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备课组( 2011 届)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细胞的代谢 第二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Advertisements

南昌市第一中学 吴贞. 什么叫扩散? 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往低浓度区域 移动,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就叫扩散。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如:水、氧气、二氧化 碳、甘油、乙醇等。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1 2 教学重点 看懂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空间 结构图。 各种晶体微粒组成、作用力、熔点硬度比较 由晶体结构图写物质的化学式 利用已知晶体结构图形进行相似结构的类推.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第一节细胞膜 关键问题: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
楊 富 強 法 官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鳳山庭庭長 國家文官學院法院講座
蛋白质与维生素.
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小游戏:填数 __.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生物的新陈代谢.
主题3 生命的结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几乎都在细胞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一章 地壳及物质组成 第一节 地壳 第二节 矿物 第三节 岩石 1.
分式的乘除.
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莅临指导!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细胞吸水和失水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生物组.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土肥专业统计工作总结和 2013年工作安排 全国农技中心土肥技术处 孟远夺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3节 植物与土壤(2) NO.2.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 第二课时 ).
植物和我们.
第一节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课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执教: 镇江市第二中学 范晶晶.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4.2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水的专题.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 目的要求 实验用品 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了解膜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余角、补角.
八年级下数学课题学习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数格点 算面积.
小小节水员自然科普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第二节 授课者 厦门三中 武永红 高一(7)班.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八年级 上册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2课时).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ATP SLYTYZJAM.
生物的水分代谢 水组成了生物体体重的60%-95% slytyz.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4.2 证明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位似.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我们知道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然而任何生命系统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都会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细胞膜这个系统的边界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以水分子为例,共同探讨下水分等物质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吃咸瓜子或平时吃话梅等较咸的东西,吃多了后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在日常生活里,夏天家里做凉拌黄瓜时有水出现;腌萝卜条时洒上一些盐会出水;卖菜的师傅经常向菜叶上喷水,菜叶变得硬挺.

渗透作用装置 半透膜: 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如水分子),而较大分子物质(如蔗糖)不能通过的一类多孔性膜。 液面是否会一直上升?

分析实验现象 1.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 不是的,水分子既可以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也能从漏斗中扩散到烧杯中。 液面是否会一直上升?

分析实验现象 2.装置的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液面是否会一直上升?

分析实验现象 3.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液面会升高吗? 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液面是否会一直上升?

分析实验现象 4.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液面是否会一直上升?

得出结论 水分子渗入漏斗内使液面上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 总结: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概念 渗透作用 . 有半透膜 条件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有半透膜 方向: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特别说明: 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摩尔浓度是10%蔗糖溶液的小,故水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类比推理 如果将装置中的漏斗换成细胞还会不会吸水?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 细胞失水皱缩 等于 大于 小于 保持原状态 细胞失水皱缩 细胞吸水膨胀

讨论 不能 不一定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不能 不一定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一般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渗透系统装置 动物细胞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半透膜 细胞膜 细胞质 烧杯中有清水 思考:如果换成植物细胞会如何? 长颈漏斗中的蔗糖溶液 外界溶液 烧杯中有清水 思考:如果换成植物细胞会如何?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 细胞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液泡膜 细胞液 (具有一定的浓度)

1、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条件 渗透系统装置 成熟的植物细胞 半透膜 原生质层 长颈漏斗中的蔗糖溶液 细胞液 烧杯中有清水 外界溶液

> 结果分析: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细胞失水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更大,故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结果分析: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吸水

> 结果分析: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细胞失水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更大,故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结果分析: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吸水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因为失 水收缩,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 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因吸水膨胀,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三、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 (1)判断植物细胞的生活状况 (2)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3)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4)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三、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 D 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一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初始浓度 0 Mg2+ Ca2+ Si4+ 离子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结论: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运输的。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二 20 —25倍 I- 血液中碘的浓度 250mg/L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 水分子的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运输的。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三 28.16 48.55 米曲菌 38.66 51.00 酵母菌 2.41 4.93 圆褐固氮菌 12.95 33.99 大肠杆菌 K2O P2O5 微生物 结论: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选择性。

结论: 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 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 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结论: 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植物萎蔫,试说明其原因及补救措施?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失水而萎蔫。——大量浇水) 用葫芦嫁接的西瓜味道要差一些,说明其原因? (嫁接后,西瓜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是由葫芦的根吸收的,不同的植物吸收的矿质元素不同,因此也就影响着西瓜的味道。)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鲜大蒜头腌制成糖醋蒜,试说明原因 (醋酸将细胞杀死,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便可进入细胞中)

练习 B 1、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1、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B

2、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D C

小结: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概念 原理: 渗透作用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有半透膜 条件 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动物细胞 吸水:细胞质浓度>外界水溶液 失水:细胞质浓度<外界水溶液 失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质壁分离 吸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质壁分离的复原 植物细胞

课后练习答案 基础题:1. √ 2. √ 3.×(即使是小分子,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能通过) 拓展题:农业生产上的轮作正是针对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生产措施。如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地力就会下降(俗称伤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这样就会影响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