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论证手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2. 初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3.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同学们 感 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 以 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 孔子与孟子 新建路中学 刘海燕.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被尊为 “ 圣人 ” 和 “ 亚圣 ” 。他们的思想观念, 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 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了解人物.
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一单元 3.50 元是 …… 3元5角3元5角 像 3.05 、 1.06 、 , ……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读作:十六点八五 …… 小数点 读作: 一点零六 读作: 三点零五 读作: 零点八零 小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庄子》 故事两则.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深圳市宏宇新科技有限公司.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与重要意义。
《论语》六则.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公输 墨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信阳市潢川县谈店乡中学 刘伟俊.
《孟子》 两章.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导语: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公输》来领略一位古人非凡的表现。 17、公输 墨子.
公输 墨子.
春秋战国思想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荀子.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 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余角、补角.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初一下册 反意疑问句 授课人:陆鑫焱 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第二中学 适用对象:初一学生.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4.2 证明⑶.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兔年的祝福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2011 年元旦.
Harvard ManageMentor®
合而为一 Be ONE.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6A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 Story time.
英国议会制辩论赛赛制 2010 北京外国语大学邀请赛 IDEA and Willamette University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词:J.V.E 李以诺 曲:J.V.E 李以诺 石狮市湖滨基督教会欢迎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论证手法

《公输》复习提纲 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兼爱:却“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之意。 非攻: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

三、课文理解 1、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班和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的? 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圈套: 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

3、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 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④ 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4、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方法? 比喻说理,类比说理,对比说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5、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 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 解释为高兴、愉快 (2)吾知所以距子矣 距通拒 解释为对抗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 解释为抵挡 (4)公输盘诎 诎通屈 解释为理屈 2、一词多义、 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 (2)夫子何命焉为?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3)必为有窃疾矣。 是 (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制造。 (5)以牒为械  当作 见: (1)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动词,会见。 (2)胡不见我于王  动词,引见。 类:(1)不知可谓知类 动词,类推 (2)为与此同类。  名词,种类

4、句子翻译 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 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⑤何罪之有?有什么罪呢?  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    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⑤何罪之有?有什么罪呢? ⑧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孟子>两章》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六、内容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点拨: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 5、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点拨: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得道多助》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点拨:举例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论证——列举战争中“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点拨: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15、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中心思想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三、句读停顿(略) 1、入 / 则无法家拂士,出 / 则无敌国外患 2、环而攻之 / 而不胜 3、是 / 天时不如地利也 4、必先苦 / 其心志 5、人恒过 / 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 /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 而后喻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 ②“曾”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 ④“拂”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封疆之界 / 山溪之险 / 兵革之利 / 畎亩之中 / 版筑之间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 / 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 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 (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委而去之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 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并列)

《鱼我所欲也》 1、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道理论证)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思考。 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天比较等 5)、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庄子》故事两则 选自《庄子》,作者是先秦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大师庄子,世与老子并称,代表作《庄子》,又称《华南经》。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故事中的 、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原文: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原文: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我不是你,本来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原文: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