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的 趋势和发展阶段,把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 特点以及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的 趋势和发展阶段,把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 特点以及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特点。 【重点难点】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与发展规律 主编:邹玲.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 主编:邹玲.
幼儿心里发展可几个以分为以下年龄阶段:婴儿期(出生—1岁);先学前期(1—3岁);学前期(3—6、7岁)。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 幼儿发展概述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简答,论述、分析) (一)、幼儿发展的含义(名词解释)
第二章 幼儿游戏的分类及发展 第一节 游戏的分类 一、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分类 1、感觉运动游戏 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3、结构性游戏
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 脑重量的变化过程:新生儿的脑重390克左右,占成人脑重的25%,2、3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75% ,6、7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90% ,12岁时,约1400克,到20岁左右,停止增长。母亲怀孕的最后3个月和儿童出生后的头2年,被称为“大脑发育加速期”,大脑一半以上的重量在这段时间获得。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发 展 心 理 学 邱炳武 Tel: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程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为什么需要理论? 发展的动力; 发展的历程; 年龄和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五章 幼儿教师与师幼关系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一)幼儿教师与托幼机构教育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系统梳理:如何考备? 选择题、填空题备考 1、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及去自我中心(前运算阶段 2-6、7岁)
幼儿游戏与玩具.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婴儿期心理发展——0-3岁 动作的发展 认知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 社会性发展:情绪、气质、依恋、自我意识 婴儿期心理卫生.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三章 幼儿英语教 学的理论基础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主讲教师:肖玺.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为什么要了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为什么要了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内容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讲教师:勇健 副教授 2008 学前儿童心理学.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八章 幼儿游戏.
糖尿病流行病学.
基于解释性语言的手机跨平台架构 Sloan Yi. Qt MTK.
教师资格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我看自主游戏.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十二章 幼儿活动心理 第一节 幼儿游戏活动心理
第三章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个人简历 PERSONAL RESUME.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blackboard,desk,chair,schoolbag,between,beside;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结构: Danny is between the desk and the chair. Jenny is beside Kim.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找 因 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认知心理学 主讲教师:杜天骄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一般过去时的 一般疑问句 By Wenhe Primary School.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乳儿期 (出生~1 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乳儿期 (出生~1 岁) 婴儿期 (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岁到6岁)

教学目标 1、幼儿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发育 2、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3、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4、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5、幼儿言语的形成及发展 6、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7、自我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生理的发展

(二)骨骼系统-比婴儿期坚硬,但骨骼化还没有完成 (三)大肌肉系统-大肌肉已经较大发展,小肌肉5~7岁才开始 一、身体的发育 (一)身高-比婴儿期降低 (二)骨骼系统-比婴儿期坚硬,但骨骼化还没有完成 (三)大肌肉系统-大肌肉已经较大发展,小肌肉5~7岁才开始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脑重量继续增加,6岁时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左右。 (一)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脑重量继续增加,6岁时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左右。 新生儿 6个月 1岁 2-3岁 7岁 390g 900g 700-800g 1000g 1280g

2、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神经元细胞被脂肪细胞所包围的过程,这就表明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信息传递更有效。 (7岁时基本结束) 3、大脑皮质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高级心理活动的中枢在大脑的额叶部分,但成熟最晚。

4、脑电波的变化(EEG) 脑发育过程的有一个重要参数是脑电波中的α波是否占主导来衡量

1、神经过程的不断增强: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 (二)大脑机能的发展 1、神经过程的不断增强: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调发展:但以第一信号系统还是占主导 3、大脑单侧化现象:偏侧优势和利手现象 新生儿 1岁 3岁 5-7岁 20小时以上 14~15小时 12~13小时 11~12小时

第二节幼儿心理及游戏的发展

一、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一)年龄段:3~6岁 (二)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的无意性 3、爱模仿 4、好奇、好问 5、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一)经典理论(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30年代) 1、天赋本能轮:19世纪德国的福禄贝尔提出的。 2、精力过剩轮: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心理学家斯宾塞的提出的。 3、松弛说(娱乐说):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提出的。

4、练习说(生活准备说):德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提出的。 5、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提出的。 (二)现代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补偿说或者发泄论) 弗洛伊德等 (2)埃里克森理论(掌握论)

2、认知理论:皮亚杰 3、苏联的游戏理论:维果斯基等 (三)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 1、觉醒理论:伯莱恩、艾利斯、哈特等 2、元交际理论:贝特森 3、行为适应说:萨顿·史密斯

三、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期的基本活动呢? (一)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的反映 (二)游戏是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三)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

四、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提高视敏度、有意识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游戏在幼儿情感中的作用 积极情绪、道德感培养 (三)游戏在幼儿意志品质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性水平提高 (四)游戏在幼儿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在游戏中自然地表现能力、兴趣及态度等

也叫机能性游戏或者感知运动游戏。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比如,亲子游戏、模仿性游戏等。 五、游戏的发展 (一)从认知发展研究(皮亚杰) 1、练习游戏(实践游戏)(0~2岁) 也叫机能性游戏或者感知运动游戏。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比如,亲子游戏、模仿性游戏等。

2、象征游戏(2~7岁) 是把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来象征的一种游戏形式,又称假装游戏。反映了符号机能的出现和发展,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 3、规则游戏(7~11、12岁) 是儿童按一定的规则从事的游戏。比如,迷宫等。突出的特点是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

(二)从社会性发展研究 1、无所事事的行为: 2、旁观者行为:指以旁观者的态度,只看别人游戏,但不参与活动。 3、个体游戏:主要指儿童个人玩耍。儿童在独自游戏中即发展了动作的灵巧性和精确性,也逐步区分客体与自我,使儿童识别自身的力量,促使儿童好奇心和探究行为。

4、平行游戏 是指儿童独自相似的游戏,而不和其他儿童一起游戏。比如,模仿其他儿童玩的游戏。 5、联合游戏 多个儿童一起进行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没有分工,也没有按照任何具体目标或结果的组织活动。但是有言语沟通、情节交流。

6、合作游戏 儿童的组群游戏,是较高级的游戏,其特征是有明确的规则,参加者都是有一定的任务和共同目标、具有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往往带有竞争性。 (三)对游戏活动的指导 1、给幼儿玩的时间 2、提供好的活动场所 3、提供合适的玩具 4、成人对游戏的指导

理论引出的新思考 幼儿园教师如何鼓励一个害羞的孩子加入一群正在玩耍的幼儿中去呢?

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发展=发音发展 (二)发音发展的特点 1、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2、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 3、社会语言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语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一般来说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二)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

(三)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幼儿使用的形容词包括物体特征的描述,动作的描述,表情、情感的表述,个性品质的描述,事件、情境的描述等。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在增加。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句子的发展 (一)从简单句发展到复杂句 (二)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三)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从情景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二)从对话言语发展到独白言语

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贫穷家庭中的孩子语言能力较低,最终导致较低的学业成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理论引出的新思考 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贫穷家庭中的孩子语言能力较低,最终导致较低的学业成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第四节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一)颜色知觉-橙、黄、红、绿颜色 (二)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方位知觉-上下、前后、左右、 3、二维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4、客体空间定位的表征能力 (三)时间知觉

(一)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1、无意注意为主 2、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范围 2、注意稳定 二、注意的发展 (一)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1、无意注意为主 2、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范围 2、注意稳定 3、注意分配和转移 4、注意策略

1、记忆策略:是人们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三、记忆的发展 (一)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二)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三)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 (四)记忆策略的发展 1、记忆策略:是人们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2、元记忆形成: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五)对周围世界知识的发展 1、故事结构知识 2、程式知识 3、心理地图

四、思维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征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二)从发展阶段来看 1、一级水平 2、二级水平 3、三级水平 4、四级水平

(三)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念的发展:概念掌握的过程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 2、判断、推理的发展 3、空间传递性推理能力:是指对元素排列次序关系的一种推理。

第五节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一、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纬度、类型和发展 (二)气质与幼儿发展 1、气质与个性 2、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 3、气质与幼儿园教育

二、自我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 是组成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起了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的独立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四)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1、幼儿自我控制的结构 2、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征 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转折年龄是4~5岁。 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五)自尊的发展 1、幼儿自尊的结构 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外表感 2、幼儿自尊的发展特征 4岁和7岁是儿童自尊发展的关键年龄;女孩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孩。

(六)自信心的发展 1、幼儿自信心的结构 2、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四、需要倾向性的发展 (一)幼儿需要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二)幼儿的优势需要具有发展性 (三)幼儿需要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 (四)幼儿需要的发展具有集约性和扩散性 (五)5岁是幼儿需要向社会性需要发展的关键期

五、好奇性的发展 (一)好奇性结构 (二)好奇性的发展

六、同伴交往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的作用 1、有利于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有利于提供为儿童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3、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二)同伴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模仿和强化机制实现的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 1、发展趋势 2、个性差别 3、交往类型

七、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一)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 2、性别角色标准 3、性别角色认同 4、性别角色偏爱

(二)性别化的发展 1、性别认同的发展 2、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3、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第四章 思考题 1、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简述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期的基本活动呢? 4、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 5、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6、简述幼儿自我意识发展 7、幼儿同伴关系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