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补充3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控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孕激素类.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雄激素类.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控制
Β3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 张赢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一节 男性生殖 Male reproduction
第3节 激素调节 城东中学 杜守花.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二节食品保存 高丽.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细菌的耐药性.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甲状腺激素.
第15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7.3.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二节 人的生殖 滕州市羊庄镇羊庄中学 甘信用.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四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二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Sssss.
本ppt来自:千教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补充3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控制

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残留 第二节 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β-兴奋剂残留 第三节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残留 一、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的残留 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残留 一、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的残留 (一)抗生素 (antibiotics)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目前在动物生产中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氯霉素类等。

1.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 (1)治疗动物疾病,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2)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而大量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3)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人为地在动物性食品中添加抗生素。

1.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1)过敏与变态反应(hypersensitivity and allergy)过敏和变态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有关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遗传性有关,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无关。 青霉素、磺胺、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潜在威胁较大。 (2)毒性作用(toxic effect)链霉素对脑神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造成耳聋,对过敏胎儿更为严重;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3)细菌耐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细菌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生素产生了耐受性。 (4)致畸(teratogenic effect)、致癌(carcinogenic effect)和致突变作用(mutagenic effect)

(二)磺胺类药物 是人工合成的一系列抗菌药物的总称,其特点是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便于保存,制剂多,价格低,因此,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广泛。 1.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来源 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 2.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 主要是引起的过敏、中毒和导致耐药性菌的产生。其他不良作用还有引起造血系统障碍,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第二节 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β-兴奋剂残留 第二节 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β-兴奋剂残留 激素残留(hormone residue)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以及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等,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其畜产品的产量,结果导致所用激素在动物产品中残留。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性激素类、生长激素等两大类

一、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类残留 (一)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性激素的种类 1.内源性性激素,包括睾酮、孕酮、雌酮、17β-雌二醇等; 2.人工合成类固醇激素,包括丙酸睾酮、甲烯雌醇、苯甲酸雌二醇、醋酸群勃龙等; 3.人工合成的非类固醇激素,包括有已烯雌酚、已烷雌酚等。

(二)性激素类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已将性激素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对于大家畜来说是一项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使用性激素类化合物后,牛羊增重可提高20%左右,胴体品质得到改善,瘦肉率增高,饲料转化率也相应提高,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养殖效益。美、英等国曾大量使用已烯雌酚等作为肉牛增重剂,我国也曾大量使用已烯雌酚埋植剂、注射剂等,在一定时期内对养殖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类固醇激素化合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对人体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雌性激素能引起女性早熟、男性女性化,雄性激素化合物能导致男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性男性化等; ②诱发癌症,如长期经食物吃进雌激素可引起子宫癌、乳腺癌、睾丸肿瘤、白血病等, ③对人的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

二 、动物性食品中生长激素激素残留 (一)生长激素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一般认为,动物生长激素通过两种方式发挥其生理作用。 其一是直接作用,即动物生长激素直接作用于肝脏、脂肪组织、肌肉等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并促进脂肪的分解; 其二是间接作用,即动物生长激素通过动物体内肝脏产生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以内分泌的方式来调控动物的物质代谢

(二)用生长激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1.使用生长激素对动物的危害 (1)使用生长激素大大增加动物热应激的发生率。 (2)研究证实,BST具有直接的致酮病的毒副作用 2.使用生长激素可能对人体的危害 (1)大量使用牛生长激素,使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2)生长激素的“三致”作用、组织残留以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性尚缺乏足够的资料证实,如是否促进幼儿早熟、诱发妇女乳腺癌等仍表示怀疑。

三、动物性食品中-兴奋剂残留 -兴奋剂全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Adrenergic agonist,-AA),又叫-激动剂。-兴奋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的总称。 (一)使用中-兴奋剂可能造成的危害 1.使用-兴奋剂对动物的危害 (1)-兴奋剂对动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给动物使用后显著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动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呼吸加剧,体温上升,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 (2)使用-兴奋剂还能影响胴体品质。

2.-兴奋剂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食用了具有较高残留浓度克伦特罗的动物产品后,会出现心跳加快、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头痛等中毒症状。同时克伦特罗还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内产生蓄积,从而对子代产生严重的危害。

第三节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第三节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一、加强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管理 二、严格规定和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和兽药允许残留量标准 三、对药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四、建立并完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