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教材说明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8课《古文二则》中的一则古文。这篇文言选文,篇幅短小,文意易懂,而简短的文字下蕴藏的却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恰恰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所呼唤所倡导的。充分挖掘文中蔡勉旃具备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荡,进而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言文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从课文中认识到做人要重诺守信,并获得对自己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某公司职员向公司借了三千元钱,借条上写着:“还欠款三千元”。谁知,这张欠条却引来了一场官司,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恼人的欠条 某公司职员向公司借了三千元钱,借条上写着:“还欠款三千元”。谁知,这张欠条却引来了一场官司,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分类式整理: 1、作家作品: 《清稗类钞· 敬信》 徐珂,近代人,字仲可,浙江杭州人
读文正音 zhān 旃 璘 敦 立券 亡何 辇 lín quàn dūn wú niăn
朗读指导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蔡召其子至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蔡/召其子至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听朗读把握文章大意 朗读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解释文言字词 亡友: 敦风义: 寄之: 立券: 亡何: 愕然: 未尝语我: 致之: 死亡 重视 寄存 票据,凭证 不久 惊讶 告诉 送还
2、古今意义区别较大的词: 以千金寄之: 亡何: 且父未尝语我也: 而翁知我: 卒辇而致之: 白银 不久 告诉 你,你的 卒:最终,终于 致:归还,送还
3、词类活用: 而翁知我: 卒辇而致之: 把……当知己,意动用法 用车子运,名词当动词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 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 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 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 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 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 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 知我, 故不语郎君。”卒 辇而致之。 看重 重视 情谊 把、拿 存放 票据,凭证 不久 叫、召唤 惊讶的样子 怎么 未曾 告诉 通“尔”你,你的 把……当知己 最终 车子,“用车子运”(名词作动词)
剖析重点文言句 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1)友人之子当时是什么表情? (2)“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这句话是什么语气?他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事实? 惊奇、诧异的神情 反问语气。 父亲未有遗嘱,家中又无字据。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1)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义 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为他特别讲信用“重诺责” (3)“父未尝语”是何原因? 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
(2)从“券在心,不在纸”这一点看,蔡勉旃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至信至诚,守信重诺
“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 “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在当代的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以避免邪念的产生。
简析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懂,讲述了蔡勉旃在没有立字据的情况下,坚决把好友生前寄放在自己处的一千两银子送还给亡友之子的故事。文章主要是围绕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为人来展开的。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时为人所赢得的信任;在友人“不立券”,并且不久去世而其子又没有听说此事的情况下,蔡勉旃能够“坚还亡友财”,更突出了他为人重诺守信的特点。
蔡璘的性格 重诺责,敦风义 具体表现: 友在,“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不语郎君 友人信任 友亡,坚还友财 事实论证
课堂练习 1、重诺责,敦风义( )( ) 崇尚 情谊 2、亡何,其人亡( )( ) 没有 去世 3、且父未尝语我也( ) ( ) 况且 告诉 1、重诺责,敦风义( )( ) 崇尚 情谊 2、亡何,其人亡( )( ) 没有 去世 3、且父未尝语我也( ) ( ) 况且 告诉 4、而翁知我( ) 把……当作知己 用车子运 5、卒辇而致之( )( ) 最终 6、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 ) 拿,将 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