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受体阻断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应用阿托品过量, 上节课的问题 选择药物缓解时,应选毒扁豆碱 或新斯的明还是毛果芸香碱呢 ? 为什么呢?
第 8 章 拟肾上腺素药. 亦称拟交感胺类药 拟肾上腺药 拟肾上腺药 基本化学结构 儿茶酚胺类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多巴胺 3 , 4 位为 OH 基.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建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概念 过敏性休克是由 IgE 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属Ⅰ 型速发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 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有效血容积不足以维持重要生命器 官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急性的喉头水 肿,气管痉挛,气管卡他样分泌,肺泡内出血,
11 第 六 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沈志强 药学院 药理系 沈志强 药学院 药理系.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十三章 Antiallegic XUT School of sciences 抗过敏药概述 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叫抗过敏药,也 叫抗变态反应药。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有抗阻胺药、钙 剂、拟肾上腺素药、糖皮质激素等。本章介绍抗组胺药 和钙剂。
第七章 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 ( diuretics )又称抗变态反应药, 是指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的药物。 抗组胺药 钙剂 糖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分 类.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四节 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 徐萍. 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 Histamine H1 Receptor Antagonists 组胺及组胺受体 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 乙二胺类 氨基醚类 丙胺类:马来酸氯苯那敏 三环类:氯雷他定 哌嗪类:盐酸西替利嗪.
第十章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制药教研室. 过敏性疾病 ( 包括哮喘、麻疹等 ) 和消化道溃 疡疾病是人类员常见的疾病。虽然致病 因素是复杂的,然而这两类疾病都与体 内的活性物质组胺有很大关系。因而阻 断组胺分子与相应受体的结合具有抗过 敏性疾病和抗溃疡疾病的作用。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第 11 章 抗肾上腺素药. 定义 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缺乏或仅有微弱内在活性  受体阻断药  受体阻断药   、  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利其丁)、  妥拉唑啉、酚苄明  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脉宁平) 
一、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 二、抗过敏药物的发展过程 三、盐酸左西替利嗪在国内外的上市情况 四、盐酸左西替利嗪的手性结构特征 五、盐酸左西替利嗪的作用机理 六、盐酸左西替利嗪的药理作用与适应症 七、盐酸左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验证 八、盐酸左西替利嗪的代谢特点 九、盐酸左西替利嗪的安全性验证.
瘙痒与抗组胺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 白由稳 白由稳. 课题纲要 一、 概述 二、 瘙痒的生理学基础 三、 引起瘙痒的几种介质 四、 与瘙痒相关的疾病 五、 组胺 (HA) 六、 抗组胺药 七、 几种瘙痒与全身性疾病 八、 瘙痒的治疗.
第二十一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组胺( hitamine,H ) 是广泛存在人体组织内的活性物质 之一,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 膜及肺中含量较高。 分布: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 颗粒中(无活性,结合型) 理化因素、变态反应 → 组胺释放(有 活性) → ( +
皮肤病的治疗 内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 第一节 内用药物治疗 1. 抗组胺药: 1) H 1 受体拮抗剂 毛细血管扩张 ⑴作用 管通透性增加 ①对抗组胺 ( 争夺受体 ) 引起的 滑肌收缩 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 呼吸道分泌物 ↑ 血压 ↓ ②抗胆碱及抗 5- 羟色胺:
作用于呼吸系统 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respiratory system)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消 化 系 统 药.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分类] 抗消化性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利胆药、胆石溶解药、治疗肝昏迷药。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Histamine H1 Receptor Antagonists
过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Autacoids
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九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⑴α、β受体激动药; ⑵α受体激动药; ⑶β受体激动药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ers)
第五章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Antiallergic and Antiulcer Drugs) 1.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传入神经(眼) 外周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 外周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以分为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和植物神经,后者进一步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Digestive System Agents
药 物 化 学 Medicinal Chemistry
Digestive System Agents
⑴助消化药; ⑵抗消化性溃疡药; ⑶泻药及止泻药; ⑷止吐药。
镇咳药.
复习前节内容.
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  .
第二十七章 消化系统药.
组胺受体阻断药 药学院 陈百泉.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变应性鼻炎 学习部.
酞茂异喹 × 组胺酸脱羧酶 储存 组胺 Histamine 释放 组胺 H1受体 与不同受体结合 H2受体 H3受体 Histidine
Antiallergic and Antiulcer Drugs
组胺与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二十六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消化功能调节药.
复习前节内容.
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Autacoids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组胺及抗组胺药.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药物 药学院 陈百泉.
西米替丁 西咪替丁的设计(发现) H2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Design of Cimetidine
主讲人:.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LOGO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Inhibitors of Allergic Medicator Release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长春科技学院 设 计 表 达 李雪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Hl受体阻断药

Hl受体阻断药 (一) Hl受体阻断药的类型及其药物 H1受体拮抗剂包括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和无嗜睡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 曲吡那敏

抗组胺药分类 (一) H1受体阻断药 Ar1 R1 X—CH2—CH2—N Ar2 R2 乙基胺类

药物分类 H1受体阻断药: 1.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赛庚啶等

2.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 特非那定(敏迪) 、阿司咪唑(息斯敏) 、氯雷他定(开瑞坦)等 3.第三代H1受体阻断药: 非索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去甲阿司咪唑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药理作用】 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 H1受体阻断药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

[体内过程] 由于此类化学结构相似,故其体内过程也基本相同,即:口服都易吸收,吸收后10~30min内起效,约1h达最高血浓度,一次用药可持续4~6h,其中安其敏和异丙嗪可维持12h以上。该药大部分在肝脏破坏,以原形经肾脏排泄极少。

2、中枢作用 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可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的H1受体,表现出镇静、催眠和嗜睡作用。 (1)中枢镇静作用强度因药而异,药物作用强度各不相同;其中异丙嗪中枢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安其敏,苯海拉明>去敏灵>扑尔敏。这类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它们的中枢性抗胆碱作用有关。 (2)不同人用同一种药物后中枢镇静作用的反应各不相同;

3、抗晕止吐作用 可能与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 4、其他作用 (1)外周抗胆碱作用:口干、排尿困难。 (2)局部麻醉作用:本类的局麻作用最早是在1942年发现的,作用不如的卡因,但比普鲁卡因强,其中去敏灵和异丙嗪效果最好 。 (3)奎尼丁样作用:降低浦氏纤维自律性, 减慢传导。

常用H1受体阻断药作用的比较 药物 镇静作用 止吐作用 抗胆碱作用 作用持续时间(小时) 苯海拉明 异丙嗪 曲吡那敏 氯苯那敏 布克立嗪 美克洛嗪 特非那定 苯茚胺 +++ ++ + + + - 略兴奋 ++ ++ / - +++ +++ - +++ +++ / ++ + + ++ 4~6 16~18 12~24 6~8

临床应用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昆虫咬伤所致瘙痒和水肿较好,接触性皮炎、血清病有效,支气管哮喘效差,过敏性休克无效。 2.晕动病、放射病所致呕吐:临床的此项用途主要利用本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强的药物,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效果都不错,其中抗晕动病作用以异丙嗪最强,止吐作用以安其敏最强。

3. 中枢镇静、催眠作用:某些H1受体阻断药具有十分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变态反应所致的失眠 4.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 1.中枢抑制:嗜睡,头晕乏力。 用药期间避免驾驶,高空作业。 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 3.阿托品样作用:视觉模糊,口干等。 4.阿司咪唑可致晕厥、心脏停跳。 注意:阿司咪唑、特非那定与红霉素、酮糠唑合用易致心脏毒性(可使代谢受抑,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性猝死)。

用药指导 1.第一代药物有中枢抑制作用:高空作业者、驾驶员、从事精密度较高工种在工作期间应禁用,可选用无中枢抑制作用的第二代药物,如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 2.预防晕动病,应在乘车船前15-30分钟服用。

用药指导 3.复方感冒药中大都含有此类药物(如氯苯那敏),应避免与其同时使用,防治重复用药。 4.使用阿司咪唑应注意控制用药剂量,以防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5.有少数患者会对本类药物过敏,同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

H2受体拮抗剂 (一)结构类型: 咪唑类:西咪替丁、依汀替丁 呋喃类:雷尼替丁 噻唑类: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哌啶类:罗沙替丁 吡啶类:依可替丁

(二)药理作用: 竞争性与胃壁细胞的H2受体结合 显著抑制胃酸分泌

由胃窦G细胞增生或分泌胃泌素的肿瘤引起,其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伴大量胃酸分泌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三)临床应用: 1.胃、十二指肠溃疡 2.返流性食道炎 消化性溃疡出血 3.卓-艾综合征(ZES) 由胃窦G细胞增生或分泌胃泌素的肿瘤引起,其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伴大量胃酸分泌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