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等植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食育 菜單 1. 義大利麵 本日冠軍 2. 咖哩飯 NO.1 卡布奇諾咖啡 3. 乾煎香腸 NO.2 香草烤雞腿 4. 台式鹽酥雞 NO.3 蝦捲 6. 卡布奇諾咖啡 7. 香草烤雞腿 8. 蝦捲.
Advertisements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五章.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 预防 预防 第二节 常用的护理技术 第二节 常用的护理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富饶的宜昌. 小组合作学习一  说说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 1 、先独立思考。  2 、小组讨论, 2 号做记录。  3 、展示交流。
校园角落生态调研 朱盈盈 顾徐儿 刘嘉欣. 场地及物种简介 桥梁馆高楼模型草坪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龙胆目 科 夹竹桃科 矮生、枝条蔓性、匍匐生长,长达 2 米以 上。叶椭圆形,对生,有叶柄,亮绿色, 有光泽,叶缘乳黄色。叶的边缘白色, 有黄白色斑点。栽培于江苏,福建,广 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
医学蠕虫 土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 间宿主 生物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 间宿主 第三十六章 线 虫.
人的头部结构 —— 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 —— 立方体 1 、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人的头部结构 —— 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 —— 立方体 1 、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第四章 原腔动物 又称假体腔动物:原体腔;完全消化系 统;体表具角质膜;原肾排泄系统;雌 雄异体。.
第七章 裸子植物 ( Gymnosperm ).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 花粉管和种子的形成,在植物系统发育史上是一个巨大的 转折。 一、一般特征: 1 、孢子体发达:全为高大的乔木或灌木,无草本,一般 是常绿的。 ( 1 )具发达的直根系; ( 2 )单轴分枝,常具长枝与短枝之分;
6.5 真菌界 真菌为多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 具有细胞壁,但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寄生或腐生的异养方式生活; 分为真菌门和地衣门。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 主要教学内容 :  1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及主要特征。 2 蕨类植物的分纲和分类的主要依据。 3 常见的药用蕨类植物。
不知不蕨 林純慧製作. 與龍共舞的 LKK 植物 為何要認識蕨類 台灣是「蕨類王國 」 生 活 習習相關 現代的侏儸紀公園.
第五章 茎 茎上有节和节间,其上着生叶、花、果实和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份和无机 盐、叶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料运送到植物体 的各部分。 茎还有支持、贮藏和繁殖的功能。如半夏的块茎 贮存淀粉、仙人掌的茎有贮藏水分的作用。有些 植物的茎能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所以常用茎来 进行繁殖。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常为单细胞多细胞的丝状或叶状体 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生活环境常为水生或阴湿地
花叶滇苦菜(断续菊) 拉丁名:Sonchus asper (Linn.) Hill. 科属:菊科—苦苣菜属
蓼 科Polygonaceae.
植物学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生理功能与经济利用 主要生理功能: 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经济利用: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
第四部分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单细胞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无脊椎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多细胞 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 动物 软体动物 鱼 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
丰富的图形世界(2).
病原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小游戏:找出目标生物 游戏规则: 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对两份资料进行查找,找出目标生物的代码,看哪个同学最快。
高 等 植 物 多 样 性.
第五讲 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1、形态特征:蕨类植物旧称羊齿植物,因其叶化石象羊的牙齿而得名;其生活史中有两种都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有明显优势的孢子体,显著弱小的配子体。 ① 孢子体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但是,根为不定根,茎为地下根状茎,叶有多种类型;从功能上可分为营养叶和生殖叶(孢子叶),从形态上可分为大型叶和小型叶。其孢子叶上的孢子囊群也形态各异,常作为分类的依据。
第四章 苔藓植物 (Bryophyte) 基本知识体系 本章内容为苔藓植物的特征、分布、繁殖、生活史及代表物和经济价值 重点和难点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分类特征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常福辰
第九章 苔藓植物.
霜霉病 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卷须及花梗也能受害。
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你认识多少?.
任务二 识别药用低等植物.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五章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植物的组织 第二节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 第三节 植物的生殖器官 第四节 植物的生理.
第六章 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应用 第一节 裸子植物 第二节 被子植物.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Pteridphyta)
(十五)伞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P294 * K(5)-0 C5 A5 G (2:2)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天然产物的分类和生物合成途径.
游戏规则 3-5人结成一组,每组的成员共同对存在于教室内(或校园内)的事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学习目标 1. 了豆科植物的分布。 2. 熟记豆科植物的识记要点,并能记住豆科植物的形态特征。 3. 知道豆科的主要代表植物并了解其特点。
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除了校园里有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本节目标 1.概述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2.概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惜植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裙带菜 海带 紫菜 葫芦藓 泥炭藓 地钱 铁线蕨 桫 椤 肾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植物学第七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
《识别周围的中草药》系列课件 之苔藓蕨类中草药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喻晓雁.
第五节 植物的类群.
欢迎来到生物课堂.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十九章 蕨类植物门.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第三章 茎的形态与显微构造 第一节 茎的形态与功能.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防蚊灭蚊.
《陆地植物科属志要》编写规则讨论 刘红梅.
第二十章 裸子植物门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园林植物学 风景园林专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药用植物学 植物分类 高等植物

教学目标 1.掌握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药用植物 2.了解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概况

高等植物 主要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结构逐渐完善,从蕨类植物开始出现维管组织,增强了支持和输导作用。 3、生殖器官常为多细胞,有性生殖形成合子在母体发育成胚 根据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将低等到植物分为: 藻类、菌类、地衣类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一、苔藓植物的特征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植物,植物体较小,常见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苔类,分化程度比较浅,保持叶状体的形状;另一类为藓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是配子体,它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再由原丝体发育而成的,配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能独立生活,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这是与其它陆生高等植物的最大区别。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苔藓植物含有多种化合物:脂类、烃类、脂肪酸、萜类、黄酮类等。

地钱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 苔藓植物约有23000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约有2800种,已知药用21科43种。根据营养体的形态构造分为苔纲和藓纲。 (一)苔纲 Hepaticae 植物体(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有的种类有原始的茎、叶分化。假根由单细胞构成;茎通常没有中轴的分化;叶无中肋。 地钱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属于地钱科。叶状体扁平,阔带状,多回二岐分叉,呈绿色、边缘呈波曲状。内部组织略有分化,分成表皮,绿色组织和贮藏组织。腹面常有鳞片和假根。 地钱分布全国各地,多生于林内,阴湿土地和岩石上,亦常见于井边,墙隅等阴湿处。全草能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二)藓纲 Musci 植物体(配子体)有原始的茎、叶区别,有的种类的茎已有中轴的分化。叶在茎上的排列多为螺旋式,叶常具中肋;假根由单列细胞构成,常有分枝,孢子体分为孢蒴、蒴柄、足三部分,成熟时孢蒴、蒴柄伸出颈卵器外,但仍然寄生于配子体上。 大金发藓(土马骔) Polytrichum commune L. 属于金发藓科,植物体高10~30cm,深绿色,常丛集成大片群落。叶多数密集在茎的中上部,渐下渐稀疏而小,鳞片状,长披针形,边缘有齿,中肋突出,由几层细胞构成,叶边则由一层细胞构成,叶基部鞘状。雌雄异株,颈卵器和精子器分别生于二株植物体茎顶。 全国均有分布,生于山野阴湿土坡,森林沼泽,酸性土壤上。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第二节 蕨类植物门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蕨类植物曾在地球的历史上盛极一时,古生代后期,石炭纪和二叠纪,曾称为蕨类植物时代,当时那些大型种类,今已绝迹,是构成化石植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层的一个重要来源。现有蕨类植物多为陆生、附生,少数为水生或攀援的多年生的草本,我国只有产在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的树蕨为高大的乔木状。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有根、茎、叶分化和较原始的输导系统。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体,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都不相同。

1.蕨类植物的孢子体 通常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多年生草本,稀一年生。 (1)根:通常为不定根,着生在根状茎上。 (2)茎:通常为根状茎,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 (3)叶:多从根茎上长出,幼时大多呈拳曲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根据叶的功能又分孢子叶和营养叶。 (4)孢子囊、孢子囊群:蕨类植物具孢子囊,多数孢子囊聚集成群,称孢子囊群。 (5)孢子:多数蕨类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称孢子同型;少数蕨类的孢子有大、小之分,称为孢子异型。 (6)茎内维管系统: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茎内维管系统形成的中柱类型较为复杂,主要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和散状中柱等。

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 孢子成熟后,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绿色叶状体,也就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 3.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孢子体和配子体。 4.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 蕨类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现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黄酮类: (2)生物碱类: (3)酚类化合物: (4)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此外,很多蕨类植物含有鞣质,孢子中含大量脂肪油。某些植物的叶中含有香豆素等。

二、蕨类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的种类比较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性状,在蕨类植物分类鉴定中,常依据下列一些主要特征: ① 茎叶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② 孢子囊壁细胞层数及孢子形态; ③ 孢子囊的环带有无及其位置; ④ 孢子囊群的形状、生长部位及有无囊群盖; ⑤ 叶柄中维管束排列的形式,叶柄基部有无关节; ⑥ 根茎上,毛、鳞片等附属器官的有无及形状。 现代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为多,我国蕨类植物比较丰富,约2600种,分布全国各地,其中有300多种可供药用。 蕨类植物分成5个纲: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纲、真蕨纲。

1.石松(伸筋草)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L.clavatum L.] 是石松纲石松科石松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匍匐茎蔓生,直立茎高30cm左右,二叉分枝,叶小,线状钻形,螺旋状排列。孢子枝高出营养枝。孢子叶聚生枝顶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叶穗长2~5cm,单生或2~6个着生于孢子枝顶端;孢子囊肾形,孢子黄色,略呈四面体。 分布于东北、内蒙、河南、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生于疏林下或灌木丛的酸性土壤上。全草含石松碱、石松宁碱、烟碱等生物碱。能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利尿通经;孢子作丸药包衣。

2.卷柏(还魂草)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 是石松纲卷柏科卷柏属的多年生草本,高5~15cm。分枝多数丛生,枝扁平,全株莲座状,干燥时枝叶向顶上卷缩,遇雨舒展。主茎短,下生多数须根。叶鳞片状,有中叶(腹叶)与侧叶(背叶)之分,复瓦状排成四列。孢子叶穗着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囊圆肾形,孢子异型。 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干旱的岩石上及缝隙中。全草多种双黄酮。生用能破血;治闭经腹痛,跌打损伤;炒炭用止血,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3.木贼 Hippochaete hiemale (L.) Boerner 是木贼纲木贼科木贼属的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不分枝、中空,有纵棱脊20~30条,在棱脊上有疣状突起2行,极粗糙,叶鞘基部和鞘齿成黑色两圈。孢子叶穗生于茎顶,长圆形,孢子同型。 产于东北、河北、西北、四川等省。生于山坡湿地或疏林下阴湿处。全草入药,能收敛止血,利尿,明目,退翳,发汗等。

4.问荆 Hippochaete arvense L. 是木贼纲木贼科木贼属的多年生草本。地上茎直立,二型。孢子茎早春先发,常紫褐色,肉质不分枝。孢子叶穗顶生,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下生孢子囊6~8个。孢子茎枯萎后生出营养茎,有棱脊6~15条,分枝,轮生,中实。叶退化,下部连合成鞘,鞘齿披针形,黑色。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生于田边、沟边。全草入药,能利尿,止血,清热止咳。 问荆含有多种黄酮类、硅、硅酸,研究认为硅的代谢与许多疾病有关。它可降低血压、降血脂、降转氨酶、抗菌消炎、抗肿瘤、利尿。

5. 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粗茎鳞毛蕨(又称绵马鳞毛蕨,东北贯众、东绵马)是真蕨纲磷毛蕨科林毛蕨属的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密生棕色大磷片。叶簇生,二回羽裂,裂片紧密,短圆形,圆头,叶轴上被有黄褐色磷片,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1~4对,囊群盖肾圆形棕色。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的东北部。生于林下湿地。根茎及叶柄残基入药,能驱绦虫和十二指肠虫,止血,并用治流行性感冒等。

6.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是真蕨纲水龙骨科石韦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0~30cm。根茎长而横走,密生褐色针形鳞片。叶远生;叶片披针形,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叶柄基部有关节。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地排列,初为星状毛包被,成熟时露出,无盖。 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全草入药,能清热,利尿、通淋。治刀伤,烫伤,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