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效果、 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 咸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洪 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节 各种标本采集技术 一、痰标本采集技术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 三、呕吐物标本采集技术 四、血标本采集技术 五、尿标本采集技术 六、粪便标本采集技术.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1 重点 第二章 院外急救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 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 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护理基本技术 第十二单元 冷热疗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中医外科学试题 A 卷. 1 、袋脓: 2 、走黄 ; 3 、流火; 4 、失荣: 5 、臁疮: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闽医堂 名流之家 三 伏 灸 传承 传统 传神 传播 闽医堂名流之家推拿中心.
项目九 水产品活体贮运技术 项目九 活体贮运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针刀微创技术>系列专题讲座—— 针刀微创技术在治疗脂肪瘤的临床应用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第一节 排尿护理.
6. 容积和容积单位.
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 漯河市二院 张爱勤.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实验2 高等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分析 —花的发育和果实类型
体 体 育 育 保 保 健 健 学 学 实 实 验 验 主讲人:王会凤 黄淮学院体育系.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課後照顧師資班--數學作業指導 許 長 壽 高雄市陽明國小.
中医美容保健.
ICU感染管理 中心ICU 王宝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九章 环 境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王香莉.
盲杖与盲杖技巧.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实验室操作规范及消毒灭菌与废物处置 徐纪茹 西安交通大学 2012年9月22日 2017/3/6.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子任务1 产力异常.
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5.4.脂类的测定 概述 脂类的测定方法 索氏提取法 酸水解法 罗紫-哥特里法
LAD空气净化消毒器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东莞市利安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欧祖华.
微生物菌种保藏.
20.1.1平均数 问题1: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求这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化妆品经营使用企业管理 基本知识 2013年6月14日.
消毒在预防和控制肠道 传染病中的应用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 俊 2003年7月25日.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龙 梅.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由一张“恶心”的图片说起 和大家一样我也不愿意看见这张恶心的图片,但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在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到这种地步你会是什么感受?
欢迎 各位领导老师 批评指正.
第五节 洗胃术.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管理 ---《消毒管理办法》宣贯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医院消毒监督管理 厦门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传染病防治监督科.
第一節 液壓泵的種類、構造及應用 一、液壓泵的基本原理 先在吸入口形成一低於大氣壓力的真空部,由於液壓貯液箱為開放式與大氣相通,因此與液壓泵的吸入口造成壓力差,利用此一壓力差將液壓油送入液壓泵內,並藉液壓泵的機械作用而產生高壓的液壓油,從排出口送至液壓管路中。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周围静脉输液、输血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廣翅蠟蟬.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臺中高級工業學校107學年 【學號電繡】說明.
床上洗头.
防水材料 作者:李雯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消毒灭菌效果、 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 咸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洪 伟

内 容 一、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二、评价(合格)标准 三、监测时限 四、采样及检查方法 五、洁净(层流)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 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为了有效评价我院(科室)消毒设备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并使监测工作由普遍到突出重点、由重视结果到注重过程的目的、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望各科室自觉遵守、严格执行: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应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管理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 ㈠重点科室(部门): ⑴Ⅰ、Ⅱ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如:手术室、眼科(手术室)、医学美容科(手术室)、重症加强治疗室、普外科(ICU)、心内科(CCU)、神内科(ICU)、供应室(无菌间)、导管室、血透室、儿科(新生儿室)、产科(分娩室、母婴同室)、妇科(人流室)、药剂科(制剂室)、检验科(血库)、腔镜治疗室、口腔科、感染疾病科等。 ⑵监测时间:每月一次。(6*、12*)

㈡普通科室(部门): ⑴监测范围:Ⅲ、Ⅳ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⑵监测时间:每季一次。 ⑶时间安排: ①外科系列:每季度的第三个月(3*、6、9*、12月)。 ②内科系列:每季度的第二个月(2、5*、8、11*月)。 ③门诊、医技、社区、后勤:每季度的第一个月(1、4*、7、10*月)。 注:有*号的月份加紫外线强度监测。

八、各科室(部门)监测项目、监测时限、采样方法、评价(合格)标准,详见我院《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手册》。 九、执行时间:2009年3月 感染管理科 2009年2月25日

评 价(合 格)标 准 一、医疗用品 1、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消毒物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二、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 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2、使用中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3、化学监测:符合要求,有记录。

三、血液净化系统 1、透析器入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透析器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应≤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检查结果超标:必须复查。

四、紫外线强度(消毒) 1、日常监测: 包括消毒时间、累计照射时间 和使用人签名。有记录。 2、强度监测: ⑴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应≥90μ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应≥70μW/cm2。 ⑵30W高强度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170 μW/cm2。 3、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 99.90%。

五、消毒、灭菌内镜 1、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脑室镜、膀胱镜、胸腔镜等):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消毒后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六、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法: 压力、温度、时间等符合标准,有详细记录。 2、化学法: 所放置的指示卡(管)、化学指示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有记录。 3、生物法: 指示剂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 指示剂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灭菌不合格。对照组相同。

七、 环境卫生学 包括各类环境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1、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 标 准 类别 范 围 室内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cfu/m3 cfu/cm2 cfu/cm2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 儿(早产 ≤200 ≤5 ≤5 )室、新生儿室、普通保护性隔 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输血科、血透室、 介入中心、导管室等 Ⅲ类 内镜室、口腔科、儿科病房、妇 ≤500 ≤10 ≤ 10 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 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1500 ≤15 ≤15

2、致病性微生物及结果判定: ⑴室内空气: Ⅰ、Ⅱ、Ⅲ、Ⅳ类区域: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⑵物体表面: Ⅰ、Ⅱ、Ⅲ、Ⅳ类区域:未检出致病菌;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

⑶医务人员手: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 Ⅲ、Ⅳ类区域工作人员: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监 测 时 限 一、医疗用品 1、灭菌物品:每月一次。 2、消毒物品:每季度一次。 监 测 时 限 一、医疗用品 1、灭菌物品:每月一次。 2、消毒物品:每季度一次。 3、供应室每月负责发放全院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灭菌物品的监测。

二、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 1、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每月一次。 2、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产品每日监测; 戊二醛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内镜室每日一次,有记录。 3、药剂科(制剂室)每月负责发放前全院的灭菌剂、消毒剂的监测(含浓度)。

三、血液净化系统 1、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每月进行。 2、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

四、紫外线强度(消毒) 1、日常监测:每日。 2、强度监测:新换灯管应随时;使用中每半年一次。 3、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五、消毒、灭菌内镜 1、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 2、灭菌内镜:每月进行。

六、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监法:每锅进行。 2、化学监法:每包进行,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手术包(高危包)还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3、生物监法:每月进行,对新灭菌器使用前或拟采用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都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灭菌植入型器械、特殊感染时每锅进行。 小型快速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快速内镜灭菌器、等离子体灭菌器均应进行(工艺、生物、化学)监测。 4、B-D试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

七、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1、重点科室(部门):每月进行。 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导管室、口腔科、内镜室、传染科等。 2、普通科室:每季度进行。 3、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采样及检查方法 一、 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必须采取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送检时间不得超过 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 24h。

二、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1、采样时间:在灭菌、消毒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2、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的敷料、缝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及适合于无菌间的其它物品。 注意: 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 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对单向流空气区域及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3、采样面积及采样方法: ⑴灭菌物品:直接送细菌室在无菌台内采样,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 被采表面≥100cm2,取 100cm2。 ⑵消毒物品:根据情况直接送细菌室在无菌台内采样或就地按灭菌物品采样。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时,应注明消毒剂名称。细菌室加入相应的中和剂。

三、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透析液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透析液。 2、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一次性注射器)吸取 ﹥1ml 被检样液,应注明消毒剂名称。细菌室接种1ml并根据不同种类消毒剂加入相应的中和剂,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四、紫外线强度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 5min 后,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 1min, 将感光色块变 色的结果与标准色块相比较。

五、消毒、灭菌内镜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灭菌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 15ml 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2h 内及时送检。

六、压力蒸汽灭菌采样及检查方法 1、化学监测法: ①化学指示胶带:将其粘贴于每一个待灭菌物品包外。 ②化学指示卡(管):放入待灭菌的手术包(高危包)中央。

2、生物监测法 ① 指示菌株: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或 SSIK31 株)生物指示剂。

② 检测方法: 将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预真空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由16全棉手术巾,每条41cm×66cm,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 3 层,短边折成 2 层然后叠放,作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 下排气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 3 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 块小手术巾、2 块中手术巾、1 块大手术巾,30块 10cm×10cm 8 层纱布敷料包裹成 25cm×30cm×30cm大小);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 (22cm×13cm×6cm) 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剂放于中心部位,将贮物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将生物指示剂取出后需在室温下放10min左右,用镊子夹住指示管下端尖部,将管内安瓿夹碎送检。检测时必须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3、B-D试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按说明进行。

七、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与医疗活动前之间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 1.5m,距墙 1m。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 点,即中心一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 1m。

将 9cm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高度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后盖好立即送检。 4、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将 9cm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高度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后盖好立即送检。 5、结果计算: 50000×平均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 (cfu/m3) 平板面积(cm2)×5min

八、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 4h 内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 100cm2。

3、采样方法: 用 5cm×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 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 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 4 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含无菌洗脱液10ml试管中并注明消毒剂名称立即送检。由细菌室加相应的中和剂。 门把手等小型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全部。

4、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倍数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 (cfu/ cm2) 采样面积(cm2)

九、医护人员手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 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3、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手细菌菌落总数 = —————————— (cfu/ cm2) 30(cm2)×2

洁净层流手术室 (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监测办法

一、评价(合格)标准 等级 名 称 洁 净 级 别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 周边区 等级 名 称 洁 净 级 别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 周边区 Ⅰ 特别 100级 1000级 0.2个 0.4个 Ⅱ 标准 1000级 10000级 0.75个 1.5个 Ⅲ 一般 10000级 100000级 2个 4个 Ⅳ 准洁净 300000级 5个 注: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细菌最大平均浓度为沉降法标准。

二、监测时限 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部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纪录结果。 三、采样时间 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并搽拭消毒后,使净化空调系统达到自净时间并处于开启状态,然后进行测试,室内无工作人员。 监测人员要求:穿洁净服,戴口罩,手卫生。动作要轻,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四、布点数量及位置 测器皿、对照皿在洁净间内均匀布置即可。注意: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

1、Ⅰ类、特别洁净手术室(洁净度:局部百级周围千级)设置13个点 。 ▲ ▲ ▲ ▲ ▲ ▲ ▲ ▲ ▲

2、Ⅱ类、标准洁净手术室(洁净度:局部千级周围万级)设置9个点。 ▲ ▲ ▲ ▲ ▲

3、Ⅲ类、一般洁净手术室(洁净度: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设置7个。 ▲

4、Ⅳ类、准洁净手术室(洁净度:局部十万级周围三十万级)设置5个点 ▲

洁净度十万级设置5个点 ▲

五、采样方法 室内地面至0.8mm高度的任意高度,若有固定设备、仪器(如手术床等),可放置在设备上。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分钟。 放置培养皿从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布置,依次向外,最后人员撤出。每间房间也是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收取培养皿的顺序相反,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间房间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后收,沉降时间略有差别。

空白对照:第一次对照为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一个培养皿做对比实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用于监测培养皿是否合格。第二次对照为操作对照,每室或每区取一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作对照实验,方法是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盖。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过程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注:第一次对照由检验科(细菌室)已做,各科室只做第二次对照。)

六、计算方法 90mm普通培养基,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摄氏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然后直接计数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为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注意手术区与周边区分别计算。

七、手术用房分级 分级 手术室 名 称 手术切 口类别 适 用 手 术 提 示 Ⅰ 特 别 名 称 手术切 口类别 适 用 手 术 提 示 Ⅰ 特 别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脑外科、心脏外科、眼科等无菌手术。 Ⅱ 标 准 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 Ⅲ 一 般 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 Ⅳ 准洁净 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

参考书籍: 1、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2、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年版 3、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版 4、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医疗机构临床基础质量考核标准》2007年版 5、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002年版 6、卫生部《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义稿)2006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