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
内 容 1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糖尿病教育 3 饮食控制 4 合理运动 5 自我监测 6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对策
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 远期目标 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近期目标 全面降糖,防止急性并发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糖尿病治疗的原则 综合性的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持良好感觉,重视家庭关爱 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 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 药物治疗——五驾马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持良好感觉,重视家庭关爱 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 药物 饮食 运动 监测 教育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项目 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 腹 3.9–7.2 mmol/L (70–130 mg/dl) 非空腹 HbA1C(%) <7.0 血压(mmHg) <130/80 HDL-C(mmol/l) 男 性 >1.0 (40mg/dl) 女 性 >1.3 (50mg/dl) TG(mmol/l) <1.7 (150mg/dl) 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2.6 (100mg/dl) 合并冠心病 <1.8 (70mg/dl) 体重指数(BMI,kg/m2) <24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2.5 (22mg/g) <3.5 (31mg/g) 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 (30mg/d)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150 *毛细血管血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内 容 1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糖尿病教育 3 饮食控制 4 合理运动 5 自我监测 6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对策
教育是良好代谢控制和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 意 义 增强防病治病意识,减缓发病速率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存质量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改善糖尿病总体控制水平 教育形式 糖尿病教育课堂 小组式教育 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教育对象 糖尿病患者(已明确糖尿病诊断者,糖耐量低减者) 有患糖尿病可能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人的亲朋好友(有机会或实力影响患者的人) 专科护士(准备或已经从事糖尿病专病护理人员) 基层医务人员(专科以下的各级医务人员) 社会服务人员(医务官员,餐饮服务员)
初诊患者的教育内容 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并发症的评估 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的评估 患者应掌握的知识和管理技巧: 糖尿病定义及危害 适应新情况的基本能力 饮食控制、运动和戒烟的基本知识 药物的使用方法 初诊的教育内容: 糖尿病分型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糖尿病相关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和并发症的评估 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的评估 该阶段患者应该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技巧为 糖尿病定义及危害 适应新情况的基本能力 饮食控制、运动和戒烟的基本知识 药物的使用方法
复诊患者的教育内容 治疗方案的评估和调整 长期患者的常规评估 调整糖尿病管理方案和并发症治疗 患者应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技巧: 控制目标 个体化饮食、运动方案 自我血糖监测及意义 更多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知识 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复诊患者的教育内容: 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评估和调整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的继续评估 长期患糖尿病者的常规评估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糖尿病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并发症的治疗 在该阶段患者应该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技巧为: 糖尿病控制的目标 如何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 自我血糖监测及意义 更多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知识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与糖尿病防治有关的卫生保健系统和社会资源的利用
内 容 1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糖尿病教育 3 饮食控制 4 合理运动 5 自我监测 6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对策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原则 目标 达到并维持理想血糖水平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 维持合理体重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 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少量多餐,每日3~6餐 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期间体重减轻5%-10%。消瘦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控制总热量 计算理想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 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公斤体重所需要的热量 劳动强度 举 例 举 例 千卡/公斤理想体重/日 消瘦 正常 肥胖 卧床休息 —— 20~25 15~20 15 轻体力劳动 办公室职员、教师、售货员 35 30 中体力劳动 学生、司机、体育老师 40 重体力劳动 建筑工、搬运工、运动员 45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平衡膳食 三大营养物质分配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 营养合理的食物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 减少单糖及双糖食物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50%-60% 脂肪: <30% 蛋白质: 10%-15%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 营养合理的食物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 减少单糖及双糖食物 限制脂肪摄入量 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 矿物质摄入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
食物交换份的计算 交换份数 每日所需交换份数 =总热量÷90千卡 食物交换份法 将计算好、所含营养素类似的常用食品进行互换 灵活地组织营养平衡的配餐方法 特点 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四大类(八小类) 同类食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近 每份热量约为90千卡 同类食物间可互换,非同类食物间不能互换 部分蔬菜、水果可与主食(谷薯类)互换 食物交换份法 将已计算好的、所含营养素类似的常用食品进行互换,灵活地组织营养平衡的餐食的配餐方法 特点: 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四大类(八小类) 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近 无论同类还是不同类食物每份热量均约为90千卡 同类食物之间可以选择互换,非同类食物之间不能互换,部分蔬菜、水果可与主食(谷薯类)互换 慕永利,马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 8:59-60 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2009 1
食物交换份表 组别 类别 热量 (千卡)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碳水化合物(克) 谷薯组 谷薯类 90 2.0 - 20.0 菜果组 蔬菜类 5.0 17.0 水果类 1.0 21.0 肉蛋组 大豆类 9.0 4.0 奶制类 6.0 肉蛋类 油脂类 坚果类 10.0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多饮水、不推荐饮酒 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 一份标准量(约含酒精十五克) 350ml啤酒 6-8杯水/天 150ml红酒 45ml低度白酒 有些糖尿病患者怕多尿而限制饮水。这样做很容易因机体缺水而导致其他疾病,每天应保证喝水六至八杯。 限制饮酒量,不超过1-2份标准量 一份标准量为350ml啤酒,150ml红酒,45ml低度白酒,约含15克酒精 45ml低度白酒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16 16
合理膳食中的注意事项 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 食盐<6克/天 钙的摄入量在1000~1200mg/天 应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保证每日纤维进食量在20-35克 妊娠糖尿病患者补充叶酸 应做到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 食盐限量在6克/天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 钙的摄入量应保证1000~1500mg/天以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叶酸的补充以防止新生儿缺陷; 糖尿病患者还应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B族、维生素C、维生素A、铬、锌 、钙、磷、镁 糖尿病患者应该保证每天纤维的进食量为20-35克 陈伟.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105-109
糖尿病患者食物的选择 谷类食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其他淀粉 类食物如土豆、山药、芋头、粉条、凉粉等含 有的碳水化合物也较多,选用时应注意其所含 热量。提倡多选用粗杂粮,如玉米面、荞麦、 燕麦等代替部分米面。富含植物纤维的藻类和 豆类食品食后吸收慢,血糖升高缓慢。粗粮、 酵母中含铬较多。
糖尿病患者食物的选择 鸡、鸭、鱼、虾、猪、牛、羊肉、蛋、 豆及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品,应按 照规定量选用精瘦肉和豆制品,少选肥 肉和内脏等富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 食品。牛奶及奶制品含有较多的钙和维 生素B2,有条件的患者最好每日选用 250 ~500 ml.
糖尿病患者食物的选择 蔬菜:富含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除了 胡萝卜、蒜苗、豌豆、毛豆等含热量较高的蔬 菜之外,常见的叶类、茎类、瓜类蔬菜可以任 意食用。 水果:含有一定量的单糖、双糖,按照每150 ~200 g带皮橘子、梨、苹果等可以换成25 g主食适当选用。但如果食后血糖升高,则最 好将血糖控制好以后在适量选用。红枣、香蕉 、柿子、红果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或干果应限 量使用。
糖尿病患者食物的选择 烹调用动植物油以及花生、核桃等硬果类:富 含脂肪的食物,应严格限量食用。大约15粒 花生米或30粒瓜子及2个核桃就相当于10g油 脂。由于动物油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因 此提倡尽量使用植物油。但是植物油仍然含有 很高的热量,也需要限量使用。肥胖患者必须 严格控制油脂类(包括花生、核桃)。非肥胖 者可适当选用花生、核桃作为加餐充饥食品。
糖尿病患者食物的选择 酒类:每克酒精产热7 kcal。酒精代谢 虽然不需要胰岛素,但是含有高热量, 而且长期饮用容易引起高脂血症。还有 注射胰岛素和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 空腹饮用容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还是不 饮或少饮为好。
举 例 糖尿病人,男性,年龄50岁,身高170cm, 体重 80kg,从事轻体力劳动,单纯饮食控制,计算 全日热能。 举 例 糖尿病人,男性,年龄50岁,身高170cm, 体重 80kg,从事轻体力劳动,单纯饮食控制,计算 全日热能。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 理想体重 = 170(cm) - 105 = 65 kg 现在体重超出理想体重的(80-65)÷65 ×100% =23% 属肥胖,
第二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按 照成人糖尿病热量供给标准表(表1 ),每日应摄入热能标准为 20~25 kcal·kg·d。则全天所需 总热量: 所以全天总热能 = 65 ×20~25 =1300~1625 kcal
第三步:计算食品交换份份数: 1300~1625÷90=15~18份 第四步:参考下表分配食物,根据 自己习惯和嗜好选择并交换食物( 仅供参考,见表3)
食谱举例: 1300千卡: 早餐: 牛奶一代,主食1两,凉菜二两 午餐: 米饭1.5两, 什锦沙锅(白菜2两,豆腐1两,瘦肉半两,海 带2两) 烧冬瓜3两 油5克 晚餐: 馒头1两,西红柿木耳面片半两(西红柿1两 ), 炖瘦 肉1两,青菜2两,油5克 炒香菇(干重5克),油菜3两,油5克 睡前: 豆浆200 ml
食品交换法 肉1两 鸡蛋1个 豆腐干1两 糖尿病饮食是一种需要计算能量和食物重量的饮食。具体操作时很麻烦,而用食物交换份的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制定食谱。食物交换份是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几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近,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入量也是相同的。同类食物可以进行交换,随意组成食谱。
表2 每份谷薯类供蛋白质2克,碳水化物20克,热量90千卡 50克 35克 25克
表3 每份蔬菜类供蛋白质5克,碳水化物17克,热量90千卡 500克 400克 350克 这是提供90大卡热量的蔬菜类每份食物,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换 200克 250克 70克
表4 每份水果供蛋白质1克,碳水化物21克,热量90千卡 这是提供90大卡热量的水果类每份食物,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换 500克 200克
表5 每份大豆类供蛋白质9克,脂肪4克,碳水化物4克,热量90千卡 这是提供90大卡热量的豆类每份食物,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换 25克 150克 200克 50克
表6 每份肉蛋类供蛋白质9克,脂肪9克,热量90千卡 表6 每份肉蛋类供蛋白质9克,脂肪9克,热量90千卡 这是提供90大卡热量的蛋白质类每份食物,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换 50克 70克 80克
表7每份肉类供蛋白质5克,脂肪5克,碳水化物6克,热量90千卡 20克 60克 50克 60克
表8 每份油脂类供脂肪10克,热量90千卡 10克 15克 15克 15克 40克 25克
糖尿病患者如何吃水果 可以吃水果,但须掌握时机及数量 应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量内 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 允许吃水果的条件: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空腹血糖<7.8mmol/L 餐后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5% 病情稳定:无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陈伟,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179
吃水果的种类 分类 含糖量 (每100克水果) 水果种类 热量 适量食用 <10克 20-40千卡 谨慎食用 11-20 50-90千卡 猕猴桃、鸭梨、青瓜、柠檬、李子、草莓、枇杷、西瓜等 20-40千卡 谨慎食用 11-20 桃、杏、香蕉、山楂、鲜枣、海棠、荔枝、芒果、甜瓜、橘子等 50-90千卡 不宜食用 >20克 干枣、红枣、红果、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果脯等 100千卡 王杰,张海林.糖尿病患者如何有选择地吃水果.[J]解放军健康.2009,01:35
内 容 1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糖尿病教育 3 饮食控制 4 合理运动 5 自我监测 6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对策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益处 总原则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助于血糖控制 有利于减轻体重 有利于炎症控制、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益处: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助于血糖控制 有利于减轻体重 有利于炎症控制、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等 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放松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稳定的1型糖尿病 适宜人群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血糖>14-16mmol/L 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动较大 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 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 不适宜人群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最好选择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不宜进行无氧运动 大肌群的、有节奏、连续性的运动 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增强心肺活动 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车、打球、 跳舞、打太极拳等 无氧运动 对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产生爆发力的运动 增加局部肌肉强度 无法促进心肺系统功能,反而引起血氧不足, 乳酸生成增多 举重、摔跤、铅球或百米赛跑等 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不宜进行无氧运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运动治疗的时间、频率及强度 频率和时间 运动时机 测算方法 每周至少150分钟,如一周分5天,每次30分钟左右 从餐后1小时开始,推荐晚餐后 餐前锻炼可因未进食而低血糖 或 未服药而高血糖 餐后立即运动易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测算方法 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 简单的自身感觉: 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或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步骤 运动前5-10分钟热身,避免肌肉拉伤 运动过程保持20-30分钟 刚开始者,保持运动5-10分钟,逐渐加量 在1-2个月内将运动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 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5-10分钟恢复 运动,不要突然停止 运动前热身:运动前5-10分钟热身运动,这样可以使肌肉先活动起来,避免运 动时肌肉拉伤 运动过程:一般情况下应保持运动20~30分钟。但当你刚刚开始运动计划时, 可以先保持运动5~10分钟,然后逐渐加量,一般在1~2个月内将运动时间延 长到20~30分钟 恢复过程:运动即将结束时,最好再做5-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而不要突然 停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2009)
运动的注意事项—— 伴有糖尿病足 可适当运动以改善下肢与足的血液循环,以散步、游泳、划船为宜,不选择进行长时间行走、慢跑及剧烈的运动 糖尿病足病人多数应用胰岛素治疗,如果完全不活动,摄入的能量堆积,可使体重增加 可适当运动以改善下肢与足的血液循环,以散步、游泳、划船为宜,不选择进行长时间行走、慢跑及剧烈的运动 神经病变足:选择合适的鞋,运动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红肿受压 血管病变足:发生溃疡时不要坚持原有的运动,尽快到医院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运动的注意事项—— 伴有慢性并发症 1.潜在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病人 2. 避免高强度运动 3. 高血压:不举重屏气 先评价心功能及心脏有无缺血,必要时做分级运动试验 推荐轻到中等强度的运动,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2. 避免高强度运动 3. 高血压:不举重屏气 4. 周围血管病变:走——休息——走 5. 周围神经病变: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
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前后 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 避免将胰岛素注射到运动部位 随身携带糖果和糖尿病急救卡 结束后仔细检查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疱、感染等, 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注意饮食控制,激烈活动时,调整食物及药物量 运动时间、运动量相对固定,利于血糖稳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内 容 1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糖尿病教育 3 饮食控制 4 合理运动 5 自我监测 6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对策
糖尿病监测的意义 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有效监控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监测指标有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糖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相关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频率 临床监测方案 监测项目 初访 随访 每季度随访 年随访 体重/身高 BMI 血压 空腹/餐后血糖 HbA1C √ BMI 血压 空腹/餐后血糖 HbA1C 尿常规 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肌酐/BUN 肝功能 心电图 眼:视力及眼底 足: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意义 指导血糖控制达标 减少低血糖风险 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患者必须进行监测 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血糖自测频率 监测频率 适用状况 4-7次/天 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时 1-2天/周 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 至少5次/天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开始阶段 2-4次/天 使用胰岛素治疗达到控制目标阶段 2-4次/周 使用口服降糖药和生活方式干预达标后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监测方案 胰岛素治疗方案 达标前 达标后 监测方案 复诊时间 基础胰岛素 3天空腹血糖/周 每2周(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 空腹、早餐后和晚餐后各1次/周 每月(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 每日两次 预混胰岛素 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周 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各1次/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监测方案 低强度血糖监测 未使用胰岛素的强化血糖监测 每天一餐前后或早餐前、睡前x3天/周 疑有低血糖应重点监测餐前血糖 未使用胰岛素的强化血糖监测 每天5点到7点血糖x3天/周 5点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 7点血糖:三餐前后、睡前 主要用于药物调整期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血糖控制标准 糖尿病妇女妊娠前 妊娠期间的控制目标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餐前在3.9-6.5mmol/L(70-117mg/dL) 餐后血糖<8.5mmol/L (<153.0mg/dL) HbA1c在7.0%以下,尽可能在6.0%以下(避免低血糖) 血压<130/80mmHg 妊娠期间的控制目标 空腹、餐前或睡前3.3-5.3mmol/L 餐后2小时≤6.7mmol/L HbA1c尽可能在6.0%以下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 讨论稿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较成人糖尿病标准适当放宽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较成人糖尿病标准适当放宽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老年患者血糖控制标准 血糖控制标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可略宽于 一般成人 避免低血糖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7.8mmol/l 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1/l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
血压的监测 每3个月测1次血压 伴高血压者,每周到医院检测1次以确保达标;或 在家每天监测 血压控制目标: <130/80mmHg < 125/75mmHg(当尿蛋白排泄量达1g/24小时)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 科普版
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监测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随访时、3个月检测一次 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 一般1到3个月要检测一次 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监测频率要更高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血脂的监测 每年至少检查1次血脂 甘油三酯<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男性)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内 容 1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糖尿病教育 3 饮食控制 4 合理运动 5 自我监测 6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对策
(校正腹围、血糖、甘油三酯、居住地等因素) 亚裔人种β细胞功能低于白种人 (校正腹围、血糖、甘油三酯、居住地等因素) p=0.0011 p=0.0025 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无糖尿病的人群中,华裔美国人的胰岛素抵抗力及ß细胞功能均低于非西班牙裔白种人(89%vs98.3% P=0.0011),日裔美国人也得到类似结果(84.0%vs91.2% P=0.0025) 非西班牙裔白种人 非西班牙裔白种人 华裔美国人 Vs. 日裔美国人 Vs. Torrens JI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 27(2):354-61 60
亚洲人群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较白种人更为明显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 30 90 150 210 胰岛素浓度(μU /ml) 分钟 NGT 白种人 IGT 日本人 日本正常人及IGT患者胰岛素分泌量均低于白种人,早时相减退更为严重 Seino, Y: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52: 2686
中国糖尿病前期患者, 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减少 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量已明显下降 ∗P < 0.05 vs NGT, ∗∗P < 0.05 vs IGT, ∗∗∗P < 0.05 vs IFG 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明显 目的 明确中国2型糖尿病早期的发病机制 方法 N=2975,以OGTT分为NGT、IGR、DM 胰岛素敏感性指标: OGIS 、HOMA-S% 胰岛素分泌量指标: IGI (Ins30-Ins 0)/(Glu30-Glu0) HOMA-B% 结果显示: IGT、IFG及CGI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低于正常患者,而且IFG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较IGT患者明显减少。 结果提示随着患者血糖调节功能异常的加剧,胰岛素的分泌量呈进行性降低。即糖尿病早期发生糖调节受损及主要机制为胰岛素分泌减少。 LeiQian,et al.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9; 25: 144–149
中国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少于美国 腹型肥胖的比例(%) 腹型肥胖标准:腹围-美国:男>102cm 女>88cm 尽管中美两国腹型肥胖的标准不同(中国人腹围标准要低于美国人),但美国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的比例仍然远远高于中国患者,故中国糖尿病患者相对于美国患者而言,要偏瘦些。 腹型肥胖标准:腹围-美国:男>102cm 女>88cm 腹围-中国:男>90cm 女>80cm USA data from Earl S.et al.JAMA2002;287:356-359 China data from Dongfeng Gu,et al. Lancet 2005; 365: 1398–405
中国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高于西方人 ——东西方人三大营养素饮食供能比 中国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高于西方人 ——东西方人三大营养素饮食供能比 而在饮食上中国和英国、美国也明显有着差别,中国人以米面等粮食为主,故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要高于西方人。 BF Zhou et al.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3) 17, 623–630
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相比可更快、更高的升高餐后血糖 血糖値 以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以更快被吸收,从而使血糖在进餐后很快升高,并且比进食脂肪后升高的血糖峰值还要高。 脂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时间 65
超过4/5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血糖升高 中国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 超过4/5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血糖升高 孤立的空腹高血糖( IFG) IGT IFG IFG + IGT 75% 15% 10% 空腹+餐后高血糖 ( IFG + IGT ) 孤立的餐后高血糖( IGT) 总的新诊断糖尿病发病率:4.9% 总的糖尿病前期发病率: 11.7% Jia WP et al. Dibetologia 2007;50(2):286-92 66
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策略 特点 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同时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 β细胞功能减退严重,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更为突出 胰岛素敏感性相对较好,腹型肥胖更少 血糖异常分布以餐后血糖升高更为特点 特点 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同时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 不增加低血糖、体重增加等风险 尽早保护β细胞功能
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原则 —— SELECT 平 稳 早 期 长 期 有 效 联 合 降低总危险 Smooth Early Long-term 平稳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Early 早 期 早期消除糖毒性 Long-term 长 期 长期血糖达标 Effective 有 效 有效控糖 平稳 Smooth 平稳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早期 Early 早期消除糖毒性,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长期 Long-term 长期血糖达标 有效 Effective 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管并发症 联合 Combination 联合用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降低总危险 Total Risk Reduction 规范治疗,各项达标 Combination 联 合 联合用药 降低总危险 Total Risk Reduction 规范治疗,各项达标 王佳,邹大进.2型糖尿病治疗新动向--高质量控制血糖的六大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5:413-416.
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 以HbA1C达标为驱动 阶梯式治疗尽早控制血糖平稳达标 生活方式干预 生 活 方 式 干 预 一线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α-糖苷酶抑制剂 二线药物治疗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α-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或 DPP-IV抑制剂 三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GLP-1 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促分泌剂或 α-糖苷酶抑制剂 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 DPP-IV抑制剂 四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主要治疗路径 备选治疗路径 以HbA1C达标为驱动 阶梯式治疗尽早控制血糖平稳达标 关于怎样合理用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告诉我们:对于血糖未达标的患者,需尽快起始胰岛素治疗,使血糖尽早达标。.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讨论稿 69 69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