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解题指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考点一:细胞概述(实验 ”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胞 ”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 象和结果、讨论 p25 ) 考点二: 细胞膜与细胞壁(实验 “ 验证活细胞 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 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考点三:细胞质(实验 “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 布.
Advertisements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人口与环境 邯郸市第一中学 王贺渠 2015年4月2日.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第 九 章 会 计 报 表.
主廚:蔡 明 宏 ﹝秘儀創始者,本店創立在民國七十年〈1981〉﹞ 副廚:欽天門弟子 〈由三十人聯廚〉
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项目目标 理解矿物质的营养原理;能应用矿物质的营养特点,预防和治疗畜禽矿物质元素缺乏症
智力測驗 答題技巧及經驗談.
第七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本章重点: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净利率、基本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股利支付率的概念计算以及分析评价。 难点: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因素的理解。
液 体 高二物理.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第四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办法 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处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友谊相伴.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第五章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十章 会计档案 本章主要介绍了五方面的内容:(1)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2)会计档案归档;(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4)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和交接;(5)会计档案的销毁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 三年试卷中所占分值各为6分、7分、7分。
第12章 维生素与辅酶.
1.6 中国人口迁移.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系列课件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23课时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事业.
问题解决与创造思维 刘 国 权 吉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2016生物高考应考策略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庄啸林.
高三生物备考复习指导 稳 准 恒 温州中学 张微华 2009年3月29日.
黄牛课件 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生物技术实践重要考点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菊花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 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有: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②培养基的种类、营养要求及配制方法;③无菌技术的内容及方法;④分离纯化微生物的研究思路、方法;⑤腐乳的制作方法;⑥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⑦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及流程。
第四节 会计监督.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来源: 植物体的一定部位 作用: 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含量: 概念 性质: 很少 植物激素 有机物 生长素
第3节 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015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讲 社会生活与规范 主讲教师:刘春波.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学好考纲,提升能力 年考纲解读 林镜仁.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 P4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分类 四、民法的渊源 P10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
刑法分论5-2 周铭川.
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 (总论)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陈钦发.
线索一 线索二 复习线索 专题五 线索三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考点三 配套课时检测.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07年高考试卷分析 杭州二中 顾 来.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学习目标 遗传实验 课题引入 现象解释 讲授新课 实验验证 规律实质 归纳总结 实践应用 巩固练习.
好了歌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1章 走近细胞 制作人:周红锳 第1章 .
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办法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2) 主讲老师:梁天 经济法基础.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会计基础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刘颖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必修1 提升能力 夯实基础 新课标专用 2011高考 自动播放 共16套 作者:邵寄璋(生物特级教师) 新人教版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生物复习课 新陈代谢与酶.
生物總複習 陳思婷老師編輯.
基础会计.
 第四章 消费税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模板来自于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 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走上成功讲台 --从评委视角谈魅力课堂! 温州市第八中学 李先明
05 债务重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选择题解题指导

错选的主要原因: 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 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 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 考试方法和策略不对,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紧张,或有畏难情绪等。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数量比为1:1。 ②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任意一种改变都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本题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要求学生对有关概念要清楚掌握.在解题时必须对教材中的有些说法理解透彻.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雌配子之比也为1:1,但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的数量要多得多.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在Fl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应为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为B.

解题方法

一.正推法 正推法即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既为应选答案。通过计算来确定答案的选择题或考试目标属识记层次的选择题多用这种方法解答。

【例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那么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白化病的几率是( ) A 1/4     B 1/8  C 1/16     D 1/9    

【例2】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有6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 A 60 B 80   C 120 D 180

二.反推法 反推法也叫代入法,即从供选答案出发反过来推导,结果与题意相符者既为应选答案。或是从题干中的问题开始入手,一步一步倒着推断,追根溯源,一直推到题中的已知条件,从而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多用于供选答案中含有较多信息的选择题。

【例3】豌豆红花对白花是显性,下列各组亲本杂交,能产生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后代的亲本组合是( ) A 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      B 纯合红花与纯合红花 C 纯合白花与杂合红花      D 杂合红花与纯合红花

三.排除法 排除法即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排除,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常用的排除法有五种: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⑤排大于或小于项

例4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答题策略:根据中心法则和核酸结构的知识,首先排除C、D选项,因为蛋白质不能直接反映核酸的碱基组成。再根据推理,推出B选项只能确定核酸是属于DNA还是RNA,不能确定单链或者双链类型,最终确定答案为A。

四.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综合分析法。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

ABC 例5 上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A.细胞3可以直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例5 上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A.细胞3可以直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B.①所在的阶段中,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参与细胞4合成物质5的结构包括: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ABC

1. 找准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例6.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是(多选)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点评:细读题干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题眼是“菠菜”,考查的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知识点。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中心体. BCD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字词: 限定条件的种类:时间、原因、影响; 限定的程度:根本、直接、最终; 选择的方向:肯定、否定 常见限定条件:一个和生物体,种类和数目,个数和对数,最多和最少,主要和次要,可能和最可能,一切和绝大多数,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特性等。

找画关键字词,注意限定条件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基因自由组合) 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配子时,能形成的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类型有多少种? A. 1 B. 2 C. 4 D.8 如果答案是“4种”,题目应该怎么改? 题目改为“初级卵母细胞”,答案又如何? 题目改为“形成精子多少个”又如何 生物体 1种 4个

找画关键字词,注意限定条件 2.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600个碱基,其中A 150个,G 250个,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 氨基酸种类 20种 A.20 B.100 C.200 D.400 改为“氨基酸数目最多有多少”又如何? 200

3.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 C.叶绿体  D.中心体 AD

2. 识别陷阱 在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这就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

例7 在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点评:多数同学选A。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牢记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忽视了题干中“在细胞中”这一条件限定语。命题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

3. 辨明词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和水解等。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过程中对这些概念和名词也应格外留意。

例8 蛋白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 点评:考查时很多同学选C,原因在于没有辨明“水解”和“氧化分解”这两个名词的内涵。

4. 排除干扰 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设置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扰性语句;二是在备选项中设置干扰,即干扰项。所谓干扰项,就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是正确的,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考试中,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除难度较大。

例9 在维持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D.此调节过程以体液调节为主。 点评:该题D选项是错误选项,B项和C项是干扰项。

5. 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的最大特点是不善于区分新认知对象和旧有经验之间的差异,仅仅凭借旧有经验就直接套用在新认知对象上,常常跳不出旧有的“框架模式”,使思维误入歧途。所以,在面对考题时,要对题目的背景和条件详加考察,进而确定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在此运用。

例10 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本细胞的光合作用,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2 B.4 C.6 D.8 点评:此题考查时,得分率极低。很多学生读完题目之后,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立即作出“二氧化碳产生于该细胞的线粒体”这样的判断,而对“在缺氧条件下”这一条件视而不见。故误选B。

6.挖掘潜在因素 潜在因素是题目本身没有指明而又隐含其中的因素。审题时,考生若不能找出这一因素,那么解题过程就会陷入困境或误入歧途。因此,在审题时,应认真研读考题,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因素,使之显性化。 例11 据统计,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种。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下列哪种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A.变异 B.遗传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

点评:选D者认为题目中每一种棉尾兔都分别是一个物种,因而错选。其实题目中已作了暗示,由“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可见,所有的棉尾兔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潜在因素是:东部的8种和西部的23种棉尾兔都是该物种的不同亚种。认识到这一点,答案也就不难确定了. C

7.找简捷条件 即在阅读题干时,要注意搜寻到有利于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而快捷的条件 例12 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某细胞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为1:1:0,该细胞则处于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分析:题干中的“染色单体为0”,这条件为简捷条件。着丝点分开就不存在染色单体。 故答案为:D。

例13 豌豆种子黄对绿为显性,圆对皱为显性,甲为黄圆(YyRr),与乙豌豆杂交, 后代中四种表现型比是3:3:1:1,则乙的基因型为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分析:因为后代中有双隐性个体绿皱(yyrr)出现,找到这一简捷条件便可很快得到正确答案为:B。

8.转换法: 如果一个问题用常规方法难以思考或计算比较繁琐,则可变换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把原问题转化成另一种新问题进行解答,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例14.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A.1/4  B.3/8  C.5/8  D.3/4

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有许多种情况,要一一计算出来难度相当大。我们可以转化问题,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即找出与两个亲本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剩下的就是与亲本不同的了,这样问题就简单了。 先找出ddEeFF和DdEeff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与亲本1相同的:1/2×3/4×1=3/8,再找出后代的表现型与亲本DdEeff相同的:1/2×3/4×0=0。 因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l-3/8-0=5/8  答案:C 

9、就熟避生法: 就熟避生法是指在选项中既有熟悉的知识又有陌生的信息时,可以从对熟悉的知识判断入手,从而达到破题的一种方法:,现在的高考试题的材料都非常新颖,经常涉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或学过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熟悉的知识,避开生疏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解析:原始的光合作用之前的生物代谢类型 为厌氧型。 例15 下列哪种生物的代谢类型在进化上有可能发 生在原始的光合作用的生物之前( ) A、红色硫细菌    B、硝化细菌     C、酵母菌      D、蓝藻 解析:原始的光合作用之前的生物代谢类型 为厌氧型。 选项A的红色硫细菌高中教材没有提及,会 感到生疏;而其它3个选项中的生物代谢类型则较为熟悉,可就熟避生用排除法来解题。选项B的硝化细菌为自养需氧型;选项C的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选项D的蓝藻为自养需氧型。故可排除选项B、C、D。 答案:A

不断积累总结,强化条件反射,好方法才会成为好习惯。 总之,解选择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一道试题也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找出并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保障。 不断积累总结,强化条件反射,好方法才会成为好习惯。

16、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解析:必须要有蛋白质才会有与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反应。甲含蛋白质;乙有迷惑性,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具有蛋白质特性;丙反应后剩下蛋白酶是蛋白质;而丁中含有隐藏条件,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会破裂,血红蛋白会出来。这样一来就易选D

17.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 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右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多选)  A.图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 分别是A、b、B 、b  B.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等 细胞器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  C.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细胞中2与4为同源染色体, 2与4上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18.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 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 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 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 的是(多选)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广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19.人工种植的香蕉的某一性状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 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环境改变 解析: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选C。该题中的“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即是隐藏条件。

20.绿色植物可以消耗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 ATP C .CO2 D .O2 ABCD

21.下列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的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