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第二节 情绪和脑 第三节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四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定义: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 2、情绪的表现形式: 高兴、生气、痛苦、憎恶、恐惧等。
3、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1)主观体验 ——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
(2)、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如:悲伤会导致高心率,而快乐却是低心率。虽然气愤和恐惧都会使心率加速,但气愤会导致高的皮肤温度,而恐惧则导致低的皮肤温度。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来区别 情绪是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即心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例如:友谊) (2)从发生的角度来区别 情绪发生得早(出生后一个月后)。是人与高等动物所共有的。 情感发生得晚(出身一年后)。是社会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所有的主观体验,是人所独有的。
(3)从稳定性的角度来区别 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当情境变化时,情绪也随之改变,因此,情绪是由当时、当地的环境所引起的。 情感具有情境性,但更具有稳固性和长久性。一般不随情境变化而变化。 (4)从行为表现的角度来区别 情绪由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具有直观性,冲动性,明显的行为表现。 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具有较少的冲动性,而有内隐性。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的时候表现出来。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喜欢的花很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例如: 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 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如愉快表明生存状况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同时根据对方情绪和情感了解对方的需要,并采取相应措施。
2、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的基本成分。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完成工作。 如:适度紧张和焦虑可以成为行为动力,使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情绪通过唤醒你对于正在经历或想象中事件的行动来完成他的动机功能。然后它会引导并维持你的行为指导达到特定的目标。(当你爱上一个人)
3、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 斯若夫(Sroufe,1979)提出情绪作为脑内的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表现为: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如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认知成绩。 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如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认知活动成绩越差。 积极情绪使行为开放,容易看到事物美好一面,愿意接纳事物。 消极情绪使个体感到悲观、失望,接纳程度下降,攻击性增强。
4、社会功能 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粘合剂,情绪是你贴近某人;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防水剂,他们是你远离他人。当某人暴怒时你会后退,当某人给出用微笑、放大的瞳孔和“到这边来”的一瞥给出接受的信号时,你会靠近。
(一)按情感状态分类 二、情感的种类 1、心境: ——是一个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 例如: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仿佛变得清晰明亮、赏心悦目。反之,当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时候,良辰美景也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 例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的影响。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心健康。
2、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例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恐惧时,毛骨悚然,面色如土;愤怒时,全身发抖,紧握拳头;狂喜时,手舞足蹈,欢呼跳跃等。 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能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因此不能以此作为不良后果的推脱。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激励作用。
3、应激: ——是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压力。 例如:急驶中的司机突然发现距车很近的地方有个障碍物,就会产生应激状态,用急刹车防止事故的发生。 应激状态分为:慢性应激和急性应激 急性应激:短暂的唤醒状态,伴随着典型的进攻或撤退模式。 慢性应激:长期的唤醒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使人感到即便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加在一起,也不再能满足压力事件的要求。
(二)按社会性内容分类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2、理智感: ——是指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解决问题后喜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
3、美感: ——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 产生的情感体验。 审美标准: 不同文化背景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人们普遍认为仙鹤是美的,但对皮肤的颜色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 美感的来源: a.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如桂林山水,武汉黄鹤楼。 b.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行为带给人美的评价。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 (一)面部表情 (二)姿态表情 (三)语调表情 (四)感觉反馈
悲:“库尔克斯”号核潜艇沉没之后
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 如通过眼神表达赞成或反对,“咬牙切齿”表示憎恨等。 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如研究发现: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愉快、感兴趣等正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的活动,发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眉间的活动。真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半球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左半球的电活动没明显变化。
识别下列情绪
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 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 如艾克曼研究发现,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人对30张表情照片辨认出现了高度一致性。
(二)姿态表情 1、身体表情: 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等。 2、手势表情: 与言语一起使用: 对言语起辅助作用,如表达反对、接纳等态度。 单独使用: 如表达开始、停止、同意、反对等情绪。 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
(三)语调表情 音调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的手段。 例如: 朗朗笑声表达愉快,呻吟声表达痛苦。 播音员在转播球赛时,声音急促,高昂,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播出领导人逝世的消息时,语调缓慢、低沉。 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
(四)感觉反馈 近几十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身体反馈可以增强情绪情感体验: 面部感觉反馈:莱尔德(1974)研究发现,看完卡通片后,假装微笑组比皱眉组报告更愉快。 扎耶恩(1993)研究发现,微笑使较冷的血液流入大脑,从而降低大脑温度,产生愉快感;而皱眉减少大脑血流量,提高大脑温度,产生不愉快感。 身体姿势反馈:斯蒂帕尔(1993)发现坐直写字的被试更多报告有骄傲情感。 言语行为反馈:西格曼等人(1993)发现大声谈论与焦虑有关事情,被试会更焦虑;低声谈论悲伤事情,被试感到更悲伤。
第二节 情绪和脑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一)情绪和下丘脑 第二节 情绪和脑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一)情绪和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部。与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并控制着脑垂体和整个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联系。 实验: 1、刺激猫的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出现两种反应:争斗、发怒和逃避、恐惧。切除下丘脑以上脑组织,这些反应依然存在。 2、自我刺激实验:在老鼠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端与杠杆相连,老鼠会不断按压杠杆。 说明老鼠的下丘脑内部存在着一个快乐中枢。
(二)情绪与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的部位,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大脑向下发送信息引起情绪的各种外部表现,向上传送信息引起各种情绪激活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活动产生主观体验。 有人推论,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冷漠、对一切无兴趣,内心体验麻木,面无表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网状结构的功能遭到破坏而导致的。
(三)情绪和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段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等。 实验:刺激猫的边缘系统一部分,恐惧反应消失;刺激连接区,猫就会出现兴奋反应,如嘶叫,跳扑等。 个案:一位病人的杏仁核中有大量的钙,使之出现大脑功能紊乱,他不能识别恐惧表情,自己也没有恐惧表情。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的反应中枢。
(四)情绪与大脑皮层 人类的大量情绪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产生的,对情绪的调节是大脑不同区域协同活动的结果。 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调节存在差异: 积极情绪,左半球出现较多电位;消极情绪则在右半球出现较多电位。 戴维森(1991)的实验:让被试看不同影片,发现愉快的影片使被试左半球脑电活动增强,厌恶的影片使被试右半球脑电活动增强。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总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如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血管发生变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脏输出更多血糖,消化系统活动减缓,使机体处在消耗能量状态。 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下降,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处于积累能量阶段。
(二)情绪与分泌系统 人体内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不同情绪引起内外分泌腺的不同活动,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它们也可以作为判定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特定情绪状态下,外分泌腺的活动会产生身体的相应变化,如悲痛或过分高兴会流泪,焦急恐惧会冒汗,并抑制消化腺活动,而愉快情绪会增强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 特定情绪状态也会引起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焦虑不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愤怒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
(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表情行为的活动基础。情绪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所以,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艾克曼(1978),通过刺激面部肌肉组织,引起反应得到六种不同的面部表情模式:愉快、惊奇、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这说明躯体神经系统是人的面部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
三、情绪与唤醒模式 任何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即生理唤醒状态,这种状态会增强情绪体验。 不同的情绪的生理唤醒相同吗?不同研究有不同结论: 1、艾克曼等研究者发现面部的六种表情模式所对应的生理唤醒是不同的:如发怒时“脖子以下发热”,“血液沸腾”;而恐惧时,报告“骨子发冷”,“脚底发冷”。 2、舍雷尔(Scherer,1994)研究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被试,发现基本的情绪体验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如快乐、恐惧、发怒都会有心跳加快的现象;悲伤、厌恶、发怒都有肌紧张的现象。
四、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1、我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曾明确论述情绪对内脏活动的影响。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不仅说明了不良情绪可以致病,而且说明不同情绪对内脏不同部位的影响。
2、相传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拿(1bn—Sina,约980一1037年),曾在动物身上进行过情绪实验。他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安置于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羊羔旁边拴一条狼,让这只羊羔总是看到面前可怕的威胁,由于恐惧而不思饮食逐渐消瘦下去,不久就死去了,另一只羊羔在正常的条件下喂养,没有这类惊恐的情绪体验,因而健壮地活着。这个别致的实验,说明了情绪是致病的一种因素。
3、影响人体健康的致病因素错综复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因素是导致疾病的物理方面的原因,而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精神状态则是心理方面的原因。情绪体验的人,易患各种慢性病。这样的人,由于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使激素的分泌发生了变化,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力而导致疾病。据调查,经过动荡不安的“人生剧变”者,慢性病发病率为80%;而生活“风平浪静”的人中,发病率只有30%。
4、在治疗疾病方面,情绪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如: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治愈疾病抱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够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在医药治疗的配合下,多人能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在我国医学文献中,有许多通过心理暗示、精神转移的心理治疗方法,治愈疾病的生动事例。中医气功疗法的基本特点也是通过深呼吸锻炼,稳定情绪,排除杂念使全身放松再加一些对机体功能的有益想象,从而起到精神对物质的反馈作用,达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一、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在整个心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一、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在整个心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小学生以学习活动为其主导活动,因而其大量的情感内容主要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联系,学习的成败,集体的地位,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使儿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同时,小学生的各种社会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起来,大大充实了儿童的情感世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易激动的,但其情绪体验逐步深刻。 例如,关于儿童恐惧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小学生虽然也同样害怕黑暗、怪物、生病,怕被车撞倒,怕被狗咬伤,等等,但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与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联系起来。
3、情感更富有稳定性。 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与学前儿童相比,他们的情感已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随着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小学生尚未面临升学、求职等重大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一般是平静而愉快的。
二、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 高级情感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刚刚开始和发展,直到小学以后,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各种高级情感才进一步发展起来。
1、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1)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如果认为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符合道德标准,就会产生满意、肯定的体验,如爱慕、敬佩、赞赏、热爱、欣慰、荣誉等情绪体验;如与道德标准不相符合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体验,如羞愧、憎恨、厌恶、愤恨等。由此可见,道德情感的产生与道德认识紧密联系,只有在根据人已具有的种种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对事物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种种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如有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同志感、友谊感、人道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的情感、集体主义的情感等等。
(2)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对儿童的道德情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 ①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低年级儿童主要是以社会反应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中年级儿童则主要是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而高年级儿童则开始以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 ②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一般是在小学三年级。 ③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如义务感、良心范畴等情感体验发展较早较好,而与政治道德感有关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则相对较晚,水平也较低。
④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变化进程中,情绪经验积累和概括起着重要作用。 ⑤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者引起小学儿童强烈的、具有感染功能的情绪体验,后者则是由于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的,对道德情感的发展起着内部稳定性的作用。
2、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 所谓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如在解决一个难题后产生兴奋感,面临问题时产生强烈的“一显身手”的渴望感,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产生的焦虑或不安,遭受失败时的挫折感以及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等等,都是理智感的表现。
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 小学生的求知欲在不断扩大和加深,如学习兴趣在整个小学时期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①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 ②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如对小学生学科兴趣分布情况调查研究发现,最喜欢体育、语文、美术这三门课程的学生之和占调查总人数的76.2%,而最不喜欢美术、音乐和其他(英语、地理)的学生占29.5%。
③从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 ④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 ⑤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 儿童的求知欲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扩大和加深知识的一种学习动力,保护、鼓励和培养小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可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3、小学生美感体验的发展。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人的美感体验有两个特点:第一,对审美对象的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协调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第二,对美的对象的感知与欣赏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每一个人由于审美观的不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会有所不同。
美感早在儿童2--3岁后就开始发展起来,在绘画、音乐、舞蹈、表演、阅读等活动中,幼儿的美感逐渐发展起来,而随着生活、学习范围的扩大,小学生的美感进一步发展。 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协作组对我国儿童的美感体验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分形体-塑像欣赏(动物造型和人体造型)、声音-音乐欣赏(民歌、传统歌曲、流行歌曲)两类。结果发现: ①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很好地欣赏动物塑像,与高年级儿童的感受体验成绩十分接近。但对人体造型欣赏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对人体造型美的体验逐渐深刻,美感欣赏能力逐渐发展。
②在音乐美感欣赏上,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中学生一样,认为流行歌曲通俗,易懂,旋律优美,更能引人入胜,产生美的愉悦体验。这一方面是因为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流行歌曲到处“流行”,小学生已对其十分熟悉,而对于传统歌曲和民歌却接触不多。另一方面,小学生受知识的局限,并且缺乏深刻的人生体验,对词曲优美、气势磅礴的传统歌曲和民歌缺乏心灵的共鸣,而流行歌曲则以其简单易上口的旋律和节奏为小学生们所易接受,并产生情感体验。
三、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常常是儿童行为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儿童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等都会因其情绪障碍而受到消极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儿童表面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其深层的因素,即情绪发展不正常的问题。
1.小学生的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2.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其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一般认为,2岁、7--8岁及青少年时期是正常儿童出现一些强迫症状的高峰年龄。 如上楼梯时数数、用脚踢小石子等,这类行为并不是病态,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消失。真正的强迫症在童年期并不很多,他们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出现明显的矛盾和焦虑不安,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以为然,只不过一定要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否则就会不安或发脾气。
3.恐怖症。 恐怖症也是一种神经症性的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出现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常见的恐怖症有广场恐怖症、动物恐怖症、境遇恐怖症、疾病恐怖症和对人恐怖症等。
四、小学生的积极情绪的培养 儿童的情绪不仅与其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对其个性特点也有所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健康的积极情绪对于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 2.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3.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通过一定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主观体验、表情行为上发生一定变化。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具体情绪的调节 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如不光愤怒需要克制,悲伤要转移环境,同时过分高兴也要克制。 2、唤醒水平调节 包括过高和过低的两方面的情绪体验。如高度紧张、兴奋需要降低,使之不影响认知;同时过分淡漠,抑郁需要提高兴奋水平。
3、情绪成分调节 情绪系统内的调节包括调节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还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潜伏期等格调和动力上的调节。 此外还要调节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
二、情绪调节类型 1、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来自个体内部,如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如通过认知改变情绪,让因一次考试没考好而绝望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还可以进步,给他以信心。 外部调节:如轻松的环境可以降低人的紧张情绪,遇到困难时,朋友在身边可以使人感到安慰等。
2、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修正调节:对负性情绪进行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狂怒。 维持调节:主动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快乐、兴趣等。 增强调节:对情绪进行积极干预,如对抑郁或淡漠进行增强,达到积极情绪状态。
3、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原因:调整引起情绪的原因,如对情境进行重新认识,转移自己注意力等。 反应:情绪诱发之后,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 4、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良好调节:使情绪、认知、行为达到协调。 不良调节:个体失去对情绪控制,心理功能受损。
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1、生理调节 情绪生理性调节可以改变和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苦恼。 如有研究发现,抑制厌恶可以降低躯体活动和心率,抑制悲伤可以降低躯体活动,但不能降低心率等。 2、情绪体验调节 个体体验过于强烈时,会自动进行调节。如研究发现忽视可以有效地降低厌恶感,抑制快乐表情会降低快乐感等。
3、行为调节: 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如抑制掩盖不适当情绪表达——有时虽然心情不好,还是要掩盖,以免影响他人情绪。 4、认知调节 Dodge提出调节步骤:唤醒需要调节情绪——解释导致的原因,发现改变情绪方式——做出改变决定,设定改变目标——进行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评价等过程。 5、人际调节 属于环境调节或社会调节。如他人的良好情绪,可以改善自己情绪,美丽的环境可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等。
四、艾利斯ABC理论 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ABC理论模式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ve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起了C。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就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埃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