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 清华大学 王晓毅教授 ——《道德经》智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Advertisements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看圖猜成語 火 上 加 油 隔 岸 觀 火 飛 蛾 撲 火 虎 頭 蛇 尾 羊 入 虎 口.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認 識 五穀蔬果.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星空物語 歌謠篇.
強制認領私生子首例 第十組組員:4970T012 劉柏宇 4970T013 黃偵泰 4970T035 陳建儒 4970T100 蔡維哲
基因工程及转基因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实行多元化教学,全面提高《电磁学》的教学质量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老子智慧启迪 读“道”悟人生 杨成红 “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是以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导读 第三讲 老子的宇宙哲学观(二).
《老子》五章.
从宇宙到人生 谈 老子.
《老子》五章.
有无相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的收藏室之官,思想主张是“无为”,即可以理解为“顺应自然”,对后世影响巨大。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从中医治疗到《世典》的文学治疗 中医系:琚杰.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愛的書庫 智慧循環 愛與分享 謝志誠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愛的書庫 智慧循環 愛與分享 謝志誠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第三章 道家的政治思想.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道家政治思想 鲁迅先生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根。阐述中国文化的本体概念。 世界观:道。万物的本源、本体,价值标准。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老庄与道家思想.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为什 么可以重新 长出新的 尾巴?.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道德形而上学 赵敦华 3月24日.
大道无为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老子(节选)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老子生平与《道德经》基本思想内容 2.把握《老子》(选读章节)的内容和思想精髓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 (总论)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陈钦发.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臺中市梧棲區衛生所 無菸環境最健康 阮淑惠 護士.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影响.
主讲: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迟毓凯 博士后·副教授
鄭愁予簡介 筆名: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 聞鷓鴣」。愁予,使我憂愁。 主題:1.軍旅生活、流浪意識、俠客精神 2.航海事物
司法机关.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Above all 超乎一切.
一首現代詩的可能承載     蕭 蕭.
教会圣诗 63首 昨日,今日,到永远 Yesterday,Today,Forever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Why accurate quark masses Original expression New expression Summary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摄 影 家 的 天 堂 圣托里尼岛 (Santorini island ) 陈永青 凌也玲 1/41.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道德经》智慧 清华大学 王晓毅教授 ——《道德经》智慧——

引言:其人其书 老子其人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 老聃贵柔。 师承大隐士商容(常枞)。 曾任东周王朝史官,传说孔子向其问学。 《道德经》智慧 引言 引言:其人其书 老子其人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 师承大隐士商容(常枞)。 曾任东周王朝史官,传说孔子向其问学。 出函谷关,著《老子》, 逝世于秦地 老聃贵柔。 《吕氏春秋•不二》 《道德经》其书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通行本分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共81章,5000余字。 ——《道德经》智慧——

《道德经》思想要点 一个字:柔。 三个词:自然·无为·道。 一句话:无为顺应自然。 目的: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智慧 引言 《道德经》智慧 引言 《道德经》思想要点 一个字:柔。 三个词:自然·无为·道。 一句话:无为顺应自然。 目的: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智慧——

一、道 什么是“道”? “道”是万物的运行规律 “道”:无形,简称“无”。 万物:有形,简称“有”。 万物只有遵循无形的“道”才能完善。 《道德经》智慧 一、道 一、道 什么是“道”? “道”是万物的运行规律 “道”:无形,简称“无”。 万物:有形,简称“有”。 万物只有遵循无形的“道”才能完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第77章》 ——《道德经》智慧——

称其为“道” ,是取人类出行必遵循“道路” 之意。 《道德经》智慧 一、道 为何将“规律”称为“道” 规律是无形的,无法命名。 称其为“道” ,是取人类出行必遵循“道路” 之意。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第25章》 ——《道德经》智慧——

“道”是万物的生成者 道产生了天地万物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智慧 一、道 “道”是万物的生成者 道产生了天地万物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约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伊始,宇宙间只有能量,即《道德经》中“一” 其后,能量凝聚成基本粒子。就此,宇宙的演化开始了。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 ——《道德经》智慧——

《道德经》智慧 一、道 “道生一”图解 二(阴阳二气) 三(阴阳和气) 道(无形) 一(元气) 天地万物与人类 ——《道德经》智慧——

物性差异是阴阳二气的组合之道不同 阴阳之道与万物之性 五行之道(阴阳组合不同)与万物之性 阳气 动 刚 天 日 昼 暑 男 君 善 德 宽 《道德经》智慧 一、道 物性差异是阴阳二气的组合之道不同 阴阳之道与万物之性 阳气 动 刚 天 日 昼 暑 男 君 善 德 宽 阴气 静 柔 地 月 夜 寒 女 臣 恶 刑 猛 五行之道(阴阳组合不同)与万物之性 阴阳 四象 五 行 五方 四季 五色 五音 五味 五脏 五官 五情 五常 少阳 木气 东 春 青 角 酸 肝 目 怒 仁 太阳 火气 南 夏 赤 徵 苦 心 舌 喜 礼 中 土气 季夏 黄 宫 甘 脾 口 思 信 金气 西 秋 白 商 辛 肺 鼻 悲 义 太阴 水气 北 冬 玄 羽 咸 肾 耳 恐 智 少阴 ——《道德经》智慧——

天地万物产生后,无形的“道”仍然存在于每个有形事物中,是其成长发育的动力。 《道德经》智慧 一、道 道是万物存在的依据 天地万物产生后,无形的“道”仍然存在于每个有形事物中,是其成长发育的动力。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11章》 ——《道德经》智慧——

万物产生后,无形的“道”仍然存在于每个事物中,表现为自然之性,行为规则、变化动因。 《道德经》智慧 一、道 “道”化为每个事物的“自然之性”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25章》 万物产生后,无形的“道”仍然存在于每个事物中,表现为自然之性,行为规则、变化动因。 金钢石与石墨的差异是之“道”碳原子的排列之道不同 生命差异是DNA的排列之“道”不同 ——《道德经》智慧——

道的运行规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第45章》 “道”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 《道德经》智慧 一、道 道的运行规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第45章》 “道”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 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道” 的运动规律与常识相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章》 ——《道德经》智慧——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 《道德经》智慧 一、道 成功之道 水有七德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老子·第8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第78章》 ——《道德经》智慧——

圣人之道 赤子之心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处人之后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智慧 一、道 圣人之道 赤子之心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第20章》 处人之后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第66章》 ——《道德经》智慧——

君子之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老子·第28章》 善战者不怒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道德经》智慧 一、道 君子之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老子·第28章》 善战者不怒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老子·第68章》 ——《道德经》智慧——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第73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道德经》智慧 一、道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第73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老子·第33章》 ——《道德经》智慧——

二、自然 什么是“自然” “自然”是指事物本性的实现 “自然”是事物的最佳状态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道德经》智慧 二、自然 二、自然 什么是“自然” “自然”是指事物本性的实现 “自然”是事物的最佳状态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第29章》 ——《道德经》智慧——

违背“自然”是失败之路 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第12章》 《道德经》智慧 二、自然 违背“自然”是失败之路 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第12章》 ——《道德经》智慧——

改变伦理自然,导致道德沦丧。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18章》 《道德经》智慧 二、自然 改变伦理自然,导致道德沦丧。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18章》 ——《道德经》智慧——

顺应“自然”是成功之路 “因物自然”的管理方法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道德经》智慧 二、自然 顺应“自然”是成功之路 “因物自然”的管理方法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老子·第27章》 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老子·第27章》 王弼注 ——《道德经》智慧——

“自然”——“自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道德经》智慧 二、自然 “自然”——“自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第17章》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指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51章》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三、无为 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指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51章》 ——《道德经》智慧——

“无为”是指“不折腾”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第3章》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无为”是指“不折腾”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第3章》 ——《道德经》智慧——

清心寡欲才能“无为” 破功名利禄之心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何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清心寡欲才能“无为” 破功名利禄之心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老子·第20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第44章》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第13章》 ——《道德经》智慧——

反对“瞎折腾”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老子·第24章》 谨慎治大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老子·第60章》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反对“瞎折腾”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老子·第24章》 谨慎治大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老子·第60章》 不搞“察察之政”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老子·第58章》 ——《道德经》智慧——

实施“无为”管理 圣人无心——没有先入之见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第49章》 圣人“不仁”——顺应社会规律 《道德经》智慧 三、无为 实施“无为”管理 圣人无心——没有先入之见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第49章》 圣人“不仁”——顺应社会规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5章》 ——《道德经》智慧——

感谢诸君听课 ——再见—— ——《道德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