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制作及主讲:林英姿 单 位:海南医学院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Copyright 2009
概 念 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 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 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 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 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分型 分 型 体 液 免 疫 IgE IgM、IgG 细胞免疫 参与的Ig类型或免疫活性细胞 I 型 速发型超敏反应 II 型 分 型 参与的Ig类型或免疫活性细胞 I 型 速发型超敏反应 IgE 体 液 免 疫 II 型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gM、IgG III 型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IV 型 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 Tc细胞、TDTH细胞
I型超敏反应 反应特点 速发型超敏反应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变态反应(Allergy) 发生快,消退快(速发型) 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特应性素质)。 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介导。 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不致组织损伤。
变应原( Allergen ) 昆虫 吸入性变应原 药物 食入性变应原 花粉 尘螨或其排泄物 真菌或其孢子 动物皮屑或羽毛 青霉素 磺胺 能够选择性地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吸入性变应原 花粉 尘螨或其排泄物 真菌或其孢子 动物皮屑或羽毛 药物 青霉素 磺胺 普鲁卡因 有机碘化物 食入性变应原
变应素(allergins) IgE IgE型抗体 活化NK1.1+T细胞提供IL-4 强亲细胞性: IgE Fc段能与靶细胞 FcεR结合
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 肥大细胞 嗜硷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硷性颗粒
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一)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 同一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 受体桥联 储存的介质 新合成介质 mIg IgE结合到靶细胞表面 B细胞 肥大细胞 储存的介质 新合成介质 mIg IgE结合到靶细胞表面 致敏阶段 激发阶段
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二) 抗原交联IgE P 脱颗粒 PC PIP2 DAG PLA2 PLC-γ Syk/Fyn 乙酰转移酶 羟基化磷脂 PC PIP2 DAG P LYSO-PAF PLA2 PLC-γ Syk/Fyn 乙酰转移酶 花生四烯酸 PKC活化 PTK活化 IP3 环氧合酶途径 脂氧合酶途径 MAPK活化 肌球蛋白 Ca2+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 PAF PGD2 LTs 分泌脂类介质 脱颗粒 细 胞 膜 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二)
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三) 组织胺(histamin) 趋化因子 激肽原酶 蛋白水解酶 即 刻 \ 早 期 相 预先存在的介质(脱颗粒) 晚 期 相 白三烯(Leucotrienes,LTs) 新合成的介质 前列腺素(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y factor,PAF)
早期相 晚期相 早期相 晚期相
I 型超敏反应效应阶段 效应器官 全身性 (过敏性休克) 趋化因子 中性粒/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小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缩 呼吸道 (哮喘、过敏性鼻炎) 缓激肽 组织胺 消化道 (过敏性肠炎) 腺体分泌增加 白三烯(LTs)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前列腺素(PGD2) 皮肤 (荨麻疹)
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 一、全身性过敏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1、过敏性哮喘 2、过敏性鼻炎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肠炎 四、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
I 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IgE IgG 阿司 匹林 肾上 腺素 色甘酸 二钠 变应原皮肤试验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避免接触变应原 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 、平滑肌收缩 消化道 皮肤 呼吸道 组胺 缓激肽 白三烯 PAF PGE2 改善效应器官的药物 IgE 血管扩张水肿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肾上 腺素 葡萄糖 酸钙 皮肤注射 脱敏疗法 IgG 扑尔敏
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一、询问病史,避免接触变应原;某些药物应用时应皮试。 二、脱敏治疗 三、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 四、拮抗生物活性介质的作用 五、改善效应器官的反应性
小 结 1、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2、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3、 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4、临床上常见的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思考题 1、什么是超敏反应?主要分几种类型? 2、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常见疾病。 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属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其发生机制如何?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则。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 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 刺激型(stimulated type)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主 要 特 点 抗体参与(IgG、IgM),补体参与 血清中的抗体IgG、IgM与组织细胞上的抗原结合 主 要 特 点 血清中的抗体IgG、IgM与组织细胞上的抗原结合 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引起细胞溶解(细胞毒型)。 IgG、IgM与细胞上的抗原结合,刺激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刺激型 )
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靶细胞 靶细胞表面的抗原 正常组织细胞 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 被抗原或抗原表位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 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异嗜性抗原) 靶细胞表面的抗原 改变了的自身抗原 1. 外来半抗原+自身组织成分或细胞 2. 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自身组织结构改变 3. 抗原-抗体复合物吸附于 自身组织细胞上 免疫稳定功能破坏——产生抗自身组织抗体
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 IgM、IgG 亲细胞作用
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一)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溶解抗原靶细胞、免疫粘附、调理吞噬.
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二) ADCC效应 —— 破坏靶细胞
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三) 抗体、补体的调理吞噬 —— 破坏靶细胞
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四) 抗体与抗原靶细胞结合刺激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刺激型 ) Graves’ 病 脑垂体 甲状腺刺激素 TSH:促甲状腺刺激素 机体产生针对甲状腺细胞上TSH受体的抗体(LAST) 甲状腺刺激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 正 常
临床常见的I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 2、新生儿溶血:母子间Rh血型不符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膜表面成分改变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安替比林、奎尼丁、非那西汀等药物抗原表位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而获得免疫原性 5、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产生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
母胎ABO血型不符 新生儿溶血 母胎Rh血型不符 首次妊娠 抗Rh血清 再次妊娠
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病 (Immune complex disease)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全身或局部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侵润为主的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主 要 特 点 可溶性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IgG、IgM) 形成免疫复合物(循环IC) 循环IC在一定条件下 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壁间隙 主 要 特 点 循环IC在一定条件下 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壁间隙 沉积的IC激活补体与白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血管炎)或临床疾病
I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一) IC 血管 免疫复合物一定条件下滞留沉积于局部组织 激活补体产生的过敏毒素介导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补体 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异种血清等 C3a、C5a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内源性——变性的IgG、SLE的核抗原等 组织胺、激肽原酶 PAF 趋化因子 免疫复合物一定条件下滞留沉积于局部组织 激活补体产生的过敏毒素介导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I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二)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PAF 血小板凝集、破坏 血栓形成 血管炎症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PAF 血小板凝集、破坏 血栓形成 血管炎症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局部组织水肿,IC进一步沉积 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沉积的IC时释放多种酶损伤局部组织 激活的血小板凝集、破坏形成,使局部组织缺血、出血
II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血管炎
临床常见的II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rs反应 二、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类风湿性关节炎:抗自身变性IgG的抗体(IgM)
IV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主 要 特 点 T 细胞参与反应,抗体补体不参与 迟发型超敏反应 致敏 T细胞再次接触 同一抗原24小时后出现反应,48~72小时达高峰。 主 要 特 点 迟发型超敏反应 致敏 T细胞再次接触 同一抗原24小时后出现反应,48~72小时达高峰。 主要病变为慢性炎症反应,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
抗原、免疫细胞 抗 原——病原生物:胞内寄生菌(如结核菌) 免疫细胞—— 病毒 真菌 寄生虫 细胞抗原:(肿瘤、移植细胞) 病毒 真菌 寄生虫 细胞抗原:(肿瘤、移植细胞) 免疫细胞—— T细胞:CD4+ Th1 CD8+ Tc APC 活化的单个核吞噬细胞
IV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一) 局部的APC摄取处理抗原 APC将抗原多肽以MHC-II-多肽复合物表达在其表面,提呈给特异性的Th1识别并被活化。
IV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二) 活化的Th1释放细胞因子—— 活化血管上皮细胞,增加粘附分子的表达 募集MΦ、 更多Th1 进入局部浸润,激活的MΦ释放炎症因子,血浆渗出,扩大炎症反应。
IV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三) Tc在杀伤靶细胞的同时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 靶细胞(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将抗原肽段-MHC-I复合物表达在其表面给Tc识别。
IV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CD4+ Th1 释放细胞因子 (IL-2,IFN-r,TNF,LT) APC Th、Tc增殖 MΦ活化 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粘附分子表达增加 MΦ浸润 致敏T细胞 CD8+ Tc释放穿孔素、细胞毒素直接杀伤靶细胞 TCR-Ag-MHC三元体 协同刺激分子
常见迟发型超敏反应疾病 胞内微生物感染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小分子物质与皮肤细胞蛋白结合 接触性皮炎 同种异型抗原 移植物排斥反应 结核病、麻风病 病毒感染 某些真菌感染 某些寄生虫感染 小分子物质与皮肤细胞蛋白结合 接触性皮炎 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药物等 同种异型抗原 移植物排斥反应 自身抗原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各型超敏反应与疾病的关系 超敏反应性疾病常为混合型,但以某型为主。 肾小球肾炎 II型超敏反应损伤与IV型超敏反应损伤可同时存在 肿瘤细胞、移植细胞的损伤 同一疾病过程可有几种类型免疫损伤共同参与 过敏性哮喘可由Ⅰ、Ⅲ型 超敏反应引起 相同变应原可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多种类型的超敏反应 青霉素可致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各型超敏反应特性比较 分 型 参加成分 机 理 常 见 病 例 I 型速发型 II 型 细胞毒型 III 型 免疫复合物型 IV 型迟发型 分 型 参加成分 机 理 常 见 病 例 机体致敏 变应原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 FcεRI交联导致脱颗粒 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 过敏性休克 荨麻疹 过敏性哮喘 /花粉症过敏性胃肠炎 IgE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I 型速发型 IgM/IgG 补体 NK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溶血性贫血 血细胞减少症 新生儿溶血 移植物超级排斥反应Graves’ 病 抗体与自身抗原靶细胞结合 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CDC) 增加巨噬细胞等调理吞噬作用NK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II 型 细胞毒型 IgG/IgM 补体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等大小IC沉积血管壁 激活补体, 激活嗜碱性粒、中性粒细胞 使血管透性增加,溶酶体释放,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局部Arthus反应 血清病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III 型 免疫复合物型 APC将抗原提呈给T使之致敏 Th1释放细胞因子激活MΦ MΦ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炎症反应 Tc直接杀伤靶细胞 传染性IV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移植物排斥反应 IV 型迟发型 APC Th1/Tc细胞 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