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Advertisement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护理基本技术 第十二单元 冷热疗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 目的与要求: 了解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酶促反应 中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了解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酶促反应 中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 由真菌产生,用来 杀死致病细菌的物 质。 最早被认识的抗生素是什么? 由谁发现的?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一节 排尿护理.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泡菜的制作.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食品分析 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探究 小组成员:张瑶★,张涵,王梦晔,郑晓姗, 赵欣,张宇峰.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生物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欢迎您.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第五节 洗胃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菜豆.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实验65 甲基橙的制备 65.1 实验目的 (1)了解重氮化、偶联反应的原理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微生物与关系人们生活的 泡菜的制作 生技10—1 李凯萍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扶余一中 生物组 于凤娇.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一.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二.自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床上洗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

实验目的: 1.进行泡菜的腌制 2.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的含量

泡菜的制作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

①作用 一、泡菜制作的微生物(1)乳酸菌 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分布 ①分布 ②种类 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用于制作酸奶)。 ③作用 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④类型 异养厌氧型细菌 (2)假丝酵母 ①作用 发酵初期较为活跃,消耗氧气,产生有机酸。形成厌氧,酸性环境,为乳酸菌繁殖奠定基础。

设备及用品 泡菜罐、菜刀及菜板

二、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 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原料加工 加调味料装坛 盐水冷却 泡菜盐水 加盐 发酵 成品 测亚硝酸盐含量 在 成品 两字 有超链接 发酵 成品 测亚硝酸盐含量

材料(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三、制作泡菜实验 材料(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 (3) 白酒。 (4) 食糖和盐(水与盐质量比4:1配制) 作用: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生长,调味剂增加醇香 作用:灭菌。渗出蔬菜中水分,调味。 注意:盐含量过多,抑制乳酸菌自身繁殖;过少,杂菌滋生繁殖

(2)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步骤 (1)各种菜洗净并切成3~4cm长的小块。 注意:选择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的坛。 (2)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3)将各种蔬菜、盐水、糖及调味品放入坛,混合均匀。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1分钟后入坛,再加上一些白酒。 (4)将坛口用水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5)腌制1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可不断取用。 作用: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腐生菌生长,蔬菜会腐烂变质。 (6)如果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更好,这相当于接种已经扩增的发酵菌,可减少腌制时间。

发酵过程 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 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后期: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活跃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 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称为同型乳酸发酵 发酵后期: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酵母菌 在发酵前期先增加 后减少 。乳酸菌含量在 发酵中期增加,后减少。 思考:1、在整个发酵过程,乳酸菌、酵母菌含量怎么变化? 2、在哪个时期取用泡菜口味最好?

资料: 泡菜含较多亚硝酸盐 具致癌作用危害身体 健康,所以不宜多吃。 ①特点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 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②作用 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 ③分布 (使肉 制品呈现一种漂亮的鲜红色) 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含量较高。 ④危害 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转化成亚硝胺是致癌物。

泡菜、氯化铵缓冲液、硫酸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N-1-萘基乙二胺溶液、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四、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玫瑰红溶液。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我们还学过哪些颜色反应? 2、材料 泡菜、氯化铵缓冲液、硫酸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N-1-萘基乙二胺溶液、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材料及 溶液配制 见书上。 提醒 显色剂 组成。

①样品处理 称量(泡菜25g) 打成匀浆(用匀浆机) 过滤(用滤纸) 调PH至8(用氢氧化钠) 产生沉淀(加入硫酸锌) 水浴加热 过滤 3、步骤 ①样品处理 称量(泡菜25g) 打成匀浆(用匀浆机) 过滤(用滤纸) 调PH至8(用氢氧化钠) 产生沉淀(加入硫酸锌) 水浴加热 过滤 定容(滤液和洗涤液定容到500ml) 沉淀成分? 【答案】沉淀成分 蛋白质, 去除它 避免影响 光密度值 的准确测定。

②、测定 取10ml样品溶液,加入4.5ml氯化铵缓冲液,2.5ml60%的乙酸溶液和5ml显色液,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中,暗处静置25min,用光程为1cm的比色杯在550nm处测定光密度值。 显色液成分? ③、标准曲线 取0、0.5、1、3、5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加入4.5ml氯化铵缓冲液,2.5ml60%的乙酸溶液和5ml显色液,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中,暗处静置25min,用光程为1cm的比色杯在550nm处测定光密度值。 以亚硝酸钠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注意】超链接

④、计算     m2×1000 ×V1 X1= m1× 1000 × V2 式中: X1——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单位:mg/kg m1——样品中亚硝酸的含量 单位:g m2——标准曲线中亚硝酸盐含量 单位:ug V1—— 样品处理液总体积。 V2—— 测定用的样品处理液体积。

思考: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思考: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 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知识小结 30~35℃,通入氧气 果酒 果醋 泡菜 微生物类型 原理 反应条件 检测方法 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 醋酸菌,细菌,好氧菌 乳酸菌,细菌,厌氧菌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产生醋酸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0~35℃,通入氧气 常温,无氧条件 20℃,无氧 重铬酸钾与其反应呈灰绿色 品尝、pH试纸检测 pH检测,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思考: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3、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的产物有什么不同? 乳酸菌产生乳酸属厌氧发酵;酵母菌产生乙醇属厌氧发酵;醋酸菌产生乙酸属有氧发酵,如继续进行有氧发酵,则产物被氧化而产生乙酸。此外,需氧微生物的作用也可使蔬菜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