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Advertisements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脏腑兼证 脏腑兼证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1 .心肺气虚:心肺两脏气虚表现的 证候。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年高体弱 年高体弱 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v 心悸 宗气不足,鼓动无力。 v 咳喘,气短,声音低怯,动则尤甚.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脾陽虛證脾陽虛證 脾陽虛證是指脾陽虛衰,陰寒內 生,溫運失司所致的証候。本證 多由脾氣虛發展而來,或過食生 冷,或服用寒涼藥物太過,傷損 脾陽,或腎陽虛,火不暖土所致.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第三章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 第二节 肺系病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一. 肺系病症 (一)护理评估 1. 病因发病 病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肺气、肺阴耗伤,导致肺气上逆。 2. 四诊资料 咳嗽或干咳或咳痰,痰或稀或稠或多或少或白或黄,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 。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泄 泻.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淋证水肿. 淋证水肿 (一)淋证的概念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引起的以小便贫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便 秘 主讲:马剑颖 讲师.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内科。脾胃.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第三章 脏象学说.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王 付 制 作.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脾.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胃 痛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月经不调.
便秘.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气血同病辩证.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虫积辩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概 说 1、生理功能: 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 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胃阴亏虚.
胁痛 胃脘痛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便 秘 潜山县中医医院 徐华兵.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认识中医脾胃 组长:顾音菲 组员:唐慧莲、严濛奇、曹添福、范帆、万冰、叶宏宇、李贵龙、王国震、刘乃少.
泄泻.
呃 逆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九节 便秘.
月经先期.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七节 泄泻.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疗效与原理 陈永萍 中医博士.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消 食 剂.
胃痛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小组分工】 主讲人:刘易 ppt制作:罗廷、纪燕、张亚玲、曾红梅 查找文献、资料:彭婷、张春燕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浅表性胃炎什么症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

脾病的主要症状 1、运化失常:食少纳呆,腹胀,浮肿 便溏,湿聚生痰 2、清气不升:头晕,神疲 3、有统血:慢性出血       便溏,湿聚生痰 2、清气不升:头晕,神疲 3、有统血:慢性出血 4、四肢失充:肌肉瘦弱无力 5、胃失和降: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

(一)脾气虚证 概念:是脾(胃)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饮食不节  劳累过度  思虑伤脾  久病耗气

临床表现:气虚证 + 运化失司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运化失司-腹胀纳呆,便溏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面色恍白,形体肥胖 四君子汤 临床表现:气虚证 + 运化失司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运化失司-腹胀纳呆,便溏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面色恍白,形体肥胖  舌脉-舌淡苔白,脉缓弱

(二)脾阳虚证 概念: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过食生冷,过食寒凉 寒凉药太过,损伤脾阳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过食生冷,过食寒凉  寒凉药太过,损伤脾阳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

脾阳虚证 临床表现:阳虚证 + 脾虚证 阳虚-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面白,口 淡不渴 四神丸 临床表现:阳虚证 + 脾虚证  阳虚-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面白,口    淡不渴  脾-腹部冷疼,喜温喜按,大便稀溏,   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带下量    多而清稀色白  舌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    沉迟无力

(三)中气下陷证 补中益气汤 概念:是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的证候 成因: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致 临床表现:脾气虚证 + 脏器下垂 临床表现:脾气虚证 + 脏器下垂  脾气虚-腹胀纳少,神疲,四肢乏力,头     目眩晕,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气陷-脘腹坠胀,或便意频频,或久泄不止  精微物下泻-小便浑浊如米泔  脏器下垂-子宫、胃、肝、肾、直肠等

(四)脾不统血证 概念:是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 证候 成因:久病脾虚; 劳倦伤脾 临床表现:脾虚证 + 出血症 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 概念:是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  证候 成因:久病脾虚; 劳倦伤脾 临床表现:脾虚证 + 出血症  脾虚-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便溏  出血-便血、尿血、肌衄、齿衄、崩漏  舌脉-舌淡,脉细无力

脾虚四证鉴别表 (见书147页)       脾阳虚证:温煦功能下降 脾气虚证  脾虚气陷证:升举功能下降       脾不统血证:固摄功能下降

(五)脾阴虚证 概念:是指脾阴不足,健运失调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过食辛辣;热病伤阴; 临床表现:阴虚证+脾失运化 阴虚—五心烦热,口燥唇干 麻仁丸 概念:是指脾阴不足,健运失调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过食辛辣;热病伤阴; 临床表现:阴虚证+脾失运化 阴虚—五心烦热,口燥唇干 脾失运化—脾胀,不思食,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涩

(六)寒湿困脾证 概念:是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表现的证候 成因:过食生冷;久居潮湿,寒湿内生 嗜食肥甘,湿浊内生 茵陈术附汤 概念:是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表现的证候 成因:过食生冷;久居潮湿,寒湿内生    嗜食肥甘,湿浊内生 临床表现:寒湿证 + 脾失健运  寒湿-头身困重,面色晦暗,泛恶欲吐  脾-脘腹胀痞闷胀痛,食少便溏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七)湿热蕴脾证 概念:是湿热内蕴中焦,脾主运化功能受困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感受湿热 嗜食辛热肥甘,嗜酒 寒湿蕴久化热

三仁汤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八)胃阴虚证 概念: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所表现的  证候 成因: 热病后期,胃阴劫伤 呕吐过频,过用辛燥 肝郁化火,灼伤胃阴

养胃汤 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九)食滞胃脘证 保和丸 概念:指饮食停滞胃肠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 临床表现:胃脘痛 + 食滞证 临床表现:胃脘痛 + 食滞证  胃 -胃脘胀闷,甚则攻撑作痛,拒按,     吐后痛减  食滞-嗳腐吞酸,厌食,泻下不爽,便如败 卵,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十)胃寒证 概念:是寒邪犯胃,胃气凝滞,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乘凉饮冷,腹部受寒  嗜食生冷,胃阳受损

良附丸

(十一)胃热证 清胃散 概念:是指胃中火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过食辛辣,食积化火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临床表现:胃脘痛 + 热象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临床表现:胃脘痛 + 热象  胃 -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或    口臭;牙龈肿痛,溃烂  热象-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病寒热虚实鉴别表 证候 疼痛 性质 呕吐物 口味 大便 舌象 脉象 胃寒 冷痛 清水 口淡不渴 便溏 舌淡苔白滑 沉迟 胃热 灼痛 吞酸 渴喜冷饮 秘结 舌红苔黄 滑数 胃阴虚 隐痛 干呕 口咽干燥 干结 舌红少苔 细数 食滞胃脘 胀痛 酸腐物 口中腐臭 酸臭 苔厚腻 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