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 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H1N1 新型流感的認識與預防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H1N1 新型流感現況 全國估計第 34 週 (8/16-8/22) 約新增 例 H1N1 新型流感就診病例。 H1N1 新型流感病毒 已佔所有已分型 A 型流感病毒的 91% 。 7/1-8/27 累計新型流感住院病例 52 例。 (
Advertisements

做中国梦 走特色路 —— 宁波电大业余党校时政课 林志标 四川雅安地震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0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 30.3, 东 经 )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3 公里。震中距成都约 100 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 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 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 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 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 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晕厥。严重 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製作人 : 鍾沐昀. 目錄 ★緣起 1.H1N1 是什麼東西? 2. H1N1 病毒是接觸傳染嗎? 3. 人類感染 H1N1 的症狀 4. H1N1 病毒如何傳染? 5. 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流感 ? 6. H1N1 病人的傳染力道持續多久 ? 7. 那些地方最有可能成為有 H1N1 病毒來源? 8.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课堂第一语 医生的座右铭 医生的座右铭诚诚实实、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基本情况  工作用房面积: ㎡,其中实验室使用面积为 6500 ㎡  中心定编 213 人,其中全额预算编制 193 人,自筹编制 20 人  现有在职职工 320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 84.3% 。 人性化的办公场所实验室区域 一、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漳县职业中专 09 护理二班 何琴. 教学目标: 1. 熟悉不舒适的原因及不舒适的护理原则。 2. 熟悉卧位的性质 。 3. 掌握常用卧位的姿势与适用范围。 4. 掌握保护具、辅助器使用的目的及操作中的注 意事项 5.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 保护具及辅助器具。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 疗 临邑中医院 ICU 赵海云 电话: 总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 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以 心肌缺血、缺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脏病。本病 好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 脑力劳动者居多。冠心病由于病变部位、范围及.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 衡量是否健 康的十项标准 )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食疗 禹建春. 一、健康与亚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 “ 健康是指 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 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 健康的 10 条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
H7N9 禽流感. H7N9 流感确诊病例主要表现 1 、起病急; 2 、病程早期均有高热 (38 ℃以上 ) ,伴咳嗽等呼 吸道感染症状,起病 5-7 天出现呼吸困难; 3 、典 型的病毒性肺炎,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 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怀孕了 要注意什么 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中心妇产科 蒋创.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 系统工程 ” ,不能匆匆忙忙,更不能马马虎虎。 21 世纪已经来到,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观念也在飞速转变的时代。同样,在国际、国内的围产医 学也是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陳于柔 1 陳映真 中國近代大儒學家徐復觀先 生,對於文學,他曾公開讚 譽陳映真是「海峽兩岸第一 人」。綜觀台灣當代文學, 如果要舉出最具代表性、最 值得推崇的小說家,我則認 為非陳映真莫屬。
我校创建浙江省 “ 健康促进学校 ” 铜牌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河庄小学.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我校创建温州市 “ 健康促进校 ” 银牌学校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一小.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1.
健康 美丽 绿色生活 七点健康欢迎您. 家庭长寿村必备七要素 良好的心态平衡的饮食 合理的运动 绿色的环境 功能食品 七点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理疗 美容护肤.
副护士长竞聘演讲 外三科 孙丽娜. 个人经历 200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护理专科 2004 年至今一直在外科系统临床一线科室从事护理工 作 。主要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 骨科工作过,也在急诊科学习过。 2007 年取得了护师资格 2009 年取得了 ICU 资格护士认证 2012.
各類肝硬化的中醫藥治療與調理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高級導師         黃賢樟.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张晓林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要求 发热门诊管理要求.
常見民俗療法.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讲座 石羊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卫医师 陈玉民.
學務處衛保組關心您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
歡迎各位111 家長 111 開學花絮 (相見歡) (小一新鮮人) 2. 班親會組織 3. 老師簡介 4. 班級經營理念說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
—壓力釋放心靈深呼吸— 薛凱仁 心理師 分享者成長中心 主辦: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工程處.
甘肃4班面试专项练习4 应急应变 主讲: 凌宇 时间:6月3日.
老年人家庭自我护理和保健 安徽省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 陈爱萍
第二章 环境.
卫生法学绪论 卫生法学绪论.
面对当前的医疗风险,怎么办? ——防范与应对
学校人感染H7N9禽流感 防 控 知 识 培 训 长沙县健康教育所 李涛.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禽流感是可以預防的疾病。
認識H1N1新型流感 H1N1新型流感原是於豬隻中感染的疾病,屬於A型流感病毒。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
菏泽市初中历史水平考试备考研讨与交流 菏泽市教研室 张红霞.
我们的财富 … 健康 事业 家庭 金钱 友谊 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叫健康呢?.
公共营养师职业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唐为萍.
保健的意义 亚健康概念 如何维护我们的健康? 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解读 宁波市康宁医院 吴向平.
院前急诊转运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 蔡学全.
歡迎蒞臨 三年八班大家族 導師:陳冠諠老師 16個帥氣寶貝 16個漂亮寶貝.
心灵探索— 认识精神症状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孙春云.
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 主席:魏麗香部長 執秘:董家檥督導 委員:林姿伶HN、黃士豪HN、潘秋華HN 林素琴專師組長、卓惠瑄、張維恩、王孟萱、
第五組 幼兒安全與衛生教育 組員: 譚郁馨 張喻晴 沈恩華
睡眠窒息症.
催人奋进正能量 -2013年第四季度病人反馈分析 2014年1月9日.
請和我們一同來關心~ 孩子在學校的健康照顧
国家和我省禽业发展政策 和扶持项目解读 安徽省畜牧兽医局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蒙城县乐土中学 袁亮.
無菸、拒檳防制宣導 服務單位:尖石衛生所 主講人:周玉英 護理長.
性健康教育的人本取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部分知识 河西区卫生局.
第四章 女性与健康 2009年 湖南女子大学女性学教研室.
建議題.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甲型H1N1流感预防常识 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授课人: 刘 丽 珍.
林安迪 2017/9/ /9/13 游泳C教.
第九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下).
课程 新疆艺术学院精品课程 艺术职业道德与 艺术法基础 新疆艺术学院思政理论教研室.
安寧療護 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
101學年度 健康促進推動 成果報告 新北市泰山區義學國小
目 錄 一、94~100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2 二、法規及肇事案例…………..……………………………4
認識H1N1 盧亞人醫院 感控護士 劉秀屏.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堂的 教學規劃和應試訓練
認識﹋禽流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甲型H1N1流感 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六亿

甲型H1N1流感 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30余国家、6000余例),WHO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至5级。 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甲型H1N1流感发病趋势

主要国家确诊人数趋势

一、基本要求 应加强医务人员对甲型H1NI流感防治知识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医院应设立专门病区。 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采取相应得控制措施。 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引起感染传播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病人 飞沫、接触 普遍易感 隔离 标 准 预 防 飞 沫 传 播 预 加 强 营 养 增 强 体 质 中 药 预 防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疑似和确诊患者分开并单间安置;确诊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限制患者的活动在隔离病房内;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 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包括: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 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包括: 病房通风良好(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有条件的医院可安置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床间距>1米。 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 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等)实行专人专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 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包括: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标准预防+ 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包括: 隔离病房门口放置速干手消毒剂。 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工作台,放置个人防护用品;并配置有盖容器,收集需要消毒的物品。 隔离病房内设置电话或其他通讯设施,减少人员出入隔离病房;并放置免触式医疗废物容器及利器盒。 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 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3.加强患者的培训和指导: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戴外科口罩。 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进行手卫生。 与他人的距离保持1米以上。

4.根据工作条件采取区域隔离: 整个病区分为三区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 三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 个人防护用品置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 整个病区应通风良好,空气流向: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不得逆流。

蓝色:清洁区;黄色:潜在污染区;红色:污染区 区域隔离示意图 患者处置室 医务人员通道 患者入口 走 廊 蓝色:清洁区;黄色:潜在污染区;红色:污染区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 医疗机构应按规定设立,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采取的措施: 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有备用诊室。 设隔离卫生间。 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内完成。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 设立较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 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其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近距离接触(距离<1米)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医务人员应采用“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的措施。

2.隔离留观室 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办公室与留观室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疑似患者病区的隔离措施 通风良好,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 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患者戴外科口罩,不能离开病房,严禁患者间相互接触。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4、确诊患者病区的隔离措施 在疑似患者隔离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做到: 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 收治重症患者的ICU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应当设在隔离区。 尽量减少转运患者。必须转运时,患者戴外科口罩,转运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事先告知接受区关于患者的诊断及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除急救外,运送途中避免实施机械通气等易引发气溶胶的危险操作。 患者死亡后,应尽早将尸体送往太平间,告知太平间工作人员死者为甲型H1N1感染患者。

5、负压病房的隔离措施 整个病区空气的流向为从办公区 → 走廊 → 缓冲间→ 隔离病房,保证病区通风良好。 整个病区空气的流向为从办公区 → 走廊 → 缓冲间→ 隔离病房,保证病区通风良好。 隔离病房为污染区,病房外走廊与患者房间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置于缓冲间内。 进入隔离病房前,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 患者的一切诊疗护理工作和生活活动均在病室内完成。

负压病房 隔离病房设置原则 E E A:消毒区;B:病房被服及新的个人防护裝备存放区; C:放置使用过的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桶; 独立卫生间 隔离病房 缓冲间 走廊 隔离病房设置原则 D 气流方向 E E A:消毒区;B:病房被服及新的个人防护裝备存放区; C:放置使用过的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桶; D:壁挂式速干手消毒剂;E:窗户。

三、防护技术 (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标准预防。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 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可能发生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 防护措施应适宜。

标准预防的概念 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即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进行手卫生,并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外科口罩、防护镜或面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防止被刺伤。 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正确消毒灭菌。

飞沫预防+接触预防 除标准预防措施外,还应执行: 适宜通风的单间,可能时使用负压,关门,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6次、通过排气管排到外面; 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医用防护口罩; 限制患者的活动,患者的房间内。 接触隔离的措施:……。

正确进行手卫生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什么情况下应洗手+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洗手方法 湿手 取清洁剂 揉搓及其方法: 冲洗 干燥 护肤 6步揉搓法

正确干燥双手 × × × × √

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的步骤,双手相互揉搓,揉搓时注意覆盖整个手部的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整个双手达到消毒的目的。

(二)常用防护用品 基本要求: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常用防护用品: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等。 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戴口罩 根据需要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戴口罩注意事项: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不正确戴口罩种种

护目镜、防护面罩 应用指征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患者时。 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应注意: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护目镜 护目(面)屏

戴手套 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和戴手套

戴手套注意事项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分级防护的原则: 一般防护 一级防护 二级防护 三级防护

1、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严格执行手卫生。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隔离病房或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遵守标准预防。 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正确穿戴医用防护用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应按要求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注意事项: 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接触多个确诊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遇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2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4、三级防护: 适用于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5、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应优先考虑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应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四)患者的防护 疑似患者或者确诊患者按指定路线进入病区。 进入病区前应当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外出,其活动应限制在病室内,一切诊疗活动也尽量在此病区内完成。 严格探视制度。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

四、消毒技术

1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病毒):如乙肝,丙肝,流感病毒等。 不同病原体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1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病毒):如乙肝,丙肝,流感病毒等。 2 细菌繁殖体。 3 真菌。 4 亲水病毒(无脂质膜病毒):如甲肝,戊肝,脊灰。 5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龟分枝杆菌)。 6 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 朊毒体。

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特性 为有脂质包膜的病毒,对一般的消毒方法均敏感,因此采取常规的消毒方法均可有效杀灭该病原体。 甲型H1N1病毒结构图

消毒时应注意的事项: 根据待消毒物品的种类,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采用化学消毒,应使用合适的浓度。 消毒范围应合适。 加强室内通风,不要使用喷洒消毒剂的方式消毒空气。 物体表面的消毒,应先清洁,再消毒,保持干净、干燥。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在诊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六、患者尸体的处理 患者死亡后,应尽早将尸体运往太平间。转运尸体的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穿脱防护用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清洁手套和一次性帽子等。 转运尸体,尸袋应完全密封,慎防体液渗漏,尸袋外表保持清洁。

六、患者尸体的处理 太平间的管理应包括: 告知工作人员死者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 工作人员处理尸体时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不可直接接触使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 完全密封尸袋内的尸体,可以安全地运往殡仪馆。如果需要进行解剖,尸体应在太平间冷冻保存,解剖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如果家属仅瞻仰遗容而不接触死者,不必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