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循环系统(三) 新课导入 正常血压是多少?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判断高血压、低血压; 2 理解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必须维持一定的 血压; 3 临床上常用升压降压的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的概念; 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动脉血压 的因素
第三节 血管生理 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也是保证全身各器管获得所需血流量的结构基础。具有参与形成和维持动脉血压,以及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功能。 一、按血管的功能分类 1.大A:具有弹性和可扩性 2.中A:分配血液 3.小V:半径小、阻力大 4.Cap.:薄、透性好 5.V:容纳循环血量60-70% ——弹性贮器血管 ——分配血管 ——阻力血管 ——交换血管 ——容量血管
二、概念 1.血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血 管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 2.血流阻力: 公式:R=8ηL/πr4
三.血压 产生条件: ①前提条件:血管内足够的循环血液 ②决定因素:心射血力 外周阻力 ③缓冲因素:大A管壁的弹性 概念: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公式:P=QR 产生条件: ①前提条件:血管内足够的循环血液 ②决定因素:心射血力 外周阻力 ③缓冲因素:大A管壁的弹性
各段血管 的压力梯度: 主A:100mmHg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
四、动脉血压和脉搏 (一)动脉血压 收缩压(Sp):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12.0~18.7Kpa) 1.正常值 收缩压(Sp):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12.0~18.7Kpa) 舒张压(Dp):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8.0~12.0Kpa) 脉搏压:Sp-Dp=4.0~5.3 Kpa 平均动脉压:=Dp + 脉压/3 血压的测量示意图 =(Sp + 2Dp)/3
判断血压的标准 正常值 高血压 低血压 收缩压(mmHg) 90-120 >140 <90 正常值 高血压 低血压 收缩压(mmHg) 90-120 >140 <90 舒张压(mmHg) 60-80 >90 <60
2.生理变异: ①年龄↑10岁→Bp↑1mmHg(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Sp的升高比Dp的升高更明显) ②吸气<呼气Bp: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中→回心血量↓→射血量↓→Bp↓ ③活动>安静 ④站位>卧位 ⑤右臂>左臂(=1.33kPa or 10mmHg) ⑥上午>下午(8~11时最高,0~8时最低) ⑦高原>平原 ⑧男性>女性
3.形成机制 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 决定因素: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 外周阻力 缓冲因素: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心室收缩 心室舒张 ↓ 缓冲因素: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心室收缩 心室舒张 ↓ 射血入主A + 外周阻力 大A回弹 (势能释放) ↓ 推血(1/3)流动 + 大A扩张(2/3) (动能消耗) (势能贮存+缓冲力) 推血继续流动 ↓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上升到最大值=收缩压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降低到最小值=舒张压
缓冲SP(势能贮存) 维持DP(势能释放) 动能:推血流 + 大A扩张 势能:管壁侧压力 + 克服外周阻力 几点说明: ①弹性贮器血管的作用: ②心搏功能量消耗: 缓冲SP(势能贮存) 维持DP(势能释放) 动能:推血流 + 大A扩张 势能:管壁侧压力 + 克服外周阻力
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 4.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2)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 ↓ ↓ 血流速↑ SP↑(明显) ↓ 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 ↓ ↓ 回心血量↓ DP↑(明显) ↓ 搏出量↓→SP↑(不明显)
(3)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 心缩期血流速↑ SP↑(不明显) (4)大动脉弹性↓→缓冲SP↓维持DP↓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如:大失血→循环血量→Bp↓(显著) 过敏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Bp↓ ↓ ↓ 管壁侧压力↑ ↓ ↓ DP↑(明显) →SP↑(明显)DP↓→脉压↑ ↓ 体循环平均压变→Bp变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 Sp DP 脉压 Bp 搏出量 (明显) 心率 外周阻力 有效血量 大A弹性
小结: 动脉血压 循环血量、体位 心泵、呼吸泵、肌泵 前负荷 每搏量 后负荷 动脉血压 心输出量 心缩力 心 率 小A口径 神经、体液因素 循环血量、体位 心泵、呼吸泵、肌泵 前负荷 每搏量 后负荷 动脉血压 心输出量 心缩力 动脉血压 心 率 小A口径 神经、体液因素 外周阻力 RBC数、温度、血流切率 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 血液粘度
复习思考题 1.阐述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