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花 荡 孙 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月亮的心愿. 夜深了,月亮透过窗帘, 看见一个小女孩睡在床上,身旁 有个背包,里面装着水果和点 心。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 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 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 呀! ”
脚掌 眼皮 睫毛 驼峰 肉疙瘩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铺天盖地 陷进沙子里 松散的沙子 z.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8 月亮的心愿 1.
宣教的中国 xuan jiao de zhong guo
台灣傳統節日- 七夕情人節 作者:顏敏如.
20 豆花庄的小家伙们.
春天 夏天 冬天 秋天 荷叶 圆圆 夏天 对错 说话 冬天 春天 秋天 雪人 肚子 就是 我 会 读 yuán yuán xià tiān duì cuò hé yè xià tiān 荷叶 圆圆 夏天 duì cuò shuō huà dōng.
我愿为你去.
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第三步:完成评价。(打☆ ) 第一步:积极合作,完成分工。 组员 读准字音☆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活化石.
活化石.
芦花荡 孙 犁.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哦主求你保守我的心我的意念 O zhu qiu ni bao shou wo de xin wo de yi nian 使我能够遵行你旨意
R.
孙中山破陋习.
余角、补角.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思考: (1)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从课文中找出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那画家是谁?
聚會即將開始…….. 為讓您有個舒服的聚會 邀請您~~~
ΕΙΣΑΓΩΓΗ ΣΤΗΝ ΚΙΝΕΖΙΚΗ ΓΛΩΣΣΑ ΕΝΟΤΗΤΑ 4
dà jiā hǎo. wǒ jiào jiǎng fāng zhōu. 大家好. 我叫蒋方舟
【 十个小孩】 耶稣喜爱 所有小孩 不分男孩 不分女孩 耶稣吩咐 他的门徒 让小孩到 这里来
당신을 향한 노래.
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5 AM in China.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生命的执着 Sheng ming de zhi zhe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生命的执着 其它敬拜赞美诗歌 52首.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Landmarks & direction 你好,请问州立图书馆怎么走?.
月光曲 贝多芬.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
我叫“神舟号”.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10.3平行线的性质 合肥38中学 甄元对.
10/25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译林小学英语 三(上)系列课件 Unit 3 My Friends 第1课时 Story time.
登鹳雀楼.
tóu 认一认 chuán liǎng dè 头 船 两 的 shǎn kàn zài xīng 闪 看 jiàn lǐ 在 星 见 里.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
风娃娃 执教者:丁莉.
荷叶圆圆.
特别的作业.
20、美丽的 课题 Md:gp.
Review-Unit 3 Relationship Level: Beginner.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乘法的初步认识.
路旁的橡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种一片 太阳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芦 花 荡 孙 犁

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争影片《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皆取材于此。

孙犁

作者 孙犁 (1913-2002) 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 河北安平人 “荷花淀”派代表

作者简介 孙犁 (1913-?)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淀》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集子。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

孙犁(1913-- 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平安县人。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语言简练质朴、清新明净。 作者简介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集子是《白洋淀纪事》。 其中《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语言风格: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有“小说的诗”“诗的小说”美称。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早期版本 即“白洋淀纪事之一”。 本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

读准字音 竹篙 疟子 寒噤 蹿 泅着 仄歪 飒飒 白洋淀 莲蓬 提防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zhú gāo yào zi hán jìn cuān qiú 竹篙 疟子 寒噤 蹿 泅着 仄歪 飒飒 白洋淀 莲蓬 提防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zè wāi sà sà lián péng bái yáng diàn dī zhuǎn wān mò jiǎo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读准字音 提防( dīfāng) 苇塘( wěi) 吆喝( yāohe ) 蹿 ( cuān ) 一梭机枪( suō ) 竹篙 蒿草 趴下 扒手 pā 浸透 侵略 jìn 荷花淀 绽开 diàn pá hāo qīn zhàn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提防 央告 尖利 能耐 悠闲 仄歪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张皇失措 1、小心防备。 2、央求。 3、尖锐;锐利。 4、技能、本能。 5、闲适自得。 6、倾斜、歪斜。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孙 犁

文体特点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刻画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以上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什么文体? 小说。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抗日时期 白洋淀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 ——老头子 “老头子”的身份是 ——交通员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次要人物是 ——大菱和二菱 她们的身份是 ——投奔抗日前线的青年 注:次要人物中也可包括鬼子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 人 物 形 象 一对可爱勇敢的英雄姐妹 一群可恶愚蠢的鬼子兵

小说三要素之情节: 本文具体写了两件事: 头一天夜里 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 第二天中午 凭着水上的功夫杀敌复仇。

课文情节结构: 第一段(1—8) 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介绍了老头子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外貌、性格特点等) 第二段(9—63) 一层(9—19)开端—护送 第二段(9—63) 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 二层(20—54)发展—受伤 三层(55—63)高潮和结局 复仇

课文情节结构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部分(1-8):序曲,介绍老英雄的工作环境,任务和性格. 第二部分(9-19):开端,写老英雄载了两个女孩子回芦花荡. 情节结构 第三部分(20-54):发展,写老英雄船上的大女孩“挂花”了. 第四部分(55-63):高潮和结局,写小女孩眼看这场英雄行为的发生和经过.

小说三要素之环境: 抗日战争时期被敌人封锁的芦荡里。 注:必须分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归纳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主人公----老头子 三要素 环境----抗日战争时期被敌人封锁 的芦荡里 情节----一天夜里,老头子送两个生病的女孩回苇塘时失手;第二天,老头子只身报仇讨回血债。

按小说的三要素具体分析课文

请你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鬼子 主要人物:老头子 请你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鬼子 主要人物:老头子 对其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第3、4段) 动作描写(第55、57、61段等) 语言描写(第21段等) 心理描写(第47段) 侧面描写: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过于自信表现在: “过于自信和自尊” 老头子的性格核心: “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 过于自信表现在: 第5段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第6段 “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过于自尊表现在: 老头子还有哪些特点? 如水上功夫特别好,有智谋,抓住敌人洗澡的空子,巧设鱼钩,消灭了敌人,为小姑娘报了仇。 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老头子还有哪些特点? 如水上功夫特别好,有智谋,抓住敌人洗澡的空子,巧设鱼钩,消灭了敌人,为小姑娘报了仇。

“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 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全文的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均由此生发。) “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 具体性格特征: 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

课文是如何渲染英雄人物传奇色彩的? 1、强烈的反差来渲染。 传奇色彩 2、重点写英雄的行为 (以女孩的怀疑来反衬; 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 1、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老当益壮,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封锁线,保证部队的供给和战斗力。 1、强烈的反差来渲染。 传奇色彩 2、重点写英雄的行为 (以女孩的怀疑来反衬; 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 不写其所以然。) 2、手无寸铁,只一人就把十几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 点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精神境界 加强抒情韵味 芦花荡的景色这么优美,你能在课本里找出有关这方面的环境描写吗?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 点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精神境界 加强抒情韵味

例子: 1、第1段 2、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 3、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56段“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7、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

第二句: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对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并分析: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他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第一句:“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风泛起涟漪,给人要滴落下来的幻觉。 第二句: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第三句: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小练习 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1.“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句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3、 透过“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 写敌人为封锁毒计的失败而发愁,反映了我抗日军民的顽强和智慧。 由歌声想象战士的情绪,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

环境描写的作用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加上各种色彩来描写景物,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阅读“头一天晚上”

jìn 朗读,正音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段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交代环境,将险恶的战争环境赋予诗情画意。

diàn 类似的环境描写还有一段, 请找出。 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diàn

老头子的外貌描写很有特色,请找出来,读一读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用一个成语概括老头子的形象 老当益壮

老头子的任务是: 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这个“交通”和今天的“交通”意思一样吗? 不同。兼有今天交通、通讯联络和护送之意。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这句话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这句话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有高涨的抗敌热情,有一种英雄豪情。 过于自信和自尊。

哪些内容证明老头子的话并非虚言,确实有一套“水上的能耐”?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并细细体味。 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老头子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写小女孩子的话是什么意图?   老头子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写小女孩子的话是什么意图? 这是反衬手法——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阅读“第二天中午”

gāo péng 联系下文看,莲蓬做什么用? 引诱鬼子上钩 朗读: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 péng 联系下文看,莲蓬做什么用? 引诱鬼子上钩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是什么意思? 老头子为什么“张皇失措”?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老头子并非真的张皇失措,是为引诱鬼子上钩假装的。

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一定佩服之至,请你展开想象,把她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双翼

文章主旨: 小说描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大女孩受伤,第二天严惩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作业: 1、完成课后研读与练习。 2、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小说有何异同。 3、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一定佩服之至,请你展开想象,把她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