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安平追想曲中的海洋 大航海時代與貿易
香料貿易的歷史 經濟地位極為重要的絲綢之路和東方的香料貿易 路線,於被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阻斷。 為了開闢繞過非洲的海路貿易路線,地理大發現 時代開始了。 香料貿易-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6%99%E6%96%99%E8%B4%B8%E6%98%93 http://tupian.hudong.com/a3_71_03_01000000000000119080318390971_jpg.html 地理大發現-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C%B0%E7%90%86%E5%A4%A7%E7%99%BC%E7%8F%BE
正如其他古代和中世紀的貿易一樣,香料貿易對沿線 居民點的形成有很深的影響。無論是陸路還是近岸海 路,運輸都是白天進行,每晚都需休整,於是沿路形 成了很多補給站,其中很多漸漸發展成了市鎮。
據波斯地理學家伊本·胡爾達茲比赫(Ibn Khordadbeh)稱,在中世紀(約700年-1000年), 香料貿易主要由穆斯林和古吉拉特邦的商人控制, 歐洲商人只能局限在歐洲內部進行貿易。 香料往往經過多方轉手才能到達歐洲,主要的貿易 終點站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 亞歷山大港的穆斯林商人或許也不知道香料的來源, 於是關於栽種香料的環境條件和收割運送香料所經 的風險有很多天方夜譚般的傳聞。 正是這些交織著神話、浪漫、珍寶的傳聞,構成了 前哥倫布時代歐洲人心目中的黃金國(El Dorado)。 歐洲人的印象:香料是非常貴重的天然商品。
為了開拓東方香料之路,馬可·波羅的冒險將他帶到了中國,葡萄牙探險家達迦馬則駛往印度。與此同時,剛剛發現了新大陸的哥倫布,也忙於向贊助者們描繪在那裡新發現的香料品種。 1519年,西班牙王室資助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率船隊遠征,主要目的是開闢由西方通向香料群島的航線,這樣新航線就可以落在西班牙的勢力範圍了。這次探險非常成功,船隊三年後返航,達成了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由於歐洲各國興起海上冒險,探尋世界地理,更發展外海 的商機。 16世紀-葡萄牙在東南亞地區已有殖民地與商業發展 葡萄牙首先發現了非洲最南端的航路,且尋找最佳南向海流的過程中, 葡萄牙建立了航路上的眾多補給地,甚至偶然發現了巴西海岸。葡萄牙 卓有成效的發現以及壟斷地位的建立刺激了其他歐洲列強,包括西班牙、 荷蘭、法國、英國等,各國都試圖挑戰葡萄牙的領先地位取而代之。 葡萄牙探險家的發現給香料商人找到了一個新的目的地 即統稱為馬來群島的東南亞國家(現在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 印度尼西亞)。馬六甲和新加坡等港口因為香料出口而蓬勃發 展。1511年,由於馬六甲的蘇丹和葡萄牙商人發生衝突,葡萄 牙總督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下令攻佔馬六甲,由此葡萄牙在 馬來群島的壟斷地位得以加強。 荷蘭的東印度帝國控制了香料群島 荷蘭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1565年-1599年)至 葡萄牙刺探商情 利用這個資訊往東印度地區發展,從1595年4月至1602年間, 荷蘭陸續成立了14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過 度的商業競爭
與臺灣的貿易關係 1622年 - 荷屬東印度公司佔領了澎湖,以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 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東南亞商業據點的樞鈕,並壟斷馬尼拉(西班 牙殖民地)與中國間的貿易。 主要的輸出貿易內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籐、米,轉運貿易內容 包括荷蘭的金屬、藥材,巴達維亞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 錫、鉛,中國的絲織品、陶器、黃金、蠶絲。 臺灣出去的船舶,北通日本,西到福建,南經越南、泰國到印尼,再到印度、 伊朗或歐洲。而這些地方的貨品也直接或間接運到臺灣,再行銷到需求的地 方。 1623年 - 荷蘭人在「一鯤鯓」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 的前身。 1624年 - 與中國明朝的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 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砲台毀壞,而於1624年轉移至台 灣島,中國則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佔領。 荷蘭人佔台以後,在原來的砦城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 「奧倫治城」(Orange),1627年以荷蘭省名澤蘭省(或譯熱蘭省) 改建命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至1632年始完成首期堡底工 程。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荷蘭東印度公司-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 但當時澎湖為中國明朝政府季節性駐防的汛地,經交涉失敗後,中國派遣由俞咨皋率領的軍隊包圍荷蘭人的城堡,迫使得荷蘭人於1624年轉而到當時未有實質政府統治的福爾摩沙島(今臺灣島)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設立據點,佔領臺灣的期間由1624年,至1662年被明鄭延平王鄭成功打敗為止,稱之台灣荷蘭統治時期。當年的建築如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傾圯。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 http://nanying.pixnet.net/blog/post/9013112
當時各個民族佔領台南,是為何呢? 以目前的地圖來看,當時荷蘭佔據台灣的時期,台南是個良好的登入港。 大員港市鳥瞰圖
以目前的台南地圖來看,也從當時荷蘭人在台南安平區「一鯤鯓」建造熱蘭遮城,其鯤鯓有其意義存在 鯤鯓-也稱「鯤身」,指圍繞著潟湖、內海仔外的沙洲,即濱外沙洲。也可略稱為沙汕地形,或簡稱汕。 在此也可見對於船隻的入港是有利的!也可減少對於船隻登陸時的壓力。 並且在台南安平地區,是個重要的地理位置。
1662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順利將荷蘭 人驅逐出台灣。 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氏同時也將該城改為「安平城」,這就是現今「安平古堡」這個名 稱的由來。 鄭氏王朝三代統治者均駐居此城,故又叫「王城」。 1683年-清軍入台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本 城改為軍裝局,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 圮失修,安平城逐漸荒廢。 1873年-英國軍艦來犯,船砲命中城內軍火庫引 發爆炸,城牆隨之而毀,之後遂成廢墟。 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牡丹社事件」,與日 本人進行交涉,將安平城外城的牆磚,運至「二 鯤鯓」,建立「億載金城」。
安平古堡簡介-「一鯤鯓」 荷蘭據台時期-奧倫治城、熱蘭遮城 (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 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 三代的居城。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城垣剷平-改建紅磚平 台與日式海關宿舍,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 全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民政府又將該城改 名為「安平古堡」 。 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蹟- 國家一級古蹟臺灣城殘蹟。 國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暸望臺,多被以為是安 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於日治時期,不屬於 古蹟。 官方名稱 臺灣城殘蹟(國定) 熱蘭遮城城垣暨 城內建築遺構(國定) 等級 國家一級古蹟、國定古蹟 建成年代 1624年至1634年 位置 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http://tourism.ezgo.to/webcam/page2.htm
安平老街(延平街, 台灣第一街) 延平老街(安平老街)-又稱台灣街或 石板街。位在安平古堡東側,是三百 年前荷蘭人在安平所建的第一條街道, 因此又稱台灣第一街或開台第一街 明末清初全臺最熱鬧的街道 老街內建築有土角厝、紅磚矮屋、西 式洋樓,還有夾雜著一些現代的鋼筋 水泥建築。洋樓大多市白粉牆或洗石 子面牆,欄杆、柱頭或屋簷上飾以手 工精緻的浮雕。進落門為天井,設有 「公媽廳」,以安放神安,門楣多懸 掛太極八卦、劍獅獸牌或圓鏡,以求 辟邪鎮災。 荷蘭於1624年佔據安平(當時又稱大員)時,當時的安平為一孤島,隔著台江內海與現今的赤崁樓遙遙相望,而大員以內為綿延的沙州,海水漲潮時即淹末於海中,因此安平古名又稱一鯤鯓,往南分別為二鯤鯓、三鯤鯓、四鯤鯓、五鯤鯓、六鯤鯓、七鯤鯓等7個沙洲島。一鯤鯓為外來文化最早進入的發源地,當時又叫「台窩頭」,這也是「台灣」這名稱之由來。 明末清初全臺最熱鬧的街道 1630年荷蘭為了能永久經營台灣,開始於建造熱蘭遮城(現今安平古堡), 並於城東設立街鎮,做為對遠東貿易的場所。當時市街規劃有三條東西向的街道,分別為寬街(今日之延平街)、新街(今日之效忠街)及北街(今日之中興街)。 當時3條街道以寬街最寬因此稱為寬街(寬二至三公尺),也最為繁榮,在17世紀的當時大街上貿易商行林立,來自歐亞的各色商人來來往往,盛極一時,是明末 清初全臺最熱鬧的街道。寬街也是全台最早興建的第一條街道,所以有「台灣第一街」或「開台第一街」稱號,也因寬街以石板建成,又稱「石板街」。 原來的延平街到了清朝時,仍是非常繁榮,為重要的商業與交通樞紐,當地人俗稱「市仔街」,街上土地公廟、雜貨店、香燭店、中藥行、蜜餞行、鐘錶行、 麵粉店、棉被行、珠寶店、飲食店一應俱全,為當時居民購物逛街的最佳去處。也因其地位之重要,當時民眾婚喪喜慶都要經過延平街,才算典禮完成。後經過時代 變遷,到了民國,原來的街道因承襲清代台灣城市規制,只有兩、三公尺寬,狹窄的街道行人腳踏車容易穿梭其間,但汽車卻難以進入。當地居民基於未來發展、交 通與安全考量,極力爭取拓寬。 延平街事件,老街被拆 1994年(民國83年)主張括寬的當地民眾與反對拓寬的全國文化界發生了「延平街事件」,爭議長達一年半,當時行政院長連戰於是下令暫停拆除,沉寂百年的老街突然全國新聞頭條版面。 抵不過強大的地方壓力,1995年5月全國文藝季『發現王城』活動為延平街做了一次最後巡禮。在台南市政府放任不管下,同年7月底老街兩旁居民開始自行拆屋,到了1995年8月1日台南市政府終以維護住戶生命安全為由下令拆除拓寬。 目前所見之安平老街(延平街)為拓寬之後的結果,原來的台灣第一街舊貌已不復見,僅剩與延平街平行的中興街和效忠街保存尚稱完整,還是可以體驗清代 時狹小的街道。延平老街以傳統製法蜜餞、古早味玩具及糖果等等著名,因為近年來觀光盛行,現在老街內店家大多賣紀念商品,假日兩旁攤販林立,就像是白天的 花園夜市。 老街內建築有土角厝、紅磚矮屋、西式洋樓,還有夾雜著一些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洋樓大多市白粉牆或洗石子面牆,欄杆、柱頭或屋簷上飾以手工精緻的浮雕。進落門為天井,設有「公媽廳」,以安放神安,門楣多懸掛太極八卦、劍獅獸牌或圓鏡,以求辟邪鎮災。 賞遊重點 原有之延平老街於1995年8月已被拆除,建議可到中興街和效忠街逛逛,追尋老街風華。 老街風華─中興街、效忠街 安平民宅常見僻邪物─劍獅獸牌、太極八卦 [附近景點] 安平樹屋, 億載金城, 德記洋行(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林默娘公園, 台南運河, 四草大橋, 安平古堡(熱蘭遮城), 永漢民藝館, 小西門砲台遺跡(安平小砲台),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海頭社魏宅, 臺灣城殘蹟, 東興洋行, 運河博物館, 劍獅公園, 安平鄉土文化館, 安平港, 港濱歷史公園, 觀夕平台, 延平街古井, 乾隆海堤, 觀音亭, 妙壽宮, 安平漁人碼頭,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橋頭公園, 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海山館, 望月橋
赤崁樓-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或稱紅毛樓) 漢人稍後在原址之上興建中式祠廟,戰後(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今日所稱赤崁樓其實是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今列為一級古蹟。 沿革 早期的台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稱之台江內海。內海西緣沙洲環繞,其中位居鯤鯓之首的一鯤鯓(即今安平一帶),是西拉雅平埔族台灣社的聚居地。台江東岸則是平原區,是平埔族赤崁社所聚集的地方。 明代中葉。當時已有一些倭寇、海盜,以台南為基地為禍附近海域,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與台灣原住民皆深受其騷擾,明朝廷幾次派兵討伐,與原住民有了接觸。閩粵一帶陸續有居民因為逃荒、捕魚、經商等目的而移居到台南,在一鯤鯓、北線尾沙洲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普羅民遮城 普羅民遮城稜堡遺跡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沈有容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台灣南部。首先興築商館並拓展其規模成為西式水岸堡壘,即為台江西岸的一鯤鯓沙洲上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稍後又在城堡東方,分別興建了「台灣街」(於今延平街一帶)與「普羅民遮街」(今民權路)。前者因為歷史久遠,又曾是一條繁盛的商業街,故素有「台灣第一街」之稱。至於後者,則是台灣第一條有計畫興建的歐式街道。 荷蘭人在台灣島上的統治,由於對從中國進口漢族奴隸的百般苛徵、限制,終於招致漢人不滿,引爆1652年的郭懷一事件。該起義事件雖然最後被弭平,但荷蘭人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遂於普羅民遮街北方建造了普羅民遮城作為紀念1648年七省聯合共和國(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Provinciën)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簽訂《明斯特條約》,普羅民遮即省份的意思,漢人則稱該城為赤崁樓或紅毛樓。此城是用糖水、糯米汁,攪拌蠔殼灰,疊磚建造而成。周圍約一百四十一公尺,樓高十公尺半,南北角有瞭望臺,還有古井與地窖兩所,儲存糧食預留水源,作為戰時的準備。 承天府 1661年4月,鄭成功在任職荷蘭通事之客家籍漢人何斌的引導下,通過鹿耳門港道,越渡台江內海,首先攻下普城。之後,鄭氏立刻改普羅民遮城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衙門,並頒布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設一府二縣。在東都暫居9個月以後,鄭成功再攻下熱蘭遮城,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38年的經營。 稍後,鄭成功改熱蘭遮城為安平鎮,做為鄭家的門第;已改名承天府衙門的原普羅民遮城,則做為全島公家最高行政機構。然而不到半年,鄭成功即病逝。其世子鄭經自廈門返台即位,在1664年廢東都,改稱東寧。承天府裁廢後,赤崁樓便成為儲藏火藥的場所。 清領時期 1721年,朱一貴起義反清,赤崁樓的鐵鑄門額被拆去鎔鑄武器。以後再加上人為的殘損,風雨飄蝕、地震顛搖,到後來,赤崁樓只餘下四周的頹兀城牆,呈現一片淒清荒涼的景象。 1788年乾隆晚年平定林爽文事件,清朝將福康安將軍平定過程刻成八塊長方形石碑碑文,以漢文、滿文撰寫,立置放於赤崁樓(鄰近清治時代台灣知府衙門),供人閱覽瞻仰。 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先後蓋在赤崁樓的原址上。這五座建築物,巍峨高聳,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壯偉氣派。 日治時期以後 台灣的日治時期,日本人則以海神廟和文昌閣、五子祠當做醫院和學生宿舍。 1921年,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該址時,又重新發現了普羅民遮城的舊堡門,然後又發掘到東北角的荷蘭砲台殘蹟,以及通到堡壘地下室的門戶,因此將之為歷史館。戰後重加修繕,成為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1974年又重修一次,而成今貌。 赤崁樓在1983年由內政部宣佈為國家一級古蹟。 赤崁樓夜景與贔屭碑 其他名稱 赤嵌樓、次崁樓 等級 一級古蹟 位置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12號
普羅民遮城稜堡遺跡 從赤崁樓俯瞰入口處
億載金城簡介-「二鯤鯓」 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牡丹社 事件」,與日本人進行交涉,將安 平城外城的牆磚,運至「二鯤鯓」, 建立「億載金城」。 建築特色- 方型砲臺,而四個角落是突出的稜堡, 上頭安置大砲 稜堡比周圍環境較高,並留有馬路與 矮牆(胸牆),而砲臺牆體則成45° 傾斜。稜堡之間的牆壁內凹,主要是 規畫讓槍隊在此防禦已經侵犯到近處 的敵人。 砲臺周圍有護城河圍繞,過去要進出 砲台只能經由東面門洞可升降的木橋 進出。而通過長達21公尺的門洞後, 在砲臺正中央便是操兵用的廣大中庭, 而周圍則有兵舍及彈藥庫等。 建材主要是以三合土及磚材為主,其 中磚材的部分是從當時已經傾圮的熱 蘭遮城取來的。 沿革 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侵入今臺灣屏東縣一帶,引發了牡丹社事件。而清廷知道日軍犯臺後,遂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份來臺處理此事。這段時間裡,沈葆楨在臺灣規畫並進行了許多事宜,而興建二鯤鯓砲臺便是其中的一件。 當時沈葆楨聘請了原在馬尾造船廠工作的法國工程師帛爾陀(M. Berthault)及魯富設計砲臺,而帛爾陀在設計時則參考了巴黎的外圍防禦工事。該工程從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開始動工,直到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才完工,而光緒年間亦有再加以修建。而在這之後二鯤鯓砲臺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年(1895年)劉永福抗日時,都曾對敵砲擊而發揮了其防禦外敵的功能。 而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人在統治初期並未予以維護,故二鯤鯓砲臺便一片荒蕪。而在日俄戰爭期 間,日本政府把一些億載金城的大砲賣出去,以補償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現僅留後膛小砲一座為當時古物。除此之外,由於兵器的進步以及軍事理論的改變,億載 金城遂就此失去了其戰爭價值。不過後來日本人將其列為府城名勝,遂又予以整修,並將原本進入砲臺的木橋改為飾以洗石子的鋼筋混泥土橋。 二次大戰後,由於二鯤鯓砲臺地處荒郊,又有違建戶進入其中居住,以致砲臺情況更為糟糕。直到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正好是其建成一百週年的時候,臺南市政府大規模整建,並仿製當年大砲、小砲,大致恢復了昔日氣派。而八十八年(1999年)時又再次進行修復,而後重新開放。另外在最後一次整修時挖出了部分原埋藏於地底之下的遺跡,以玻璃罩保護著以供人參觀。 建築特色 二鯤鯓砲臺基本上是一座方型砲臺,而四個角落則是突出的稜堡,上頭安置大砲[3]一座。稜堡比周圍環境較高,並留有馬路與矮牆(胸牆),而砲臺牆體則成45°傾斜。稜堡之間的牆壁內凹,主要是規畫讓槍隊在此防禦已經侵犯到近處的敵人。 砲臺周圍有護城河圍繞,過去要進出砲台只能經由東面門洞可升降的木橋進出。而通過長達21公尺的門洞後,在砲臺正中央便是操兵用的廣大中庭,而周圍則有兵舍及彈藥庫等。 其建材主要是以三合土及磚材為主,其中磚材的部分是從當時已經傾圮的熱蘭遮城取來的。 二鯤鯓砲臺城門 種類 砲臺 建造 1874年 建造者 沈葆楨 結構 / 材料 紅磚 使用 1874年-1905年
二鯤鯓砲臺彈藥庫殘跡標示 二鯤鯓砲臺中庭 二鯤鯓砲臺沈葆楨像 二鯤鯓砲臺大砲
德記洋行(英商德記洋行) 德記洋行正面 其他名稱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等級 三級古蹟 類別 洋行 建成年代 清同治六年(1867年) 位置 臺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洋行,為當時的五洋行之一。現為一間蠟像館,為臺南安平知名景點之一。 原英商德記洋行 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洋行,為當時的五洋行之一。現為一間蠟像館,為臺南安平知名景點之一。 清咸豐八年(1867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 同治六年(1867年)五月德記洋行代表馬遜(J.C. Masson)與布爾士(R.H. Bruce)前來向臺灣鎮道租借英國駐安平領事館(今臺南市西門國小)北側海灘地興建洋房倉庫,主要業務是出口糖與樟腦。 建築特色 座北朝南,兩層樓高,主樓梯位於正面中央。 一樓原為行員宿舍,以一條走道貫穿其中,兩旁各有三間房間,而二樓的內部空間亦與一樓相似。東、西、南三面都有拱廊,而二樓的拱廊又加了綠釉瓶飾欄桿。屋頂則為桁架系統,上鋪瓦片,分成兩個屋頂。 清咸豐八年(1867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而到了安平正式開港後,同治六年(1867年)五月德記洋行代表馬遜(J.C. Masson)與布爾士(R.H. Bruce)前來向臺灣鎮道租借英國駐安平領事館(今臺南市西門國小)北側海灘地興建洋房倉庫,主要業務是出口糖與樟腦。然而進入日治時期後,由於日本實行專賣制度,將樟腦、鴉片收回專賣,糖業也漸由日商把持,再加上安平港的逐漸淤積,終讓安平五洋行紛紛結束營業,其中德記洋行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宣告結束營業,同年英國也裁撤了駐安平的領事館。隔年原本德記洋行的建築便改為「大日本鹽業會社營業所」。 二次大戰後,該建築又成為了臺南鹽場的辦公處,後來也曾作為鹽場宿舍。於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時被臺南市政府收回整修,在奇美企業贊助下,於兩年後改成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對大眾開放。
臺南市安平德記洋行二樓拱廊 臺南市安平德記洋行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