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基于多彩,互鉴助力发展 关于《如何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1、亚非文明主要产生于哪几个区域?典型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学生课堂问题回答的自我评估表 序号 问题回答自评项(相应项√) 完全能回答 能回答部分 不能回答 1 2 3 4 5 6 7 总体自评 听讲后(相应项√) 会 疑问
记录的主要文明: 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古代北非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非洲黑人文明、西欧文明、斯拉夫文明、北美洲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太平洋文明、中华文明。
一、当今世界的文明是多彩的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印度文明 ■日本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非洲文明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印度文明 ■日本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非洲文明 “亨廷顿分法”
1、亚非文明主要产生于哪几个区域?典型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 1、亚非文明主要产生于哪几个区域?典型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两河流域:农耕、汉莫拉比法典等 尼罗河流域:农耕、金字塔建造等 黄河长江流域:农耕、青铜器冶炼等 印度河流域:农耕、佛教等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2、与古代亚非文明相比,古代希腊文明有怎样的特色? 经济特色: 政治特色: …… 海上贸易为主 民主政治为主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 2、与古代亚非文明相比,古代希腊文明有怎样的特色? 海洋文明 经济特色: 政治特色: …… 海上贸易为主 民主政治为主
3、世界文明为什么具有多样性?你如何理解“文明的多样性”与“文明的交流互鉴”之间的关系。 文明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区域的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区域人们创造的多样性等。 关系:文明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和前提;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区域文明的丰富和发展等。
中华文明 二、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 古代中华文明 ——外向传播为主——“东学西渐” 近代中华文明 4、从文明的流向看,区域文明间交流互鉴有哪两种基本方式? 中华文明 “走出去” “引进来” 古代中华文明 ——外向传播为主——“东学西渐” 近代中华文明 ——内向吸纳为主——“西学东渐”
二、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 合作探究 (什么阶级或阶层;选择学什么?开展什么运动;)
古代中华文明的外向传播——东学西渐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等。 古代中华文明 …… 人物外出: 事物外传: 交通外通: 张骞、鉴真、玄奘、郑和…… 古代中华文明 制度、物产、技术、思想、习俗…… 海陆丝绸之路…… ……
近代中华文明的内向吸纳——西学东渐 明末清初 鸦片战争后 ◇面对“西学东渐”的基本态度 “自利氏(利玛窦)东来,得其天文、数学之传者,光启(晚明)为最深。” 无形之巧胜于有形之巧万倍也,何必见异思迁,用夷变夏哉! 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若是绝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 全盘西化 主动学习 杨光先(清初):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坚决拒绝 顽固拒绝 “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 ” 试图调和 中体西用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国人是怎样学习“西学”的? 地主阶级——学技术——洋务运动 “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制度——戊戌变法 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资产阶级革命派——学制度——辛亥革命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先进知识分子——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5、为什么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学习的内容不同呢? 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 李鸿章 军事技术 康有为 君主立宪制 代表人物 学习内容 社会背景 李鸿章 军事技术 康有为 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 民主共和制 陈独秀 民主和科学 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内外交困; 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意识到先进的军事技术是西方的长技等。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反对外来侵略战争屡遭挫折,民族危机加重;意识到革新政治制度的必要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提出政治经济的诉求等。 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根本性改变;北洋军阀复辟逆流;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等。
“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这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国度如何发展文明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切实行动。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明 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冲突性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明 6、我们追求多元文明间怎样的交流互鉴? ——习近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明 7、我们追求多元文明间怎样的交流互鉴? 意识上:积极交流,了解世界文明…… 态度上:平等、尊重、包容…… 技术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策略上:保持优化自我特色……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文明发展,世界和谐!
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交流基于多彩 互鉴助力发展 意义: 基础: 文明发展 文明的多样性 世界和谐 …… 案例内容: “东学西渐”“西学东渐” 多元共存
“随手拍”行动 宁波外滩天主教堂 建于19世纪末
人物外出: 玄奘 鉴真 郑和 ……
技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铸铁、凿井、建筑等 物产:丝绸、漆器、瓷器等 习俗:喝茶、服饰等生活习俗,过年等节日习俗等 …… 事物外传: 制度: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市坊制等 技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铸铁、凿井、建筑等 物产:丝绸、漆器、瓷器等 习俗:喝茶、服饰等生活习俗,过年等节日习俗等 ……
交通外通: 沟通东西的交通要道。
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2万亿美元。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交通外通: 遣唐使的路线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仿效隋唐实行大化改新, 奠定了国家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