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盖疗法 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魏衍泽 曹西友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许瑞云医师 你已经很努力地注意饮食、作息、运动, 为什么身体还不能恢复健康 ? 细节 答案就在「 细节 」裡, 唯有掌握关键的一步, 养生才能达到真 正的功效 !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曾是全球知名的哈 佛医院主治医师的许瑞云, 学习最正确 的养生方法, 轻松打下健康满分的基础 !
Advertisements

眼外肌病与弱视 姚玉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 眼眶及眼球位置 眼眶  骨壁组成的腔  眼球位置其中  眶内充满脂肪,起缓冲垫作用.
儿童弱视防治. 概述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眼病, 患病率约为 2%-4% 。弱视的本质是:双眼 视功能发育紊乱,引发单眼或双眼的远近 视力及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并伴发异常立 体视。
我的 动 堂天 漫 制作人: 13312—22 青春 情感 悬疑推理 魔 法 系 列 动 漫系 列 动 漫 之.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导数 导数 一、主要内容 微分 第二章 习题课 二、典型例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高阶导数 一、主要内容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飲料備製 ( 作業十 ) 組員 : 9A0M0009 林昆樺 9A0M0026 李元盛 9A0M0031 林殷正 ( 組長 ) 9A0M0046 邱于倫 9A0M0048 林裕嘉 9A0M0054 巫紀樺 指導老師 : 葉佳聖.
再谈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 吴庆华 杨培 王海涛. 血管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使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有 了很大的变化.
三信家商「 105 學年度」 升學進路暨報名作業說明會 教務處實研組 教務處 實研組 日期︰ 104 年 10 月 19 日 時間: am 10:00~11:50 地點:教學行政大樓 7F 講堂.
第 十 章 第 十 章 高度屈光不正和特殊屈光矫正. 第一节 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 第一节 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老年患者的抗菌治疗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黄文杰.
我国青少年题材邮票欣赏 一、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题材 二、青少年德、智、体题材 三、童话题材 四、少儿绘画创作题材 五、儿童附捐邮票
月子保姆理论知识试卷.
第四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弱视的治疗原则.
統合分析臨床試驗實之文獻品質評分:以針灸療法之統合分析為例
現在最幸福 (Lee 上) 曹宇.
广东省历史中考 2015 世界古代史.
34 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相传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1376年明洪武九年建祠 。
老人憂鬱症-- 診斷、治療與自殺防治 台中榮民總醫院 助理教授 莊凱迪.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弱 视.
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務 – 一場與體育實務工作者的聚會
證道: 我是羊的門,我是好牧人 講題:「耶穌說:”I Am”『我是…』」之(四) : 講員: 梁淑英牧師
眼屈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视光学与斜视弱视.
斜视的诊治策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陶永贤.
心在哪裡 夢在哪裡.
佛教大雄中學 2007年度香港中學會考 放榜輔導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
高考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疾病预后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寇长贵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 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连续药物治疗6年疗效持续稳定
——奧科特公開及內部培訓 系列課程(三)之十一
105年推甄及登記分發說明會 教務處 註冊組課務組.
儿 童 弱 视.
眼的屈光和调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 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防墜安全與自殺防治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 莊東憲 組長.
眼 外 肌 病.
复习 1. 注意最值与极值的区别. 最值是整体概念而极值是局部概念. 极大值可能小于极小值,极小值可能大于极大值.
斜视和弱视 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象,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这种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双眼单视功能分为三级:同时知觉 融合 立体视觉.
红曲的研究与发展.
晚期NSCLC的内科治疗新动向 汪安兰 湖南省肿瘤医院.
复习 1. 微分中值定理的条件、结论及关系 费马引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罗尔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 2.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 关键: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卡泊三醇增强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 达力士联合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E L Speight
病因与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 评价与应用 寇长贵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经 络 学.
弘ㄧ大師-李叔同.
湖北武当山.
Telemedicine Study 进一步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治疗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教學目標: 活動設計: 延伸閱讀: 小組討論:由影片引導思考網路戀情可能衍伸哪些問題,可能處理方式。
弱视概论 李鹏.
精神科 實 證 期 刊 閱 讀 報 告 EBM-style Journal Reading
最速就業職種養成! 護理、軍人、職人 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適性輔導組 游賀凱
使徒行傳.
學生:吳星龍 班級:資管二乙 指導老師:劉書彥
牛頓第三定律 本節課將會介紹「牛頓第三定律」: 首先引入第三定律的文字描述。 利用日常生活的例子來引證定律。 實驗示範。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博士后基金申请的经验及体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秦 华 博士
主講 / Alice Lee 李麗貞 2006 主題二 叫我第一名 主講 / Alice Lee 李麗貞
癲癇 (Epilepsy).
有理数的乘方(二).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遮盖疗法 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魏衍泽 曹西友  

概述 1、遮盖疗法历史 2、遮盖疗法影响因素 3、遮盖的有效时间、疗程、强度、 方式等。

一、遮盖疗法的作用机理 1、通过遮盖,暂时压抑优势眼(或健眼、主导眼),可给弱视眼有用眼机会,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 2、减缓或消除来自优势眼对弱视眼长期抑制,使之再兴奋起来,从而提高视力。 3、有助于调整和建立双眼正常的视网膜对应,逐步恢复双眼视功能。

二、遮盖疗法的应用概况 1、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 2、依据弱视程度、患儿年龄和患儿对遮盖健眼的耐受性来选定具体方法。 3、多应用弱视眼的完全遮盖和不完全遮盖法(每天遮盖数小时或镜片贴半透明薄膜)。

4、若为双眼程度不等的弱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考虑双眼交替遮盖法,但双眼遮盖的强度与时间应有不同。若双眼弱视的程度相仿,则一般不予遮盖,对弱视程度相仿的双眼作等比例的交替遮盖并不恰当。 5、反转遮盖法(盖弱视眼)虽也有提出应用,希望能抑制弱视眼的旁中心注视,但相反地,反遮盖法经常不能转变注视性质,有些患儿甚至使弱视眼更加难治。[1]

3岁遮3天放1天; 4岁遮4天放1天; 5岁遮5天放1天; 6岁遮6天放1天。 6、3岁以下的弱视患儿必须慎用遮盖疗法: 3岁遮3天放1天; 4岁遮4天放1天; 5岁遮5天放1天; 6岁遮6天放1天。

7、遮盖疗法的疗效与患儿的年龄、最初的视力程度、屈光的程度,以及患儿对遮盖的配合密切相关。患儿年龄越小,所需的遮盖时日就越短,疗效也越好。若治疗晚了,遮盖期就长,且疗效也不太理想。 8、单眼斜性弱视,斜角明显且恒定时,以完全遮盖为好,并应早期实行。而交替性斜视因较少发生,异常视网膜对应,故不必早期遮盖,且以部分遮盖为好。 9、在遮盖治疗期必须密切随访,以便观察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若发现优势眼视力下降,应即停止遮盖。

三、遮盖疗法的时间选择 遮盖疗法时间选择和依从性问题讨论

(1)5-6小时/天×7天 (2)8-9小时/天×4-5天 (3)4小时/天×5天,再加上周六和周日8-10小时/天。[2] 虽非十分明确,但若采用完全遮盖,多倾向于首选全日遮盖,适用于学龄前儿童,以求弱视眼很快达到较好的视力。 1、遮盖疗法的时间——效应关系 对于已上学的弱视儿童最好选用依从性的遮盖,在确定一周内总遮盖时间的前提下,可由家长和患儿来选择每天的遮盖时间。 如每周35-40小时的总遮盖时间,可分解为: (1)5-6小时/天×7天 (2)8-9小时/天×4-5天 (3)4小时/天×5天,再加上周六和周日8-10小时/天。[2]

2、每天有效的遮盖时间 (1)   Moseley(1997)[3]认为每天遮盖时间至少>1小时方有效。 (2)   Flynn(1998)[4]认为全日遮盖和短时遮盖的疗效没有区别。 (3)   Cleary(2000)[5]:全日遮盖(每天≥8小时,建议8-12小时)比短时遮盖(每天<7小时,建议2-6小时)视力提高要快,但总遮盖量不足200小时者,未见区别。

(4)美国儿童眼病研究小组(Pediatie Eye Disease Investigater Group)(2003)[6]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19名样本,按遮盖时间分6-8小时和>10小时两组;将视力分为20/40-20/60和20/80-20/100两组。结果显示:20/80-20/100视力的弱视组,其长时遮盖比短时遮盖的视力提高较快;但6个月后二者的视力改善程度没有区别。两组均不受年龄和弱视程度的影响,却与遮盖的依从性密切相关。

(5)PEDIG(2003)[7]:中度弱视189名(3-7岁)随机分成二组:95人每天遮眼2小时;另组94人,每天遮眼6小时,治疗4个月,二组的视力提高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6)Dorey(2000)[8]:39例弱视儿童遮盖疗法门诊观察9个月无效,均因患儿不耐遮盖健眼而失败。作者把他们全收入病房,强制遮盖三周,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的完全遮盖,结果31例有效。 (7)即使遮盖使弱视眼视力提高到20/20,仍有46%患儿的视力可以继续提高。 (8)刘家琦(1997)[9]:遮盖主眼必须彻底,每天遮1-2小时很少起作用。

3、总遮盖时间 理想、统一的总遮盖时间尚无统一的标准。 (1)1997年美国眼科学会建议[10]:健眼遮盖不少于日间3/4的前提下,一般按每岁增延遮盖一疗程(1疗程为3个月)。 (2)Hiscox (1992)[11]:总遮盖时间200-500小时者占48%,>500小时者占28%。 (3)Lithander(1991)[12]、Clery(2000)[等观察遮盖初3-6个月效果最好,总遮盖时间400小时,过分延长,疗效不见更好。

4、终止遮盖的时间选择 (1)视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再继续3个月仍无效者。 (2)遮盖训练一般到7岁可止,但对重度弱视者可延长到9-10岁,甚至更大。 (3)刘家琦(1996)[13]认为当遮盖治疗使患儿弱视眼视力获最好时,可改全日遮盖为部分遮盖。终止时间约为9岁。 (4)若按遮盖3个月为一疗程,则应以3个疗程结束为宜。[14] (5)对屈光参差远视性弱视,在综合训练配合下,遮盖最长可延续到3年

四、遮盖疗法强度的选择 1、遮盖疗法所呈现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弱视类型无关,但年龄影响较大。<6岁的疗效较好,且在前6周-6月效果最好,视力可提高到85%。剂量效应在遮盖160小时内呈线性关系。6个月后为平台期。

2、完全遮盖:用特制的黑眼罩直接贴在眼前,不让光线入眼,为遮盖最强度,用于重度弱视。但弱视为形觉剥夺影响视功能发育,并非光线感觉障碍。因此,应强调全遮,而不一定要黑色无光。 3、次完全遮盖:把眼罩串在眼镜框架上,不直接贴着眼睑。多用于中度弱视。 4、不完全遮盖:用半透明的塑料片或贴片或一定屈光度的镜片,使健眼的视力降低到低于弱视眼的视力。

五、遮盖效果巩固问题 1、弱视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均经历一个视功能的发育过程,在此期间有进步与反复的可能。已见明显疗效且已有较长的疗程者,可以降低遮盖强度和减少遮盖时间,但不能一下中止。可安排主眼每天先打开2-4小时,再后每隔一个月逐渐增加打开的时间。

2、健眼镜片贴薄膜 薄膜的透明度逐步增加,以对应于弱视眼的视力。 3、在弱视眼的视力逐渐提高时,应同时注意其它指标的进步,如眼位、注视性质、立体视和空间频率的检测等。

**通讯作者:魏衍泽 上海市儿童视光中心 ** 曹西友(进修)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9:P697 (2) Tripathi A, O’Donnell, Holden R, et al. Occlus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mblyopia Ophthalmologica, 2002, 216: 426-429 (3) Moseley MJ , Fielder AR, Irwin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occlusion therapy in ametropic amblyopia : a point study Br J Ophthamol, 1997, 81: 956=961 (4) Flynn JT, Schiffiman J, Feuer W et al: The therapy of amblyopia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amblyopia therapy utilizing the poded data published studies. Trans Am Ophthalmol Soc. 1998, 96: 431-450 (5) Cleary M, Efficacy of occlusion for strabismic amblyopia: Can an optimal duration be identified ? Br J Ophthalmol, 2000, 84: 572-578 (6) The Pediatric Eye Disease Investigator Group A comparison of atropine and patching treatments for moderate amblyopia by patient age, cause of amblyopia, depth of amblyopia, depth of amblyopia, and other factors. Ophthalmol 2003, 110: 1632-1637

(7)The Pediatric Eye Disease Investigator Group A randomized trial of patching regimens for treatment of moderate amblyopia in children Arch ophthalmol 1997 (8) Dorey SE , Adams GGW, Lee JP Intensive occlusion therapy for amblyopia Br J Ophthalmol 2001, 85: 310-313 (9) 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9:P698 (10) The Pediatric Eye Disease Investigator Group. Occlusion therapy for amblyopia. Arch Ophthalmol, 2003, 121: 603-610 (11)Hiscox FN, Strong N, Thompson JR, et al: Occlusion for amblyopia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outcome Eye, 1992, 6: 300-304 (12)Lithander J,Sjostrand J, Anisometropic and strabismic ambluopia in the age group: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Br J Ophthalmol 1991,75:111-116 (13) 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9:P697 (14) Ronald VK,Wanda O, Linna Z: The minimum occlusion tr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amblyopia Ophthalmol 2002, 109: 2261-2264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