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的康复护理 2012年11月22
参加人员
查房目的 了解什么是烟雾病 烟雾病的病因、发病率 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病例汇报 患者:XX,女,56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及言语欠利6月余由轮椅推入病房。诊断:脑梗死恢复期,高血压3级极高危。 既往史:烟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对青霉素、丹红过敏。T 36.5 ℃,P 76 次/分,R 18次/分,BP 140/90 mmHg。右侧上肢体肌力1级,下肢肌力2级。 辅助检查: 心脏彩超:左房稍大、二尖瓣前叶钙化并少量反流、主动脉瓣少量反流 TCD:双侧大脑中、后动脉及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MRI: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伴梗塞内出血,脑桥、右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梗塞灶,脑萎缩,颅脑动脉系统显影浅淡。 现患者:血压波动在130-146/76-89mmHg之间,右上1级,右下2级,偏侧忽略,言语不清,饮水偶呛。
现存的护理问题 1、言语功能障碍 2、偏侧忽略 3、左侧肢体功能障碍
烟雾病 定义 病因、发病率 临床表现 诊断与分型
定义 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症,并继发引起特征性的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这种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上形似“烟雾”,被称之为“烟雾状血管”,因此称为“烟雾病”
Willis环可以对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进行血液调配,防治脑血液循环的过剩或不足。当组成Willis环的某一动脉或某一部分出现阻塞或者狭窄,可以通过调节其他血管的血流量弥补缺少的部分,保证脑的血流灌注,避免出现缺血的症状,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
病因
发病率 发病率最高 男性略少于女性, 两个发病高峰, 的是日本其 男女发病率1/1.8 分别为5-9岁前 次是韩国和 后及45-49岁前 发病率最高 男性略少于女性, 两个发病高峰, 的是日本其 男女发病率1/1.8 分别为5-9岁前 次是韩国和 后及45-49岁前 中国等东南 后 亚地区
临床表现 1、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 2、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发生的脑出血 3、轻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头痛、癫痫、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及视力视野的改变等 4、重者则以脑梗塞或脑出血起病而危及生命
Suzuki等对烟雾病的分期。A:第I期,B:第II期 ,C:第III期,D:第IV期,E:第V期,F:第VI期。 Willis环动脉闭塞性病变逐渐加重, 颅底烟雾状血管表现为出现、旺盛、衰减、到最后消失及减少的过程。
分型 烟雾病临床分型(Matsushima,1990年)临床分型分型标准: Ⅰ型(TIA型)TIA或RIND发作每月≤2次,无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无阳性发现。 Ⅱ型(频发TIA型)TIA或RIND发作每月>2次,但无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无阳性发现。 Ⅲ型(TIA-脑梗死型)脑缺血频发并后遗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Ⅳ型(脑梗死-TIA型)脑梗死起病,以后有TIA或RIND发作,偶然可再次出现脑梗死。 Ⅴ型(脑梗死型)脑梗死起病,可反复发生梗死,但无TIA或RIND发作。 Ⅵ型(出血型或其他)侧枝烟雾血管破裂出血或者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及无法归纳为上述各型者。
诊断 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伴有烟雾状血管形成 行MRA或DSA检查 CT和MRI影像可见脑缺血或脑出血改变
护理措施 言语功能障碍: 多于患者交流,语速要慢,鼓励发音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护理措施 右侧忽略: 1、环境的改变:交谈与护理时尽可能站在患者忽略侧,将患者急需的物体故意放在忽略侧,促使他注意。 2、阅读训练:可在忽略侧的极端放上颜色鲜艳的规尺或让其用手摸着书的边缘,用手沿行间移动,以利于引起患者的注意及使视线随手指移动。 3、加强患侧感觉输入:利用口语、视觉、冷热刺激拍打、按摩、挤压、擦刷等感觉输入,使患者注意患侧的存在。 4、躯干旋转及双手十字交叉活动
护理措施 右侧肢体功能障碍 被动功能锻炼 应缓慢而柔和、有节律,避免做冲动性动作,范围要逐步加大。尽量不引起病人明显的疼痛,常用于肩、肘、腕、手指、髋、膝、踝关节缓慢的伸展和屈曲,肌肉按摩应遵循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原则,手法可采用搓、捏、滚等,每日2次,每次20 min。 保持患肢功能位 仰卧位时肩部要用合适的枕头垫起来,使肩部略向前伸,把患肢的上肢放在体旁的枕头上,使肘关节和腕关节伸展并略抬高,髋部放一合适的枕头,防止骨盆向后倾斜和两腿外旋,避免下肢伸肌痉挛可用以软枕置于患肢膝下并使膝关节略屈曲,同时应避免被子压在足背上而造成足下垂。 主动功能锻炼 当患肢的肌力有所恢复时,应积极做主动运动。床上坐立训练,然后再做站立行走,刚开始离床下地行走的病人,应先在他人帮助下练习站立逐渐过渡到自己扶持物体,适应后再做原地踏步,行走时应平稳缓慢,培养正确的步态,纠正八字足,防止身体过于向健侧倾斜。康复训练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健康宣教 1、保持情绪稳定。鼓励患者树立信心,调动自我能力,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2、饮食:低盐低脂饮食 3、康复训练 4、用药护理 5、血压监测 6、病情观察 7、出院指导
护士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