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游褒禅山记
经 典 晨 读 1 课 堂 互 动 5 高 考 导 航 2 学 习 目 标 3 课后强化作业 6 课 前 预 习 4 名 著 博 览 7
经 典 晨 读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①劝客尝。 金陵子弟②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①吴姬:这里指酒店女主人。南京一带古属吴国,所以把这里的妇女称作吴姬。压酒:新酒初熟,压槽取汁。②子弟:年轻人。③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不行:相送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干杯。觞:酒杯。
【赏析】 这首诗写于金陵,是李白赠给送行朋友的。首句点明季节、时间。柳絮飘飞的暮春时节,江南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饮酒。“满店香”,柳花本无香味,这个“香”既是春的气息,又是酒店酒香。次句写酒店女主人捧出新压榨出来的酒劝客人品尝。三、四两句写“金陵子弟”来为诗人送行,欲行的诗人和相送的金陵子弟都喝尽了杯中的酒,显示出他们之间情谊的深厚。最后“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绵长的情谊与流之不尽的长江水相比较,谁短谁长?以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惜别之情。
全诗热情洋溢,语言明快,以吴姬劝酒,金陵子弟相送,与流水比短长等情景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子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其豪放性格。沈德潜评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
高 考 导 航
(2014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Ⅰ〉)(原文在第八课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解析】 本题从颠倒是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A项“直言不讳”一词与原文不符。于休烈借赞圣主明君委婉地回答了肃宗。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1)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罪己”“规过”的翻译。(2)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亲贤”“推毂”“曾”的翻译。 【答案】 (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换今词)、“调”(词序)、“选”(词义)、“固”(结构)、“意”(意译)等翻译方法。
学 习 目 标
1.了解王安石及相关背景知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2.了解词类活用现象;进一步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正确处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课 前 预 习
4.一词多义 (一)虚词
(二)实词
7.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著有《临川集》。 王安石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8.了解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游褒禅山后写下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文中叙述了他和几位同伴游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
9.开阔视野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东北15里,风景秀美,现尚有两洞。 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右壁有题刻诗文。 出前洞,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未有人走到底。
“游……记”已标明这是作者的游山之作,文章借题发挥,谈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课 堂 互 动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整体把握 第1自然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解释“华实”之“华”乃“花山”之“花”的误读。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皈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第2自然段则全是记游。先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可以说,前洞是宾,后洞是主,作者本来要探索的就是后洞,自然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而这种景色都在险远之处,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半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作者事后悔恨万分,因为当时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未能极尽游赏之乐。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第1、2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
(二)自主思悟 1.第1自然段开头几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文章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开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是“华山”,由褒禅山引出名称的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此山名的由来,又由此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又为下文写游览华山洞作交代。
2.第1自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第1自然段记所游山名,交代“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3.前洞和后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将二者对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前洞平坦空旷,记游者甚众;后洞则幽暗深远,“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作者将二者对比,是为下文议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
4.第2自然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游前洞略写,游后洞详写。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三)深入探究 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作者为什么要写“仆道”石碑上文字“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作者写“其文漫灭”的“仆碑”上“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说明今人称褒禅山“华山”是错误的,也为后文“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提供事实根据。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这样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从洞的位置、距离、环境的危险程度、游人的多寡几个方面对前洞和后洞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己游后洞的经历作铺垫,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后文的议论张本,使自己的观点有根据:“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作者出洞时,说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有什么作用? 作者听信别人懈怠之话,“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本来就有后悔之意,再加上有力气,火把还可以照明,却失去了观赏洞中更深处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那后悔的程度就更强烈了,为后文关于“志、力、物”尤其是“志”在成功中的作用的论述作了事实准备。
【答案】 B(A.谬:miù;C.胜:shēnɡ;D.梵:fàn。)
【答案】 C(两个“之”都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前“其”代“我们”,后“其”代“那”;B 【答案】 C(两个“之”都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前“其”代“我们”,后“其”代“那”;B.前“于”表示“对”,后“于”表示“在”;D.前“以”是连词“而”,后“以”表原因。)
【答案】 B(A.得:①能够;②得到,动词。B.文:文字。C.穷:①走到尽头;②尽。D.至:①到达的游客;②到达。)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 C.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D.①④⑤/②③/⑥/⑦/⑧/⑨ 【答案】 C(①④介词,在。②③⑤介词,对,对于。⑥介词,比,表比较。⑦介词,被,表被动。⑧介词,到。⑨介词,向。)
5.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答案】 D(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作代词。)
6.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答案】 A(A是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表停顿,其它的都是代词,“……的人”。)
8.对“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从它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B.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识。
C.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名称。 D.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识。 【答案】 C
9.下列对褒禅山名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山应该叫“华山”,“花山”是错误的称呼。 B.褒禅山本名是“花山”,后被慧褒和尚称为“华山”。 C.褒禅山被称为“华山”,是因为有一个华山洞的原因。 D.褒禅山先后被称“花山”“华山”,在当时被称褒禅山。 【答案】 D
10.下面对文章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淡无奇,并没有其它作用。 B.由“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内容上环环相扣。 C.从“距洞百余步”到“盖音谬也”,从字面上来看,这几句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
D.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感想和议论张本。 【答案】 A(第一句的作用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有着先引和铺垫作用。)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3~5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3自然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段首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索,所以没有探索不到之处。
以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益,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要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便是作者游览华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4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仆碑文字和读音问题相照应,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第3、4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借游赏经历抒发有关议论,是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二)自主思悟 1.第3自然段开头写“古人”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与世人的避难就易形成对比。
2.第3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2)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3)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4)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到达目的地,也可以“无悔”。
3.第3、4自然段中,作者的第二点心得体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文章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 (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得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深入探究 1.本文由“仆碑”生发出的“深思慎取”的观点和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的“尽吾志”的观点,彼此之间有何联系?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言外之意,古人为求一得,总是竭尽全力、深入考察,“我”虽然探险失败,但也应为求一得而认真总结。
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引申一步,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再上升到理论,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一观点正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求思之深”的结果。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两者相辅相成。
2.作者为何由“仆碑”而“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呢?“仆碑”和“古书”有什么关系? 作者并不只想就“仆碑”上的文字进行议论,而是想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上的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因此作者自然由“仆碑”过渡到“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仆碑”和“古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是“斑”和“豹”的关系。
3.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者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者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
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者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
4.本文是篇游记,并不重描绘山川景物,而重在说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重在说理。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四)概括主旨 作者通过记叙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想,说明了为干出一番宏大的事业,必须“有志”而且要“尽吾志”的道理,还指出“学者”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而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
(五)鉴赏艺术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精于剪裁,善于铺垫。 本文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的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不是写作的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的记叙。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的铺垫,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总之,为突出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
3.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答案】 A(“观”解释为“景象”。)
【答案】 C(A项中“所以”表原因;B项“非常”解释为“不同寻常”;C项古今同义,均作“所说的”讲;D项中“至于”意思是“到……”,其中“于”是引出对象的介词。)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以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获,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 B.作者通过论述心得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C.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双重否定,强调“有志”;提出“力”“物”这两个条件时,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 D.作者写仆碑上的文字,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其目的也是表现有志的主题。 【答案】 D(不是“表现有志的主题”,而是为了表现不人云亦云,必经深思而慎取的主题。)
5.下面对第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与第1自然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 B.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
C.“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传,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 D.针对社会上以讹传讹的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抽象到具体,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答案】 D(应为“从具体到抽象”。)
课后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名 著 博 览
老残游记 长篇小说。题洪都百炼生撰,实为清末刘鹗作。二十回。以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的经历为线索,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暴露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着重抨击了那些名为“清官”、“能吏”,实为昏官酷吏的虐民行为。痛斥他们以“万家流血”而染红自己帽顶的罪恶本质。其中以玉贤、刚弼两酷吏形象写得最为出色。
作者对清政府寄予希望,认为封建社会虽如同一盘“残局”,只要让老残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罗盘,仍可走出一条“补残”之路。故对资产阶级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极尽咒骂之能事,表现出明显的反动立场。小说描写技巧较高,尤善写景状物。以第二回中对大明湖千佛山的描写最为著名。另如白妞说书一节,亦播传人口。又有续集九回,其中六回写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的恋爱故事,宣传佛学思想,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没落情绪。另三回则写老残梦游地狱事,十分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