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第 10 课 “ 秦王扫六合 ”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 施及其作用。 2 、难点: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的条件;对秦始皇 “ 焚书坑儒 ” 的评价。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一節 三代興衰與封建體制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计算下面 4 道题: = 0.8 = 0.2 = 3.4 = + - + - 0.8.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1课第1课第1课第1课 公元前 259 年出生于赵国 13 岁登上秦王宝座 22 岁亲政 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 —— 《史记 · 秦本纪》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 《史记 · 吕不韦列传》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当你看到神奇的兵马俑时.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李久柱.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学习目标 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燕 战国七雄 齐 赵 魏 秦 韩 楚.
关于汇率计算.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七 情感.
第十五课 她去上海了.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白银高新区国税局 纳税服务科 2016年5月.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内 容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操作 ● 项目会计核算中注意事项 ● 社会组织年检报告的填列 ● 社会组织评估中财务资产指标的解释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七年级上期历史复习.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课标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史实 2\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两晋与南朝.
英雄?!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秦始皇的功过 ————————初一2 班 杜全景.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朝的统治 二OO六年七月.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秦始皇的集权管理思想 小组作业.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内容: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导 言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导入新课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后,摆在统治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维护统一、治理疆域辽阔的国家。当年的秦始皇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秦朝,了解一下当时秦始皇采取的政策措施。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Harvard ManageMentor®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Harvard ManageMentor®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李白的诗文充分展现了嬴政的什么历史功绩? 秦始皇嬴政 (B.C.259年—B.C.210年) 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秦 秦王统一全国 公元前221年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定都咸阳 楚 前222年灭燕 秦灭六国计谋精, 远交近攻两步走。 先灭韩赵魏, 再灭楚燕齐, 秦 前228年灭赵 赵 齐 前221年灭齐 公元前221年 秦 魏 前225年灭魏 秦王统一全国 韩 前230年灭韩 定都咸阳 楚 前223年灭楚

统一六国影响、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定都咸阳。 秦 统一六国影响、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定都咸阳。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长城 陇西 300多万平方公里 近4000万人口 东海 南海

秦始皇实现领土统一后,还需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来巩固统治? 诸位爱卿,如今天下统一,要及时昭告天下朕即“始皇帝”。国家可谓太平了,哈哈哈…… 真是百废待兴,问题重重啊。唉,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啊!看来朕还不能高枕无忧啊! 历史剧场 群臣朝议 陛下,诏书、律令文字有很多人看不懂 陛下,各地商人和百姓经常为买卖交易时,钱币不一、度量衡不同而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严重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 陛下,国家初建,各地盗窃动乱等仍时有发生,臣以为需以法严惩。 另儒生妄议朝政,指责您残暴,百姓思想动摇,实不易于一统伟业啊! 陛下,交通不畅,诏书、律令等无法及时到达各地啊? 陛下丰功伟业,如今我国疆域辽阔,但不得不防地方不听政令、权力过大。臣建议废除分封制,建立新制度以固江山,不能重蹈大周覆辙啊! 秦始皇实现领土统一后,还需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来巩固统治? 经济 政治

巩固帝国 项目 措施 影响 政治 文化 经济 结合课本P49-51找出:秦朝这些巩固统一措施的内容?有何影响?

政治篇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中央政府 郡(守) 地方政府 县(令)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措施 作用 1、巩固了统一,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人民的统治。 政治篇 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1.改“王”为皇帝 2.中央设“三公” 3.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君主专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中央政府 思考:这种制度有何特点,对后世有何影响? 中央集权 郡(守)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地方政府 县(令)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原则 地域 是否世袭 世袭 不世袭 与中央关系 相对独立 血缘关系  直属 中央管理

颁布了大量律令,刑罚严酷 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法律篇 措施 作用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提供了秦律的部分内容,包括《盗律》《田律》……等。其中刑罚有:斩首、磔(zhé断裂肢体)、赀(zī)、笞(chī)、迁、耐、劓(yì割鼻)、鋈(wù钛足)等”。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 拓展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点? 体现了秦朝以哪派学说治国?

影响 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各族文化的交流。 3.文字上 统一文字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隶书 小篆

4.经济上 统 一 货 币 圆形方孔钱 影响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4.经济上 统 一 度 量 衡 影响 度 量 衡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度:寸、尺、丈、引 量:合、升、斗、桶 衡 衡:铢、两、斤、钧、石

影响 情景一:一路上秦始皇看到道路坑坑洼洼,宽窄不一,往来车辆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也不一,心里很不舒服,突然后面大臣的马车被一个路障挡住了去路。 车辆畅行无阻,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   秦令定车轮间距为 6 尺,一车可通行全国。 问:秦始皇发现了什么问题?为此他是如何解决的? 经济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车轨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我们这些六国贵族就丧失了以前的地位,我们要复国! 秦始皇的政治措施不符合旧制,我们应该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 秦始皇一行人继续前行,在这途中,秦始皇发现一路上都有一些人扎堆在商量讨论着什么。于是派李斯去调查一下。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我们这些六国贵族就丧失了以前的地位,我们要复国! 秦始皇的政治措施不符合旧制,我们应该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

“而且什么?” “陛下,那些人在不断议论朝政” 都在议论些什么?” 议论现在实行的制度没有古代的好,引经据典地利用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现行的国家制度。 “那都是些什么人?” “基本上都是些儒派学者.臣还发现民间已有很多的儒生在广发书籍,发表他们的主张,在民间反响很大,而且… … “而且什么?” “而且他们还议论说,陛下过于残暴,刚愎自用,没资格获得长生不死的仙药… …”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2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诽谤秦始皇,亡命而去。秦始皇派御史调查、审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实行“郡县制”,要求据古制分封子弟,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列国史记、诗、书等;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以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公元前212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诽谤秦始皇,亡命而去。秦始皇派御史调查、审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

5.思想上 “焚书坑儒” 影响 焚 书 坑 儒 利: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焚 书 坑 儒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利: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弊:钳制了思想,摧残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影响

统一前: 统一后: 1 、诸侯割据混战; 1、结束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 2、破坏社会生产力,社会动荡不安; 2、利于人民生产发展,生活安定; 3、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民族间纷争不断; 4、地方拥有独立的财、政、军权; 4、建立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专制; 5、国家版图大大超过前代。

巩固帝国 项目 措施 影响 政治 文化 经济 1.改“王”为皇帝 2.中央设“三公” 3.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统一文字:先小篆后隶书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加强思想控制,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统一度量衡:统一全国车辆的轮距、计量单位

评价始皇 9岁 13岁 22岁 39岁 50岁 出生赵 回到秦 立秦王 加冕礼 秦统一 政驾崩 嬴政帝王之路 公元前259年 公元前247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0年 评价始皇

思考:与贾谊、李白相比,李贽在评价历史人物 的角度上有何特点?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 帝失误、臣失语、不仁义、失民心 ——西汉贾谊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朝李白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明朝李贽 秦始皇像 思考:与贾谊、李白相比,李贽在评价历史人物 的角度上有何特点?

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 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分为二(功与过)评价; 功与过(利与弊):主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 拓展延伸:请你运用上述方法对秦始皇作全面的评价。

原来秦始皇是这样的一个人 功: 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弛道,开凿灵渠,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等,促进了社会发展,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过: 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 ②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 ③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兴趣探究: 《史记》中记载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这句话大意是什么? 发生在什么朝代? 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觉得以上措施得以在全国成功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课堂小结 秦灭六国 建立 统一国家 秦朝 嬴政 BC221年 巩固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法律:颁布大量律令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交通: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思想:焚书坑儒

课堂练习 1、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C.打击妄议朝政的儒生 D.镇压企图叛乱的六国旧贵族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开创王位世袭制 D.实行分封制 4、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 B.在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县),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令),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有什么意义? (2)秦的这一制度的雏形是始发于秦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孔虚经商记 故事发生在战国后期……

“朝廷议事” 皇 帝 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始皇: 如今我朝疆土辽阔,要加强治理才行啊。朕想先把中央各位大臣的职责明确一下,这样就能帮朕更快地处理各项事务了。 皇 帝 大臣:…… 始皇: 想到前朝诸侯纷争,地方上各自为政,周王室名存实亡,朕不免担忧啊。 (监察百官) 太 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军 事) (行 政) 大臣:…… 始皇: 今天下初定,不知各方面情况如何?朕得去巡查一下。 郡 守 (之后,秦始皇就带着李斯等大臣 开始巡游天下……) 县 令 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秦始皇巡游记(二) 情景二:秦始皇一行人路过原齐国的一个村庄时,看到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破的袋子在村口嚎啕大哭,于是派人上前问所谓何事,年轻人哽咽的说道:我叫孔虚 听完孔虚的故事后,秦始皇又发现了哪些问题?最终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文字不统一 ? 度、量、衡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秦朝的疆域 北击匈奴修长城 边疆治理 南征越族开灵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