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第四 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初稿:汤国英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统稿:齐胜利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北方北方 南方南方 魏蜀吴魏蜀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东汉 隋朝隋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 年 —589 年)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011 年职称英语冲刺. 一.考分准备:建立自信 一.考分准备:建立自信 =70= 通过 =70= 通过.
《三国演义》开篇词 《临江仙》 【明】杨慎 杨洪基.
第九章 三国、西晋.
关于汇率计算.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的工业.
七年级上期历史复习.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人教新课标版七上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特点 作用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两晋与南朝.
1、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人物、特点、影响。 2、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人物、特点、影响。 3、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卢慧飞.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兰州新区中川镇中川小学 魏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制作:廊坊市第二中学 李占营.
聊书吧.
三 国 Made By:于洋、郭升赐、杨宏、喻肖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 3、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
知识回顾 夏 商 奴隶 社会 西周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 东周 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LOGO.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关于三国 你最喜欢谁?! 刘超 2010年5月21日.
移动电子商务时代来临 即刻“升级”还是等待被淘汰 PayPal 中国区产品总监 赵祺 信行软件CEO 周翔.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看图说史.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Oct 杨 金 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怀柔暑期学校( )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国演义.
刺史 州牧 州牧割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第4课时 绝对值.
彩色形状图表(四) 作者:应芳萍 时间: 制作.
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Council 技术/产品名称: 申报单位: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UNIT 11 Creativity 创造力 不同凡想的苹果公司 王守仁 泛读教程 第二册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UML实例之赤壁之战.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东汉人口由“光武中兴”以后的5300万,锐减到东汉末年的760万。 材料二: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一诗中描写当时凄凉景象时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材料说明了什么?假设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希望什么局面呢? 谁能顺应历史的潮流,谁能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毛玠语太祖:“……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休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一、毛玠语太祖:“……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休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二、沮绶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弗能用。 ——《三国志》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纳贤士,得到更多人才 3、实行屯田,保证军粮供给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 曹操 十万大军 不到四万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赤壁之战形势图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二十万 近五万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利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 动脑筋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利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 1、曹方多北兵,不习水战 2、北兵水土不服,发生疾病 3、曹操骄傲自大(连中离间计、连环计、诈降计)

火烧赤壁

三国鼎立的形成 魏 吴 政权名称 洛阳 (河南洛阳) 曹丕 220年 汉(史称蜀) 成都 (四川成都) 刘备 221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地名) 洛阳 (河南洛阳) 魏 220年 曹丕 汉(史称蜀) 成都 (四川成都) 221年 刘备 吴 建业 (江苏南京) 孙权 222年

官渡之战 ——北方基本统一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 形成

第20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 魏 曹操 吴 赤壁之战 孙权 蜀 刘备 统一北方 第20课 三国鼎立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 魏 曹操 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吴 赤壁之战 孙权 蜀 联合攻曹 刘备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相对于东汉末年,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发散思维 相对于东汉末年,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已经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而且为后来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小试身手 1、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人物,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曹操是东汉后期人物 2、南京是“六朝古都”,你知道南京被定为都城开始于何时? 吴国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魏、蜀、吴的建立。

3,对下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叙述的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B、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C、赤壁之战中曹操打败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 D、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志在千里”指的是 A.篡夺东汉皇位 B.完成统一大业 C.发展魏国经济 D.壮大军事力量

5,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6,下列哪一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7. 2009年12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下列与曹操无关的是 A.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B.官渡之战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顾茅庐 8.《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刘备 C.孝文帝 D.曹丕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11,东汉末年,曹操“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6分) 错误: 理由:

12,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13,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 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D.完成北方的统一

14,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C.洛阳 B.长安 D.建业

16。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