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Advertisement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章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发端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和巨大成就
党的十七大报告 辅导讲座一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讲(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历史) 主讲人:邹炳强
热 烈 庆 祝 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目的要求: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中共华东师大一附中总支部党校 2007年学生党课班开班仪式 ——暨党课第一讲 入党动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主持教师:曹凤云 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副教授 电话: (周二、五)
1.(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18题)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 (第一部分) (用95分钟时间,讲述95年历史) 吴克勤 副教授
第 一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十章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章程》 填空学习之一 (总纲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素质教育部 思政教研室.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专题六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邓小平理论.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政治教研室.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章要点 1、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哪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开放教育必修课程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主讲:胡支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永 永 远 的 丰 碑 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辅导材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 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革”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12/18-22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政治上)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组织上) 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经济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发展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3、对外政策的调整

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平反冤、假、错案,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为有效地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改革开放和开创现代化建设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省委支持下,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对外政策的调整 1979年1月1日,1978年8月12日,分别与美国、日本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极少数人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错误加以夸大和渲染,企图否定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道路,在党内,也有极少数人对其给以支持。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 大 跃 进 ” “ 文 化 大 革 命 ”

2、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决议的起草和通过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的展开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会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的作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在一些地方取得重要进展。

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4、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1983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任务是:统一思想,纠正一切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整顿作风、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加强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改变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状态;纯洁组织,把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理出去。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 基本路线的提出 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 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1986年,他又在多次讲话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 2、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3、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 4、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 5、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 1989年春夏发生的政治风波,是极少数敌对势力利用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利用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不满,掀起的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平息了这场风波。

2、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由江泽民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3、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 十二大以后的几年间,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和物价大幅度上涨的问题,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把一度延误的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重新提上日程。

4、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 邓小平多次指出:第一、中国目前的局势是稳定的;第二、中国人吓不倒。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又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

中国政府既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又利用矛盾,多做工作,积极开展睦邻外交,稳定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继续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5、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989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通知的决定》。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1年6月,《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邓小平南方谈话 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澄清了姓“ 社 ” 姓“ 资 ”的是非,找到了 “ 市场 ” 这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 1、邓小平南方谈话   澄清了姓“ 社 ” 姓“ 资 ”的是非,找到了 “ 市场 ” 这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市场经济下的证券股市 1、经济体制改革的 深入推进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成为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994年初,中共中央根据十四大的精神,立足改革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同年5月,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三者相互促进。

3、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自1993年至1997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近百个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 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4、推进党的建设的 伟大工程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提出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党的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继承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 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 现代化建设在一系列严峻考验中稳步前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严重的洪涝灾害,1999年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李登辉悍然抛出“两国论”,“法轮功”邪教组织策划和煽动聚众闹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冷静分析,正确把握,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为和平时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指明了出路。1997、1999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加强同台湾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4、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解决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 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执 政 为 民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次提出。2003年10月党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将其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相联系。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将其提高到统领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随后在2006年3月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地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

松花江污染

淮河出现白色泡沫

恐怖沙尘暴袭击村落

吐鲁番遭沙尘暴袭击2006.4.10

城乡教育:令人警醒的巨大反差

城乡居民认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遵循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工作部署,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央决定从2005年初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