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Advertisement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 主讲:魏国福.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分子 原子 离子 物质.
10.2 立方根.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二节 原子.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摩尔质量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2.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4.2 证明⑶.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 7 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2课时.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Review Three states of matter are ( ). solid, liquid and gas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数 学 第 十 册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新野县城关镇南关小学:邹汉苗.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一课时.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欢迎来到科学微课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提出问题: 想一想: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一、提出问题: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增加了? 减少了? 不变?

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1、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行实验 密闭体系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想一想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 气球 2、玻璃管有何作用? 玻璃管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细砂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红磷

想一想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引燃白磷)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实验1小结: 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m2 =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单击图片观看视频

实验2小结: =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M2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M2 =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分析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相等 相等 P+O2 P2O5 点燃 Fe+CuSO4 Cu+FeSO4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质的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 失败 成功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实验5-1: 实验5-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为什么? 请想一想?

实验5-1: 在开放容器中: >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在密闭容器中: 气体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 实验5-2: 镁 + 氧气 → 氧化镁 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 M1 M2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 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一边。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M2 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波义耳的实验在反应后测得生成物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讨论一下?   波义耳的实验在反应后测得生成物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有空气进来啦!

我们知道了: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水的电解: 单击图片观看动画 你来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微观解释。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没有改变。 种类 数目 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个数、种类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 动动脑 改变 不变 物质种类呢? 各元素的原子质量变了吗? 元素种类变了吗? 分子种类呢? 分子数目变了吗? 可能改变

宏观 微观 不 变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数目 元素质量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课堂练习: 1、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质量守恒呢?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 、 、 (宏观) 、 、 (微观) “两个一定变” (宏观) (微观) “一个可能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总质量 元素种类 各元素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分子数目

1、解释现象: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要大 答:镁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 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反应物镁条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所以,氧化镁的质量要比镁条的质量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了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等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总质量, 由于生成的氧气扩散了,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求物质的质量 3 B 32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克 40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克 40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 3 (3)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m-n    B.m+2-n  C.m+2+n D.n-2 B (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32

C,H O B (1) O2+2SO2=2X, X的化学式为_____ SO3 3、求物质的组成元素 元素的种类不变 (1)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 C,H O (2) 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A、NaOH B、H2SO4 C、H2 D、Cl2 B 4、求物质的化学式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1) O2+2SO2=2X, X的化学式为_____ SO3 XY3 (2)在X2+3Y2=2Z中,Z的化学式应是 。 CH4 (3)在X+2O2 =CO2+2H2O中,X的化学式为 。

补充练习 1、( )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C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100 10 X D

3.在一密闭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它们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2 58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7 19 23 +19 +25 -58 +14 B 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增多

A 4、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A 化合物 单质 单质 “多变一”的反应 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不变

+ 5、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5、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B + 反应前 反应后 6:2=3:1 1种 4个

6、“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C 2:2=1:1 质量守恒定律:前后原子的种类、全数保持不变。

3、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D 反应物的质量越来越少 反应物越来越少,生成物越来越多 参加

D D 4、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 ) A、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4、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 ) A、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C、H O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B

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原因 应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原因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应用

第 二 课 时 化 学 方 程 式

谁能回答?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2.水电解后质量减轻了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上述几个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微观 所以质量守恒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二.化学方程式 自学P96 —97内容思考: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3)怎样读化学方程式? (4)从化学方程式中知道哪些信息?

MgO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氧化镁 2.镁条+氧气 3.Mg + O2 点 燃 点 燃 What’s This? I don’t know 2.镁条+氧气 点 燃 氧化镁 3.Mg + O2 MgO 点 燃 Oh! I know this

C + CO2 O2 化学方程式 质的含义: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这是什么式子?它可以提供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哪些信息?它怎么读呢? : : 2、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12 16×2 12+16×2 : : 12 32 44 量的含义:1、每12份质量的碳 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质的意义 ② 表示反应条件 ③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量的意义 ④ 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微粒的数量关系 其他: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c.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数量都不变。

[练习] 从2H2O==2H2+O2中你知道什么?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水; b.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32份质量的氧气和4份质量的氢气; c.每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说说下列化学式的含义

反馈练习: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燃烧生成水

OVER 收获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