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唐敬海
微量元素是什么?
微量元素的概念 微量元素是指含量不足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需通过食物摄入。
微量元素的分类 按其生理功能分为3类 ※必需微量元素:14种,包括铁、锌、铜、碘、氟、锰、钼、钴、铬、硅、镍、硒、锡、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酶、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参与核酸代谢,缺乏或过多会对人体某些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可能必需微量元素:如砷、钡等 ※有害微量元素:如铅、镉、铍等
铁与儿童健康
铁 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正常人含铁约3~5克,新生儿约300~400mg,小儿约70~80mg/kg 。 64%以血红蛋白于红细胞中。 约3.2%在肌肉和其他细胞中,是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的构成成分之一。 贮备铁: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32%。 血浆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约为0.4%,另有0.4%以含铁酶的形式储存。
铁在体内的分布
铁的生理功能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储存氧气和二氧化碳
铁的生理功能 含铁的酶参与能量代谢 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等酶的重要成分,参与组织呼吸,促进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参与VitA的转化及生理功能 血清视黄醇浓度和血红蛋白之间有直接关系,给儿童和孕妇补充维生素A,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浓度明显升高。 提高免疫力 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加强对入侵细菌、病毒的吞噬。
缺铁的表现(一) 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易疲乏,不爱活动;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缺铁的表现(二) 免疫系统: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严重者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心血管系统: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缺铁的表现(三) 神经系统表现: 烦躁不安,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精神不集中,激惹,攻击性行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智力多数低于正常儿。 国外研究:9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与5岁时智力有关,每增加1克血红蛋白,IQ增加 1.7 。 国内:治疗组:IQ 93 → IQ107 对照组:IQ112 → IQ107
缺铁的原因 储备不足 早产、双胎或多胎、孕母严重缺铁、胎儿失血。 铁摄入量不足 人乳、牛乳、谷类中含铁量均低。 储备不足 早产、双胎或多胎、孕母严重缺铁、胎儿失血。 铁摄入量不足 人乳、牛乳、谷类中含铁量均低。 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期发育较快,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循环血中的血红蛋白增加。 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吸收;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从粪便中排除的铁也增加。 铁的丢失过多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如肠息肉、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牛奶过敏可致肠出血。
缺铁的严重性 中国儿童铁缺乏症防治指导中心,2000年在15个省、26个市、县分层抽样,对9118名7个月~7岁儿童进行调查。 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 年龄 储存铁减(ID) 缺铁性贫血(IDA) ID+IDA 7月~12月 44.7 20.5 65.2 1岁~3岁 35.9 7.8 43.7 4岁~7岁 26.5 3.5 30.0 合计 32.5 40.3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1.7%,其中城市12.3%、农村26.7%,6个月到3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1992年上海市人口营养调查显示:居民每天铁的摄入量为14. 7mg,超过供给量标准(10mg)一半左右,但缺铁的患病率仍高达42
上海地区561名3~5岁小儿的 膳食调查 1、小儿摄入的总铁量已达到每日推荐量的92.67%。 2、但来自动物性食物的铁,只占总量的17.93%。 因此,吸收率低是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缺铁的预防(一) 提倡母乳喂养: 做好喂养指导 母乳中铁含量虽接近牛奶,但其利用率比牛奶高数倍。 无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 如以鲜牛乳喂养,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
缺铁的预防(二) 婴幼儿食品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 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自1~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膳食: 鲜果汁、菜泥等或维生素C片剂以利铁的吸收。
缺铁的治疗 去除病因 补充铁剂
铁的补充 含铁丰富的食物 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动物肝脏、动物全血,肉类、虾米、蛋黄、黑木耳(干)、海带(干)、芝麻、芝麻酱、大豆、南瓜子、西瓜子、芹菜、苋菜、菠菜、韭菜、小米以及红枣、紫葡萄、红果、樱桃等。 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动物铁:含铁血红素,易吸收(吸收率22%~25%)。 植物铁:植物酸,草酸的形式,不易吸收(吸收率 <10%)。
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铁摄入量 <10岁的儿童为10mg 10~13岁的儿童为12mg 13~18岁为15mg(男),20mg(女)
常用食物的含铁量及吸收率 吸收率 含铁量(mg/100g) 食物 (%) 猪肝 25 22 玉米 1.6 3 鱼肉 1.5-3.2 面粉 5 瘦肉 0.7-1.6 11 大豆 7 动物血 340 赤豆 7.4 人乳 0.15 50 红枣 1.2 牛乳 0.1 10 菠菜 2.9 1 蛋黄 6.5 黑木耳 185 大米 0.7-1.8 西红柿 0.4
几个误区 1、蛋黄含铁不少(6.5mg/100克),但因含磷酸较多, 故吸收率仅3%,不能纠正贫血; 植酸,故无助于纠正贫血; 3、赤豆含铁7.4 mg/100克,红枣含1.2 mg/100克,因 植酸含量多,故也不能纠正贫血。红枣富含维生素C(243 mg/100克),但煮熟后大多被破坏; 4、乳类含铁不多,母乳铁的吸收率50%,牛奶仅10%。
贫血的诊断标准 以微量血中血红蛋白(HGB)的含量 新生儿期﹤145 g/L 1~4月﹤90 g/L 4~6月﹤100 g/L
缺铁的三个阶段 铁减少期(ID) 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 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 缺铁性贫血期(IDA) 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铁的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 血红蛋白减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常规 血红蛋白减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0.31,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升高。 血清铁蛋白 可较敏感的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在缺铁的ID期即已降低,IDE和IDA期降低更明显,因而是诊断缺铁的敏感指标。 微量元素
缺铁性贫血治疗注意事项 铁制剂的总疗程为3个月左右。 3~4周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正常。 铁贮备正常,继续用铁制剂1~2个月。 如果用铁制剂以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没有变化,应当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它原因的贫血。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 对反应较严重者,可采取减量至推荐剂量的80%;或采用隔日或隔3日疗法,即隔3日服药一次;还可换另外一种铁制剂。由于铁的吸收在二餐之间最好,故在此时服药为佳。 服用铁剂时最好同时加维生素C及维生素A,以帮助铁的吸收。 服用铁剂后,患儿精神状态很快改善,此时应注意调整膳食,促进疾病的恢复。
锌与儿童健康
锌 锌:在体内含量及需要量都仅次于铁居第二位;正常人含锌2~3g,足月新生60mg。 主要分布于肌肉、骨骼、眼睛和粘液中 。 95%以上在细胞内,是200多种含锌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激活剂。 参与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和机体多种代谢活动。
锌的生理功能(一) 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锌能促进食欲和增进味觉。 通过含锌的酶促进调节机体代谢,促进DNA复制、转录等过程,调节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大量研究表明胎儿、婴幼儿生长发育、儿童性器官发育及成熟都需要充足的锌。 锌能促进食欲和增进味觉。 舌味蕾上的味觉素是含2个锌离子的多肽。儿童缺锌会造成味觉素合成困难,使其味觉变得迟钝,食欲与消化功能低下,引起厌食、偏食、营养不良等,甚至异食癖。
锌的生理功能(二) 锌参与维护和保持免疫反应细胞的复制。 锌在儿童智力和行为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对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激活胸腺素,增强免疫反应和T细胞功能的作用。 锌在儿童智力和行为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缺锌会严重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如大脑发育不全,智力发育落后,注意力涣散,记忆力降低,理解力减退等。 相反那些不缺锌的孩子智力高,学习成绩好的青少年体内含锌高。
锌的生理功能(三) 锌还参与组织的再生和上皮的生长,维护肌肤的健康和完整。 影响视力发育和胃肠系统的功能。 乳酸脱氢酶为重要的含锌酶。降低,表皮角化不全,脱屑,毛发脱落,毛囊发育不全,胶原蛋白的降低。有的甚至表现肢端皮炎,伤口愈合减慢和小腿溃疡 影响视力发育和胃肠系统的功能。 视网膜中锌浓度很高,由于含有一种含锌酶-醇脱氢酶,可以增加VitA的代谢,引起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可以引起夜盲。
缺锌的临床表现(一) 食欲减退 缺锌影响味蕾细胞更新和唾液磷酸酶的活性,以致味觉敏感度下降,食欲不振、厌食和异食癖。 食欲减退 缺锌影响味蕾细胞更新和唾液磷酸酶的活性,以致味觉敏感度下降,食欲不振、厌食和异食癖。 生长发育落后 缺锌可妨碍生长激素轴功能以及性腺轴的成熟,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性发育延迟和性腺功能减退。
缺锌的临床表现(二) 免疫功能障碍 锌可能影响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或合成等多种环节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缺锌的儿童易发生感染。 免疫功能障碍 锌可能影响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或合成等多种环节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缺锌的儿童易发生感染。 智能发育延迟 缺锌可使脑DNA和蛋白质合成障碍,从而引起智能延迟。 其他 如脱发、皮肤粗糙、皮炎、地图舌、反复口腔溃疡、伤口愈合延迟、视黄醛结合蛋白减少而出现夜盲、贫血等。
缺锌的原因 摄入不足 吸收障碍 锌在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各种原因的腹泻可妨碍吸收;纯牛乳喂养可致锌缺乏。 吸收障碍 锌在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各种原因的腹泻可妨碍吸收;纯牛乳喂养可致锌缺乏。 需要量增加 生长发育迅速,组织修复,营养不良恢复期。 丢失过多 反复出血、溶血、大面积烧伤、慢性肾病等。
缺锌的发生率 2岁以下小儿缺锌患病率较高(28.5%);营养不良小儿中高达74.68%。 对于缺锌患儿可给予锌剂治疗,每日剂量为0.5~1.5mg/kg的锌元素,或给予供给量的二倍的锌。整个疗程为2~3个月。
锌的实验室检测 评价人体锌营养状况较为困难 空腹血清锌 11.47 μmol/L (75μg/dl) 发锌测定 不同部位的头发和不同的洗涤方法均可影响测定结果,轻度缺锌时发锌浓度降低,严重时头发生长缓慢,发锌值反而增高。故发锌不能准确反映近期体内的锌营养状况。 微量元素
缺锌的治疗 针对病因 治疗原发病 饮食治疗 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初乳亦含锌丰富。 针对病因 治疗原发病 饮食治疗 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初乳亦含锌丰富。 补充锌剂 常用葡萄糖酸锌,每日剂量为元素锌0.5~1mg/Kg。
高锌血症 高锌血症 血锌升高时,肠道对锌的吸收明显减少,同时肝脏排锌能力明显增强,维持血锌在正常水平。 血锌升高时,肠道对锌的吸收明显减少,同时肝脏排锌能力明显增强,维持血锌在正常水平。 动物实验显示:高锌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抑制巨噬细胞功能,抗感染能力下降,顽固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
每日锌的摄入量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锌每日供给量: 0~6月 3mg 7~12月 5mg 1~10岁 10mg 成人 15mg
含锌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含锌较丰富且吸收率高 植物性食物含锌量较少,吸收率也低,水果含锌极微 多在10毫克/100克以上,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可促进锌的吸收,吸收率可达40%左右。生蚝含锌量最高,为71.2毫克/100克。 植物性食物含锌量较少,吸收率也低,水果含锌极微 约3~5毫克/100克,且含较多的植酸、草酸和纤维素,可阻碍锌的吸收,吸收率仅10%左右。植物性食物中小麦胚粉含锌量最高,为23.4毫克/100克。水果含锌量极少,吸收率也差。
含锌丰富的食品 肉类(包括动物肝脏)、海鲜(尤其是牡蛎)、蛋类、乳制品、啤酒酵母、全麦食品、坚果及大豆等。
食物的影响因素 食物的加工对食物含锌量或锌吸收率会产生不同影响。 小麦加工成精白粉,大约损失80%; 罐头黄豆比新鲜黄豆少60%左右的锌; 谷类食物发酵可破坏植酸,提高其中锌的吸收率。
常用的补锌产品 补充锌剂一般可持续2~3个月。 葡萄糖酸锌,其含锌量为1/7,吸收效果好,胃肠道刺激小,价格低廉;。 硫酸锌,胃肠道刺激明显,服后不适感强; 醋酸锌虽含锌量高,达1/3,且吸收较好,但价格较高; 甘草酸锌含锌量低,仅1/20,且副作用较多(低血钾和水肿)。
急性腹泻与补充锌 2001年5月,印度新德里,补充锌对腹泻影响的临床试验总结会。 预防腹泻:补充锌10-14天以后的3个月内,可以降低腹泻的发病率,还可以每年减少30万名儿童死于腹泻。 WHO、UNICEF联合推荐: 所有腹泻儿童补充锌可以缩短病程:补充锌20mg/天,10-14天 6个月以下婴儿:锌10mg/天,10-14天
铜与儿童健康
铜 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正常人体总含铜量约为100~150毫克。其中50%~70%在肌肉和骨骼,20%在肝脏,5%~10%在血液。铜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中,以酶的形式起着功能作用。
铜的生理作用 维持正常造血功能 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健康 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 铜参与了铁的代谢和红细胞生成。在肝脏合成的铜蓝蛋白,可催化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协助运铁蛋白生成、铁的吸收和转运,从而促进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健康 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交联。形成强壮、柔软的结缔组织。铜缺乏可使该酶活性降低而影响上述交联形成,引起骨骼脆性增加,血管和皮肤弹性下降等。 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 影响神经髓鞘和神经递质儿茶酚氨的形成。已有报道缺铜可致脑萎缩,神经元减少。精神发育停滞和运动障碍等。
铜的生理作用 促进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 络氨酸酶可以使络氨酸转化为黑色素,该酶则由铜组成。 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它催化超氧离子成为氧和过氧化氢,从而保护细胞免受超氧离子引起的损伤。 铜对免疫功能、激素分泌及脂质和糖代谢也有一定影响。
铜的缺乏和过量 日常膳食即可满足人体对铜的需要。 过量摄入铜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但需要注意早产儿、长期腹泻、长期完全肠外营养及铜代谢障碍等情况。 过量摄入铜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多为误食大量铜盐或食用与铜容器或铜管长时间接触的食物或饮料引起的急性中毒,表现为消化道的症状。严重的可有肝衰竭、肾衰竭,昏迷甚至死亡等。
铜的食物来源 铜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牡蛎含量最高,贝类海产品、坚果类都是铜的良好来源。其次是动物肝脏、肾脏及谷类胚芽部分,豆类等次之。 一般奶类和蔬菜的含铜量较低。 通常成人每天可从膳食中获取约2.0毫克的铜,基本上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
硒与儿童健康
硒 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含量为14~21mg。主要分布在肝脏,胰脏和肾脏中,只有一小部分分布在血液和头发中。
硒的生理作用 抗癌 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乙肝、艾滋病和胃肠病 体内硒含量低的人群和生活在低硒环境的人群,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给缺硒者适当补硒后,胸腺增大、胸腺皮质增厚,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可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促进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硒的生理作用 防治心血管病 延缓糖尿病与白内障的发展 发现硒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液中血糖的水平和改善葡萄糖的耐受。 缺硒地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是富硒区的3倍。 延缓糖尿病与白内障的发展 发现硒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液中血糖的水平和改善葡萄糖的耐受。
血浆硒<0.63~0.76mmol/L,(50~60ug/L) 高硒 低硒: 血浆硒<0.63~0.76mmol/L,(50~60ug/L) 高硒 血浆硒>1.27~1.52mmol/L,(100~200ug/L)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食谱摄入量 年 龄 需要量(微克/天) 0~0.5岁 15 0.5~4岁 20 4~7岁 25 7~11岁 35 年 龄 需要量(微克/天) 0~0.5岁 15 0.5~4岁 20 4~7岁 25 7~11岁 35 11~14岁 45 14岁以上 50 孕妇 50 乳母 65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食谱摄入量 最大耐受量 中毒 <4y, 120ug/d 4~7y, 180ug/d 中毒后可以导致指甲变厚、毛发脱落、肢端麻木、偏瘫等症状,硫代硫酸钠、二巯基丙醇等解毒。
食品中硒的含量 一般来说,饮食补硒,方便又便宜,是最科学的补硒方式。 总体上,动物食品含硒量比植物食品要高。 动物脏器、海产品、鱼、蛋、肉类等是硒的良好来源,谷类和其他种子的硒含量依赖它们生长的土壤中的硒含量而有差异,蔬菜和果实类食物含硒甚微,饮用水含硒量也较少。
食品中硒的含量(微克/百克) 猪肾:111.77 猪肝(卤煮):28.7 羊肉:32.3 鸡:12.75 猪肉:11.97 瘦牛肉:10.55 鱼子酱:203.09 海参:150.00 牡蛎:86.64 鳕鱼:24.80 青鱼:37.69 泥鳅:35.30 扁鱼,11.59 胖头鱼:19.47 豌豆:41.80 白果:14.50 白菜:0.33 苹果:0.14 大米:1.56~6.50
铅与儿童健康
铅 分布很广,用途很广。 美国CDC将铅中毒标准为血铅>100ug/L,并将血铅水平分为5级: 1级:< 100ug/L, 相对安全,不需特别处理 2a级:100ug/L <BPb<150ug/L, 经常进行血铅检测,找出铅污染源,并脱离。 2b级:150ug/L <BPb<200ug/L, 一个月复查,并且每3个月检查一次。
5级:>700ug/L,极重度 复查血铅,证实后入院,进行干预和治疗 3级:200ug/L <BPb<450ug/L,中度 1周内复查,寻找铅源,进行体检和有关特殊检查 4级:450ug/L <BPb<700ug/L,重度 48小时复查,证实后,入院,除铅 5级:>700ug/L,极重度 复查血铅,证实后入院,进行干预和治疗
我国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分级 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原则(试行)》,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分为四级。诊断时需要连续2次静脉血检测结果才能作为诊断分级依据。 高铅血症 100~199ug/L 轻度铅中毒 200~249ug/L 中度铅中毒 250~449ug/L 重度铅中毒 ≥450ug/L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 我国血铅水平≥ 100ug/L的儿童有5%~20%,这就意味着有500万~2000万1~5岁中国儿童血铅水平超标。
铅对儿童危害 与血铅水平及接触铅时的年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0~6岁的儿童是高度敏感阶段,快速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铅的防御能力较差,对铅毒性的抵抗能力最脆弱,极易受铅毒性作用的损害。 血铅水平每上升100μg/L,儿童的智商要下降6~8分。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铅对儿童生长的影响 降低VitD在肾脏中的活化,促进VitD降解,食欲下降,VitD和钙的摄入不足从而影响骨骼的钙化。 对多种生长发育所需的酶具有抑制作用。 沉积于长骨组织,直接影响骨小梁形成和骨骼的发育。 各种激素的分泌遭受影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铅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 海马部位神经元变细、变短。 促进大脑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氧自由基,损害神经细胞。 可以使神经细胞突触减少,影响大脑的智力发育。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铅对儿童血液系统影响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系统 抑制血红素的合成,促进红细胞的破坏。 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脐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系统 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甚至抽搐、昏迷、脑组织也可产生细胞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引起反应迟钝、嗑睡、运动失调,严重时可出现狂躁、谵妄、脑神经瘫痪等铅性脑病的表现,有的甚至导致死亡。
我国儿童铅中毒流行普遍性和严重性 1987~1995年在辽宁,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 工业区内血铅在200-400Ug/L,流行率高达85%。 普通市区在100ug/L左右,流行率在50%。 大城市郊区环境污染严重,比市区还要高。
环境中的铅污染源 汽车尾气 四乙基铅 铅矿的开采,含铅的作业,包括电池,显示器,显像管,油漆,塑料和光盘等等
生活中的铅污染源 食品中的铅盐农药残留 烟草中的铅污 食品制作过程中的铅污染 食品包装和盛放中的铅污染 爆米花 松花蛋(黄丹粉,氧化铅) 塑料袋(包装过热食品) 罐装食品(铅锡焊) 水晶制品(20%-30%) 锡壶喝酒,含铅的中药等
铅中毒的预防-生活习惯 常洗手,勤剪指甲。 纠正年长儿童吸吮手指、啃咬指甲、铅笔、玩具、钥匙、金属拉链和其它异物的不良习惯 。 尽量避免在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
铅中毒的预防-饮食习惯 少食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普通皮蛋、爆米花等 。 勿购买价廉质次的陶瓷产品,花纹图案应选浅色或白色,避免使用色彩过分鲜艳的陶瓷餐具。 勿用水晶玻璃杯给孩子使用。 儿童应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成倍增加。 不挑食,不偏食,保证饮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和锌。 千万不要用有颜色的塑料袋和报纸包装食品。
铅中毒的预防-父母方面 避免儿童被动吸烟。 每日早上勿使用第一段自来水做饭。 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 含有铅作业的工人,下班后要换衣服,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排铅方法 食疗比较理想的方法,以下几种食物 维生素C: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橘子、柠檬、石榴、山楂,酸枣,苹果、草莓。 蛋白质和铁: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 大蒜素: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 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
驱铅药物 依地酸二钠钙,二巯基丙醇,青霉胺等针剂和二巯基丁二酸口服剂。 保健品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