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质的比热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计算下面 4 道题: = 0.8 = 0.2 = 3.4 = + - + - 0.8.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的比热容.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物质的比热容 老舍中学 于贵银.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统 计.
第十三章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项目十四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0.2 立方根.
分数乘法.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三节 比热容(第一课时) 111.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 多档位电热器的电路分析与判断 夏湾中学 孙玥.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同仁和同学们光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余角、补角.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市桥陈涌小学 吴秀堎.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专题三 热学的综合计算 1.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12.3研究物质的比 热 容 学习目标: 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专题二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
线段的有关计算.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用计算器开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第13章 内能.
比热容.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2、5、3的倍数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内燃机的定义与分类。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以及各个冲程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在四个冲程中你认为有哪些热量损失?
找 因 数.
3.4 角的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H a S = a h.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三、物质的比热容

初夏,小明和小华去海边 游玩,中午他们赤脚走在 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 很烫;当他们跳进海水里 时,觉得海水很凉。傍晚 时,他们又去海边散步, 却发现沙子变凉了而海水 却很暖和。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烫 凉

夏天,白天在游泳池 凉快 热

傍晚,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还很温暖。

一、提出问题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二、猜想与假设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三、设计实验 1、如何使水和沙子的 温度升高?

2、如何比较水和沙子哪个升温更快?可以 有几种比较方法?

3、你打算用哪种方法验证猜想? 方法一: 在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的 情况下,观察物体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方法二: 观察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 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我们选择“观察物体吸收相同热量所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两种方法在实验效果上是一致的。 我们选择“观察物体吸收相同热量所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实验中,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 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 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转换法

设计记录表格 质量∕kg 加热2分钟所升高的温度∕℃ 加热4分钟所升高的温度∕℃ 沙子 水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加热的时候,要使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目的是: 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

加热相同时间后 水的温度 沙子的温度 吸收相同热量时,谁升温更快?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质量∕k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水

五、分析与结论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_____(长/短),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____(多/少),这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相同/不同)。 短 少 不同

比热容的定义: 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 简称比热。符号:c。

常用单位: 焦耳/(千克·℃) 单位符号: J∕(kg ·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由实验可知,同种物质的比热容 是 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一般是 。 比热容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相同 不同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 J/(kg·℃) 水 4.2×103 砂石 0.29×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 冰 铜 0.39×103 空气 1.0×103 水银 0.14×103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3J/(kg·℃)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降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 4.2×103J。 5千克的水若温度升高1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__________ 2.1×105J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1、水的比热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水  4.2×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玻璃 0.67×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橡胶 1.7×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水蒸气1.88×103 铝   0.88×103 甘油 2.5×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1、水的比热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六、交流与合作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也比沙子慢。

七、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库区里的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夏天不容易升温,冬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2、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差小?    答: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大海里的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没有日照时,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3、水稻育秧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傍晚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放热降温较慢,与不在秧田里灌水相比,秧田里的温度较高,不至于引发冻害;而白天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是因为与不放水相比,秧田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使得秧苗能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水的比热容大,当水循环通过汽车发动机时, 能从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 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学得怎样? 通过几道题目的练习,检验一下这一堂课你的所得

1、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B 1、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B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J/(kg·℃) 〕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铅 0.13×103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  铜吸收的热量多

2、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 2、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A 3、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_________(大/小),从比热容角度来看,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答: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泥土较多,这些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就很快升高了;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早晚温差较大。

答:这是因为大海里的水的比热大,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4.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一天的气温变化小,而内陆的气温变化大,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大海里的水的比热大,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5、某校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通过实验探究以下两个问题: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温度变化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在右图中的A杯装入480g水,在B杯中装入480g煤油,两液体的初温均为2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表一和表二是前后两次实验探究时记录的数据

(1)表一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 液体 质量 初温 加热 时间 末温 水 480g 20℃ 10min 50℃ 煤油 5min (1)表一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 (2)表二的数据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________。 不同 液体 质量 初温 加热 时间 末温 水 480g 20℃ 10min 50℃ 煤油 80℃ 不同

思考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物体吸热温度怎样变化? 物体放热呢? (2)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 一样多吗? (3)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 (4)某种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 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多少,可能跟物质的质量有关,跟升高的温度有关。 在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升高或者降低的温度是否相同? 思考 (5)吸收和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呢?

观看后回答 (1)谁的温度升高得快? 煤油 (2)若从室温加热到相同温度 谁用的时间长? 水 (3)谁吸收的热量多? 水 (4)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与物质的比热容有关

讨论: A壶 A壶 (1)哪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 (2)哪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3)这说明了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B壶 讨论: 用同样的炉火烧开温度相同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 (1)哪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 (2)哪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3)这说明了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A壶 A壶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

A壶 A壶 A壶 10℃ 100℃ 90℃ 100℃ B壶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又与物体温度变化有关 问:1、哪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 2、哪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3、这说明了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A壶 A壶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又与物体温度变化有关

实验表明,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的变 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小结 比热容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的质量 物体升高的温度 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与什么有关? 实验表明,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的变 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下面我们来寻找一下具体关系

把质量为5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 ℃,铝块 吸收了多少热量?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 1kg铝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 (1)5kg铝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5kg 铝温度升高70℃ 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5kg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 100℃时,需要吸收的 热量是多少? 5kg是1kg的5倍 吸收的热量=0.88×103J×5=4.4×103J 温度升高100℃-30℃=70℃是1℃的70倍 吸收的热量= 4.4×103J×70=3.08×105J 综合式 吸收的热量=0.88×103J/(kg·℃)×5kg×(100℃-30℃) =3.08×105J 吸收的热量= 物质的比热容 × 物体的质量 × 升高的温度

或: 公式 m t0 ) ( t - c = Q吸 计算热量常用的公式: 温度升高时: 温度降低时: 吸收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末温度-初温度) = ( ) - m t t0 c Q吸 温度升高时: 温度降低时: 或:

例:在20℃的室温下,烧开一壶5kg的水,大约吸收多少热量? 解题提示:题目中“烧开”这一条件的作用。 解: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吸=c水m(t- t0)  =4.2×103J/(kg·℃)×5kg×(100℃-20℃)  =1.68×106J  讨论 实际中烧开这壶水所需要 的热量要大于1.68×106J ,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空气要吸收部分热量 (2)容器要吸收部分热量 (3)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练一练 1、集热箱中盛有1t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度升高了30℃,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解:根据热量计算公式 Q吸=c水mΔt 解:根据热量计算公式  Q吸=c水mΔt    =4.2×103J/(kg·℃)×1000kg×30℃    =1.26×107J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g。另有一壶水温度是80℃,质量是1kg,如果铁钉和水的温度都降到20℃,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 解:铁钉c1=0.46×103J∕(kg·℃)  m1=10-3kg t01=800℃ t=20℃ 铁钉放出的热量Q放1=c1m1(t01- t) =0.46×103J∕(kg·℃)×10-3kg×(800℃-20℃) =358.8J 水c2=4.2×103J∕(kg·℃)  m2=1kg t02=80℃ t=20℃ 水放出的热量Q放2=c2m2(t02- t) =4.2×103J∕(kg·℃)×1kg×(80℃-20℃) =2.52×105J

3、一块质量为800g的冰块的温度为-15℃,放出8.4×103J的热量后,冰的温度为多少?已知:c冰=2.1×103J/(kg·℃) 解:根据热量计算公式, Q吸=c冰mΔt           并代入数据  t =-15℃-5℃=-20℃

生活·物理·社会 海陆风的成因

海陆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