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一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Advertisements

细菌生理学 (Physiology). 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 营养类型。 自养菌( autotroph ) 异养菌( heterotroph ) 腐生菌 寄生菌 大部分病原菌.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舌尖上的中国 —— 红烧肉 红曲米 豆腐乳 红曲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 脾燥胃 …… 天然色素 —— 红曲色素.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主讲:庄东明 电话: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章 发酵工程基础知识.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上传、处理,尽在:
第3章 细菌的生理 Physiology of Bacteria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与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实验二 细菌的生理学 第二周.
实验材料 1.肠道致病菌的鉴定: 玻片每人2张; 革兰染液; 沙门菌属多价O血清(1套/班); 双糖铁培养基(2支/组,18支/室);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与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熟悉细菌培养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用途。
实 验 五  肠杆菌科检验(一) 西安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第2章 细菌的生理 潘建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争先创优,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骨科支部 董 健.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学教研室 刘 莉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第 十三章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工业的应用.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微生物学实验G 肠道杆菌 病毒的血清学实验 讲解肠道细菌的鉴定程序 组织实验考试.
洗手消毒液(优威) 1.杀菌力卓越,第一个获得中国卫生部“卫消字”批准文号的洗手液
第四章 柠檬酸发酵机制 性质: 分子式C6H8O7,分子量 有两种形式
课程安排-2015年秋学期 周数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作业 1 绪论 讲解+视频 2 第1章 讲解+课堂讨论 3 国庆节放假 4 5
资料1: 火山口海底10000米,暗无天日,不断冒出滚滚的H2S气体。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种微生物---硫细菌。硫细菌可以不断氧化H2S获得能量,而且可以利用周围的CO2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 资料2: 作为生活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深埋地下,勘探专家可以用各种方法检测土样、水样、岩芯等样品中的某类微生物的数量,预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分布地点和数量,这种方法称为微生物石油勘探。微生物石油勘探是一种省钱、省力、简便易行的石油勘探法。甲烷氧化菌、乙烷氧化菌是常用的勘探微生物,它们可以以气态烃为唯一的
一、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 二、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三、生理生化试验 四、血清学检验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一.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二.自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细菌的生理与培养.
李斯特氏菌在牛津琼脂(OXA agar)上典型特征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五 (一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碘的杀菌力强,3-7%碘溶于70-83%的乙醇中 成碘酒。 实验一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实验原理: 1 氧化剂: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杀死微生物。 碘的杀菌力强,3-7%碘溶于70-83%的乙醇中 成碘酒。 2 重金属盐类: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使酶失活。 0·02-0·2%Hgcl2(升汞)溶液对大多数细菌有致死作用。

3 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及核酸变性、破坏细胞膜透性,抑制脱氢酶,氧化酶活性。 乙醇(70%) 4 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效应的物质 ,可抑菌或杀菌。 甲酚杀菌力最强 煤酚皂液(来苏尔)为甲酚和肥皂的混合液。 新吉尔灭:破坏细胞的渗透性

实验材料 1 菌种: 大肠杆菌 2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 消毒剂: 2.5%碘酒,0.1%升汞,75%乙醇, 100%乙醇,1%来苏尔, 0.25%新洁尔灭,无菌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P102 :1(1);2 1 倒牛肉膏蛋白胨平板 2 取0.2ml大肠杆菌菌液加入平板中,涂布均匀。 3 将平板(皿底)划分为6等份,分别将浸有各种消毒剂的小圆滤纸片贴在平板的每一等份中。 4 将贴好滤纸片的含菌平板,置37℃倒置培养24h。 5 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根据其直径的大小,可初步确定测试药品的抑菌效能。(自带尺子) 实验结果 P102 :1(1);2

实验二: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IMViC 与硫化氢试验) 吲哚(I)、甲基红(M)、V.P.试验(Vi)柠檬酸盐利用(C)试验。用以将大肠杆菌与其形状十分相近的肠杆菌属的细菌鉴别开来。 实验目的: 1 学习几种主要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试验及检验方法 认识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2 了解IMViC反应在肠道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实验原理: 1 吲哚试验 : 用来检测吲哚的产生,有些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氨酸。 吲哚 +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红色的玫瑰吲哚 2 甲基红试验(M.R) :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在利 用葡萄糖进行发酵时,前者可产生大量的混合酸,使pH﹤4.5;后者则产生大量的中性化合物丁二醇,pH﹥4.5,因此在发酵液中加入甲基红试剂时,前者呈红色,后者呈黄色。

3 V.P.试验 红色化合物 发酵途径: 葡萄糖 一些细菌具有-乙酰乳酸合成酶系而进行丁二醇发酵。 乳酸 丙酮酸 大肠杆菌 乳酸 丙酮酸 乙醛 乙酰CoA 甲酸 乙醇 乙酰乳酸 二乙酰 3-羟基丁酮 2,3-丁二醇 一些细菌具有-乙酰乳酸合成酶系而进行丁二醇发酵。 EMP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乙酰乳酸合成酶 CO2 H2 -乙酰乳酸脱羧酶 碱性条件 氧 红色化合物 (与培养基中精氨酸的胍基结合) 2,3-丁二醇脱氢酶

4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有些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作为碳源,产生碱性化合物,使培养基的pH 升高,当加入溴麝香酚蓝指示剂时,培养基会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5 硫化氢试验: 有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当其遇到培养基中的铅或铁盐时,形成黑色的沉淀物。

实验材料 菌种: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变形杆菌 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柠檬酸 盐斜面培养基、醋酸铅培养基

实验步骤 一 接种与培养 1 用接种针将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分别穿刺接入2支醋酸铅培养基 一 接种与培养 1 用接种针将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分别穿刺接入2支醋酸铅培养基 2 将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分别接种于2支蛋白胨水培养基(吲哚试验)、 4支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中,置37℃培养24 h 。 3 对照(所有同学共用) 二 结果观察

3 思考题:见书p123 试验结果检查:时间 1、检测试剂,每16个同学一套。 ①甲基红试剂 (M.R试验) ②40%NaOH,5%α萘酚、肌酸(V.P反应) ③吲哚试剂、乙醚(吲哚试验) 2、学生按实验书所介绍的操作方法进行生化反应试验,将实验 结果填入下表中(四人一组结果共享) 菌种 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 V.P.试验 产H2S 大肠杆菌 + - 产气杆菌 变形杆菌) 3 思考题:见书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