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威先生
一、快速浏下面的材料,用笔画勾画重要信息。 作者简介 张天翼,原名张元定,祖籍湖南湘乡,出生于南京。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他善用轻松明快的笔调,讽刺与幽默的手法暴露和讽刺生活中的庸俗、可笑和罪恶。是左联时期涌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讽刺作家。代表作有《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华威先生》发表于1938年4月16日。
时代大事记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1935年的华北事变前后,仍然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但是这次加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3.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宣布准备自卫发表自卫宣言,准备抗战,到8•15会战后国民党开始了真正的抗战。 4.1938年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失败后国民党开始了消极抗日的政策,至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 转弯抹角 交涉 撮嘴 救济 踌躇 怠工 胸脯 颤抖zhàn 寒噤jìn
自主探究
梳理文章结构 1.简介“我”与华威先生的关系和他繁忙。 2.通过与黄包车对比 进一步写华威先生的匆忙。 3.华威先生参加难民救济会 会议。 4.华威先生参加 通俗文艺研究会 会议。 5.华威先生参加 文化界抗敌总会 会议。 6.华威先生加入 战时保婴会 的情形。 7.华威先生因未能参加“日本问题座谈会”而感到 愤怒失落与恐惧 。
请用一个字形容华威先生的生活状态 忙
1.比较华威先生几次参加会议的异同。 同:每次开会都迟到兼早退;都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讲话,且都说的是空话;讲话内容基本一致,强调确立一个领导中心。
异:第一个会议,他到会场时,别人都在等他,他“点点头”,“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旁若无人,态度傲慢;“他不大肯当主席”,“拿着雪茄烟打手势”,指定“刘同志当主席”,限定“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他在主席报告时“猛地站了起来”,“摆摆手”打断主席报告,然后抢先发言,发言后“挺着肚子走了出去”,又“把当主席的同志拽开”,“伸出个食指顶着主席的胸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第二个会议,他到会场时,会议已经开始,虽有几分不悦,但在抢先发言前,先“拍了三下手板”,请示了主席,申明了理由,然后才开始发言,态度比第一个会议要收敛些。第三个会议,他在入场时“脸上堆上了笑容,并且对每一个点头”,“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抢先发言前先递个纸条请示主席,发言时“点点头站了起来”,并且分别向主席和各位参会人员“腰板微微地一弯”,显得卑躬屈膝。三个会议,三种态度,勾画出华威先生骄妄、虚伪、庸俗善变的国民党党棍和文化官僚的丑恶嘴脸。
2.概括华威先生性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首先,具有“开会迷”、“会议阀”的外部特征。作者赋予了 华威 先生一个贯穿的动作“忙”,仿佛是一个热心抗日的积极分子,但他的忙却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只是“包而不办”、伸手攫取一切领导权力。其次,具有强烈的权力欲和投机性,企图垄断和操纵一切群众性组织的活动, 是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文化官僚的典型。第三,具有虚伪而做作、色厉内荏的性格本质。 华威先生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一副现代文明人兼绅士的派头,实质却是独断专横,在遭到冷落的时候,更是会立刻撕下其斯文的假面具,抛弃文明人的教养,显得气急败坏、骄横跋扈。在遇到沉重打击的时候,还会露出其本质虚弱的一面
合作探究
1.小说为了讽刺华威先生的庸俗可笑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举2-3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 鲜明的对比 1、仪表和风度上优雅与失范的对比。他“上帽子”,“永远挟着公文皮包”,“永远带着那根老粗老粗黑油油的手杖”,同时还“戴着戒指”,十分注意仪表和形象;他经常“划洋火”、“抽雪茄”、“翘兰花指”、“拍几下手板”,显得很有领导风度,风雅高贵;当没能参加战时保婴会时,“他开始打听,调查”,“把下巴挂了下来”,“食指点对方的胸脯”;当没能参加日本问题座谈会时,他“发脾气”、“吼着”、“猛地跳起来了”、“瞪着眼”、“咬着牙,嘴唇在颤抖着”、“没命地喝许多酒”、“嘴里嘶哑地骂着”、“打碎了一只茶杯”等等。原来他优雅的外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吓唬人的,哪怕是一点点威胁到其领导地位的风吹草动,就令他丑态毕露、歇斯底里,毫无风度可言,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仪态和尊严。
2、日常“工作”中快与慢的对比。他坐的包车“‘叮当,叮当,叮当——’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黄包车立刻往左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让到路边”,“行人赶紧避到两旁的店铺里去”,“来不及看清楚就跑得老远老远”,“像闪电一样快”,“速度全城第一”,总让人觉得他有十分要紧的事情;他经常“掏出表来看一看”,“把表放在面前”,“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起来、眉毛皱着、嘴唇使劲撮着”,“立刻就走”,让人觉得他时间观念非常强;但他每到一个会场,“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有几位拉长了脸”,“有一位甚至抓着拳头瞪着眼”,对他敢怒不敢言,每次开会总是迟到早退;“他每天都这么忙着”,“要到刘主任那里去联络”,“要到各学校去演讲”,“要到各团体去开会”,“这就戴起帽子去赴一个宴会”,“而且每天——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人吃饭”。原来他的忙不过是一个幌子,他其实是虚张声势,欺民扰民,忙于泡会、应酬、宴请,虚伪无聊而又毫无时间观念。
3、描写主人公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语言对比加深讽刺效果。在华威先生看来,不光他参加的会议级别不同并且区别对待,连他周围的人也可以分为三、六、九等,对他们的语言明显不同:密司黄是太太,又是秘书,是最亲近的人,因而有事“可以去问密司黄”,她可以代为安排工作和具体日程;对叙事角度的“我”,主人公很谦恭,不让叫先生,让称“威弟”或“阿威”;对可以私谈悄悄话的“小胡子”、“硬要我参加意见”和多灌了我酒的刘主任、“又打了三个电报来”的王委员等,是官场上的同伙,语言平和;而对长头发青年、战时保婴会负责人、出席日本问题座谈会的两个学生等人,则是“冷冷地瞅”、“带着鼻音哼”、“把下巴挂了下来”,甚至大发雷霆。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语言,我们不难看出“变色龙”的影子。
二、 运用反复的段落和语言加深讽刺效果。 作者对华威先生戴上帽子,挟着公文皮包的形象描述,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划洋火”、“抽雪茄”、“翘兰花指”、“拍几下手板”等细节也是多次出现;对三个会议,主人公无一例外地在中途予以打断;关于“加紧工作”、“认清一个领导中心”这两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见,更是三次以类似的句式和段落出现。这些语言和段落的运用,一方面就像诗歌的反复咏叹,加深了读者对作品主人公的印象;另一方面,让读者透过这种机械呆板的形象和语言,觉得主人公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别里科夫一样可悲可笑。
2.这篇小说情节的设置上与一般小说有什么区别。 这里没有情节的连缀——发生、发展、高潮等等;没有关于华威先生的完整的故事,甚至连他的年龄、籍贯、生平、学历等都不曾交待。作者以漫画式的笔法描写了他赴三个会和为两个会居然没有邀请他而大发其火的场面。总共五个小小的人生片断,就像画家东涂一笔,西抹一下,一个官僚型的文化人的形象仿佛在你面前转了一圈,便奇迹般地构成了。
作者不用大的矛盾冲突和十分连贯的中心情节,而是以叙事者“我”作为外视点,用漫画的方式,通过对华威先生三次参加会议的忙碌、衣着以及像“变色龙”一样的市侩形象,重复的陈词滥调以及可笑的行为动作夸张而不失真的绘声绘色描写,以异常简单的“写意”手法,几笔就勾画出虚伪狂妄、庸俗浅薄、色厉内荏的文化官僚形象。《华威先生》在中国最早暴露和刻画了假抗战的现实典型,体现了高超的讽刺艺术。
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写他们的过失更见成效了。 ——莫里哀
阅读钱钟书的《围城》,感受钱氏的讽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