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課程發展及設計 教材撰寫者:王懋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副教授 楊懿如/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建置人事機構區域性多功能運作 社群簡報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人事處處長王旭統 100 年 5 月.
Advertisements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新高中倫理學與宗教科 中三級<倫理學>導讀教材. 程序表 Time / 時間 Content / 內容 Speaker / 講者 15:30-16:45Briefing Session and Workshop 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林郁捷助理教授級.  壹、導言  貳、違法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類型  參、法律責任  肆、結語.
常識科分享會 6/11/2004 常識科新課程的實踐與評估 教育統籌局 課程發展處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師檢定考準備方向 —課程與教學 朝陽科技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曾素秋.
心理理論與應用 分組報告- 兒童期之社會情感 老師: 楊慧珍 老師 組員:工管四A A 趙偉強
CHAPTER 2 行為的發展.
蔡冠群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蔡冠群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WINTER 01 Template 3D遊戲應用於國小等高線學習之發展與設計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 指導教授 陳慶帆 博士
『環境教育關鍵四小時:人類永續發展的危機與挑戰』
智阅卷—阅卷指南 全通教育-售前支持工程师 黄荣波.
Academic Service Learning-Course Design
第一篇 趨勢發展篇 第一章 班級經營與教學革新 第二章 班級新型態—學習型班級組織 第三章 教室學習的新生態
教學原理 教學原理 講授人:王揚智博士.
幼兒園教材教法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授課教師:賴麗敏老師.
台灣小學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科書融入品德教育之內容分析
吳芝儀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副教授 兼系主任
第一章 语文课程导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及特点 2、开拓语文课程资源 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指導教授:支紹慈 組員:劉光聖 林志浩 劉興鴻
克拉玛依教师培训· 北京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研究
周颖芳 余杭区教师进修学校 0571— 课堂观察:教师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 周颖芳 余杭区教师进修学校 0571—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課程學與教策略系列: (6) 在健康及社會服務場所實地學習的有效學與教策略(新辦)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 第二節.
激發愛心 彼此相顧.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園藝科主任 鍾敏君
社會學 – 社會化 10/8&10/9/2007.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创新探索实践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的质疑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从容.
永續發展及教育 教材撰稿者:張子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Multi-Development of Children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以外语教学改革中的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幼兒教育達善計劃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与实例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 徐锦芬
新高中中國歷史第三次諮詢 公開評核.
第六章 教育制度.
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陳彥良
設計者:台中縣永隆國小 王慶祥 老師 主講者:高雄市光華國小 洪秋龍 主任 日期:2003/11/08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國立中山大學 新進教師研習會 專題演講 主動建構的學習教學觀 及其應用示例   陳忠志 輔英科技大學 科教中心     民國96年9月15日.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选好路径,重在实践 深化课改的实践和思考 尹后庆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內湖國小104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徐語潔.
內湖國小105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蔡美萍.
課程的意義與種類 黃 繼 仁 課程發展與設計.
兒童崇拜導師培訓 之 多姿多采的崇拜 第一講:反轉教室 第二講:遊戲樂繽紛~帶金句的技巧 第三講:樂韻飄揚~領詩的技巧
嬰幼兒認知發展與保育.
GRANT UNION HIGH SCHOOL
“国际商务导论”课程教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王艳艳 2013年8月.
Human Development 概論 大二 人類發展學 98/9/16.
第5章 分析消費者行為 任課教師:曾士祈.
一、引子:瞭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 二、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三、技术促变教育的原理 四、技术促变教育的策略 五、总结:理解教育变革的技术力量
引導教學實務工作的知識根基 從三個面向來思考: 1.教學中的基礎知識是指什麼? 哪些領域的知識最為關鍵? 2.教師如何實踐及運用這些知識?
有效教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素貞助理教授.
兒童與青少年發展概述.
張素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專任助理教授
成功大學管理學院 AACSB線上教學平台使用說明會
追求教學卓越: 大學教授的教學專業發展 黃坤錦教授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
CASHL文献传递服务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电话: 年10月27日 注:参考浙江大学图书馆陈振宇老师课件修改.
匡智粉嶺綜合服務部 個案分享 社工 張敏儀 職業治療師 趙偉麟
學生的數學架構 哈特博士 報告:劉瑞珍.
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 推動計畫 會議時間:2010年6月25日 會議地點: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400會議室
Infrastructure as 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环境的基础结构
构建系统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与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班規的制定與執行 自然三 黃瑞祥 s92b1010 陳順政s92b1011 蔡思聖s92b102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環境教育課程發展及設計 教材撰寫者:王懋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副教授 楊懿如/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課程大綱 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 環境教育目標 環境教育課程目標 教學設計重要概念 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教學設計 環境行動計畫單元教學設計 如何評量(鑑)教學成效,並修正課程內容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23) 表1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 期別 年齡 特徵 感覺動作期 Sensorimotor Stage 表1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 期別 年齡 特徵 感覺動作期 Sensorimotor Stage 1-2歲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前運思期 Peoperational Stage 2-7歲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具體運思期 Concrete-operation Stage 7-11歲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 3.能理解守恆的道理 形式運思期 Formal-operational Stage 11歲以上 1.能作抽象思維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維問題 (參考Borich & Tombari, 1997; 張春興,1997)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23)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7~11歲(國小1~4年級)的學童屬於「具體運思期」,他們經常會以日常生活中曾經學過的經驗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或作一些簡單邏輯上的類推;而學童在11歲以上(國小五年級以上),就開始做一些抽象事物的假設,及邏輯事物的推演。因此針對國小1~4年級的學童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時,教師們最好能以實務展示教學,甚至是實地操演的方式來加深小朋友的記憶。至於學生或參與課程者在11歲以上則可以一些實驗推論、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價值澄清、辯論…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多讓學生或參與者進行思考及價值判斷。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3/23) 表2 各年級環境教育的重點分布 年級 環境教育內容之重點 學前教育 鄰近環境與教室 幼稚園~三年級 表2 各年級環境教育的重點分布 年級 環境教育內容之重點 學前教育 鄰近環境與教室 幼稚園~三年級 學校環境、社區四周 四年級~六年級 整體社區、州的環境及其問題 七年級~九年級 州與全國環境問題 十年級~十二年級 全國與國際環境問題 資料來源:Stapp(1982),周儒(1993)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4/23) 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局(1985)的說法:在國小三年級以前只能「覺知」,及感覺或瞭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或嚴重)程度;在國小3~6年級學童,就可以給予大量環境的知識,並逐漸培養其積極、正面的態度;而在國小6年級~國中3年級之間,除加重環境知識的給予及態度的培養外,也開始授予正確、有用的環境技能。國中3年級~高中3年級除加強環境技能的授予外,也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學校或社區的環境活動。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5/23) 一、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如何符合參與者認知發展程度 不同的年紀,認知和情意領域的強調重點不同 年紀越小,越適合使用情意方式的教學,而年紀越大,由於發展的成熟,因此適合用認知方式的教學。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6/23) 一、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如何符合參與者認知發展程度 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將課程目標分成五項,適合不同對象: 表3 環境教育課程目標與學級對應表 分項目標 學級 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覺意識 知識 環境倫理 公民行動技能 公民行動經驗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7/23) 一、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如何符合參與者認知發展程度 環境教育教學內容應包含以下四大學習領域 知識:主題內容有概念性瞭解 技能:提供完整的學習過程與培養適切的能力 價值與態度:分析及釐清個人與團體的價值與態度 行為:強調負責任的行為和地球公民的概念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8/23) 二、幫助課程參與者學習如何去建構知識 課程參與者選擇獲得建購知識經驗的一般原則,這些原則包括: 學習經驗的層次或種類與學習者的年齡及心智複雜的程度有關。對年齡小的學生,若能提供一些很具體的經驗,則成效會很好。年齡較大的學生,可以透過一些比較抽象的經驗來學習; 抽象經驗是很有效率的,因為可以將內容濃縮,花較少的時間來教和學。但是老師也不可以一味地使用抽象經驗的學習教材來快速的達成教學進度;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9/23) 二、幫助課程參與者學習如何去建構知識 在選擇提供學習者何種經驗時,必須考慮到學習者個人和團體的個性、學科的特性,以及學習學科內容的課業特性; 一般來說,欲具體的經驗,欲能有效率的達到學習目標,但是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又要考慮到效率,有時不得不採用較抽象的教學方式。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0/23) 二、幫助課程參與者學習如何去建構知識 較年輕的 最低的 具體的 為了效率,儘可能選擇抽象的經驗 ----------- 直接的體驗 設計安排的體驗 戲劇 示範 年紀 心智 成熟度 電腦模擬 --------------- 展示、展覽、模型 電影、錄影帶 錄音帶、廣播、圖表、靜態圖片 視覺符號 語文符號 為了有效果,儘量選擇具體的經驗 較年長的 最高的 抽象的 圖1 認知領域:選擇環境教育經驗 (資料來源:引自周儒、張子超、黃淑芬,2003)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1/23) 三、幫助課程參與者發展態度 圖2提供一些在為課程參與者選擇情意教育經驗時,應考慮的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如下: 不同經驗的產生與學生的年齡及心智複雜成熟程度有關,也與態度的形成或改變有關; 幫助年紀較小的學生行程態度,或是幫年紀大的學生去改變態度時,具體豐富的經驗訊息似乎是有效的; 幫助年紀小的學生改變態度,或幫助年紀大的學生去形成態度,任何經驗都有效果,但抽象愈有效; 雖然認知目標對態度改變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個為改變態度而設計的經驗,是不同於要達成認知目標的經驗。

(資料來源:引自周儒、張子超、黃淑芬,2003)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2/23) 三、幫助課程參與者發展態度 年紀較小,心智較單純的學習者 具體的 年紀較大,心智較成熟複雜的學習者 直接的體驗 ------- 設計安排的體驗 戲劇 示範 形成態度 電腦模擬 改變態度 ------------- 展示、展覽、模型 電影、錄影帶 錄音帶、廣播、圖表、靜態圖片 視覺符號 語文符號 抽象的 圖 2 情意領域:選擇環境教育經驗 (資料來源:引自周儒、張子超、黃淑芬,2003)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3/23) 四、幫助課程參與者發展公民行動的技能 公民行動技能這項分項目標,對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和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只是次要重點,但是,對六年級到九年級和九年級到十二年級的程度而言,卻是一個主要的重點。老師應該對小學低中年及和高年級程度的學生,全力施予發展某種一般性技能,並在小學高年級增加溝通及分工合作的技能。如果討論的議題是學生所關切的,議題的選擇必須是具體的,而且是孩子容易瞭解的。對學生而言,當地的議題較具有價值,因其能引起學生較高的動機,而且可以讓他們觀察到努力的結果。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4/23) 四、幫助課程參與者發展公民行動的技能 在國中及高中的程度,公民行動技能分項目標的授課重點應在於發展調查/解決問題的技能。總而言之,這些包括有能力去: 確定而且清楚地陳述環境議題; 釐清試圖參與解決議題的個人及團體,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價值立場; 評鑑由參與者所提議之議題解決方案及它對環境及社會的衝擊; 蒐集和議題相關的二手資訊。例如,專家學者對議題的觀點,及對議題的相關著作;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5/23) 四、幫助課程參與者發展公民行動的技能 蒐集第一手消息資料(從涉入議題極受議題影響的人們); 詮釋蒐集來的資料; 發展一個解決問題的行動計畫; 執行並評鑑他們的行動計畫結果。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6/23)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Hungerford & Peyton(1986)環境課程發展模式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7/23) 五、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情境 行為能力 預期 期望 自我控制 觀察學習 增強 自我效能 情緒因應策略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8/23) 六、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沉思前期:自我覺察度提升、情感喚起 環境再評價 沉思期:自我再評價 準備期:自我解放 行動期:助力關係、情境替代、增強管理 刺激控制、社會解放 維持期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19/23) 七、行為改變技術 (Behavior Modification) 源自行為學派,強調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 反應性制約 操作性制約 社會學習 認知行為改變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0/23) 八、環境課程發展模式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0/23) 八、環境課程發展模式 確立課程發展目標---學前評量 訂定單元教學目標---學前評量 教學活動設計、實施---學前評量 教學評量(學後評量) 課程評鑑 引自Hungerford & Peyton(1986)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1/23) 九、課程設計的模式 目標模式(objectives model): 目標的分析與設定,而且強調以行為目標方式敘述 呈現,依據所訂定的行為目標來編製發展課程。 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強調歷程,亦即教育的過程與方法或原則。 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 先進行學習情境的評估與分析,然後據此擬定課程 目標 。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2/23) 十、泰勒法則(Tyler rationale) 泰勒提出,強調課程設計應遵循四步驟: 決定教育目標 選擇教育經驗 組織教育經驗 評鑑達成情形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3/23) 十一、應用在發展環境教育課程 壹、環境教育課程發展相關理論(23/23) 十一、應用在發展環境教育課程 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四個問題,分別為: 1.應達成何種環境教育目的? 2.為達成這些環境教育目的,應提供何種學習經驗? 3.這些學習經驗應如何有效的組織起來? 4.如何確知環境教育目的達成與否?

貳、環境教育目標(UNESCO, 1977) 一、培養意識及關切生活周遭有關經濟、社會、政治與生態之相互關係。 二、為每個人提供機會獲得保護環境及改進環境所需之知識、價值觀、態度、承諾和技能。 三、為個人、群體和社會整體創造出對環境有益新行為型態。 最終目標: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1/6)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環境概念知識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環境行動技能 環境行動經驗

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2/6) 一、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習者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拍攝者 王懋雯 拍攝者 王懋雯

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3/6) 二、環境概念知識 教導學習者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川污染、核污染、空氣污染、土石流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如:溫室氣體減量、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綠色消費等)。

車子背後的消費鏈 10km/2.3kg的CO2 一個輪胎用的鋁超過一輛自行車 廢氣害死上千人 車禍是年輕人的最大死因 全球橡膠七成用於輪胎 20億個輪胎 瀝青、漏出19公升機油 6億8千3百萬磅的化學膠和350平方公里的地毯 一公斤的鋼要用127公升的水 用掉的水是汽車重量的100倍 製造CO2排名第一就是鋼鐵業 有色漆對空氣污染最大

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4/6) 三、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習者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習者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一杯咖啡的背後 奶精 廢物 咖啡樹 咖啡 咖啡豆 糖 包裝紙 水 研磨機 拍攝者 黃瑞媛

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5/6) 四、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習者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蒐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拍攝者 王懋雯

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6/6) 五、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習者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習者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拍攝者 王懋雯

肆、教學設計重要概念 符合學習者認知發展程度。 融入哲學理念。教學不應該只是傳授片段的知識概念,而要傳遞完整的知識,這要包括完整的知識概念、原理原則及蘊含的價值信念。 達到學習者知識、態度、行為及技能程度之提升並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伍、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可參考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周儒編譯,2003) 對幼兒、幼稚園到高中及其他高等教育、成人與一般大眾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

一、幼童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 維持一個溫暖、接納與如沐春風的氣氛 從簡單的經驗開始 讓孩子們保持主動參與 介紹多元文化的經驗及觀點 伍、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一、幼童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 維持一個溫暖、接納與如沐春風的氣氛 介紹多元文化的經驗及觀點 將焦點擺在大自然的美與驚奇之處 盡可能走入戶外 將環境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學活動 從簡單的經驗開始 讓孩子們保持主動參與 提供愉快、令人回憶的經驗 強調經驗,而非只是教學 包含所有感官的運用 提供多種模式的學習經驗 把焦點放在相互關係上 展現個人對自然世界的興趣與樂趣,並作為關懷大自然環境的楷模

二、幼稚園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1/3) 伍、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二、幼稚園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1/3) 將環境作為整合的情境(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ing Context, EIC) 統整(integrate)的方式 多學科併行(Multidisciplinary) 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橫貫學科(Transdisciplinary)

二、幼稚園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2/3) 伍、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二、幼稚園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2/3) 多學科併行方式 強調單一主題,並探討不同學科的概念、原則或標題如何應用在該主題中。

二、幼稚園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3/3) 伍、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二、幼稚園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3/3) 科際整合方式: 強調學科之間的議題或題目,透過主題式想法來探究此議題。整合研究學科,讓學習者將和他們有關的生活議題做連結。 縱貫學科的方式: 學習者就主題中有興趣的部分進行調查,運用各學科混合的知識來進行研究。

三、成人及一般大眾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 伍、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三、成人及一般大眾的活動方案發展與實施準則 讓學習者有參與機會,包括主題的選擇等。 現有的模式包含創新的方法,使學習者的層面更加寬廣。 不只是資訊的傳遞,應包含覺知、知識、技能,使學習者能做出明智的決定及進行環境問題的解決。 維持事實的正確及觀點的平衡。 強有力、多面向的傳播策略。

陸、教學設計(1/21) 一、決定教學主題 二、擬定教學目標 (三、選擇學習領域與配合之能力指標) 四、選用教學策略 五、發展教學模組與學習單 六、實際進行教學 七、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陸、教學設計(2/21) 一、決定教學主題 決定了教學主題,才能劃定教學的內容與相關的教學目標。環境教育的主題可以選擇地區性的環境議題如社區環境調查,也可以從全球性的議題著手,如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自然保育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學習自然保育 1.大氣 2.水資源 3.生物多樣性 4.海洋及海岸濕地 5.土地資源 6.認識自然災害 瞭解自然保育 1.大氣 2.水資源 3.生物多樣性 4.海洋及海岸濕地 5.土地資源 6.自然災害 瞭解自然保育的 策略 1.大氣 2.水資源 3.生物多樣性 4.海洋及海岸濕地 5.土地資源 6.自然災害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自然保育議題 及行動 1.大氣 2.水資源 3.生物多樣性 4.海洋及海岸濕地及島嶼 5.土地資源 6.自然災害 7.陸域地景和棲地 自然保育教學 1.保護大氣 2.保護水資源 3.保護生物多樣性 4.保護海洋及海岸濕地 5.保護土地資源 6.防治自然災害

公害防治 高中職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瞭解公害 1.大氣公害 2.水資源公害 3.土壤公害 4.廢棄物公害 認識公害防治的策略 1.大氣公害防治策略 2.水資源公害防治策略 3.土壤公害防治策略 4.廢棄物公害防治策略 公害防治專業人員 的職責 1.瞭解大氣公害防治及 相關法令 2.瞭解水資源公害防治 及相關法令 3.瞭解土壤公害防治及 4.瞭解廢棄物公害防治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汙染防治 1.空氣保護與汙 染防治 2.水汙染防治 3.土壤汙染防治 4.廢棄物管理 5.噪音防治 公害防治 1.大氣公害防制 2.水資源公害防治 3.土壤公害防治 4.廢棄物公害防治 5.噪音公害防治

環境規劃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體驗環境規畫 的成果 1.參觀生態城鄉 2.維護自然綠地 3.瞭解各類型土地使用 的意義 瞭解環境規畫 的目的 1.參觀生態城鄉 2.維護自然綠地 3.參觀農村生產區 4.瞭解各類型土地 使用的意義 環境規劃 1.參訪生態工業區 2.參訪生態城鄉 3.維護自然綠地 4.參訪體驗農村生 產區 5.瞭解各類型土地 使用的意義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環境規劃理念 與實踐 1.生態工業區政策規劃 2.生態城鄉規劃和建構 3.自然綠地規畫和建構 4.妥善規劃農村資源 5.合理的土地使用 環境規劃規劃與管理 1.推動生態校園 2.推動生態社區 3.保留校園自然綠地 4.規劃生態農園 5.合理的校園土地利用 6.維護校園生態多樣性

綠色消費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綠色生活 1.認識綠色標章 2.鼓勵綠色採購 3.體驗綠色運輸 4.參觀綠建築 1.實行綠色消費 2.鼓勵綠色採購 3.使用綠色運輸 4.參訪綠色建築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綠色生活型態 培養 1.推展綠色生態標章 2.鼓勵綠色採購 3.推動綠色運輸 4.認識綠色租稅 5.推動綠建築生活概念 綠色生活 1.推展綠色消費 2.鼓勵綠色採購 3.使用綠色運輸 4.學習綠建築概念

清潔生產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減廢及節約能 資源 1.認識產品生命週期 2.實踐廢棄物減量 3.認識綠色科技 4.實踐節約資源 減廢及節約能 資源 1.認識產品生命週期 2.實踐廢棄物減量 3.認識綠色科技 4.實踐節約資源 清潔生產 1.認識產品責任制 2.實踐廢棄物減量 3.推動綠色科技 4.實踐節約資源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清潔生產趨勢 1.擴充產品責任制 2.強化廢棄物減量 3.發展綠色科技 4.強化節約資源 5.培養具綠色思惟 的管理人才 校園減廢及 節約能資源 1.強化廢棄物減量 2.認識綠色科技 3.實踐節約資源 4.培養具綠色思惟 的管理人才

綠色產業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體驗綠色產業 1.體驗農林漁牧休 閒產業 2.參加生態旅遊 3.體驗文化創意服 務業 體驗綠色產業 1.農林漁牧休閒產業 2.生態旅遊服務業 3.文化創意服務業 綠色產業 1.參訪農林漁牧休閒產業 2.參訪生態旅遊服務業 3.認識潔淨能源產業 4.認識數位內容產業 5.認識文化創意服務業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綠色產業的 發展 1.綠色產業趨勢 2.發展永續農林漁牧與 休閒產業 3.推動永續生態旅遊服 務業 4.發展潔淨與低碳能源 5.發展數位內容產業 6.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 支持綠色產業 1.至農林漁牧休閒產業進行戶 外教學或教師研習活動 2.至生態旅遊服務業進行戶外 教學或教師研習活動 3.認識及使用潔淨能源產業的 產品 4.發展校園教材數位典藏 5.推動文化創意教學

公平正義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公民與品德教育 1.認識環境人權 2.支持、捐助弱勢 族群與團體 3.兩性平等與尊重 4.尊重多元文化 5.認識和平教育 公民與品德教育 1.認識環境人權 2.支持、捐助弱勢 族群與團體 3.兩性平等與尊重 4.尊重多元文化 5.認識和平教育 公民與品德教育 1.實踐環境人權 2.關注後代子孫福祉 3.支持、捐助護弱勢 族群與團體 4.兩性平等與尊重 5.尊重多元文化 6.認識和平教育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公平正義倡議與實踐 1.實踐環境人權的權利和責任 2.關注跨世代福祉 3.支持弱勢族群與團體 4.持續關注與推動性別平等 5.尊重多元文化 6.實踐族群平等 7.推動和平教育 公平正義與品德教育 1.保障環境人權 2.關注後代子孫福祉 3.關懷弱勢族群與團體 4.持續關注與推動性別平等 5.尊重多元文化 6.實踐族群平等 7.推動和平教育

民眾參與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民主參與 1.參與民主會議機制 2.認識非政府組織 3.蒐集環境資訊 4.為環境發聲 民主參與 1.參與民主會議機制 2.認識非政府組織 3.蒐集環境資訊 4.為環境發聲 民主參與 1.實踐公民參與機制 2.認識非政府組織 3.完整蒐集並即時公 開資訊 4.為環境發聲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民主參與 1.實踐民主參與機制 2.參與非政府組織活動 3.完整蒐集並即時公開 資訊 4.培育及強化社區組織 親師生參與 1.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2.參與非政府組織活動 3.完整蒐集並即時公開 資訊

社區發展 幼稚園及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社區關懷 1.參與社區服務 2.認識鄉土文化多 樣性 社區關懷 1.參與社區服務 社區關懷與服務 1.參與社區服務 2.參與文化保存及 多樣性維護 3.認識社區安全與 照顧體系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社區服務 1.參與生態社區組織 與活動 2.參與文化性組織與 活動 3.推動社區安全與照 顧體系 主動參與社區事務 1.參與社區服務 2.落實文化保存及多 樣性維護 3.建構社區安全與照 顧體系 4.培育社區資本 5.建置與操作社區服 務學習系統

人口健康 國中 高中職 幼稚園及國小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健康管理 1.健康的個人風險理 2.認識危害健康的環 境風險 3.建立個人公共衛生 習慣 健康管理 1.健康的個人風險理 2.認識危害健康的環 境風險 3.建立個人公共衛生 習慣 人口健康 1.健康的個人風險管理 2.認識危害健康的環境 險 3.關懷弱勢族群健康 4.關懷原住民族群健康 與人口延續 大專院校 教職員工 健康管理 1.健康的個人風險管理 2.認識危害健康的環境 風險 3.增進弱勢族群健康 4.促進原住民族群健康 與人口延續 健康管理 1.健康的個人風險管理 2.認識危害健康的環境 風險 3.增進弱勢族群健康與 人口延續

參考王懋雯981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科系地生組2年級之「環境教育」課程為例,如: 環境體驗 地球太空船 永續發展 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問題 陸、教學設計(3/21) 一、教學主題舉例 參考王懋雯981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科系地生組2年級之「環境教育」課程為例,如: 環境體驗 地球太空船 永續發展   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問題 台灣環境污染問題的實例探討 社會環境教育--環境行動大出擊 環境行動實作報告

陸、教學設計(4/21) 二、擬定教學目標 選定了教學主題,必須思考所要傳遞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擬定必須同時包含認知、情意與技能的目標,情意的目標可以再細分為覺知與價值觀,而技能的目標最好能包括行動的經驗。

2.學生能瞭解地球太空船的概念,產生正向的環境信念。 3.學生能瞭解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問題。 4.學生能瞭解目前台灣環境污染問題的具體事實。 陸、教學設計(5/21) 二、教學目標舉例 1.學生能瞭解環境教育的內涵。 2.學生能瞭解地球太空船的概念,產生正向的環境信念。 3.學生能瞭解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問題。 4.學生能瞭解目前台灣環境污染問題的具體事實。 5.學生能自我評量個人行為與環境相互影響的關係。 6.學生能增進批判性思考及做決定的能力,表現對個體及群體環境負責任的態度與行為。 7.學生能依環境行動的步驟及技能,嘗試解決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

陸、教學設計(6/21) 三、選擇學習領域與配合之能力指標(適用於九年一貫課程) 陸、教學設計(6/21) 三、選擇學習領域與配合之能力指標(適用於九年一貫課程) 決定了教學主題與教學目標以後,緊接著的問題是要在九年一貫課程的哪一個學習領域進行課程發展和教學,當然這取決於主題的性質、目標的內涵,以及教師的專長。除了選擇領域之外,還要斟酌如何配合相關的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教學的實施可採融入七個學習領域方式進行,或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利用空白課程時間進行主題式教學。採用融入式課程設計,能避免因外加課程而造成教與學的額外負擔,或排擠其他學習領域課程之授課時數。將課程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之主題式教學,使成為內嵌課程而非外加課程,則能有固定及較完整的時段實施環境教育教學。以上二種教學策略與方法,皆可提高環境教育課程目標與能力指標達成。

陸、教學設計(7/21) 三、選擇學習領域與配合之能力指標舉例 陸、教學設計(7/21) 三、選擇學習領域與配合之能力指標舉例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能力指標7-1-5 體認人類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並主動關心環境,以維護、促進人類的健康。 可融入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 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 相互關係。 【3-2-2】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 境的責任感。 【4-1-2】能經由家長與師長指導,以文字、圖畫等方式記錄校園與住家環 境問題。 【5-1-1】具有跟隨家人或師長參與社區環境保護的活動經驗。 【5-1-2】能做到簡單的校園環保行動,並落實到家庭生活中。

陸、教學設計(8/21) 四、選用教學策略 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參訪博物館的戶外教學當然是必須的教學策略,而且為了促進學習的深度,經驗學習、價值分析與澄清、角色扮演、議題探索…等教學方法,都值得採用。

「環境教育課程」(王懋雯, 2009)學生每2週做自己環境行動檢核並做報告。 陸、教學設計(9/21) 四、選用教學策略舉例 「環境教育課程」(王懋雯, 2009)學生每2週做自己環境行動檢核並做報告。 「繪本系列社區環境問題探究課程」(楊逸倫,2007)運用天堂島、街道是大家的、橘色奇蹟、三隻小狼和大壞豬及城市庭園共5本繪本進行4個單元8節課的教學活動。 「老街溪河川環境教育課程」(詹德木,2010)採探究式教學進行8個單元16節課的教學活動。

陸、教學設計(10/21) 五、發展教學模組與學習單 陸、教學設計(10/21) 五、發展教學模組與學習單 為了達成認知、情意、技能的教學目標,協助學習者建構完整的知識系統與培養正當的價值信念,最好能設計一系列的相互支援教學單元,循序漸進,從啟發覺知和好奇心開始,接著知識的探索和學習,價值觀的分析、澄清,技能的學習,最後是實際操作的行動經驗。針對某個特定主題,發展幾個相互關聯與支援的教學單元,傳遞這主題的價值信念與知識概念,就是一個教學模組。為了協助學習者學習,可以針對每個教學單元設計配合使用的學習單。

陸、教學設計(11/21) 五、發展教學模組與學習單舉例 陸、教學設計(11/21) 五、發展教學模組與學習單舉例

第一層中心思想,第二層教學綱領(主要概念) 第三層教學單元名稱,第四層運用的古詩 陸、教學設計(12/21) 教學架構 第一層中心思想,第二層教學綱領(主要概念) 第三層教學單元名稱,第四層運用的古詩 (引自許春菊,2005)

溪流校本課程 陸、教學設計(13/21) 擁抱鹿母潭 活力新建安 教師 願景 家長 學生 目標 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 人與自己 科技空間 人文空間 1-1我愛我家我愛暗坑 1-2話我家鄉 1-3土雞嘉年華 1-4我們發現了 一條河│溪流教室 2-1自然小偵探 2-2飛蝶來了 2-3讓生命發光 2-4民俗水生植物 2-5鳴蟲音樂館 3-1舞台秀秀秀 3-2螢光劇場 5-1e化學習 5-2班級王國 5-3電子書包 4-1建安百分百 4-2飆書運動會 課 程 主 題 課程設計 各年級學校本位課程設計 (引自台北縣建安國小溪流教室課程) 理想圖像

六、實際進行教學 陸、教學設計(14/21) 發展了教學模組與學習單後,可以進行實際教學。

「環境哲學」課程以導讀「不可思議的消費鏈」一書進行教學。 陸、教學設計(15/21) 六、實際進行教學舉例 「環境哲學」課程以導讀「不可思議的消費鏈」一書進行教學。 (拍攝者 王懋雯 )

教學示例 陸、教學設計(16/21) 三年級打水漂 五年級水質檢測 四年級戲劇表演 生物指標檢測 (引自台北縣建安國小溪流教室課程)

陸、教學設計(17/21) 七、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陸、教學設計(17/21) 七、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學習者的學習反應,適時應用適當的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評量教學成效,並修正課程內容。

陸、教學設計(18/21) 七、教學評量舉例 (引自台北縣建安國小溪流教室課程)

陸、教學設計(19/21) 八、課程設計的方式 環境教育的課程設計可根據環境特色,納入所在地區的環境議題為教學內容,以建構課程之意義。另外,也可以現階段全球性熱門的環境議題來決定課程主題及學習內涵,以啟發學習者對其生活周遭乃至全球永續相關環境問題的認知、情意與行動。簡言之,環境教育課程內涵可以包含地區性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以及對環境友善的做法等,

陸、教學設計(20/21) 八、舉例~教育部 (1)環境問題與永續發展的議題:海洋環境污染與保護議題、生物多樣性議題、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能源匱乏、自然災害、環境權、基因食物、動物福利、關懷弱勢族群(貧窮與戰爭)、婦女與環境等。 (2)環境友善作法:生態旅遊、棲地保育、綠建築、永續農業、永續林業、生態工法、生態社區營造、生態城市、綠色消費等。 此外,亦可規劃戶外教學活動,或以生態旅遊方式,使學 習者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或前往國家公園、自然教育中心 、博物館、天文科學館、動(植)物園、水族館等教學場域, 配合當地解說教育,提供學習者自然體驗或探索等活動。

陸、教學設計(21/21) 八、舉例~Teaching & Learning Strategies (UNESCO, 2002) Module 18:Experiential Learning-體驗學習 Module 19:Storytelling-說故事 Module 20:Values Education-價值教育 Module 21:Enquiry Learning-探索式學習 Module 22:Appropriate Assessment-適當評估 Module 23:Future Problem Solving-解決未來問題 Module 24: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戶外教學 Module 25:Community Problem Solving-解決社區問題

柒、環境行動計畫單元教學設計~ 引自「環境教育課程」(王懋雯,2009) 柒、環境行動計畫單元教學設計~ 引自「環境教育課程」(王懋雯,2009) 本單元在學生進行實作前講授環境行動計畫十步驟: 一、探究環境問題 二、收集資料 三、建議可能解決方案 四、評估可能解決方案 五、擬定行動計畫 六、評估行動計畫的影響及後果 七、決定自己的價值地位 八、推動行動計畫 九、評估行動計畫成果 十、再評估發現新問題 再分組進行自選議題環境調查,進行實作及小組報告。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16 ㄧ、探究環境問題 S208實驗室位於科學館的2樓,目前是由自然科學系的學生使用,主要的 功能是用來做實驗以及ㄧ般上課。而目前教室的狀況是非常髒亂的,像是桌 上及地上佈滿垃圾,而實驗桌的水槽也是藏污納垢,實驗架上的實驗藥品及 器具的擺放也是凌亂不堪,因此可以試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為: 1學生的環境整潔意識不強 2對於實驗室的歸屬感不夠 3受到同懠的影響 4教室的設計不良 5老師沒有特別宣導 6實驗室使用手則規定不清 7實驗室管理方法不當 上述幾項是小組推論可能的因素,故藉由這些項目來探討S208教室的整潔, 並且進一步提供解決的策略。

二、收集資料 首先我們先去調查目前實驗室的現況,利用照相設備 將髒亂的情況及程度記錄下來。 其次進行訪問,了解過去的管理狀況,以及當時實驗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2/16 二、收集資料 首先我們先去調查目前實驗室的現況,利用照相設備 將髒亂的情況及程度記錄下來。 其次進行訪問,了解過去的管理狀況,以及當時實驗 室的整潔情況。 接著了解學生在實驗室的利用情形。 然後了解學生對於目前實驗室的滿意程度,以及對實 驗室整潔的觀感。 最後調查製造髒亂的行為元兇,並且蒐集各種改善環 境整潔的策略。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3/16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4/16 經由上面的照片可以發現實驗室的主要問題是 ●垃圾問題 ●設備老舊 ●實驗結束物品都沒有歸類 ●沒有人去稽查與管理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5/16 (2)訪問 ~了解過去的管理情形 小組訪問了當時是生物助教的王老師,在民國78年以前,還不 是由王老師管理,那時的垃圾問題並沒有像現在那麼嚴重,學生 也維持了良好的環境素養,但是也有分類不當的問題,當時由於 學校的歷史悠久,有許多古老的藥品,但是多未做分類,所以當 時的整潔問題主因是藥品管理的部份做的不太好。 自民國78年到另一位助教來之前,這段時間則是由王老師ㄧ手 打理的,在這時,由許多教授給予了許多的管理意見,因此訂定 了新的實驗室管理守則,而王老師還對整個實驗室做了大掃除, 並對藥品做了詳細的分類擺放,將無法辨識的清除,就連試管上 的標籤紙都撕的乾乾淨淨。有了良好的標準作業程序產生,當時 的實驗室管理做的井然有序。 當實驗室換人接管之後,漸漸疏於管理,而漸漸導致目前同學 現在所見的局面。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6/16 (3)目前學生的滿意程度,經由問卷所測量的結果,大 部分的學生對於目前實驗室的情況,都是以不滿意為主 ,主要的原因是,設備老舊、配置不當、前人所留下來 的垃圾等等……還有人懷疑這真的是實驗室嗎!! (4)目前實驗室的利用情形,大部分的時間是用於一般 上課,而少部分的時間才會用來做實驗,且實驗室內並 無配置垃圾桶,也造成許多垃圾無處丟的情況。 (5)由於現在學生的習慣與價值觀有所改變,所以有許 多學生為了節省時間會到教室裡飲食,但這些行為都增 加了實驗室的髒亂。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7/16 三、建議可能解決方案 根據小組的觀察,S208實驗室的污染基本上是以「人」為 主要原因,因此根據行為學的角度設計了三大類方案: 教育:所謂的教育是指該如何提升使用者的環保意識,使環保的概念直接融入他們的意識,並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這是直接從根本治療的方法,簡單來說從學習的過程,漸漸改變其基模。 社會:以社會或是以群體的觀念來看,人的行為在ㄧ定的限度範圍內會受到同懠、團體……的影響,稱為社會化的過程,假設常常有同學在實驗室裡吃東西,那麼進而會影響其他同學也認為在實驗室裡吃東西是沒關係的,漸漸的加強了他的行為。 法律:直接進行外部行為的制約,當其成為習慣時就會慢慢從經驗去內化,形成新的基模,像是訂定良好的規則,並且違反時給予懲罰,會加速內化的過程。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8/16 四、評估可能解決的方案 將上述這三點各提出下列幾點策略,試達成小組想獲得的效果: 1.教育: (1)製作傳單、警告標語。 (2)請老師加強宣導、加強學生對於週遭環境的認知。 2.社會: (1)使用問卷來了解同學們對於實驗室的想法,且利用問卷提醒他們 ,實驗室整潔的重要性。 (2)使同學可以互相影響,當有人開始在意環境整潔的概念時,有機 會形成良性的循環。 3.法律: (1)探討目前的管理制度上,是否有出現問題。 (2)藉由問卷來了解同學對於實驗室守則的看法。 (3)加強監督他們的行為。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9/16 五、擬定行動計畫~預計5週完成,行動有: 環境/學生調查 擬定問卷/標語設計 提出解決策略 問卷調查/張貼標語 訪談並且分析比較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0/16 六、評估行動計畫的影響及後果 希望能透過這次的問卷,能讓使用S208教室的同學在 做問卷的同時,能好好思考問卷中的問題,並試著把問 卷中未能做到的部分自行改進。另外,再藉由貼標語於 實驗桌上以及於黑板兩側寫上標語,目的是希望能讓同 學無論是在做實驗前或實驗後,都能看到此標語,進而 督促同學於實驗課後能整理實驗室,並將垃圾帶走,每 日的值日生能於實驗課後清理教室的垃圾,以保持S208 實驗室整潔。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1/16 七、決定自己的價值地位 小組成員是扮演督促者的角色,若實驗室中某 個地方因為某些因素仍然髒亂不堪,或某些計畫 的成果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就需要適時的做修正 以及探討問題的根源,並試著找出解決方案,再 反覆進行環境行動計畫,以讓實驗室能無時無刻 保持整潔,最重要的是,希望透過此環境行動計 畫讓同學養成環境意識。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2/16 八、推動行動計畫 藉由在黑板兩側寫上標語、貼標語於實驗桌上 以及發問卷給同學,作為小組的環境行動計畫的 目標。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3/16 從這次問卷的調查表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同學都曾經 在實驗室中飲食、對值日生的制度不是很滿意、認為實 驗室需要設置垃圾筒;對於是否閱讀過實驗室守則、是 否會主動整理實驗室以及老師上課是否宣導的問卷結果 則是呈現平均分布的狀態;就整體問卷結果來看,使用 過S208實驗室的同學絕大部份都不滿意現在的實驗室狀 況,認為實驗室不應該如此的髒亂等負面的評價都是應 該需要思考的問題。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4/16 九、評估行動計畫成果 做完問卷、貼完標語於實驗桌上以及寫標語於 黑板兩側後,發現教室整潔有稍微的改善,例如 有些組的桌面及地上是沒有垃圾的,某些燒杯及 試管排列的很整齊,但是還是有些組的桌面及附 近的地上仍然還是發現垃圾,沒有擦拭桌面,教 室後方堆疊很多垃圾、有些燒杯沒有放在置物架 中、抽屜髒亂等等髒亂的問題。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5/16

柒、學生進行環境行動計畫實作舉例~ 市教大科學館S208教室整潔改善16/16 十、再評估發現新問題 從問卷的結果可看出大部分的同學覺得需要在教室後 方設置垃圾筒,並於實驗後由當日值日生負責清理教室 後方的垃圾,如此一來就不會發生垃圾無處可丟,以致 於垃圾隨處可見;對於抽屜物品沒有排列整齊、燒杯沒 有歸類、試管標籤紙殘留以及不明的化學藥品陳列於置 物櫃的問題,因為這是長久以來的髒亂現象,或許自科 系的同學可以找一個共同時間,大家一起徹底的整理實 驗室的環境,同時也需要好好改善值日生的制度、一位 好的管理者以及同學的互相督促,如此一來才可持久的 維持實驗室整潔,讓同學能改變對學校實驗室的觀感。

捌、如何實施環境教育課程-建議 學校可參考培訓規劃課程各學習內容,採主題統整概念設計課程,並融入相關的學科或各領域。例如以節能減碳為主題的課程,幼稚園、小學及國中可統整減廢及節約能資源、綠色生活、體驗綠色產業學習內容及項目,融入語文科領域、社會科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各縣市應考量當地環境特色,因地制宜設計不同的主題統整課程。 以參與者為中心之引導式學習,善用各種環境教育教學策略。 除課堂講授外,應安排戶外實際體驗活動、參訪、社區服務、發表等活動。

玖、如何評量(鑑)教學成效,並修正課程內容 宜採多元評量方式,如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口語評量、紙筆評量或其他評量方式等。 兼重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實施教學成效評鑑,做為改進教材、教法的依據。

一、評量與評鑑 評量是評定環境教育方案的學習結果的過程,評鑑是評定是否達成方案之既定目標的過程。 當學習為目標時,評量應是評鑑的一部份。 玖、如何評量(鑑)教學成效,並修正課程內容 評量是評定環境教育方案的學習結果的過程,評鑑是評定是否達成方案之既定目標的過程。 當學習為目標時,評量應是評鑑的一部份。

二、評鑑方案的方法 回饋或滿意度調查不等於評鑑 評鑑是決定方案之既定目標是否將達成或已經達成的過程 「保育專家的溝通技巧」將評鑑分成三個層次 玖、如何評量(鑑)教學成效,並修正課程內容 回饋或滿意度調查不等於評鑑 評鑑是決定方案之既定目標是否將達成或已經達成的過程 「保育專家的溝通技巧」將評鑑分成三個層次 層次1:測量方案的活動及結果,例如多 少人參加等 層次2:測量目標對象是否能吸收、專心 及記住方案的內容 層次3:測量學習者的觀點、態度、或行 為的改變。

問卷和調查 訪談 焦點團體和團體訪談 觀察參與者,使用檢核表、扎記等 數據 內容分析:印刷品 個案研究 三、評鑑方法(建議綜合使用) 玖、如何評量(鑑)教學成效,並修正課程內容 問卷和調查 訪談 焦點團體和團體訪談 觀察參與者,使用檢核表、扎記等 數據 內容分析:印刷品 個案研究

參考資料來源: 台北縣建安國小溪流教室課程。 許春菊(2005)。以古詩為素材進行動物權議題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炳煌 (1995) 。談課程發展的一些基本理念。台北:教改專題論壇。 黃炳煌(譯)(1981)。Tyler, R.W.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台北:桂冠。 張子超(1999)。融入環境教育於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材發展。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Engleson, D. C. & Yockers, D. H.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市:五南圖書。

參考資料來源: 周儒(編譯)(2003)。Meredith, J. 等著。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 。台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梁明煌、楊懿如、柯慧雯、高宗聖(2009)。教育部推動環境教育相關業務中程施政綱要計畫。教育部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1986).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ESCO: Paris.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 Wilke, R. J. (1979).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1(3). UNESCO(2002).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a multimedi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教材編撰人:王懋雯副教授、楊懿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