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歷史簡述 金氧半導體 (CMOS) 電晶體的操作,被當成是一種理想的開關。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1 歷史簡述 金氧半導體 (CMOS) 電晶體的操作,被當成是一種理想的開關。 當符號只用來顯示開關的邏輯,以建立其功能時, 使用圖2.1(a) 的符號。如果基體 ( 基底或井區 (well)) 的電路連線必須顯示時, 用圖2.1(b) 的符號。圖2.1(c) 的符號,會在其他文獻中遇到。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是一種多數載子 (majority-carrier) 的元件,電流受施加於閘極上的電壓所控制,而在源極與汲極之間的通道流動。在nMOS電晶體中,主要載子為電子,在pMOS電晶體中,主要載子為電洞。 圖2.2所示為一簡單的金氧半導體結構,結構的頂部為良導體,稱為閘極。 中間層為一非常薄的二氧化矽絕緣層,稱之為閘氧化層 (gate oxide),底層為有摻雜的矽基體。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在圖2.2(a) 中,負電壓施於閘極,所以會有負電荷聚集在閘極上,而會移動的正電荷電洞,則被吸引至閘極下方的區域,此稱之為累積模式 (accu-mulation mode)。圖2.2(b) 中,低正電壓施於閘極,使正電荷出現在閘極,這時基體的電洞,就會自閘極正下方的區域驅離,而在閘極下方形成空乏區 (depletion region)。在圖2.2(c) 中,當施加較高的正電位,而超過臨界電壓 Vt 時,就會吸收更多的正電荷至閘極。而電洞會更加被驅離開原位置,並且基體中小量的自由電子,會被吸引至閘極下方的區域。此p型基體的電子傳導層,稱為反轉層 (inverson layer)。
圖2.3所示為nMOS電晶體,其中源極與p型基體接地。 圖2.3(a) 中,閘極對源極電壓值 Vgs 低於臨界電壓值。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3所示為nMOS電晶體,其中源極與p型基體接地。 圖2.3(a) 中,閘極對源極電壓值 Vgs 低於臨界電壓值。 基體和源極,或基體和汲極之間的接面呈反向偏壓, 沒有電流的流動。這種操作型態稱為截止 (cutoff)。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3(b) 中,閘電壓高於臨界電壓值。 如果Vds=0( 也就是Vgs=Vgd),就不會有推動電流由汲極向源極流動的電場。當施加小正電位差Vds至汲極時 ( 圖2.3(c)),電流Ids就會由汲極經通道向源極流動 。這種操作模式就稱為線性 (linear)、 電流大小會隨汲極電壓和閘極電壓而增加。如果Vds值夠大,以至於Vgs<Vt,則靠近汲極的通道就不再反轉,而變成夾止狀態 (pinched off) ( 圖2.3(d))。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綜合來說,nMOS電晶體有三種操作模式。如果Vgs<Vt,電晶體就會截止,而沒有電流。如果Vgs>Vt,而且Vds值不大的話,電晶體的作用就像線性電阻,電流會正比於Vds值。如果Vgs>Vt,而且Vds值夠大,電晶體的作用就像是電流源,電流大小和Vds值無關。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4中, n形基體與高電位連結,當閘極為高電位時,汲極與源極間沒有電流。當閘極電壓下降直到臨界值Vt時,就會吸引電洞而立即在閘極下方形成p型通道,使電流在汲極與源極間流動。
金氧半導體電路延遲效應的發生,是由電路上電容的充放電時間而決定。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金氧半導體電路延遲效應的發生,是由電路上電容的充放電時間而決定。 由源極或汲極對基體間的p-n接面逆向偏壓,會造成額外的寄生 (parasitic) 電容。連接電晶體的金屬內連線也會形成非常明顯的電容。
2.2 理想電流 - 電壓特性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操作區域: 截止區或次臨界區 線性或非飽和區 飽和區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2 理想電流 - 電壓特性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操作區域: 截止區或次臨界區 線性或非飽和區 飽和區 一階 ( 理想蕭克萊 ) 模型。在截止區(Vgs<Vt) 內,沒有通道的產生,並且從汲極到源極間沒有電流的流動。 其他區域 ,閘極會吸引載子 ( 電子 ) 以形成通道。電子會以正比於兩區域間電場大小的速率,由源極漂移至汲極。
已知電容器各極板的電荷為Q=CV。在通道內的電荷Q通道為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已知電容器各極板的電荷為Q=CV。在通道內的電荷Q通道為 (2.1) 其中Qg為閘極對通道的電容,而Vgc–Vt為吸引電荷至通道,以超過由p反轉為n所需要的最小電壓量。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如果源極的電壓為Vs,而汲極為Vd,則平均值就是Vc=(Vs+Vd)/2=Vs+Vds/2。圖2.5所示,閘極與通道電位的平均電位差Vgc等於Vgs–Vds/2。
閘極可以當作是平行板電容,其電容值正比於閘氧化層厚度以上的面積。如圖2.6所示,閘極的長度為L,寬度為W,氧化層的厚度為tox,其電容值為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閘極可以當作是平行板電容,其電容值正比於閘氧化層厚度以上的面積。如圖2.6所示,閘極的長度為L,寬度為W,氧化層的厚度為tox,其電容值為 (2.2) 其中,二氧化矽的介電常數ox=3.90,0是真空介電係數,0=8.85‧ 10–14F/cm。通常ox/tox項稱為Cox,就是閘氧化層的單位面積電容值。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通道內的每一個載子,都會被加速至正比於橫向電場的平均速度值,此橫向電場就是源極與汲極間的電場。比例常數稱為遷移率。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通道內的每一個載子,都會被加速至正比於橫向電場的平均速度值,此橫向電場就是源極與汲極間的電場。比例常數稱為遷移率。 (2.3) 電場E是由汲極與源極間的電壓差除以通道長度而得 (2.4)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載子通過通道所需要的時間,可以用通道長度除以載子速度而求得:L/v 。因此,源極與汲極間的電流,就是通道內的電荷總數量,除以經過通道所需的時間。 (2.5) 其中 (2.6)
線性區的操作,即Vgs>Vt, Ids的增量幾乎與Vgs呈線性的關係,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線性區的操作,即Vgs>Vt, Ids的增量幾乎與Vgs呈線性的關係, (2.7) 如果Vds>VdsatVgs–Vt,則通道就不會在汲極的鄰近區域反轉;這種現象稱之為夾止。 在Vgs>Vds,以及Vds>Vdsat (2.8) 定義為電晶體全開 (fully ON) 時的電流值 (2.9)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10)
圖2.7所顯示的,就是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特性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7所顯示的,就是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特性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pMOS電晶體的反應也相同,但符號相反,電流 - 電壓特性圖位於第三象限,如圖2.8所示。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pMOS電晶體的反應也相同,但符號相反,電流 - 電壓特性圖位於第三象限,如圖2.8所示。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3 電容 - 電壓特性 2.3.1 簡易金氧半導體電容模型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的閘極,就是良好的電容器。其電容值就是要用來吸引電荷,以造成反轉層,所以需要高閘極電容值,以得到高的Ids。 電容值為 (2.12) 當電晶體開啟時,通道會自源極起延伸。當估算閘極電容時,把閘極電容值止於源極, 稱此電容為Cgs。
大多數使用在邏輯電路的電晶體,其製造時都會採取最小長度, 造成最高的速率,與最低的功耗。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大多數使用在邏輯電路的電晶體,其製造時都會採取最小長度, 造成最高的速率,與最低的功耗。 (2.13) 其中 (2.14)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9所說明的是兩個串聯的電阻。圖2.9(a) 中,每一個源極與汲極都有其各自的接觸窗擴散層隔絕 (isolated) 區。圖2.9(b) 中,底部電晶體的汲極,和頂部電晶體的源極,共同分享 (shared) 一個接觸窗擴散區。圖2.9(c) 中,源極與汲極合併為一個無接觸窗區。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金氧半導體閘極位居通道的上方, 閘極電容有兩個部分:本質電容,與重疊電容。 1. 截止 (Cutoff):當電晶體為關閉狀態(Vgs=0)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3.2 更複雜的金氧半導體閘極電容模型 金氧半導體閘極位居通道的上方, 閘極電容有兩個部分:本質電容,與重疊電容。 1. 截止 (Cutoff):當電晶體為關閉狀態(Vgs=0) 2. 線性狀態 (Linear):Vgs>Vt 3. 飽和 (Saturation):Vds>Vgs –Vt 表2.1所顯示的就是此三個區域反應的概略情形: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在真正的元件中,閘極和源極,或閘極和汲極有小量的重疊,且閘極的邊緣區域會終止在源極與汲極的區域。這會導致額外的重疊電容,就如同圖2.10所示。這些電容正比於電晶體的寬度。其電容的代表值為Cgsol=Cgdol=0.2~0.4fF/m 。 (2.15)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11(a) 所示,為長通道nMOS電晶體的Cgs和 Cgd。圖中顯示,在Vgs–Vt為某值時,標準的電容值會以Vds的函數而改變。 當Vds=0時, Cgs=Cgd=C0/2。當Vds增加時,電容就會趨近Cgs=2/3C,而且 Cgd=0。 圖2.11(b) 所顯示的,是短通道電晶體 的電容值。 由於重疊電容Cgd(重疊)值非常明顯,使Cgd在飽和狀態時,並不會趨近至0。對短通道電晶體而言,重疊電容會變得更為重要,因為這時它佔了全部電容的大部分。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12所顯示的,是0.35 m製程所生產之電晶體,在源極與汲極的七種反應組合下,所形成的有效閘極電容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12所顯示的,是0.35 m製程所生產之電晶體,在源極與汲極的七種反應組合下,所形成的有效閘極電容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3.3 更複雜的金氧半導體擴散電容模型 源極擴散層和基體間的反向偏壓p-n接面,會造成寄生電容。電容和源極擴散區的面積 (area)AS,以及側壁周長 PS 的大小有關。幾何形狀在圖2.13 面積值 AS=W‧D。
其中Cjbs的單位是電容 / 面積,Cjbsw的單位是電容 / 長度。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總源極寄生電容為 (2.16) 其中Cjbs的單位是電容 / 面積,Cjbsw的單位是電容 / 長度。 空乏區域的厚度取決於逆向偏壓,此區接面電容為 (2.17) Cj為零偏壓時的接面電容,MJ為接面階級係數 (junction grading coefficient),其代表性的範圍在0.5至0.33之間 。
0為內建電位 (built-in potential),與摻雜的程度有關。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0為內建電位 (built-in potential),與摻雜的程度有關。 (2.18)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總結來說,金氧半導體電晶體可以視為具有電容的四端點元件,就同圖2.14所顯示,在各端點間會形成電容。閘極電容內含了本質電容。 源極和汲極有重疊區域。源極與汲極則對基體,存有寄生擴散電容。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 非理想電流 - 電壓效應 圖2.15所顯示的,是以180 nm製程所製造的單位nMOS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特性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 非理想電流 - 電壓效應 圖2.15所顯示的,是以180 nm製程所製造的單位nMOS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特性圖。 隨著Vgs的提升,飽和電流值的增加較Vgs的二次方為少。其原因是兩項效應所造成:速度飽和 (velocity saturation) 與遷移率的衰減 (mobility degradation)。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1 速度飽和與遷移率的衰減 根據式 (2.3),載子漂移速度,以至於電流,都會隨源極與汲極間之橫向電場Elat=Vds/L,呈線性的增大。在弱電場情形下確是如此;在高電場強度時,因為載子的分散,還有在圖2.16所顯示
如果電晶體速度完全飽和時,,飽和電流變成 [Bakoglu90]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23) 在沒有速度飽和的情況下,飽和電流為 (2.24) 如果電晶體速度完全飽和時,,飽和電流變成 [Bakoglu90] (2.25)
大體而言,模型的建立是根據三項符合電流 - 電壓曲線特性的經驗參數:,Pc與Pv。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大體而言,模型的建立是根據三項符合電流 - 電壓曲線特性的經驗參數:,Pc與Pv。 (2.26) 其中 (2.27)
圖2.17比較了一個速度飽和nMOS電晶體,和理想 ( 蕭克萊模型 ) 電晶體的Ids 。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17比較了一個速度飽和nMOS電晶體,和理想 ( 蕭克萊模型 ) 電晶體的Ids 。 當電晶體完全達到速度飽和時,即使增加VDD值,也不會對電晶體的性能造成任何好處。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2 通道長度的調變 在理想下,當電晶體處在飽和狀況時,和無關,電晶體就成了完全的電流源。 汲極與基體間的p-n接面反向偏壓,會隨的增加,而形成寬度為的空乏區。 會有效的縮短通道長度為 (2.28) 假定源極電壓和基體電壓值很接近,即Vdb~Vds。提高Vds會降低有效通道長度。通道長度變短,會造成較高的電流值;圖2.18中的飽合狀態時,Ids會隨Vds的增加而提高。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在飽和區內,我們可以發現 (2.29) 參數是通道長度調變的經驗因子 。
基體是隱含的第四個端子。源極和基體之間的電位差Vsb會影響臨界電壓。臨界電壓可以寫作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3 通道長度的調變 基體是隱含的第四個端子。源極和基體之間的電位差Vsb會影響臨界電壓。臨界電壓可以寫作 (2.30) 就是臨界電壓,是臨界電壓時的表面電位 (surface potential),是基體效應因子 (body effect coefficient),其範圍在0.4~1V1/2。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31) (2.32)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4 通道長度的調變 理想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模型假定當Vgs>Vt時,電流僅由源極流向汲極。在真正的電晶體中,當電壓低於臨界值時,電流不會突然的截止,而會 以指數的方式下降。這種傳導現象,就是所熟知的漏電流 (leakage),當Vds為熱電壓vT的倍數時,漏電流就會上升到最大值。 (2.34) (2.35)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其中是汲極偏壓導致通道能障降低效應係數,一般其範圍在0.02~0.1之間。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次臨界傳導,會因為汲極偏壓導致通道能障降低效應 (drain induced barrier lowering, DIBL) 而更形惡化,此時正Vds會有效的降低Vt。 (2.36) 其中是汲極偏壓導致通道能障降低效應係數,一般其範圍在0.02~0.1之間。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其中IS取決於摻雜的濃度,還有擴散區的面積與周長。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5 通道長度的調變 擴散區和基體之間的p-n接面,或擴散區和井區之間的p-n接面,會形成二極體,就同圖2.19所示。 這些二極體能維持逆向偏壓。 逆向偏壓二極體也會傳導小量的電流 ID。 (2.38) 其中IS取決於摻雜的濃度,還有擴散區的面積與周長。
載子穿透就是流入閘極的閘極漏電流 (gate leakage)。當閘氧化層的厚度增加時,穿隧的可能性就會按指數的規律而減小。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6 穿隧效應 載子穿透就是流入閘極的閘極漏電流 (gate leakage)。當閘氧化層的厚度增加時,穿隧的可能性就會按指數的規律而減小。 當閘氧化層比15~20Å 還薄時,穿隧電流就成了一項要素,而且其大小也和先進製程的次臨界漏電流差不多。圖2.20所繪,為各種閘氧化層厚度下,閘極漏電流密度JG對電壓的對照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溫度會影響電晶體的特性。 載子遷移率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關係為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7 穿隧效應 溫度會影響電晶體的特性。 載子遷移率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關係為 (2.39) 其中T是絕對溫度,Tr為室溫,k為配適參數,其值的範圍是1.2~2.0。 臨界電壓的大小幾乎與溫度呈線性減少,其估計值為 (2.40) 其中kvt的範圍一般都是0.5~3.0 mV/K。
此綜合的溫度效應顯示在圖2.21中,其中ON電流會隨溫度升高而減少,而OFF電流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此綜合的溫度效應顯示在圖2.21中,其中ON電流會隨溫度升高而減少,而OFF電流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圖2.22顯示ON電流Idsat是如何隨溫度升高而減少。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22顯示ON電流Idsat是如何隨溫度升高而減少。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4.9 總 結 臨界電壓值的下降 漏電流 VDD 延 遲 匹 配
2.5 直流轉換特性 2.5.1 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反相器的直流特性 圖2.23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反相器的直流轉換特性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5 直流轉換特性 2.5.1 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反相器的直流特性 圖2.23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反相器的直流轉換特性
表2.2所呈現的,是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在各種操作範圍的情況。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表2.2所呈現的,是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在各種操作範圍的情況。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25為180 nm製程的反相器模擬結果。
當時p=n,反相器的臨界電壓為Vinv為 VDD/2。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5.2 比例效應 當時p=n,反相器的臨界電壓為Vinv為 VDD/2。 有不同比例p/n的反相器,稱為偏斜反向器 (skewed invertor) 。如果p/n>1 ,反相器就是高偏斜 。如果p/n<1 ,反相器就是低偏斜。如果 ,p/n=1反相器就有正常偏斜,或稱為不偏斜 (unskewed)。
圖2.26探討了比例的偏斜性,對直流轉換特性的影響。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26探討了比例的偏斜性,對直流轉換特性的影響。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5.3 雜訊邊限 雜訊邊限 (noise margin) ,能瞭解閘極電壓輸入所允許的雜訊電壓值,而使輸出不致出現錯誤。有兩項參數:低 (LOW) 雜訊邊限 ──NML,與高 (HIGH) 雜訊邊限 ──NMH。參照圖2.27,NML定義為低輸入電壓最大值,和低輸出電壓最大值的差值。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輸入電壓為接受閘極所辨別出的電壓,而輸出電壓為驅動閘極所產生的電壓。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輸入電壓為接受閘極所辨別出的電壓,而輸出電壓為驅動閘極所產生的電壓。 (2.42) NMH則是驅動閘極之高輸出電壓最小值 。 (2.43) 其中VIH=高輸入電壓的最小值; VIL= 低輸入電壓的最大值; VOH=高輸出電壓的最小值; VOL= 低輸出電壓的最大值。
為了達到計算雜訊邊限的目的,反相器的轉換特性,以及電壓準位VIL,VOL,VIH,VOH的定義,都在圖2.28中有所說明。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為了達到計算雜訊邊限的目的,反相器的轉換特性,以及電壓準位VIL,VOL,VIH,VOH的定義,都在圖2.28中有所說明。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5.4 比例反相器轉換函數 圖2.29(a) 就是使用電阻負載,或使用恆定電流源的一般nMOS反相器。如果將電阻負載線,加到下拉電晶體 ( 圖2.29(b)) 的電流 - 電壓特性中的話,就會發現當Vin = VDD時,輸出值Vout(VOL)會較小 ( 圖2.29(c))。當Vin = 0時,Vout就會上升至VDD。當電阻值加大時,VOL會減小,而且反相器開啟時,流動的電流值也會減小。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30(b) 和2.30(c) 所示,當Vin已知,而Idsn=|Idsp|時,找出Vout,就能得到一樣的轉換特性。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大多數互補式金氧半導體製程,都無法做出高阻值電阻和理想電流源。較實際的電路稱為虛擬nMOS反相器 (pseudo-nMOS inverter),如圖2.30(a) 所示。 圖2.30(b) 和2.30(c) 所示,當Vin已知,而Idsn=|Idsp|時,找出Vout,就能得到一樣的轉換特性。 圖2.30(d) 顯示當nMOS電晶體開啟時,恆定的直流電流會流入電路中。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5.5 比例反相器轉換函數 圖2.31(a) 顯示nMOS電晶體,其閘極和汲極的電位接至VDD。源極的電位為Vs=0。而Vgs>Vtn,電晶體為開啟,同時電流流動。如果源極的電壓上升至 Vs=VDD–Vtn,而Vgs減少至Vtn時,電晶體就會切換至關閉狀態。傳遞「邏輯1」的nMOS電晶體無法將源極電壓上拉到VDD–Vtn以上。 有時這種失敗稱為臨界電壓下降 (threshold drop)。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如果已衰減的輸出,要驅動另一個電晶體的閘極時,第二個電晶體就會造成更衰減的輸出值 ( 圖2.31(d))。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當nMOS電晶體的源極電壓上升時,Vsb就不再是零。 源極對基底的電位不為零時,就會造成基體效應,而增加臨界電壓。由VDD=5V所驅動的傳送電晶體,只能產生3.34 V的輸出 。 同樣地,pMOS電晶體傳遞「邏輯1」的性能不錯,但傳送「邏輯0」則不佳。如果pMOS電晶體的源極電壓下降低於|Vtp|,電晶體就會截止。所以,pMOS電晶體僅會下拉至GND電位以上的臨界電壓範圍內,如圖2.31(b)所示。 如果已衰減的輸出,要驅動另一個電晶體的閘極時,第二個電晶體就會造成更衰減的輸出值 ( 圖2.31(d))。
圖2.32所繪內容,是用於輸入電壓可由GND加高至VDD的傳輸閘ON阻抗,並設定輸出電壓值會非常接近輸入值。在區域A 。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32所繪內容,是用於輸入電壓可由GND加高至VDD的傳輸閘ON阻抗,並設定輸出電壓值會非常接近輸入值。在區域A 。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5.6 三態反向器 將傳輸閘用一個反相器串接,所建立的電路就是圖2.33(a) 的三態反向器。當EN=0,且ENb=1時,反相器的輸出就是在三態情況 (Y輸出不會由A輸入所驅動 )。當EN=1,且ENb=0時,Y輸出就等於A的補數。 圖2.33(d) 中所顯示的電路,將A和致能端子 (en- able terminals) 互換。在邏輯上為等效電路,但在電氣特性上,該電路的功能較差,因為如果輸出為三態,但A為轉態的話,來自內部節點的電荷,就會擾亂浮動輸出的節點。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6 切換準位RC延遲模型 RC延遲模型可以利用涵蓋閘極切換範圍的平均阻抗和平均電容,來估算非線性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特性,也能估算電容 - 電壓特性。 RC延遲模型將電晶體視為與電阻串連的開關。一個具有k倍單位寬度的nMOS電晶體,其阻抗值為R/k。因為單位pMOS電晶體的移動率較低,故有較大的阻抗,通常阻抗的範圍是2R~3R。為計算上的方便, 都採用2R為阻抗值。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2.6 切換準位RC延遲模型 RC延遲模型可以利用涵蓋閘極切換範圍的平均阻抗和平均電容,來估算非線性電晶體的電流 - 電壓特性,也能估算電容 - 電壓特性。 RC延遲模型將電晶體視為與電阻串連的開關。一個具有倍單位寬度的nMOS電晶體,其阻抗值為。因為單位pMOS電晶體的移動率較低,故有較大的阻抗,通常阻抗的範圍是。為計算上的方便, 都採用為阻抗值。 我們定義某操作點時的阻抗為
式 (2.45) 所顯示的阻抗,是正比於L/W,並隨Vgs而減少。判定阻抗較好的方法 。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我們定義某操作點時的阻抗為 (2.44) (2.45) 式 (2.45) 所顯示的阻抗,是正比於L/W,並隨Vgs而減少。判定阻抗較好的方法 。
圖2.34為等效RC電路模型,此模型是針對寬度為k倍,在源極與汲極處具有接觸窗擴散的nMOS與pMOS電晶體。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圖2.34為等效RC電路模型,此模型是針對寬度為k倍,在源極與汲極處具有接觸窗擴散的nMOS與pMOS電晶體。
利用RC模型,可以計算邏輯閘的延遲增值。圖2.35顯示如何估算一個扇出值為一的反相器延遲。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利用RC模型,可以計算邏輯閘的延遲增值。圖2.35顯示如何估算一個扇出值為一的反相器延遲。
第 2 章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理論 電晶體把準位傳遞到不對的方向時,就表示有效阻抗值偏大。可以規定單位nMOS電晶體的有效阻抗為2R時,就傳遞「邏輯1」,而單位pMOS電晶體的有效阻抗為4R時,就傳遞「邏輯0」。傳輸閘的有效阻抗,為兩個電晶體阻抗的並聯值。圖2.36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