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药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33 胰岛素和抗糖尿病药 Insulin & Antidiabetic Drugs 毛一卿 Tel : :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障碍或是胰高血糖素过 多所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分为: ① Ⅰ型糖尿病( IDDM ,胰岛素依赖型)。胰岛 β 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用胰 岛素治疗。 ② Ⅱ型糖尿病( NIDDM )。病因复杂,与遗传 因素有关。多数经严格控制饮食或用口服降血 糖药。 第三十二章 抗糖尿病药.
糖尿病管理 -- 合理用药与综合治疗 北京同仁医院 朱良湘. 患者徐某,男, 62 岁。 8 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高(数字记不清),未 得到重视。 3 年前,因 “ 上感发热 ” 在某医院就诊, 查餐后 2 小时血糖 15·4mmol/L ,无三多一少症 状,仅平时口干乏力,下肢时而麻木疼痛。 查体:体重.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障碍或是胰高血糖素过 多所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分为: ① Ⅰ型糖尿病( IDDM ,胰岛素依赖型)。胰岛 β 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用胰 岛素治疗。 ② Ⅱ型糖尿病( NIDDM )。病因复杂,与遗传 因素有关。多数经严格控制饮食或用口服降血 糖药可控制。 第三十章.
胰岛素和 口服降血糖药 Pancreatic Hormones & Antidiabetic Drugs.
第三节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 是一种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酸性蛋白质。药用胰 岛素多从猪、牛胰腺提取,目前可通过 DNA 重组 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  易被肠道消化酶破坏,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 (皮下、静脉注射)。 一、胰岛素 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三类: 短效类:正规胰岛素、结晶锌胰岛素。 中效类:无定形胰岛素锌悬液、低精蛋白锌胰岛.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黄慧. 简史 1988 年 Reaven 将肥胖症、 2 型糖尿病 (或 IGT )、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胰 岛素血症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的现象 , 称为 “ X 综合症 ” 。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蒲 琳. 历史 如 果时光将你载回到 1920 年。你可能会对当时的科技留 下深刻的印象 —— 科技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模式 的汽车、无线电、电影、电话、直升飞机、空调、医学 科学,甚至识别鉴定系统和标识同位素。 可 是,你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尽管世界已经开始了.
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的 早期预防: 通过晚期预防来治疗还是评 估个人的风险? 第一部分 Professor John S Yudkin Professor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rwegian Postgraduate Course in.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复习前节内容.
第二十九章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磺脲类 双胍类 α- 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6. DDP-4抑制剂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内科护理学 第六十三讲 主讲教师:杨文.
第三十二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翁孝刚.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十二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The pancreas is both an endocrine gland that produces the peptide hormones insulin(B), glucagon(A) and somatostatin(D), and an exocrine.
糖尿病治疗新进展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梁新国.
糖尿病 药物治疗.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第二十三章 若干疾病的体育锻炼 第一节 运动与高血脂症 第二节 运动与高血压 第三节 运动与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 的血糖管理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 田利平.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糖尿病 药物治疗.
达美康缓释片:中国T2DM患者的优化降糖方案
药 物 化 学 Medicinal Chemistry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降血糖药物 Hypoglycemic Drugs.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药物治疗篇.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训练讲评 动物激素调节 浙江省黄岩中学 应晓萍.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九章 体液葡萄糖检验.
肝源性糖尿病.
第三十三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一轮复习 平阳中学 黄西西.
第25章、戊糖途径(HMS)和糖原生成.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生物化学习题.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南山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聂 雷.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第十章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第一节 口服降血糖药
药师深入临床 指导糖尿病人个体化给药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朱剑波.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胰岛素测定试剂盒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Diabete.
Craig.Hanis,Ph.D.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Hoaston 人类遗传学中心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本ppt来自:千教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药学院

糖尿病 低 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我国糖尿病人达4000万,居世界第二 ,患病率约为5.5%; 病因与免疫功能紊乱、遗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有关; 分类 1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自身免疫性疾病 – 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 2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抵抗(INR) 知晓率 服药率 控制率 世界糖尿病日(1991),每年的11月14日。加拿大糖尿病专家班亭(Banting)的生日(1891-1941),第一个把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患儿(1921)。 低

胰岛素

胰岛素发现 19世纪末,有人发现,切掉狗的胰腺可以使狗得糖尿病,说明胰腺里含有一种维持血糖浓度正常的物质。许多科学家都想把这种物质从胰腺里提出来。他们把胰腺捣碎,抽提。均失败。原来,胰腺里大量的蛋白水解酶能够分解胰岛素。 班廷先结扎胰导管使分泌胰酶的细胞萎缩。然后切下胰腺进行抽提。于1921年7月,一项伟大的发现完成了。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1922年,胰岛素已经在临床上应用。纯化的胰岛素已经能做成结晶。从1945年到1955年,英国的桑格终于搞清楚了胰岛素的全部化学结构,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以及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胰岛素的发现,是20世纪生物医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它对挽救成百万糖尿病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是真正的胰岛素,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其降糖效力可与人胰岛素媲美。 猪胰岛素分子中与人胰岛素不同的氨基酸换成和人胰岛素一样的氨基酸,或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人工合成。人胰岛素疗效高,抗原性低,但价格较贵。 从猪和牛的胰腺里提取,纯度低,局部反应多易过敏,价格便宜.。 以单峰胰岛素为原料,用离子交换膜为层折材料制备,纯度高,局部反应少。

胰岛素的结构 分子量为56kD的酸性蛋白质 由两条多肽链以二硫键共价相连 A链有21个氨基酸残基 B链有30个氨基酸残基。

人胰岛素的生产

人胰岛素的生产

人胰岛素的生产

人胰岛素的生产

人胰岛素的生产

胰岛素对物质代谢过程具有广泛的影响 糖代谢:增加葡萄糖转运,加速氧化和酵解,促进糖原合成贮存,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脂肪代谢:合成增加,分解减少,脂肪酸转运增加,FFA、酮体生成减少。 蛋白质代谢:合成增加,分解减少,核酸、蛋白质合成增加。 钾离子转运:激活钠、钾- ATP酶,K+内流增加,胞内K+浓度增加。 加快心率,心肌收缩力增加,肾血流量减少

体内过程 主要在肝、肾灭活 延长胰岛素作用时间,制成中、长效制剂。 经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 再由蛋白水解酶水解或被肾胰岛素酶直接水解 口服无效,被消化酶破坏,必须注射给药 代谢快,t1/2仅为9 ~ 10分钟, 但作用可维持数小时 主要在肝、肾灭活 经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 再由蛋白水解酶水解或被肾胰岛素酶直接水解 延长胰岛素作用时间,制成中、长效制剂。 用碱性蛋白质与之结合,提高等电点(7.3);加入微量锌使制剂稳定 中、长效制剂均为混悬剂,不可静脉注射

临床应用 重症糖尿病(IDDM, Ⅰ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未能控制者 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 合并症 重度感染 消耗性疾病 高热、妊娠、创伤 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展望 1型糖尿病 普通胰岛素替代疗法(猪、牛胰岛素注射) 普通胰岛素结构改造(猪胰岛素β 链第30位的丙氨酸用苏氨酸代替) 重组DNA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 胰岛素基因工程细胞替代治疗,重建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异种胰岛细胞、β细胞系、非胰岛细胞等)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展望 2型糖尿病 控制饮食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种类 磺酰脲类 胰岛素治疗 双胍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 胰岛素治疗

不良反应 低血糖反应: 过敏反应:异体蛋白进入人体所致 反应性高血糖: 胰岛素耐受性 局部反应:脂肪萎缩 血糖 < 2.77mmol/L(50mg%)致死 及早发现,严重者立即注射50%葡萄糖 注意鉴别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及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过敏反应:异体蛋白进入人体所致 反应性高血糖: 低血糖代偿性导致生长激素、NA、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出现高血糖 胰岛素耐受性 局部反应:脂肪萎缩

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 甲苯磺丁脲 (tolbutamide, D860) 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格列吡嗪 (glipizide) 格列齐特 (gliclazipe) 格列美脲 (glimepride) 格列喹酮 (gliquidone)

药理作用 降血糖 对水排泄的影响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增加(胰岛β细胞) 降低胰岛素代谢(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靶细胞上INsR的数目和亲和力) 对水排泄的影响 氯磺丙脲:促进ADH分泌,抗利尿作用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第三代磺酰脲类 抗凝血:使血小板减少,粘附力下降,恢复纤溶酶原的活力

临床应用 糖尿病 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无效) 氯磺丙脲: 对产生胰岛素耐受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促进ADH分泌,治疗尿崩症

双胍类 药理作用 使肌肉组织中的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 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减少肝细胞糖异生 减慢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 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 降低胰高血糖素

临床应用 轻症糖尿病,肥胖病人 不良反应 乳酸性酸血症及酮尿 苯乙双胍(70年后弃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新型口服降糖药 机制 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 阻止1,4-糖苷键水解,使葡萄糖生成减少 服药期间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并限制单糖摄入量

胰岛素增敏剂 (针对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 噻唑烷酮类化合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 临床应用 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病人 Ⅱ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嗜睡、水肿、血液稀释、肌肉及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上呼吸道感染 曲格列酮明显肝毒性

药理作用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改善高血压:收缩压、平均血压、舒张压均下降 对Ⅱ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内磷酸肌醇信号通路 明显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延缓蛋白尿的发生

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制剂

减肥药的种类 ①抑制食欲的药物 促进中枢NA的释放: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抑制中枢NA再摄取:芬氟拉明及其衍生物 作用于中枢5-羟色胺(5-HT)受体:盐酸西布曲明等 ②影响营养物吸收的药物 酯酶抑制药:奥利司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③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 甲状腺激素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