
鸿门宴 ——《史记》.
项羽之死 司马迁 授课人:童玉梅.
项羽之死 司马迁 虢镇中学 张海强.
鸿门宴 司马迁.
项羽之死 司马迁.
霸王别姬 我心中你最重 我站在烈烈风中 悲欢共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生死同 望苍天四方云动 你用柔情刻骨 剑在手 换我豪情天纵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之死.
鸿门宴 司马迁.
让我们看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评价司马迁的?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屈原 欧阳修 司马迁 杜甫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项羽之死 司马迁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优秀例文 材料新鲜 2000年高考作文 生活的轨迹.
案例导入: 视屏: [今日说法]路边的钻戒捡不捡(2010年08月10日)路一鸣主持-128x96.avi
朗诵项羽《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鸿门宴 司马迁.
一念决生死 一宴定天下 常德市六中高语组 王敏.
鸿 门 宴 司 马 迁.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霸王别姬 我心中你最重 我站在烈烈风中 悲欢共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生死同 望苍天四方云动 你用柔情刻骨 剑在手 换我豪情天纵
鸿门宴.
《史记》 : 长八尺余,力能扛 鼎,才气过人。
第二章 《史记》与汉代历史散文.
《鸿门宴》知识点小结答案 一. 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文言文判断句归纳 例句分析.
项羽之死 司马迁.
●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有哪些?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项羽之死.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题乌江亭(杜牧).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百姓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马嵬》与咏怀诗的鉴赏 安徽 金盛林.
夏日绝句 新北江小学 钟建明.
霸王别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鸿 门 宴 《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三章 《史记》与《汉书》.
中国上下五千年之风云人物 荣艺伟 初二·十三班.
鸿门宴 司马迁 北京中加学校:熊燕.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鸿门宴 司马迁.
鸿门宴 司马迁.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登鹳雀楼.
C1U5.1 You are Who?!.
小组名称:羽墨云轩 班级:五(4) 姓名:叶嘉莹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是照片还是画 是照片, 还是画? PHOTOS OR PAINTING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司马迁和《史记》 复习作家作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史记》 纪传体通史 《列传》 《本纪》 《世家》 《书》 《表》   司马迁,字 。 (朝代) 家、 家和 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 ,是我国最早的 ,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十二 、三十 、七十 、八 、十 等五种体裁,共130篇,50余万字。作为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鲁迅曾赞誉《史记》“ ”,它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史记》 纪传体通史 《列传》 《本纪》 《世家》 《书》 《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 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鲁迅

楚汉之争简介 背景介绍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 项羽入关-128x96.avi

成者王侯败者魂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羽,也字子羽。 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但历史早已摆在人们面前:曾经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最终却四面楚歌,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而昔日的小混混却黄袍加身,荣归故里,统一中原,建立大汉王朝.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偶然也好,必然也罢,这些都已不在重要.唯一值得我们后人研究的是: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范增 项王 项伯 鸿门宴 张良 沛公

项羽“宴请”刘邦? 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怒 14项羽入关b-128x96.avi

“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 (羡慕 含而不露 胸有成府) “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 (自负 率真无忌 直率粗犷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谈项羽论刘邦 项羽 刘邦 1 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 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 2 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刚愎自用) 3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 1.知道项羽将攻来,即问:“为之奈何”; 后又询问“君安与项伯有故” 刘邦 虚心求教 从善如流 很有心眼 2.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 随机应变 善笼人心

项羽的个性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 甚远,必败无疑。 刘邦 人 物 虚心求教 从善如流 急不可耐 遇事浮躁 个 性 很有心眼 虚伪 自负轻敌 随机应变 善笼人心 项羽的个性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 甚远,必败无疑。 依靠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与圆滑多谋的政治手 腕,刘邦利用了项伯 ,哄骗了项羽,避过了范增 ,躲过了此劫。

垓下歌 大风歌 刘邦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 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 虞兮奈若何?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评价项羽的?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 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 雄的赞美和敬仰。 让我们来看一看后人是如何 评价项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