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能量代谢与供能系统 初三年级 教师:王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energy metabolism ) 合成自身 分解自身 合成自身 分解自身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异化作用.
Advertisements

渡黑水溝 郁永河. 2 戎克船:是明末清初時期往返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 ∗ 1. 關於台灣的開發歷史,我們到底了解多少呢?不妨試著說出 就我們所知有關台灣開發史的故事、小說、電影、音樂與大 家分享。 ∗ 2. 什麼是黑水溝?黑水溝為什麼會成為大陸移民渡海來臺時最 大的威脅? ∗ 3. 有聽過「六死三留一回頭」、「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這兩.
第八章 运动与免疫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第二节 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免疫调理.
健康生活方式之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的益处  防治代谢综合症  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  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功能  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 减轻精神压力  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实务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危害 来源 食品本身含有,如河豚鱼毒素、组胺等 种养殖过程带入,如农药兽药残留 人为添加,如三聚氰胺、甲醛、罂粟壳等 外界污染,如重金属、真菌毒素等 食品危害来源及分类 危害 分类 物理危害:玻璃、金属、头发丝等 化学危害:农兽残、天然毒素、添加剂等.
耳鸣的原因及治疗 耳鸣的相关知识 周敬之整理,制作。.
生命期与营养.
提高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2 主讲:陈尉
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第六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专题二 新陈代谢 植物新陈代谢 动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energy metabolism and body temperature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定义:生物体内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 着的能量的释放、贮存、转移和利.
人体能量的生成 1.
人体能量的生成.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生物的新陈代谢.
本文件不代表官方立場,且作者已盡力確保資料的 準確性,惟任何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本資料所造成的損害,作者不負賠償責任。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提高教学有效性刍议 赵占良 2010年10月.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对急性运动的反应 依据不同的运动模式,各能量代谢系统的动用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 目的要求:掌握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 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变化的特点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糖尿病流行病学.
足球教练员岗培教材(B级).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 一、最大摄氧量 (一)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正常值 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生物化学‖》 ————动态部分.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专题复习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谭守东.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生物化学习题.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的概念
一、新陈代谢 二、新陈代谢的特点和调节 三、生物能及高能化合物
Introduction of Bioenergetics 生物能学介绍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讨论 1、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吗? 2、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直接利用它们吗?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生物固氮) 一、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ATP SLYTYZJAM.
§3.1 新陈代谢和酶 概念:由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效 应的有机物 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第二节 新陈代谢与ATP.
新陈代谢与ATP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1.ATP的结构: A-P~P~P 高能磷酸键 ADP+ Pi+ 能量 酶 磷酸基团 腺苷.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生物组 陈丽芳.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 ——ATP.
呼吸作用 SLYTYZJAM.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 自制葡萄酒与酵母菌形态观察 第二组 组员:陈安书 董思瑶 裘佳妮 田 泳 王 凯 叶 琳.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细胞与能量 浙江省普陀中学 张雷明.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运动中能量代谢与供能系统 初三年级 教师:王艳 运动中能量代谢与供能系统 初三年级 教师:王艳

一、什么是能量代谢? 二、运动中的能量代谢有什么特点? 三、 三大供能系统所对应的运动项目 一、什么是能量代谢? 二、运动中的能量代谢有什么特点? 三、 三大供能系统所对应的运动项目

一、什么是能量代谢? 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堪称是一个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在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物质代谢。物质代谢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人体内能量的来源 人体要维持体温和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 人体所需的能量只能从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提取。因为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也不能利用外部供给的能量。这些能源物质分子结构中隐藏着化学能,通过氧化可释放出来。 人体的组织细胞也不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能量,而需要一个中间环节——ATP。 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约50%直接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其余的50%是可被机体利用的自由能,它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内。

二、運動中的能量代謝有什么特點?

(一)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ATP—CP(磷酸肌酸)] CP+ADP ATP (二)乳酸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 (三)有氧氧化系统 糖、脂肪+O2 CO2+H2O+ATP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1.磷酸原系统 ATP → ADP+Pi+E CP+ADP → C+ATP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极快; 肌中贮量少,最大强度运动持续供能时间6-8秒; 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

2.酵解能系统 肌糖元+ADP+ Pi →乳酸+ ATP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能源:肌糖元; ATP生成有限; 终产物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 用于2-3’的最大强度运动

糖酵解系统——乳酸生成和供能 运动时,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可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出能量供肌肉运动,这个过程的简式为: C6H12O6 2C3H6O3 + 3ATP 从肌糖原开始进行酵解,1分子肌糖原可净生成3ATP(消耗1ATP,生成4ATP);从葡萄糖开始进行酵解可净生成2ATP(消耗2ATP,生成4ATP)。

3.氧化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人体的有氧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个体的吸氧量、 最大吸氧量的大小和身体肌肉对氧气的利用能力 大小。 糖 脂肪 +ADP+Pi+O2 →CO2+H2O +ATP 蛋白质 特点:有氧代谢;供能速度慢; 能源:糖、脂肪、蛋白质; 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 用于耐力或长时间的活动

(有氧氧化系统) (1)吸氧量: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以每分钟计算)内,肺换气过程中,从肺泡中摄取的氧气量或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中供给人体实际消耗和利用的氧气量。

(有氧氧化系统) (2)最大吸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达到本人的运动极限水平时,在单位时间(以每分钟计算)内所社区的氧气量。

(有氧氧化系统) 吸氧量和最大吸氧量是评价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大小的综合指标。 青春期前男女生的最大吸氧量的差异很小,12~13岁之后差异逐渐显著。 13~17岁是女生发展的高峰期,18~20岁是男生发展的高峰期。以后男生以每年2%、女生以每年2%~3%逐渐下降。

(有氧氧化系统) (3)身体肌肉对氧的利用率:一是决定肌肉的纤维类型,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二是肌肉运动时的供血量大,有利于运动时肌肉获得较多的血液供应,使最大吸氧量提高,一般耐力练习有助于提高最大吸氧量。

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 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30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达最大。 蛋白质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原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

三、三大供能系统所对应的运动项目 从事不同的运动项目时,ATP重新合成的能量来源途径不尽相同: 例如:跑步 50M--ATP直接放能 马拉松长跑----能量几乎全部由有氧呼吸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