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固体分散技术 一、概述 二、常用载体材料 三、速释原理及类型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五、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缓释、控释制剂 药学院药物制剂所 张 娜.
固体制剂-Ⅰ(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 药剂物化教研室.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三节 处方前研究.
第十七章 缓释、控释制剂.
第六节 片剂的包衣 定义 包衣的目的 包衣的基本类型 ① 糖包衣 ② 薄膜包衣 ③ 压制包衣 在片剂表面包以适宜材料的过程称包衣。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固体分散体与滴丸 Solid dispersions and pills
第十八章 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固体分散技术 第四篇 制剂新技术与药物新剂型 一、概述 二、常用载体材料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第三篇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 与新剂型  .
固体分散技术 兰州大学药剂教研室 主讲老师:孟庆刚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第七节 眼用制剂 滴眼剂(英: Eye-drop)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性混悬液,也有将药物做成片剂,临用时制成水溶液。 眼用液体药剂按用法可分为滴眼剂及洗眼剂。工业生产只有滴眼剂。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包合技术与固体分散体技术 山东大学药学院 张娜.
面 向 2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主讲: 刘文、刘毅、徐剑 2008年3月-7月 厚德 明志 笃学 力行.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三节 微型包囊技术 微囊:即微型包囊,利用天然的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者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的药库型微囊。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利用DSC评价生物降解塑料的结晶特性 测 量 案 例 概 要 a a b c b c c’ c’ 2013.01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十三章 缓控释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第十三章 缓控释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制剂,药物的释放多数情况下符合一级或Higuchi动力学过程。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的制剂,一般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其特点是释药速度仅受制剂本身设计的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如pH、酶、胃肠蠕动等因素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固体酒精的制备.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三元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3. 学会利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阿衣帕夏 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篇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固体分散技术 一、概述 二、常用载体材料 三、速释原理及类型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五、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药物高度均匀分散在适宜的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一种固体物质,又称固体分散体系。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药物高度均匀分散在适宜的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一种固体物质,又称固体分散体系。 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所采用的制剂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难溶性药物通常是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或难溶性、或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可看做是中间体,用以制备药物的 速释或缓释制剂,也可制备肠溶制剂。

制成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控制药物释放; 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 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将药物采用难溶性或肠溶性载体材料制成固体分散剂,可使药物具有缓释或肠溶特性,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固体分散体的缺点: 载药量小。不适合剂量较大的难溶性药物。 药物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久贮易产生老化现象(稳定性不高)。 工业化生产困难。

第二节 载体材料 载体材料应具备的条件:无毒、无致癌性、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不影响主药的化学稳定性、不影响药物的疗效与含量检测、能使药物得到最佳分散状态或缓释效果、廉价易得。 常用载体材料可分为水溶性、难溶性和肠溶性三大类。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常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以及糖类等。 1.聚乙二醇类 2.聚维酮类 3.有机酸类 4.表面活性剂类 5.糖类与醇类 6. 其它亲水性材料

1.聚乙二醇类 聚乙二醇(PEG)是最常用的水溶性载体之一,是一大类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最常用的PEG4000和PEG6000。最适合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分子量在1000到20000,熔点较低(55~65℃),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但180℃以上分解),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干扰药物的含量分析。 药物为油类时,宜用分子量更高的PEG类作载体。单用PEG6000作载体,则固体分散体变软,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载体发粘。

2. 聚维酮类 聚维酮(PVP)为无定形高分子聚合物、无毒、对热稳定(150℃变色),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由于熔点较高,不宜采用熔融法,而宜采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物。

PVP对许多药物有较强的抑晶作用,用PVP制成固体分散体,其体外溶出度有明显提高,在体内起效快,生物利用度也有显著改善。

3.有机酸类 常用的有枸橼酸、琥珀酸、酒石酸、胆酸、去氧胆酸等。 此类载体材料的分子量较小,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本类不适用于对酸敏感的药物。

4.表面活性剂类 作为载体材料的表面活性剂大多含聚氧乙烯基,是较理想的速效载体材料。其特点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载药量大、在蒸发过程中可阻滞药物产生结晶。 最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为片状固体、毒性小、对粘膜刺激性极小、可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可大大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5.糖类与醇类 糖类有右旋糖酐、半乳糖和蔗糖等,醇类有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它们的特点是水溶性强、毒性小,因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可与药物以氢键结合生成固体分散体,适用于剂量小、熔点高的药物,尤以甘露醇为最佳。

6.其它亲水性材料 一些常用的固体制剂优良辅料,如改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淀粉、低粘度HPMC、胃溶性聚丙烯酸树脂以及微粉硅胶等也可用作固体分散体的载体。 它们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除起到药物的分散作用外,本身还是优良的润湿剂、分散剂、助流剂或崩解剂。 此类固体分散体可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 2.聚丙烯酸树脂类 3.脂质类

1.纤维素类 常用的是乙基纤维素(EC),它只能溶于乙醇、苯、丙酮、CCl4等有机溶剂、无毒、无药理活性,是一种理想的不溶性载体材料。多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乙醇为溶剂)缓释的固体分散体: EC的用量和粘度对药物的释放速率均有影响,尤其是EC的用量影响更大;药物释放的机理是扩散控制。 加入HPC、PEG、PVP等水溶性物质作致孔剂可以调节释药速率,获得更为理想的缓控释效果。

2.聚丙烯酸树脂类 主要为为含季铵基的聚丙烯酸树脂(商品名:Eudragit,包括RL和RS等几种型号)。 此类产品在肠液中不溶,在胃液中可溶胀,广泛用于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的材料。 也可在此类固体分散体中加入PEG或PVP等可调节释药速率。

3.脂质类 脂质类材料(如胆固醇、β-谷甾醇、棕榈酸甘油酯、胆固醇硬脂酸酯、巴西棕榈蜡等)也可作为载体制备缓释的固体分散体。应采用熔融法制备。 这些脂质类载体可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达到缓释的目的。也可加入PVP、表面活性剂、糖类等水溶性材料,以调节释放速率,达到满意的缓释效果。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 2.聚丙烯酸树脂类

1.纤维素类 常用的有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其商品有两种规格,分别为HP50、HP55)以及羧甲乙纤维素(CMEC)等,它们不溶于胃液,但均能溶于肠液中。 可用于制备胃中不稳定药物的固体分散体,使其只在肠道中释放和吸收,使制剂获得较高的疗效(即生物利用度较高)。 也可于制备缓释的固体分散体,控制药物的释放,使制剂获得缓释的效果。

2.聚丙烯酸树脂类 常用聚丙烯酸树脂Ⅱ号及Ⅲ号,前者在pH6以上的介质中溶解,后者在pH7以上的介质中溶解,有时两者联合使用,可制成缓释速率较理想的固体分散体。 布洛芬以Eudragit L-100及 Eudragit S-100共沉淀物中5hr释药50%, 8h释药近于完全。

三、速释原理及类型 (一)速释原理 1.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所处的分散状态是加快药物溶出速率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晶态以及无定形态在载体材料中存在,药物所处分散状态不同溶出速率也不同,分子分散时溶出最快,其次为无定形,而微晶最慢。

(1)分子分散 (2)无定形和微晶态分散 在固体溶液、共沉淀物类型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可以分子形式分散于载体材料中。 在固体分散物中,药物以无定型或亚稳态的晶型存在,处于高能状态,它们的扩散能量很高,所以溶出速度快、可以达到速释的效果。 药物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可以两种或多种状态分散。载体材料可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药物溶出。

2. 载体材料 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载体材料提高药物溶解度 (2)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作用 (3)载体材料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4)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 药物和载体材料(如PVP)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由于氢键、络合作用使粘度增大。载体材料能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成长,使药物成为非结晶性无定形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得共沉淀物。

(二)缓释原理 用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不仅仅具有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的作用,而且具有使药物缓慢释放作用,其释药机制与骨架型制剂缓、控释原理相同。 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选择适当的载体及恰当的药物与载体的比例,可获得理想释药速率的固体分散体。

(二)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方法: 按药物的溶出行为分为速释型、缓释型、肠溶型。 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原理分为低共熔物、固体溶液、共沉淀物、玻璃溶液。 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分散状态有:微晶状态、胶体状态、分子状态、无定形状态。

(1)简单低共溶混合物(eutectic mixture) 药物与载体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并在较低的温度下熔融,可得到完全混溶的液体(液态的固体溶液),将其速冷至最低共熔点(温度)下,药物一般将以微晶形式均匀分散在固体载体中。 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这种均匀分散的微晶体系,关于药物与载体的用量比例,一般采用最低共熔组分比(最低共熔点时药物与载体之比),此时,两组分在最低共熔温度下同时从熔融态转变成微晶态(体系),称为最低共熔混合物。

相Ⅱ表示A的微晶与A在B中的饱和溶液(熔融态)共存; 图中A、B分别为A和B的熔点; 相Ⅰ为A和B的熔融态; 相Ⅱ表示A的微晶与A在B中的饱和溶液(熔融态)共存; 相Ⅲ表示B的微晶与B在A中的饱和溶液(熔融态)共存; 相Ⅳ为固态低共熔混合物(O线为A和B共同处于熔融状态时的最低温度, E点为A和B处于最低共熔点时的比例)。  图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 温度T B A I:熔融态 Ⅱ Ⅲ E O Ⅳ 随着B的比例,A的熔化点曲线沿着AE线下降到E点

如果两组分的配比不是最低共熔组分比,则在某一温度下,先行析出的某一成分的微晶就会在另一种成分的熔融体中自由生长成较大的结晶。 当温度进一步降低到低共熔温度时(O线),此时产生的低共熔晶体就会填入先析出的晶体结构空隙中,使总体的微晶表面积大大减小,影响增溶效果。

2.固体溶液(solid solution) 是指药物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而形成的固体分散体。如果将药物分子看成溶质,载体看成是溶剂,则此类分散体即可称为固体(态)溶液。 因为固体溶液中的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分散程度高、表面积大,所以在改善溶解度方面比下述的低共熔混合物具有更好的效果。

按晶体结构看,可分为置换型和填充型固体溶液;按药物与载体材料的互溶情况看,可分为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固体溶液。 如果药物与载体的分子大小很接近,则一种分子可以代替另一种分子进入其晶格结构形成置换型固体溶液,这种固体溶液往往在两者不同组分比例下都能形成,故而又称完全互溶固体溶液; 但如果药物与载体的分子大小差异较大,则一种分子只能填充进入另一种分子晶格结构的空隙中形成填充型固体溶液,这种固体溶液只在特定的组分比例下形成,故而又称为部分互溶固体溶液。

(3)共沉淀物 共沉淀物也称共蒸发物、沉淀物 , 是由药物与载体材料二者以一定比例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物。如磺胺噻唑(ST)与PVP(1:2)共沉淀物中,ST分子进入PVP分子的网状骨架中,药物结晶受到PVP的抑制而形成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常用的载体材料为多羟基化合物,如枸橼酸、蔗糖、PVP等。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可因不同载体材料不同; 固体分散体的 类型还与药物同载体材料的比例以及制备工艺等有关。

第四章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一)熔融法 (二)溶剂法 (三)溶剂熔融法 (四)研磨法 (五)液相中溶剂扩散法

(一)熔融法 将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匀,加热至熔融(也可将载体加热熔融后,再加入药物混匀),然后将熔融物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冷却成固体(例如将熔融物倾倒在冰冷的不锈钢板上成薄膜状,使熔融物骤冷成固体),然后将其干燥使变脆而易于粉碎,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等。 本法简便、经济,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多采用低熔点的或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载体材料,如PEG类、poloxamer、枸橼酸、糖类等,但不耐热的药物和载体不宜用此法,以免分解、氧化。一般来说,此法制得的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有较高度的分散状态。 对易受热分解、升华及多晶型转换的药物,可采用减压熔融或充惰性气体的方法。也可将熔融物滴入冷凝液中使之迅速收缩、凝固成丸,这样制成的固体分散体称为滴丸。常用冷凝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以及水等。

(二)溶剂法 将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根据载体能否溶于此溶剂,可将此法分为共沉淀法和溶剂分散法二种。 共沉淀法是指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去有机溶剂后使药物与载体材料同时析出、干燥即得。蒸发溶剂时,宜先用较高温度蒸发溶剂至溶液变粘稠时,突然冷冻固化;也可将药物和载体溶于溶剂中,然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尽溶剂即得。该法主要适用于熔点较高的或不够稳定的药物和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本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分散性好,但使用有机溶剂,且用量较多,有时难于除尽,成本也较高。 溶剂分散法是指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将不溶于此溶剂的载体材料分散于其中,与药物混匀,蒸去有机溶剂、干燥即得(也可采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去除有机溶剂)。此法不用选择药物和载体的共同溶剂,只需选择能溶解药物的溶剂即可。

(三)溶剂熔融法 将药物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与熔融的载体混合均匀,蒸去有机溶剂,冷却固化而得。本法可适用于液态药物,如鱼肝油、维生素A、D、E等。但只适用于剂量小于50mg的药物。凡适用熔融法的载体材料均可采用。制备过程一般除去溶剂的受热时间短,产物稳定,质量好。但注意选用毒性小的溶剂,与载体材料应易混合。通常药物先溶于溶剂再与熔融载体材料混合,必须搅拌均匀,防止固相析出。

(四)研磨法 是将药物与较大比例的载体材料混合后,强力持久地研磨一定时间,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方法。本法不需加溶剂,而是借助机械力降低药物的粒度,或使药物与载体材料以氢键相结合。研磨时间的长短因药物而异。常用的载体材料有微晶纤维素、乳糖、PVP类、PEG类等。

(五)液相中溶剂扩散法 液相中溶剂扩散法是直接制备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微丸的新技术。 本法将固体分散技术与球晶造粒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药物和固体分散载体在液相中共沉,并在液体架桥剂的作用下聚结、在搅拌作用下形成微丸。以上制备过程简单、一次完成,收率高、重现性好、微丸圆整好。 液相中晶析造粒法(简称球晶造粒技术),详见16章第三节。

第五章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分散状态:分子状态、亚稳定态、无定形态、胶体状态、微晶状态。 第五章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分散状态:分子状态、亚稳定态、无定形态、胶体状态、微晶状态。 可选择以下方法进行物相鉴别,必要时可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鉴别:

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有较大变化。 (一)溶解度及溶出速率测定法 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有较大变化。 例如:当双炔失碳酯(AD)与与PVP的重量比为1:3~1:6时,可加快AD的溶出,但未形成共沉淀物;AD与PVP的重量为比1:8时,形成了共沉淀物,其20分钟时的溶出度比原药约大38倍。

(二)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是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测量试样和参比物两者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情况。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y,DSC)又称为差动分析,是使试样和参比物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用补偿器测量使两者温度差保持为零时所必须的热流量对温度(或时间)的依赖关系。

(三)X射线衍射法 通过比较药物、载体、药物—载体物理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判断固体分散体是否形成(确切了解药物的结晶性质及结晶度大小)。 物理混合物的衍射图谱是上述各组分衍射图谱的简单叠加,衍射峰位置及强度无改变。但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药物的结晶衍射峰将消失。

(四)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确定固体分散体中有无复合物形成或其它相互作用。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固体分散体的红外图谱应与其物理混合物红外图谱相同。在形成复合物或有强氢键作用时,则药物和载体的某些吸收峰将消失或位移

(五)核磁共振谱法 本法可用于固体分散体的鉴别,主要用于确定固体分散体中有无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载体材料形成固体分散体后,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可观察到峰的位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