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政策的目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关于汇率计算.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四种命题 2 垂直.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走势分析.
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及实现的条件 一、经济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一、一般均衡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三、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五、社会福利函数
第六章 分配理论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密云分校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九章 一 般 均 衡 与 福 利 ● 一般均衡分析 ● 福利经济学基础 ● 帕罗托最优与福利.
Harvard ManageMentor®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九章 一 般 均 衡 与 福 利 ● 一般均衡分析 ● 福利经济学基础 ● 帕罗托最优与福利.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十章 方差分析.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本讲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与经济效率 第二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三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 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4.2 证明⑶.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本章是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 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 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 会来说又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财政学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第二章 财政政策的目标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找 因 数.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H a S = a h.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政策的目标

引言:本章主题 本章研究政府该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阐明财政政策的目标,并在理论上确定评价好坏的标准。

本章目录 第一节 财政目标的分类 第二节 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四节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退出

第一节 财政目标的分类 一、微观目标 二、宏观目标 返回

一、微观目标 微观目标着重考虑在经济总量既定的前提之下的结构问题,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经济状态进行评价。 1.  资源配置(resources allocation)是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资源配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关注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的社会产品结构。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因此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规范分析的任务在于阐明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确定目标。 下一页

2.  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是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收入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具有收入分配职能。规范分析需要阐明怎样的收入分配状态被认为是合理的,为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确定目标。 返回

二、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总量。 1.  经济稳定(stabilization):社会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就业充分。这是静态的或短期的宏观目标。 2.  经济增长(group and development):生产能力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这是动态的或长期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目标。 本章着重讨论微观目标。 返回

第二节 资源配置效率 一、帕累托效率 二、生产效率 三、产品组合效率 四、交换效率 五、资源配置效率 返回

一、帕累托效率 1. 效率(efficiency)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2.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 下一页

3. 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称为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能够进行帕累托改进的状态肯定不是最优,帕累托效率是无法进行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返回

二、生产效率 1. 埃奇沃斯箱形图(Edgeworth box):如果一个社会只使用X、 Y两种资源作为生产的投入,在资源数量给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画出一个长方形,它表示用既定数量的资源去生产两种不同产品的所有配置方案。这个长方形被人们称为埃奇沃斯箱形图。 2. 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给定产量的所有资源组合。表示不同产量的等产量曲线构成了生产函数。埃奇沃斯箱形图、等产量曲线以及生产函数为分析生产效率提供了分析工具。 下一页

3. 要使给定的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实现帕累托效率,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满足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生产效率(production efficiency)。 4. 生产效率在现实中的含义就是要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返回

三、产品组合效率 1. 产品组合效率试图在所有满足生产效率的状态中最优产品组合,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 1. 产品组合效率试图在所有满足生产效率的状态中最优产品组合,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 2. 生产可能性边界:所有满足生产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构成了生产效率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某一点处的斜率称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 无差异曲线是给消费者带来给定效用水平的所有产品组合的集合。无差异曲线在某一点处的斜率称为成品的边际替代率。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无差异曲线为分析交换效率提供了工具。 下一页

4. 产品组合效率具有这样的性质: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在实践中,产品组合效率的含义是要使产品的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返回

四、交换效率 1. 交换效率分析在给定的产品产量和产品结构条件下,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 1. 交换效率分析在给定的产品产量和产品结构条件下,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 2. 交换效率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3. 交换效率的现实含义是产品要按照各个人的需要来进行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返回

五、资源配置效率 1. 帕累托效率要求资源配置同时满足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和交换效率。任何一个条件不符合都标明资源配置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1. 帕累托效率要求资源配置同时满足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和交换效率。任何一个条件不符合都标明资源配置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2. 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静态的含义,它是在给定的资源、技术条件和消费者偏好条件下才是确定的。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会相应发生变化。 3. 帕累托效率是以确认所有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要求和愿望都要得到同等的尊重为伦理基础的。 返回

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公平 一、 公平的含义 二、 公平的衡量 返回

一、 公平的含义 1. 有三种不同的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1. 有三种不同的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2. 规则公平又被称为经济公平,即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进行交换,交换的规则必须公平。从规则公平来看,公平的含义仅在于所有社会成员都按统一的竞争规则行事,每个人所取得的收入与他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完全对应 。 下一页

3. 起点公平或机会均等试图对规则公平进行补充。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起点公平主张消除由天然禀赋所造成的分配结果差别,但承认和肯定因偏好和选择所产生的收入分配差别。 4. 结果公平又被称为社会公平。它强调生产成果在不同个人之间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下一页

5. 财政学以结果公平来定义公平。因为规则公平实际上主张以交换的方式来进行收入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与效率目标是一致的,它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它不能构成效率之外的一个独立目标。起点公平似乎介于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之间。只有结果公平才能够形成可以与效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评判标准。 返回

二、 公平的衡量 1. 对公平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贫困指数,另一种是基尼系数。 1. 对公平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贫困指数,另一种是基尼系数。 2. 贫困指数(poverty index)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就需要确认某一个收入水平为贫困线。贫困指数越大说明贫穷者越多,收入分配也就越不公平,反之则越是公平。用贫困指数的缺陷是首怎样确定贫困线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容易包含着一些武断的因素。 下一页

3. 衡量公平程度的另一种方法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与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它用以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反之则越不公平。 4. 基尼系数表示的公平是结果公平。它不反映社会总收入或个人收入绝对额的大小,只反映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如果社会总收入增加了一倍,每个人的收入也增加一倍,只要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发生变化,基尼系数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返回

第四节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一、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 二、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 三、社会福利函数 返回

一、 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 1. 公平与效率的联系:1)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2)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在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下,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2.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生产的成果如何分配会对产出成果的量有重要影响,让收入分配偏离交换规则会使劳动和积累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从而使生产的总量减少。 3. 问题:公平到什么程度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返回

二、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 1. 收入效用函数:表示收入与效用之间的关系,通常假定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个因素使得收入分配再对社会福利有促进性影响。 2. 分配与产出的关系:各人之间收入分配的相互关系与总产出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认为分配与各人对生产的贡献相背离就会抑制生产积极性,这个因素使得收入再分配对社会福利产生消极的影响。 3. 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将上述两个因素结合可以形成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该曲线表示与各种分配方案相对应的各个人的效用水平。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最终取决于社会在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上的选择。 返回

三、社会福利函数 1. 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是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一个社会对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的偏好,它由社会无差异曲线构成。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统一特性是它必定关于从原点出发的45度射线对称。不同的伦理观念形成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2.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不论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他们之间的每一单位效用是等价的。功利主义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它与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的切点即为功利主义的政策目标。 下一页

3. 罗尔斯主义(Rulsianism)观点认为,在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富者的一单位效用与穷者的一单位效用不是等价的,社会福利水平应由社会中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福利水平决定,社会最求的目标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水平最大化,又被称为最小者最大化原则(the maximin criterion)。罗尔斯主义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呈L形,它与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的切点就是罗尔斯主义的政策目标。 下一页

4. 折衷主义处在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之间,其无差异曲线呈弧线状。 5. 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处在无知的面纱(veil of ignorance)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将会处的地位,也无法预见竞争的结果时,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才会是客观的和公正的。在无知的面纱之后人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尚无一致意见。 返回

本章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