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今天了解牙齿为什么能够移动,怎么样移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小组成员:王 培 滕荣林 何佳仪. 人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是你知道吗 ? 口腔也是一扇窗 户 —— 显示身体健康状况的窗户.
(二)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二)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是机体内分布最广泛,种类多 样化 的基本组织。 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 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细胞分散于间质之间。 纤维细丝状,基质液体、胶体、固体、均质状.
第十章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 3、43、4. 学习目标 1. 说出儿童牙科的治疗特点及治疗中的护理 配合 2. 能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手术的护理配 合 3. 描述根尖周炎、牙周炎的常见症状和治疗 方法.
云端漫步 牙体牙髓病例报道. 案情简介 ( 女, 50 岁 ) 受害人:左上颌第一前磨牙( UNS 代码 #12 ) 职业:切割研磨工人 受害经过:两年前 #12 于他院以 “ 慢性牙 髓炎 ” 为诊断行 RCT 治疗,治疗后感疼 痛不适 ; 其后该院以 “ 遗漏一个牙根未治 疗有残髓.
什么是种植牙?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口腔医学系 江嵬.
引导组织再生术.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第5章 软骨和骨 Cartilage & Bone.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牙周病的检查与治疗.
第十二章 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口腔系 高芸.
牙 周 组 织 病.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口腔预防保健 口腔工艺专业配套课件 第5章 牙周病的预防.
口腔医学概况 西安医学院二附院 姜庆生.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牙齒.
三、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牙周炎的发病机理:宿主的防御机制在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参与了牙周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第二节 固定局部义齿的生理基础及适应证 修复科 齐静.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第八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黄翠(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病例报告 崔学军 大连市口腔医院.
牙髓病.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五章 软骨和骨 器官 一、软骨 组成 软骨细胞 基质 纤维 软骨组织 软骨膜.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件
软骨和骨 Cartilage and Bone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运动系统.
第十四章 颌骨疾病 学习要求: 掌握:各型颌骨骨髓炎的病理变化;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骨化纤维瘤的区别、巨细胞肉芽肿和骨巨细胞瘤的区别、家族性巨颌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罕细胞增生症)的病理表现。 熟悉:颌骨骨髓炎的病因。骨囊肿的分类。 了解:上述颌骨病的临床表现。骨肉瘤和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骨.
牙 周 病.
第三节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牙齒.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医大口腔 牙 外 伤 牙震荡 牙脱位 牙 折.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牙周组织/牙龈/表面解剖 游离龈(free gingiva)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Periodontal Disease 牙周疾病
蛀牙對口腔衛生的影響.
Pediatric endodontics
学习情境四 牙周治疗 1.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第二章 临床接诊 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
牙槽外科基本手术.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 吕涛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 吕涛
固定义齿的组成和分类 连接体 桥体 固位体.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骨 骨组织的结构 间质 骨组织中的细胞 骨的结构 密质骨和松质骨 骨膜 骨的发生.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今天了解牙齿为什么能够移动,怎么样移动

掌 握 牙周组织,牙体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 骨的吸收方式 矫治力的来源 矫治力的种类 不同牙齿移动方式的组织反应

熟 悉 临床最适矫治力的特征 施力强度、时间对矫治的影响

了 解 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 正畸牙移动的变化 影响组织改变的机体条件因素

牙龈变化 牙根变化 牙髓变化 牙周膜反应 牙槽骨反应 牙骨质变化

牙周膜 F F 压力侧 Compression 张力侧 Tension

牵引侧 受压侧 牙周间隙变宽 牙周间隙变窄 胶原纤维和基质增生, 血管受压血流减少 成纤维细胞增值 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 分化出成骨细胞 牙周膜 牵引侧 牙周间隙变宽 胶原纤维和基质增生, 成纤维细胞增值 分化出成骨细胞 (osteoblast) 前提:适宜的矫治力 受压侧 牙周间隙变窄 血管受压血流减少 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 分化出破骨细胞 (osteoclast) 42~72小时出现 前提:适宜的矫治力 矫治力直接作用于牙齿,经过牙齿传递至牙周膜、牙槽骨,因此会引起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利有弊,但是都和牙齿的矫治移动密切相关。虽然在临床上不能直接见到,但是的的确确在发生,而且非常重要。

牙周膜 增大矫治力能否加快牙齿移动的速度?

牙周膜 矫治力过大 牙周膜中血管过度受压 局部缺血或出血 形成血栓和无细胞区的玻璃样变 成骨和破骨细胞停止分化 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牙槽骨 F 压力侧 张力侧

张力侧 压力侧 牙槽骨的内板 成骨细胞活动 新骨沉积 新骨中有穿通纤维 前提:适宜的矫治力 牙槽骨的内板 破骨细胞活动 骨陷窝形成 固有牙槽骨被吸收 前提:适宜的矫治力 牵引侧成骨细胞活动新骨形成,添补牙齿移动后遗留下来的空间,维持牙周膜的宽度

正常的骨吸收 直接骨吸收(frontal resorption) 适宜的矫治力! 压力侧牙槽骨内表面发生骨吸收 牙齿移动速度适宜 无明显副作用

异常的骨吸收 间接骨吸收、潜行性骨吸收( Undermining resorption) 过大的矫治力! 压力侧牙槽骨内表面的稍远处骨吸收 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牙齿过度松动、疼痛

牙槽骨 矫治力 骨吸收部位 牙齿移动速度 副作用 名称 直接骨吸收 适宜 牙槽骨内表面 适宜 过大 稍远处骨 慢 牙齿松动疼痛 间接骨吸收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新生骨小梁,过渡性骨 正常结构骨小梁 半年~一年! 提示:保持的重要性 松质骨 + 牙槽骨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新生骨小梁,过渡性骨 正常结构骨小梁 提示:保持的重要性 半年~一年! 牙槽骨的变化不仅仅涉及内侧面,还包括…。就是说涉及到了整个牙槽骨。 正是因为涉及到了整个牙槽骨都进行了成骨和破骨,得以维持原有牙槽的结构和骨量。 骨小梁的数目和排列受河力大小、方向以及其它全身因素的影响

正畸治疗对牙周膜,牙槽骨是否有害? 牙槽骨,牙周膜大量改建 是 否 前提是适宜的矫治力

正畸治疗对牙周膜,牙槽骨是否有害? 牙槽骨,牙周膜大量改建 是 否 前提是适宜的矫治力

正畸治疗对牙周膜,牙槽骨是否有害? 牙槽骨,牙周膜大量改建 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宽度 牙槽骨恢复原有的形态和结构 前提:适宜的矫治力 前提是适宜的矫治力

牙槽嵴 牙槽嵴高度: 随牙齿的伸长而增高 随牙齿的压低而降低 保持临床冠高度不变 前提:适宜的矫治力

牙 龈 变化很小 影响较小 压力侧微隆起 改建速率慢于骨组织 对治疗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牙骨质 F 张力侧 压力侧

牙骨质 牙骨质 (cementum) 没有吸收 少量吸收 吸收范围小 程度轻 X线片上难发现

一般性吸收 适宜矫治力 无牙根吸收,或轻微牙根吸收 程度轻,根尖圆钝 X线片上不明显 牙 根 牙 根 一般性吸收 适宜矫治力 无牙根吸收,或轻微牙根吸收 程度轻,根尖圆钝 X线片上不明显 指外吸收,特别指从根尖开始的使牙根长度变短的吸收。

进行性吸收 单个牙齿或多个牙齿,程度中等 矫治力过大,时间过长 根尖圆钝,牙根变短 牙 根 牙 根 进行性吸收 单个牙齿或多个牙齿,程度中等 矫治力过大,时间过长 根尖圆钝,牙根变短 指外吸收,特别指从根尖开始的使牙根长度变短的吸收。

特发性吸收 单个牙齿或多个牙齿,原因不明 正畸治疗前已经存在牙根吸收 根尖圆钝,牙根变短 正畸矫治力可以使牙根吸收加重 牙 根 牙 根 特发性吸收 单个牙齿或多个牙齿,原因不明 正畸治疗前已经存在牙根吸收 根尖圆钝,牙根变短 正畸矫治力可以使牙根吸收加重 指外吸收,特别指从根尖开始的使牙根长度变短的吸收。

牙 根 表现 程度 原因 一般性吸收 根尖圆钝 轻 进行性吸收 牙根变短,根尖圆钝 中 矫治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 特发性吸收 牙根变短,根尖圆钝 重,可达牙本质深层 不明 矫治力可使其加重

牙髓坏死(不可逆) 牙髓炎(不可逆) (牙髓活力下降) 牙髓轻度充血(可逆) 牙 髓 矫治力 提示:适宜的矫治力

问题:死髓牙是否可以正畸治疗?

了 解 正畸牙齿移动的机制学说: 骨弹性学说 骨压迫学说 骨转化学说 骨压电效应学说 骨机械化学学说 骨改建的分子生物学说

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 颌骨的可塑性 牙骨质的抗压性 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 牙槽骨——全身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了 解 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 颌骨的可塑性 牙槽骨——全身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牙槽骨——它的存在、消失、以及形态改变,均随牙 齿的形态和功能状态而变化 牙骨质的抗压性 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

矫治力 正畸矫治力的来源 金属弹性弓丝 各种橡皮圈 永磁体 肌肉收缩力

矫治力 正畸矫治力的分类: 以矫治力强度划分 以力的作用时间划分 以矫治力产生方式划分 以矫治力来源划分 以力的作用效果划分

轻度力 中度力 重度力 <60g 60g~350g >350g 矫治力 轻度力 中度力 重度力 <60g 60g~350g >350g 以矫治力强度划分

种类 力值大小 作用部位 正畸力 较小 主要是牙齿,表现为牙齿和牙弓的改变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矫形力 力值大 矫治力 种类 力值大小 作用部位 正畸力 较小 主要是牙齿,表现为牙齿和牙弓的改变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矫形力 力值大 主要作用于骨骼,改变骨骼,影响骨缝 前方牵引器 颏兜等

常见的牙齿移动方式: 倾斜移动(tipping movement) 整体移动(bodily movement) 伸长移动(extrusion) 压低移动(intrusion) 旋转移动(rotation) 转矩移动(torque)

倾斜移动 Tipping movement 牙冠一点受力 对侧牙槽嵴顶和同侧根尖区牙周膜受压力最大 越近抗力中心,牙周膜受力越小 牙槽嵴顶和牙周膜受力大于所施之力 提示:倾斜移动时加力一定要小

整体移动 Bodily movement 从根尖区到牙槽嵴顶间的牙周膜均匀受力 张力侧新骨形成 压力侧骨质吸收 矫治力较倾斜移动大

Intrusion 沿牙齿长轴方向施力 根尖区牙周膜受压力最大 牙槽骨内表面普遍性破骨细胞活动 根尖区牙槽骨吸收后,牙齿压低 压低移动 Intrusion 沿牙齿长轴方向施力 根尖区牙周膜受压力最大 牙槽骨内表面普遍性破骨细胞活动 根尖区牙槽骨吸收后,牙齿压低 过大力量可造成牙髓坏死

伸长移动 Extrusion 沿牙齿长轴方向施力 牙周膜只受张力 主要是新骨形成 过大力量可以造成牙髓坏死、牙齿脱臼

旋转移动 Rotation 牙周纤维均被拉长 骨的形成和吸收慢 速度慢、易复发 过矫正,切断部分牙龈纤维预防复发

转矩移动 Torque 使牙齿一部分移动,限制另一部分移动 根尖区受力集中 越接近牙冠,受力越小

临床最适矫治力 患者无明显自觉疼痛,只有发胀感觉 扣诊无明显反应 松动度不大 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明显 X线片示牙根和牙周无明显异常

矫治力过小 不发生作用 矫治力过大 牙周膜透明样变性 成骨和破骨细胞停止分化 出现潜行性骨吸收 牙齿移动减慢,牙齿动度过大 牙根吸收

力(force)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 力矩(moment)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和力臂的乘积 力偶(couple)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两个力是平行的,这样的力系。 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 外力使物体旋转时所围绕的中心 整体移动 + 转动 = 类型牙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