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遗传与进化》 重点梳理及教学设想 2010年3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二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主讲:广州市玉岩中学 杨美玲.
Advertisements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李伟. 对象 : 时期 : 特点 : 结果 :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第一章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高茎豌豆与短茎豌豆,F 1 都为高茎。 让 F 1 自交得 F 2, 则 F 2 表现型及其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茎∶矮茎 = 3 ∶ 1 DD ∶ Dd.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一、首先同学们要熟知书本上所列出的 几种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特点。 典型病例遗传方式遗传特点 白化病 先天性聋哑 常染色体 隐性 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为隐性纯 合体;③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多指 并指 常染色体 显性 ①通常代代有患者;②正常人为隐 性纯合体;③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人的性别遗传 制 作 襄城县库庄一中 李卫贞.
生物的 遗传与变异.
复 习 基 因 的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也随之分离。 GO 没有减数分裂就没有遗传规律。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试说明及能力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减数分裂.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 (2)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 (3)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 源染色体上。
理解教材,把握教学 施忆
第三节 伴性遗传.
遗传病归纳 常染色体上 隐性遗传病 X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上 显性遗传病 X染色体上 伴Y染色体遗传病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高二会考复习之—— 遗传定律. 高二会考复习之—— 遗传定律 复习要点: 一、相关知识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几个重要的概念 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系.
欢迎光临指导 奉贤中学  宋洁莲.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课件 ——复习.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遗传与进化》 4-7章 教学建议 万州上海中学 高二生物备课组
柯桥中学 欢 迎 您.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高三备课组(2011届)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二节 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学说.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第一课时 金塘中学:张仕男.
高三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七 变异、育种与进化 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 刘岷.
第4节 生物的变异 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生 物 的 变 异.
学案 细胞的增殖 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 1.细胞周期(分裂期、分裂间期)
二、基因重组 1、定义: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 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交叉互换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考纲说明: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欢迎光临 上师大外语附中 高三(3)班 执教老师 卢萍.
考前重点突破—常见遗传题解题方法.
第二节 遗传平衡定律及应用 一、遗传平衡定律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欢迎光临指导.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重习要点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
科学家的悲剧 达尔文和表妹爱玛 生育10个子女,3个夭折,3个终生不育。.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第三节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一、遗传力的概念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雌性(2n) 雄性(2n) 精子(n) 卵子(n) 生殖 受精卵(2n) 个体发育 幼体 成体(2n) (减数分裂) 受精 作用 胚胎发育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基因信息的传递.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物2:遗传与进化》 重点梳理及教学设想 2010年3月

一、模块内容特点及《课程标准》要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的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命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一、模块内容特点及《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本模块,学生能体验探索过程,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能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本模块在2010年生物《考试说明》中的地位 7 15 2 4 11 6 10 14 1 40 9 A级要求 B级要求 C级要求 合计 模块Ⅰ 7 15 2 24 模块Ⅱ 4 11 6 21 模块Ⅲ 10 14 1 25 40 9 70

三、江苏高考模块内容分布(08) 内容 试题号 分值 考查倾向 占总分比 遗传的细胞基础 7 2 分析 25% 遗传的分子基础 8、24 5 理解 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8 16 综合应用 生物的变异 9、23 人类遗传病 生物的进化 11

三、江苏高考模块内容分布(09) 内容 试题号 分值 考查倾向 占总分比 遗传的细胞基础 15 2 33% 遗传的分子基础 判断、评价 33% 遗传的分子基础 5、12、13、28 13 理解 遗传的基本规律 7、10 4 理解、评价 生物的变异 16、26 9 人类遗传病 18、33 10 生物的进化 20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复习建议】 本部分内容以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作用为线索,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为学习遗传与进化知识做好铺垫。显然,这部分内容是以第一模块的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等知识为基础,也是学习选修模块中胚胎工程等内容的必备知识。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复习建议】 1、自主归纳。 2、设计问题,引发思考,加深理解。 3、典型例题分析,加强变式训练。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易错点】 不能依据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对细胞的分裂方式、分裂时期作出正确判断;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推断有障碍。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应对策略】 一是以同源染色体为考量对象,结合生物体类型(分清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比较染色体的行为,反复(不是简单重复)练习。 二是结合染色体上基因的行为变化理解并解释遗传与变异的关系,练习将染色体结合基因来绘制细胞图演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08江苏高考题]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 09江苏高考题]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重点和难点】 在本部分内容中,证明DNA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DNA的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重点和难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复习建议】 本部分内容以基因→信使RNA→蛋白质为线索,主要从分子水平了解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遗传机理,从微观层面上理解遗传现象和生物的多样性。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复习建议】 1、科学发展史中的经典实验复习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3、回归书本,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易错点】 1、相关实验中同位素标志的目的以及如何标志认识模糊。 2、DNA碱基数量计算,复制、表达过程中的有关数量计算 3、对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的复制等过程中的场所、原料、模板、酶、产物等混淆。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应对策略】 1、开设专题,明确同位素标志的方法与作用,比较荧光标志的方法运用,习题训练跟进 2、数量计算找规律,反复练 3、设立表格,对照比较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08江苏高考题]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08江苏高考题]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 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 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 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 达出多条多肽链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 09江苏高考题]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 09江苏高考题]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重点和难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及其在生产和实践中的应用、伴性遗传等内容是复习重点,而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则是难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复习建议】 本部分内容以孟德尔的遗传研究与发现为线索,以基因的遗传方式为核心。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复习建议】 1、强化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的再建立 2、建立基本概念体系 3、绘制过程示意图 4、强化概率问题的计算 5、常见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的解释和分析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易错点】 1、孟德尔的二个遗传定律的运用范围不明 2、结合实际情境运用规律分析推理能力不强。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应对策略】 1、归纳比较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细胞学基础、实质,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分类训练,形成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熟悉一些解题技巧。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08江苏高考题]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因此建议▲。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08江苏高考题]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 09江苏高考题]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元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白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 09江苏高考题]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重点和难点】 变异概念的含义及发生原因是本部分内容的重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复习建议】 本部分内容是建立在遗传学的学习基础上,因此巩固遗传知识尤为重要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复习建议】 1、抽象概念与形象教学结合。 2、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3、抓住基因结构本质和DNA复制过程实质理解基因突变概念、特征和原因。 4、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易错点】 1、如何根据基因型、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来判断染色体数目。 2、如何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判别变异类型。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加强对染色体组概念的了解。如染色体数目、形态、基因组成、细胞来源等。 2、重读教材图形,结合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正确区分变异发生的特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08江苏高考题]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四)、生物的变异 [ 09江苏高考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③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人类遗传病的常识性知识,以遗传与优生为核心。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复习建议】 本部分内容以遗传病的病理、诊断和预防为知识链,复习中应着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复习建议】 1、比较遗传病和传染病的区别 2、结合实际问题,尝试设计活动方案。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易错点】 1、不能准确把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不能正确区分遗传病、家族型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关系。 2、通过遗传系谱图来判断遗传类型困难,遗传几率计算困难。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应对策略】 1、遗传病概念复习要抓内涵、外延等因素,比较不同类型疾病的特征。 2、根据性状类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学会结合文字和图示,把握有效信息,正确判断遗传类型是关键。学会运用已知和可能的类型,来推测未知和可能类型。在几率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求解对象的特征,如是正常还是患病,是男患病还是患病男,是患一种病还是两种病均患等。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 09江苏高考题]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五)、人类遗传病 [ 09江苏高考题]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I)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 (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遗传病。如果这种推理成立,推测Ⅳ一5的女儿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为▲。 (3)若Ⅳ一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是▲,则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内容的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隔离和物种的形成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复习建议】 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为主线,将有关内容串联起来进行复习。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复习建议】 1、再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重新认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2、强化练习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4、建立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体系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易错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有关进化理论的关系没理清。 2、生物抗性产生和环境变化间的关系紊乱。 3、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判断困难。 4、不同隔离类型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应对策略】 1、准确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性 2、准确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核心内容间的关系。 3、明确自交和自由交配间的区别,会用数学方法探求基因频率的变化。 4、分清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根本区别和演变关系。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08江苏高考题]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四、重点内容梳理及教学建议 (六)、生物的进化 [ 09江苏高考题]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 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 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