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课 第一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Advertisements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光华好诗词》 大奖赛 光华中文学校 2014 年 11 月 第四组:成人组. 1 。抽签背诵 ( 10 分) 必答题.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 ── 丝绸之路。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 ── 丝绸之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典诗词的 魅力呈现.
杨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县)人,十一(一说十三)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九品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声音的魅力 红雨.
我爱记诗词 龙虎塘实验小学第四届 “背诗大王”学期擂台赛.
使至塞上 西泉初中 马宁.
词五首.
品味·形象类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 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S.X.W.
助读新课启航 第一单元 识记知识必备 第1课 探究文 本研读 揣摩领悟 写法借鉴 整合技法指导 应用体验之旅.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歌鉴赏 第五讲 内容情感主旨.
盛唐边塞诗派.
燕 歌 行(并序) 高 适.
专 题 气 象 物 候.
单元六: 轻叩诗歌的大门.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回顾·拓展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外自读.
教学目的 1.能用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擢”、“锦衾”、“翰海”、“阑干”等字词,读准“擢”、“锦衾”、“掣”、“见”等字词。 2.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3.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重点难点 1.理解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说课 试卷讲评 2015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全国1卷 重点:主观表述题 主讲人:红安一中 李艳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解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饮 酒 陶渊明.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八年级语文 长 城 专 题.
缶乐器介绍 缶,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缶”亦作“缻”,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缶,因为是由土烧制而成,也就是土类乐器。最原始的陶“缶”由于易碎,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完整的了,保存较多的都是青铜“缶”。如方形的青铜缶有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奥运缶就是以这个冰鉴缶为原型制作的。此缶有夹层,夹层里面放冰,缶里面放食物饮料,实际上就是个古代的小冰箱。
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龙波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书 愤 ——陆游.
诗歌鉴赏之 人 物 形 象 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诗歌鉴赏.
专题 气象物候 古诗词中的物候.
第十一课 谈学习.
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新沂市第四中学 时明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八年级下册20首诗词背默与赏析 学 习 目 标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基本读懂。
高考复习 古 诗 鉴 赏(一) 作者:徐文磊.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诗 歌 鉴 赏(三) 第一课时.
懂   你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六个注意点.
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书  愤 陆 游 漳州一中  黄安娜.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文园地二.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我叫“神舟号”.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高考复习 诗歌鉴赏法 普兰店市第六中学语文组曲家伟
登鹳雀楼.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天的图画.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雅俗共赏话元曲 广州七中 曾霞.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诗篇 100.
路旁的橡树.
考点12: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概况.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裕安区单王乡单王小学 张继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边塞诗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高考题展示:(2004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 情”,请作简要赏析。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情感和常用的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②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名句展示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②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③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⑥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⑧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自学提纲 根据上面的诗句和以前学过的边塞诗列举出边塞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根据上面的诗句归纳出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有哪几类? 边塞诗有哪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各是什么?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 下 曲》 卢 纶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征 人 怨  》 柳中庸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 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 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 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 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夸张;双关;借代;拟人;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 ①龙城飞将是指西汉时名将 。 ②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 的不满。全诗音韵铿锵,意境 。 不能平定边患 雄奇壮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 的场面。 ②该诗表现了征战的 ,同时也表现了征人 精神。 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残酷 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见,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关山 ”系乐曲《关山月》 “梅花” 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边塞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 。两首诗都写了 和 , 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1)边塞诗 乐曲声 月色 (2)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梅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请指出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畔: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请指出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注:(1)海畔: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畔: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⑶两首诗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3)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答映衬或衬托也可;还有间接抒情.)

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 杨炯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怎样的思想情感? 注: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 ⑵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下阕哪三个字很好的表现了这样的感情? 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本词抒发了词人爱国主义激情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暗含着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三个字:“未”、“先”、“空”。 2、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问: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需要背诵的边塞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背诵: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背诵: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可怜白发生”,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词人只能一声悲愤的长叹,尽吐壮志难酬的感慨 表达技巧? 直接、间接抒情;比喻;对比;虚实结合;先扬后抑

背诵: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背诵: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用了借代、用典的表现手法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shēn)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附录: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

边塞诗中常常出现哪些意象? 黄沙、夕阳、月亮、城楼、黄河、长城、 白雪、白草、秋霜、大漠、烽火、大雁、 骆驼、战马、红旗、美酒、笛子、芦管、 号角、马嘶、龙城、天山、玉门关、雁门关、

思想情感: 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2、出征士兵的乡愁、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3、对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和江南风光的惊异 4、对战争的厌恶,对帝王黩武的不满 5、对良将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 6、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7、家中妻子的离恨 8、朝廷对征人的漠不关心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