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 页 第11章 梁板结构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本章重点 1. 掌握整体式单向梁板结构的内力按弹性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建立折算荷载、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掌握连续梁板截面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 2. 掌握整体式双向梁板结构的内力按弹性及按极限平衡法的设计方法;掌握其配筋构造要求。 3. 熟悉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受力特点、内力计算和配筋构造要求。 4. 了解雨篷梁的设计计算方法,特别是对其整体倾覆验算的要求。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1 概述 结构形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组成:梁+板,可有板无梁。 形式:楼盖、屋盖、阳台、雨篷、楼梯、片筏基础等。 主 页 目 录 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按施工方法分类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分类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装配式:预制板+现浇(或预制)梁。 装配整体式:预制楼面上做刚性面层。 刚性面层:≥ 40 mm混凝土层,内配钢筋网。 现浇式:板与梁钢筋交织,混凝土同时浇捣。这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分类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单向板肋形楼盖 l2 / l1 ≥ 3时按单向板设计 …1-1 …1-2 …1-3 …1-4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5 …1-6 …1-7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板上荷载 传力方式: 次梁 主梁 墙、柱 基础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板上荷载 传力方式: 次梁 主梁 墙、柱 基础 除与边长比有关外,还与支承梁的线刚度比有关。 帮 助
双向板肋形楼盖 l2 / l1 ≤ 2时按双向板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梁无主次之分,荷载两向传递。 板上荷载 传力方式: 两个方向梁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板上荷载 传力方式: 两个方向梁 墙、柱 基础 帮 助
井式楼盖与密肋楼盖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可无柱,使用方便,但梁跨度 大。楼面刚度弱,变形大。 梁高h ≥ 。 井式 密肋 主 页 目 录 井式 上一章 密肋 肋距≤ 1.5 m,楼面刚度比井 式大,变形比井式小。 传力方式: 板 梁 基础 墙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无梁楼盖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传力方式: 板 柱 基础 板不宜薄,h≥150mm。柱距不宜大。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1.2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屋)盖设计 结构布置方法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梁板内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为使板有足够的刚度, 板厚尚应满足: 工业楼面:h≥70 mm 民用楼面:h≥60 mm h≥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梁板内力计算方法 下一章 按弹性理论计算 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下例情况下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帮 助
单向板肋形楼盖按线弹性的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和疲劳荷载作用的楼盖; (2)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有较高要求的楼盖; (3)处于侵蚀性环境及负温下的楼盖。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按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下一章 单向板肋形楼盖按线弹性的计算 帮 助 计算单元的确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荷载分配时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计算简图 墙支承 梁支承 相邻两跨跨长相差≤10%时,按等跨计算。 五跨以上按五跨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相邻两跨跨长相差≤10%时,按等跨计算。 五跨以上按五跨计算。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中间跨 对多跨连续梁板 边 跨 计算跨度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承载力计算荷载用设计值,要将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γG 或γQ 。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荷载 (1) 恒载:自重、粉灰重等。 恒载标准值=体积×材料自重 常用的材料和构件自重见教材附录2。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2) 活荷载:人群、家具等。 民用建筑楼面活载标准值见教材附录3。 板和次梁一般以均布荷载为主。 承载力计算荷载用设计值,要将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γG 或γQ 。 下一章 帮 助
当梁板直接搁置在砖墙或钢梁上时,按实际恒载和实际活载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3) 折算恒载与折算活载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考虑主梁对次梁、次梁对板的约束影响。 板 次梁 当梁板直接搁置在砖墙或钢梁上时,按实际恒载和实际活载计算。 下一章 帮 助
内力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2~5跨等跨梁板内力见教材附录7。内力要根据荷载最不利布置组合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内力计算及组合 内力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2~5跨等跨梁板内力见教材附录7。内力要根据荷载最不利布置组合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恒载一次布置,活载分跨布置再组合 帮 助
…1-8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配筋计算 配筋计算方法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有关章节。 配筋时用的弯矩和剪力值按如下方法确定: 主 页 目 录 …1-8 …1-9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单向板肋形楼盖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计算单元及荷载 (1) 计算单元:与弹性方法相同。 (2) 计算跨度: 边跨 主 页 中间跨 边跨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3) 荷载:用实际恒载与实际活载。
混凝土开裂后,截面的应力分布发生了变化,称应力发 生了重分布。钢筋屈服后,在荷载无明显增加的情况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塑性铰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混凝土开裂后,截面的应力分布发生了变化,称应力发 生了重分布。钢筋屈服后,在荷载无明显增加的情况 下,截面的变形可以急剧增大,称出现了“塑性铰”。 帮 助
…1-10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是: (a) 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沿Mu方向转动; 式中, 为极限曲率; 为屈服曲率;lp为塑性 铰的等效长度。 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是: (a) 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沿Mu方向转动; (b) 塑性铰可以传递弯矩, M≤Mu ; (c) 塑性铰的转动是有限的: …1-10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塑性铰可分为拉铰(受拉钢筋屈服)和压铰(受拉 钢筋不屈服),拉铰转动量大于压铰。 帮 助
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缝出现、钢筋与混凝土 粘结破坏、钢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内力分布与按弹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内力重分布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缝出现、钢筋与混凝土 粘结破坏、钢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内力分布与按弹性 理论分析时有所不同的现象,称为出现了内力重分布。 超静定结构才有内力重分布,静定结构只有应力重分布 下一章 帮 助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弯矩调幅法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 规定:调幅系数一般为0.2,且不宜超过0.25。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内力重分布使弹性计算中弯矩最大截面内力减少, 弯矩较小截面的内力增大,相当于弯矩调幅。由于塑 性铰的转动是有限的,因此调幅量也有限。 帮 助
(1) 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内力,按活载最不利分布进行内力组合得出最不利弯矩图; (2) 按CECS51:93要求对支座弯矩调幅;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弯矩调幅法计算步骤 (1) 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内力,按活载最不利分布进行内力组合得出最不利弯矩图; (2) 按CECS51:93要求对支座弯矩调幅; (3) 计算支座弯矩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值,且比弯矩值不得小于弹性弯矩值。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下一章 可按荷载最不利布置,根据调整后的支座弯矩用静 力平衡条件计算;也可近似取用考虑荷载最不利布 置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剪力值。 帮 助
…1-11 …1-12 …1-13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 (1) 等跨连续梁 式中, 、 分别为等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和 剪力系数,见表1.1和表1.2。 …1-11 …1-12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2) 等跨连续板 式中, 为等跨连续板的弯矩系数,见表1.1。 …1-13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表1.1 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的弯矩计算系数 支承情况 截面位置 端 支座 边跨 跨中 距端第二支座 距端第二 跨跨中 表1.1 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的弯矩计算系数 支承情况 截面位置 端 支座 边跨 跨中 距端第二支座 距端第二 跨跨中 中间支座 中间跨 A Ⅰ B Ⅱ C Ⅲ 梁、板搁置 在墙上 1/11 2跨 连续: -1/10 3跨以上连续:-1/11 1/16 -1/14 板 与梁整浇连接 -1/16 1/14 梁 -1/24 梁与柱整浇连接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表1.2 连续梁的剪力计算系数 主 页 支承情况 截面位置 端支座内侧Ain 距端第二支座 中间支座 外侧Bex 表1.2 连续梁的剪力计算系数 主 页 支承情况 截面位置 端支座内侧Ain 距端第二支座 中间支座 外侧Bex 内侧Bn 外侧Cex 内侧Cin 搁置 在墙上 0.45 0.60 0.55 与梁或柱整浇连接 0.50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板 (1) 配筋计算特点 主 页 目 录 (1) 配筋计算特点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 第4章所介绍的方法计算受力纵筋,受力纵筋沿短跨方向布置。 一般不验算斜截面承载力。 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由于拱效应使板中 各计算截面弯矩减少,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 座计算弯矩都按减少20%计算,其他截面不减少。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板的支承长度应满足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要 求,且一般不小于板厚及120 mm。 受力钢筋一般用HPB235级钢筋和LL550级冷轧带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2) 构造要求 主 页 板厚宜尽量薄一些,但不得小于最小厚度。 板的支承长度应满足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要 求,且一般不小于板厚及120 mm。 受力钢筋一般用HPB235级钢筋和LL550级冷轧带 肋钢筋,直径常用8 mm、10 mm,70 mm ≤间距≤200 mm。 受力钢筋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钢筋的弯起、切断 见教材第29页图1.2.14。支座计算弯矩都按减少20%计算,其他截面不减少。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分布筋与受力筋方向垂直,每米不小于4根,直径常为8 mm,且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 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应配附加钢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分布筋与受力筋方向垂直,每米不小于4根,直径常为8 mm,且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 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应配附加钢筋。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应设附加钢筋。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正截面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第4章计算,斜截面按该书第5章计算。 第1章 次梁 主 页 (1) 配筋计算特点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正截面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第4章计算,斜截面按该书第5章计算。 目 录 上一章 (2) 构造要求 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对于跨度相差不超过20%、承受均布荷载的次梁,当q/g ≤ 3时,可按本教材中图1.2.16确定。 下一章 帮 助
主梁以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主,为简化计算,可将自重也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梁 (1) 计算特点 主梁以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主,为简化计算,可将自重也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主梁支座处截面有效高度按下图确定。 帮 助
主梁受力钢筋的切断位置要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附加钢箍或吊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2) 构造要求 主梁受力钢筋的切断位置要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附加钢箍或吊筋。 帮 助
式中,F 为次梁传递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yv为附加箍筋或吊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附加箍筋与水平线的交角。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附加钢箍筋或吊筋按右式计算: 式中,F 为次梁传递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yv为附加箍筋或吊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附加箍筋与水平线的交角。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单区格双向板的内力计算 按弹性理论取微元体,建 主 页 按弹性理论取微元体,建 立微分方程式并求解,根 据边界条件可以求出板的 内力与变形。或纵横各取 一单元宽板带,按交点处 挠度相等进行荷载分配。 单区格双向板的内力计算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14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单位板宽内弯矩和挠度计算方法: 式中,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的取值对常见的六种情况 可查教材附录8,对其他支承情况可查设计手册。 单位板宽内弯矩和挠度计算方法: …1-14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l 取用lx和ly 中较小者。 μ为泊桑比,混凝土的μ=0.2, 表中系数是按μ=0算得的,当μ 不等于0.2时,支座弯矩仍查表计 算,跨中弯矩要按下列公式计算: 下一章 帮 助
求区格A时:A区格活载满布,然后跨区格布置活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式中, mx和my仍按表计算。 主 页 多区格双向板的内力计算 (1) 计算跨中最大弯矩 求区格A时:A区格活载满布,然后跨区格布置活载。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当求某一区格跨中最大弯矩时,在该区格及其前后左 右每隔一区格应布置活荷载,即呈棋盘式布置。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活载最不利布置方法 当求某一区格跨中最大弯矩时,在该区格及其前后左 右每隔一区格应布置活荷载,即呈棋盘式布置。 主 页 支承条件 g+q/2荷载作用下,各中间支座可视为固支。若A区格为 边区格,则边支座有边梁时为固支,无边梁时为简支。 在q/2荷载作用下,中间各支座可视为简支。若A区格为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内力计算 a. 先求A区格在g+q/2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按四边固支条件查单区格板的表。 帮 助
b. 在求A区格在q/2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按四边铰支条件查单区格板的表。 c. 将a 、b计算结果叠加得最后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b. 在求A区格在q/2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按四边铰支条件查单区格板的表。 c. 将a 、b计算结果叠加得最后结构。 跨中最大挠度也按上述方法计算。 主 页 (2) 计算支座最大弯矩 活载最不利布置方法 为简化计算,假定各区格均布满活载。 支承条件 中间支座均为固支,边支座按实际支座情况而定。 内力计算 a. 根据支承情况和g+q的荷载查单区格板的表格 计算相应的支座弯矩。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b. 由以上讨论可见,虽然是多区格双向板,计算时仍是 一个区格、一个区格地单独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b. 由以上讨论可见,虽然是多区格双向板,计算时仍是 一个区格、一个区格地单独计算。 c. 计算可从较大的区格开始,当相邻两跨所求得的同一支座的弯矩不等时,选较大者配筋。 主 页 目 录 (3) 支座梁内力计算 荷载分配 由每区格四角按 对 角线将区格划分为四块, 每块上的恒载和活载传 递给相邻的支承梁。不 考虑板的连续性。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内力 a. 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化为等效均布荷载计算, 见教材中附录12。 b. 梯形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可先按固端弯矩相等的条件 换算成等效均布荷载。 c. 三角形荷载也可换算成等效均布荷载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计算 设计时为考虑内力重分布特性,按极限平衡法设计, 用钢量比按弹性理论设计可节省20%~25%以上。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试验 钢筋混凝土的双向板的破坏裂缝见下图。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节板为刚性板,板的变形集中在塑性铰线上; 在所有可能的破坏图式中,必有一个是最危险的,其极限荷载为最小; 塑性铰线上只有弯矩,没有其他内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塑性铰线法 (1) 基本假定 主 页 塑性铰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 塑性铰线是直线; 节板为刚性板,板的变形集中在塑性铰线上; 在所有可能的破坏图式中,必有一个是最危险的,其极限荷载为最小; 塑性铰线上只有弯矩,没有其他内力。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中间区格的破坏图式及极限荷载如下:塑性铰线与边线 的夹角随荷载及边长比而改变,为简化起见,取 。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2) 极限荷载 中间区格的破坏图式及极限荷载如下:塑性铰线与边线 的夹角随荷载及边长比而改变,为简化起见,取 。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15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3) 设计公式 四边固支双向板 主 页 (3) 设计公式 四边固支双向板 设计时,以P代替Pu,以M1 、 M2 …代替M1u 、 M2u … , 同时令: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16 …1-17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将上列四式代入式(1-15),得 通常取 =1/n2, =2 ,则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主 页 目 录 将上列四式代入式(1-15),得 通常取 =1/n2, =2 ,则 …1-16 …1-17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18 …1-19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若四边简支(β=0 ) 主 页 目 录 钢筋弯起时,为了合理利用钢筋,参考按弹性理论分析的结构,将两个方向的跨中弯矩均在距支座l01 / 4处弯起50%。这时,距支座l01 / 4以内的跨中塑性铰线上单位板宽的极限弯矩分别为m1 / 2与m2 / 2,则式(1-16)变为 …1-19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截面设计 主 页 (1) 对四边都与梁整体浇接的板,考虑拱效应,其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情况予以减少: 中间区格板的支座及跨内截面减少20%。 边区格板的跨内截面及第一内支座处截面:当lb / l <1.5时,减少20%;当1.5≤ lb / l≤ 2.0时,减少10%。 式中l为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板的计算跨度; lb为沿楼板边缘方向板的计算跨度。 角区格板截面弯矩值不予折减。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2) 截面有效高度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3) 配筋计算:单位宽度内所需钢筋, 下一章 帮 助
80~160 mm,简支板h/l01 ≥1/45;连续梁h/l01 ≥1/50( l01为短跨跨长 )。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构造要求 主 页 (1)板厚 80~160 mm,简支板h/l01 ≥1/45;连续梁h/l01 ≥1/50( l01为短跨跨长 )。 目 录 (2)钢筋的配置 短跨方向钢筋放在外边,长跨方向放在里面。 可将每一方向分成板带,两个方向的边缘板带宽度均为l01 /4 。边缘板带单位宽度范围内的配筋等于中间板带单位宽度范围的一半。 支座上承受负弯矩的钢筋按计算确定,沿支座均匀配置,伸入支座长不小于l01 /4 。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楼梯设计要点 板式楼梯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20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换算成与板面垂直的荷载后,按简支梁求跨中弯矩, 考虑到支座构造后,近似取: 式中: 主 页 目 录 主 页 …1-20 式中: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1) 组成: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平台板。 (2) 踏步板:厚度一般为30~50 mm。 取一个踏步板按简支计算,支承在斜梁上。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梁式楼梯 (1) 组成: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平台板。 (2) 踏步板:厚度一般为30~50 mm。 取一个踏步板按简支计算,支承在斜梁上。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每一踏步的配筋不小于2φ8。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3) 斜梁:按梯为斜板公式计算内力在配筋。 主 页 …1-21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式中: 帮 助
(4)平台梁:按简支梁计算。斜梁传来的荷载为集中荷载。如:斜梁有沿梁轴方向作用的力,该力对平台梁产生水平推力或拉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4)平台梁:按简支梁计算。斜梁传来的荷载为集中荷载。如:斜梁有沿梁轴方向作用的力,该力对平台梁产生水平推力或拉力。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平台板:将平台板取出,与梁整浇时为固支,用墙支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5)平台板:将平台板取出,与梁整浇时为固支,用墙支 承时为简支,如下图为三边由墙支承,一边由平台梁支承。由比l2/ l1区分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设计。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雨篷设计要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组成:雨篷板+雨篷梁 设计内容 (1)雨篷板设计;(2)雨篷梁设计;(3)雨篷抗倾覆验算。 雨篷板设计 取1m宽板带,按悬臂构件设计,注意事项为: (1)活荷载要考虑分布与集中两种形式,选弯矩大者配筋。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2)受力钢筋配在板的顶面 雨篷梁设计 (1)雨篷梁上的荷载: 雨篷梁自重; 雨篷板自重及其上的活荷载; 雨篷梁上墙体重。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注意: 当hw ln/3时,取全部墙重; 当hw≥ln/3时,取ln/3墙重。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楼上梁板荷载 注意: 当hw ln时,计入梁板上荷载; 当hw≥ln时,不计梁板荷载。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主 页 注意: 当hw ln时,计入梁板上荷载; 当hw≥ln时,不计梁板荷载。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2)雨篷梁抗弯、抗剪计算 按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3) 雨篷梁抗扭计算 按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绕O点倾覆,倾覆点距墙内侧x0 = 0.13b ,要满足: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雨篷抗倾覆验算 绕O点倾覆,倾覆点距墙内侧x0 = 0.13b ,要满足: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M0v——倾覆力矩,由雨篷板上的恒载和活载设计值引 起。施工集中荷载1.0 kN,可每隔2.5~3.0 m考 虑一个。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式中: M0v——倾覆力矩,由雨篷板上的恒载和活载设计值引 起。施工集中荷载1.0 kN,可每隔2.5~3.0 m考 虑一个。 Mr——雨篷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Mr =0.37 Gr Gr——雨篷梁上墙体与楼面恒载标准值之和。 按下图阴影线范围计算。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1章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