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 广东省中医院 2003年4月
一般情况 我院自2003年1月7至2003年4月5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已收治112例非典型肺炎患者。 统计91例: 治疗后平均退热时间:7.1±4.2天 平均住院天数:18.7±5.4天
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 西医方案:按照广东省卫生厅非典型肺炎治疗专家组出台的治疗原则进行。 中医方案: 分期、分证候个性化辨证论治 中医专家组:邓铁涛教授、任继学教授、焦树德教授、晁恩祥教授、路志正教授、陆广莘教授、颜德馨教授、周仲瑛教授、刘伟胜教授等。
中医认识: 属春温、湿热疫病范畴 主要病机特点: 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 易耗气挟瘀 重则内闭喘脱
分期: 早期(发病后1-5天左右) 中期(发病后3-10天左右) 峰期(发病后7-14天左右) 后期(发病后10-14天以后)
早期 时间: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 病机特点:湿热遏阻,卫气同病 常见证候:湿热阻遏肺卫证、表寒里热挟湿证; 治疗原则:强调宣透清化; 治疗方法: 湿热阻遏肺卫证: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表寒里热挟湿证:麻杏甘石汤合升降散加减
中期 时间:多在发病后3-10天左右 病机特点:病机以湿热蕴毒、邪伏膜原、邪阻少阳 常见证候:湿热蕴毒、邪伏膜原和邪阻少阳 治疗要点:强调清化湿热、宣畅气机 治疗方法:湿热蕴毒证: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 邪阻少阳证:蒿芩清胆汤加减化裁 邪伏膜原证:达原饮加减化裁
峰期 时间:多在发病后7-14天左右 病机特点:湿热毒盛、耗气伤阴、瘀血内阻 常见证候:同上 治疗要点:祛邪的同时重视扶正 重则邪入营血,气竭喘脱 常见证候:同上 治疗要点:祛邪的同时重视扶正 治疗方法:据证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犀角汤等方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并静脉使用参附针、参麦针、丹参针等。
后期 时间:多在发病后10-14以后 病机特点:正虚邪恋,易挟湿挟瘀 常见证候:气虚挟湿挟瘀证、气阴两伤证 治疗要点:强调扶正透邪,重视化湿、活血 治疗方法:气虚挟湿挟瘀证:李氏清暑益气汤、参苓白 术散合血府逐瘀汤 气阴两伤证:参麦散合沙参麦冬汤
体会 对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医药早期干预,可阻断病程进一步发展:在诊治的患者中,有15例早期发病的轻症患者,单纯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及时中止了疾病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体会 2、中药可明显减轻症状:本病大多数患者早期均有头身疼痛、持续高热等症状,在各期都表现为较严重的恶心呕吐、疲乏倦怠、食纳明显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的具体情况,尽早使用中医辨证论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发热、头痛、肌痛等中毒症状,有效治疗恶心呕吐、腹泻,明显改善食欲、疲倦乏力等,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体会 3、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按照广东省防治本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治疗、出院标准,从初步的临床资料来看,我院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7天左右,平均住院时间18天左右。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体会 4、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后遗症:因本病肺部炎症发展较快,实变明显,肺部炎症吸收较慢。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早期和全程适当加用清热、化湿、益气、活血药物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85例患者中,除2例仍有活动后气促等肺功能损害,部分有转氨酶升高的表现之外,其他患者均临床治愈,无明显后遗症状。
体会 5、减少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只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肝损害(如转氨酶轻度升高等),或心脏损害(心酶轻度升高、心律失常等),经中西药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作用。
中医药疗效 The effect of TCM
改善症状 减轻发热、头痛等中毒症状 改善恶心呕吐、食欲差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增强体力,明显减轻疲倦乏力、气短等症状
减少并发症及西药毒副作用 减少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 减少胃肠道反应
可能作用 干预病程:如一部分早期服用中药的患者病情轻,病程短; 缩短住院时间:胸片病灶吸收快,住院时间不长;
中医可能作用机理 抗病毒作用 调整机体免疫状态 减轻炎症反应 减轻免疫病理损害 保护组织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