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第一节┃组胺和抗组胺药 组胺是最早发现的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的自体活性物质,其通常与蛋白质等结合,以无活性的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中,当机体受物理或化学等因素刺激后,肥大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组胺。 游离的组胺具有多种生理、病理效应如舒张血管,兴奋心脏,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酸分泌等。其本身无临床意义,但其拮抗剂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组胺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效应: H1:舒张血管包括皮肤、粘膜血管,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等 H2:促进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心脏↑ H3:负反馈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抗组胺药分类] 第一代H1 受体阻滞药: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曲吡那敏(扑敏宁)等。由于中枢抑制作用强,应用受到限制,如异丙嗪和苯海拉明。 第二代H1 受体阻滞药:有西替利嗪(仙特敏)、赛庚啶、特非那定、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无中枢抑制作用或较弱,作用较持久,被广泛应用。
【体内过程】 多数H1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良好,2~3小时达血浓高峰,作用持续4~6小时。药物在肝内代谢后,经尿排出。特非那丁口服后1~2小时达血浓高峰,其代谢产物尚有活性,作用持续12~24小时以上。
【药理作用】 1. 抗组胺作用 本类药物能竞争性地阻断H1受体,具有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部分对抗组胺的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2.中枢作用 ① 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和睡眠。苯海拉明和异丙嗪最强,氯苯那敏最弱,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第二代)无抑制中枢作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② 中枢抗胆碱作用-抗晕、镇吐。 3. 其它 抗Ach和局麻样作用。减少唾液和支气管腺分必。
【临床应用】 1.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用于组胺释放引起的荨麻疹、花粉症和过敏性鼻炎等皮肤粘膜变态反应。 昆虫咬伤、药疹、接触性皮炎等引起的皮肤瘙痒、水肿及血清病有良效 。 但对支气管哮喘效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2.防晕止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病等引起的呕吐,最有效的药物是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和异丙嗪。 3. 烦躁性失眠 4.可作为感冒药的成份之一
1. CNS反应:嗜睡、头晕、乏力等最常见。用药期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或选用无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咪唑。 【不良反应】 1. CNS反应:嗜睡、头晕、乏力等最常见。用药期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或选用无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咪唑。 2. 消化道反应及头痛、口干。 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 1.心律失常。大剂量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2.过敏性反应。可出现药疹/过敏性休克,使用前应询问过敏史; 3.体重增加。避免长期使用; 4.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良的少数患者可出现AST、ALT升高,一旦出现需要停药。
药 物 镇静作用 止吐作用 抗胆碱作用 作用持续时间(h) 苯海拉明 +++ ++ +++ 4~6 茶苯海明 +++ +++ +++ 4~6 异丙嗪 +++ ++ +++ 4~6 曲吡那敏 ++ — — 4~6 氯苯那敏 + + ++ 4~6 阿司咪唑 — — — >24 特非那定 — — — 12~24 苯茚胺 略兴奋 — ++ 6~8 注:+++作用强,++作用中等,+作用弱,—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