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曾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 首先自我介紹 ; 個人聯合大學電機系 畢業,服完兩年兵役後, 75 年開始就 業 ; 四年內換了幾個工作, 79 年創立貿 特科技, 90 年、 91 年分別於大陸寧波 與昆山設立特一電子與柏特電子,經 歷 20 年的工作磨鍊,今天事業上算是 穩定、成熟 ! 承蒙曾老師看重,利用一.
Advertisements

中正國中 特教組長 粘玉芳 校內分機 : /02/21. 下列條件擇一: 一、身心障礙手冊 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證明.
三国演义 1· 人物介绍 2· 作品介绍 目录 1· 刘备 2· 关羽 3· 张飞 4· 诸葛亮4· 诸葛亮 5· 曹操 6· 桃源结义6· 桃源结义 7· 神机妙算7· 神机妙算.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示範課 -- 作文立意. 重溫作文構思課  構思嘗試深化  多角度思考  宜先剖析題目, 運用聯想, 循序漸進擴大範圍, 然後歸納材料, 定訂主題  同學的作品, 反映部分能夠掌握, 主線清晰, 層 層深入, 舉例恰當  但有部分同學只有枝葉, 欠缺主線, 更無中心思 想, 反映立意不足.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幼教人員法律事件探討 ─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姚其壯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至第六條〉 第二章 幼稚園設立及其教保服務 〈第七條至第十四條〉 第三章 幼稚園組織與人員資格及權益 〈第十五條至第二十八條〉 第四章 幼稚權益保障 〈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三條〉 第五章 家長之權利與義務 〈第三十四條至第四十條〉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V.S 動動腦 V.S 動動腦 慎重 讓人感到 尊重 輕便 讓人聯想 隨便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北方北方 南方南方 魏蜀吴魏蜀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东汉 隋朝隋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 年 —589 年)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苏轼 苏轼官翰林学士的时候,曾问幕下士 说: “ 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 ,幕下士 说: “ 柳 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 板,歌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 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 唱 ‘ 大江东去 ‘’’ 。
隆中对 陈寿.
《三国演义》开篇词 《临江仙》 【明】杨慎 杨洪基.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九章 三国、西晋.
3/4/2017.
文化传播网 庹氏匾额作品欣赏 资料来自单身不贵族QQ空间 点击翻页.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折线统计图》 丰台区大红门一小 白红杰.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隆中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课 职业生涯规划决策.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特点 作用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制作:廊坊市第二中学 李占营.
聊书吧.
三 国 Made By:于洋、郭升赐、杨宏、喻肖敏.
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 陸軍砲兵上校 王傳照 第一篇 第一章:地緣政治思想的緣起.
孔隆教育 孔隆教育 23 ﹡隆中对 孔隆教育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其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如何作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青草國小 授課講師:王在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目标: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赏析诗歌。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赤壁赋 苏轼.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看图说史.
隆中对 陈寿.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月光曲 贝多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国演义.
刺史 州牧 州牧割据.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西藏 Tibet.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人教课标版) 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人: 孙东霞
十几减5、4、3、2.
第二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UML实例之赤壁之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导入新课

第18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 培养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历史史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分裂时期的动荡,体会统一时期的安定,培养热爱统一和维护统一的意识。

重点 认真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 难点 理解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为什么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重点 认真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 难点 理解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为什么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故事知多少? 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 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一、官渡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一、官渡之战 1.官渡之战的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成为最强大的两股割据势力,都想一统中原。 2.官渡之战的过程 3.官渡之战的影响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之后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的割据战乱局面。

“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三国志》

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 “非常之人,超世之才” ——《三国志》

袁绍 曹操 优势 劣势 姓名 类别 有很高的政治威望;兵多地广;是最大的割据势力。 政治上的优势;手下人才济济;粮食储备丰富;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为人多疑;优柔寡断;不善用人。 兵少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 的主动;招贤纳士,人才济济。 军事:精通《孙子兵法》,具有杰出的 军事才能。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原因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  的主动;招贤纳士,人才济济。 主观 经济: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军事:精通《孙子兵法》,具有杰出的 军事才能。 客观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二、赤壁之战 1.背景: 2.目的: 3.过程: 4.结果及影响: 曹操企图一统天下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战前形势 曹操 刘备 孙权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成都武侯祠 蜀主窥吴向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杜甫 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散文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天文学家。生于公元181年4月14日,卒于公元234年8月28日,谥曰忠武侯。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三 顾 茅 庐

《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

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孙权,政治家。吴大帝。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跟随其兄孙策征讨江东。建安十三年,曹操夺取荆州,沿江而下,孙权摈弃群臣归降之议,联合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黄龙元年(229)称帝 。善于用人,得到周瑜的辅助。曹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周瑜  (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念奴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天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地利 人和 骄傲轻敌;曹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曹军水土不服, 疾病流行;曹军是北方人, 不习水战;曹操指挥失误。 孙、刘 人少力弱 地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人和 请思考: 曹操官渡之战大获全胜,而赤壁之战却败回北方,其原因何在?有何启示?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2.三国形成的过程 3.三国建立的影响 4.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提示: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国的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诸葛亮治蜀期间,注意减轻赋税、奖励农耕,重视水利,蜀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丝织业都很发达。诸葛亮还改善了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船只 吴-青瓷灯   吴国造船业水平较高,水上交通发达。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和南洋许多国家保持着友好贸易往来,大秦商人从海路到达吴国,也受到孙权的招待。

小结:历史大事记 200 曹操—袁绍 袁败 曹操—孙、刘 曹败 208 1.官渡之战 双方将领 结果 年代 2.赤壁之战 双方将领 结果

洛阳 曹丕 220 成都 刘备 221 建业 孙权 222 3.魏国建立 年代 都城 皇帝 4.蜀国建立 年代 都城 皇帝 5.吴国建立 年代 都城 皇帝 洛阳 曹丕 220 4.蜀国建立 年代 都城 皇帝 成都 刘备 221 5.吴国建立 年代 都城 皇帝 建业 孙权 222

课后练习 知识巩固 能力拓展 延伸探究

A C 1.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是( )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曹丕 2.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1.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是( )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曹丕 2.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C

1.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提示:当时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生活比东汉时期进步了许多

  三国演义的故事家喻户晓,曹操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阴险狡诈。鲁迅却认为“……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请搜集曹操的历史资料和文艺作品中对曹操的描写和刻画。对比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看看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 探讨为什么历史和文学作品会有如此大的反差?我们应该怎样鉴别文学作品和历史?

曹操的势力很快壮大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唯才是举 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精通《孙子兵法》

你如何评价曹操? —— 鲁迅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 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 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 是一个英雄。” —— 鲁迅 你如何评价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吗? 粉白脸细眉长目。 在脸谱中,白色象 征阴险疑诈。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吗?

VS 讨论: 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是什么? 2.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目的: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想乘胜统一全国。   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