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学显微镜原理与使用 青岛九中 生物实验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第十章 滑菇栽培技术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滑菇生物 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形 式,掌握滑菇生产中的主要技术 环节,能够独立进行栽培生产。
神奇的眼睛.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2 光学成像的几何学原理 §2.7 几何光学仪器原理.
练习使用显微镜.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探 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眼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桂平市大湾二中.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四课时)
生活中的透镜.
第7节 神奇的“眼睛”.
第14章 几何光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球面成像 第二节 透镜 第三节 眼 第四节 几种医用光学仪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8.6 物镜和目镜 8.6.1显微镜物镜 显微镜物镜的主要光学特性有两个:数值孔径NA和垂轴放大率β
“一岗双责”和精细化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实 验 装 置 p 波程差.
显微镜技术.
阿贝 -波特原理 光电工程学院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部 罗元.
第七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7. 1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一、光阑及其分类 1、光阑
Lab work on Microbiology
第一章 走近细胞 季延中学 杨国栋.
第八章 几何光学 Geometrical optics 掌握:单球面折射公式、共轴球面系统的 计算、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及其
实验设计中的因变量检测 乐清中学 霍晓珍.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目的要求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思考题.
显微镜的 构造和使用 七上 第一章 第1、2节 九年级生物复习 保定十三中 王琳
第三章 光学显微分析 前言 光学显微分析的发展
欢迎进入高中生物多媒体课堂.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眼睛及其光学系统 放大镜 显微系统 望远系统 投影系统和照相系统.
余角、补角.
眼睛与眼镜 明光市司巷中学 王宗伟.
四、眼睛和眼镜.
复习练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 u>2f 实 f<u<2f 实 虚 u<f 当 时,成倒立缩小的 像。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显微镜的组装 Assemblage of microscope
Methods of cell biology research
衍射现象 §7 光的衍射 衍射屏(障碍物) 衍射图样 入射光波 观察屏 圆屏 针尖 圆孔 狭缝 光遇障碍物而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4.2 夫朗和费衍射 (Fraunhofer diffraction )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三 透镜焦距的测量 Experiment 3 Determining focus of thin lens
相差显微镜与泽尔尼克 ——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夏方莹.
显微镜.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工程光学 Engineering Optics 郭 峰 青岛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学院.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二篇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的组织结构,称为电子显 微分析术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一节 透 镜.
§2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显微镜的结构 及其使用 主讲:杨期和、李 诺.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光学显微金相分析方法.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f<v<2f v=2f v>2f u<f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成像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位似.
第三次作业:光学仪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普通光学显微镜原理与使用 青岛九中 生物实验室

主要内容 显微镜的发展 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显微镜的几个基本概念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维护

要知道的几个重要的分辨率 人眼:0.2mm/250mm 光学显微镜:0.2um 电子显微镜:0.2nm

1.显微镜的发展 1.1 人眼:人眼观察物体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的情况下,在25cm的明视距离内,人眼只能分辨相距0.1-0.2mm的两个物体。也就是说,当两个物体相距不到0.1mm的时候,人眼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物体了。这个极限便称为人眼的分辨本领。 人眼视锥细胞直径为4微米,对应的视角约为30秒,这个角度就是视角的极限。一般要能清晰的分辨两个点,视角须在1分以上。高1米的物体距眼睛3400米时,视角为1分。 注: °;';″分别是度;分;秒。    1°=60';1'=60″ ;1°=3600″  

1.2 放大镜:约在四百年前眼镜片工匠们开始磨制放大镜。当时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有3—5x 1.3 显微镜: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 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 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

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尽管其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伯特·虎克制造的显微镜(1665)放大倍数:140倍 1665 英国人Robert Hook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上只是观察到到纤维质的细胞壁)。 罗伯特·虎克制造的显微镜(1665)放大倍数:140倍

2 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折射和折射率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物体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3 显微镜的几个基本概念 3.1 光源:能发射光波的物体。 可见光频率范围:7.5×1014 - 3.9×1014 Hz。 真空中对应的波长范围:390nm – 760nm 相应光色:紫、蓝、青、绿、黄、橙、红

3.2分辨率(鉴别距离):显微镜能分辨的最小距离,用D表示。显微镜的鉴别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 D=0.61λ/ n*sin  D:分辨率 λ:光波的波长 N:介质折射率 α:物镜镜口角 3.3孔径角:由标本上一点发出的进入物镜最边缘光线L和进入物镜中心光线OA之间的夹角称为孔径角。 3.4数值孔径:令N·A = n*sin , 叫物镜的数值孔径。 数值孔径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有密切关系,越短,NA越大,分辨率越高。

物镜数值孔径

3.5放大率 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和实际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叫显微镜的放大率或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主要由物镜、镜筒长度、目镜所决定。适合的放大倍数决定于物镜的数值孔径,一船应为数值孔径的500――1000倍。 3.6像差

像差 球差 场曲 象散 负畸变 正畸变 慧差

3.7焦点深度 在显微镜的光轴上有一段距离范围内物体被看得清晰。超出这段距离的物体就模糊不清。这段距离位于显微镜焦点的上下很小的范围之内。这段距离的上下限叫焦点深度。

焦点深度 焦深指保持于焦点区的最大深度,焦深随物镜倍率增加而减小,深(Depth of focus)即物镜成象的焦点深度。一般物镜成象时并不仅仅只成一个平面,而是上下一定范围内都能看清楚。越是高倍的物镜焦深越短。对于显微摄影,如果需要焦深较大的效果,则可以选择同倍率下N.A.较小的物镜或使用带光阑的物镜,减小NA值。

3.8视场数 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的一定范围叫视野。 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小的时候所能看到的标本的范围大,而总放大率愈大所能看到的标本的局部愈小。所以说视野与显微镜的总放大率成反比。 在同一总放大率的条件下视野也可有大小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于目镜的某些性能。

3.9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物镜数值孔径一定的情况下,工作距离短孔径角则大。 数值孔径大的高倍物镜,其工作距离小。

点光源经过光学仪器的小圆孔后,由于衍射的影响,所成的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明暗相间的衍射图样,中央为爱里斑。 s1 D * s2 *

瑞利判据:当一个点光源的衍射图样的中央最亮处刚好与另一个点光源的衍射图样的第一级暗纹相重合时,这两个点光源恰好能被分辨。 不 能 分 辨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方法: (1)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 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充以n 较大的油,如香柏油n =1.52,不仅使n 增大,而且孔径角 也增大。 (2)用短波长的光照射 如紫外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4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光学放大系统 物镜 光源 折光镜 组成 照明系统 聚光镜 滤光片 机械和支架系统

4.1物镜 物镜(objective)是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中决定其分辨率或叫分辨本领的最关键部件。 (1)消色差物镜(achromat) 色差校正使可见光中红光和蓝光聚焦于一点,而黄绿光则聚焦于另一点。能够消除光谱中红光和蓝光所形成的色差。这种物镜与目镜配用时可达到消色差物镜所要求的光学性能。 (2)复消色差物镜(apochromat) 是性能最高的物镜。能消除可视光中黄、红、蓝即包括几乎所有谱线在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色差。

(3)平象物镜 它们所成的影象基本上是平的,象场弯曲很小,不会发生视野中心与边缘不能同时准焦的现象,因此对目视观察及显微摄影都极为方便。平象物镜由于将弯曲的影象展平,在同样放大倍数下它成的影象比用一般物镜要大一点。在平象物镜的金属外框上,刻有Flanachr、 planapo、 plan 等字样。  (4)相差物镜 相差物镜(Phasencontrast objective)的一个透镜片上喷涂着一层环状金属膜板叫相位板。相位板是相差显微镜的关键部件。它和相差显微镜的聚光镜上的的环状光栏相配合使用。有关位相板涂料的性质和作用原理在以后详述。 外壳上刻有Ph标记.

物镜结构

物镜标识

4.2目镜 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实象再放大一级,并把物象映入观察者的眼中,实质上目镜就是一个放大镜。显微镜的分辨率能力是由物镜的数值孔径所决定的,而目镜只是起放大作用。对于物镜不能分辨出的结构,目镜放的再大,也仍然不能分辨出。 4.3聚光镜 聚光镜装在载物台的下方。小型的显微镜往往无聚光镜,在使用数值孔径0.40以上的物镜时,则必须具有聚光镜。聚光镜不仅可以弥补光量的不足和适当改变从光源射来的光的性质,而且将光线聚焦于被检物体上,以得到最好的照明效果。

聚光镜光栏 所谓光栏,从广义的角度可指一切限制入射光束截面的框孔都可认为光栏。 聚光镜光栏作用 (1)改变聚光镜的数值孔径以便与物镜的数值孔径相匹配,可调整图象的分辨率和反差。 (2)辅助调整亮度。

6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显微镜要轻拿轻放。 严禁将表面有水的载片放到显微镜上。 从低倍转入高倍应能看到图象,否则需转入低倍另行调节、查找原因。 镜头脏污只能用专用工具经专门程序清洗。

清洁工具

清洁液配方:1份无水乙醇+3份乙醚

擦拭方法

注意 塑料表面勿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擦洗。 严禁用干擦镜纸擦拭镜头。 物镜严禁拆卸并防止振动。 打开电源前应

思考题 在使用高倍镜时,如果把标本片放反了,将会出观什么问题?为什么? 你如何分析判断视野中所见到的污物点是在目镜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为什么—定要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