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免疫 免疫:身体对外物入侵的防护机制。 分: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4 节 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  说出艾滋病的全称 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  描述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简述免疫系统组成  描述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防线  描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简述抗原和抗体  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Advertisement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基础 ( Immunogenetics ) 免疫遗传学基础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抗原与抗体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四节 补体系统 第五节 疫苗.
第 4 节 免疫调节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 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 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 、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免疫调节 太原市小店区一中 王 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3 免疫活性物质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 T 细胞 (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等 吞噬细胞 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调节 德化一中郭丽芳 泡泡男孩戴维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3 免疫活性物质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 T 细胞 ( 迁移到胸腺 中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成 熟)等 吞噬细胞 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HIV 病 毒 如何 清除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3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 所(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 体) 淋巴细胞( T 细胞、 B 细胞等) 吞噬细胞 ( 巨噬细胞等 )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
人体的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备课组.  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 自己 ” ,排除 “ 非 己 ”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章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基本概念  免疫系统 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 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 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你知道 每天你的手上 有多少细菌吗 ?.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 80 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 38 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 182 种细菌.
————————————————普通生物学 •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 第八章 免疫
非特异免疫.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第4节 免疫调节.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Chap.9 传染与免疫 传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一个流行的观点 身体是1,事业、家庭、知识、财富等是1后面的0,0越多,成绩越大,但没有了1,再多的0都是0.
免疫 四川省大竹中学生物组.
身体的防卫.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第四课时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三)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免疫与计划免疫 涪陵十六中王永强
第三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33团中学 徐萍.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艾青中学 刘海华.
身体的防卫.
第2节 免疫.
第4节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组成 1.免疫器官 骨髓 ① 、② 胸腺 、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T 细胞、B 细胞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2.4 免疫调节 人体稳态调节机制: 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维持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 清除。
第四节 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 人体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免 疫 调 节.
多彩的病原体世界.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高三生物复习--免疫 授课人:柳明艳.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28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学案 免疫调节 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
复习课件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 疫 与 计 划 免 疫.
病毒感染与免疫.
适应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发生在固有性免疫之后,是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对抗原作出的特异性反应,能够产生免疫记忆效应。在彻底消灭病原体以及防止再感染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返回.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和计划免疫 (第一课时) 太谷五中 卫萍.
免疫细胞.
第六章 免疫应答.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Cells in Immune System)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免疫 免疫:身体对外物入侵的防护机制。 分: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5-1 非特异性免疫 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的能力。 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 非特异免疫的组成: 生理屏障: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 体液因素: 溶菌酶、补体、干扰素 细胞因素: 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炎症反应: 免疫的综合作用等

一、巨噬细胞的作用 存在于血液、淋巴和多种组织中的大型单核细胞。 (1)吞噬和杀菌 (2)抗原递呈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4)抗癌作用

巨噬细胞作用

二、正常体液因素 主要有补体系统、溶菌酶和干扰素 1、补体系统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类球蛋白在抗原抗体反应中,具有补充抗体作用的能力。 作用没有特异性,能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破膜复合体

2、干扰素 宿主淋巴细胞在病毒等多种诱生剂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多种病毒具有抵抗能力的低分子量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的功能 干扰素影响病毒的组装释放,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

干扰素特点 ① 干扰素的抗原性很弱,因而不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与之结合。 ②干扰素的作用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范围广。 ① 干扰素的抗原性很弱,因而不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与之结合。 ②干扰素的作用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范围广。 ③干扰素对宿生细胞的保护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这个特点给大规模地制备、生产干扰素带来了困难。 ④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本身并无防御作用,但它能使细胞(包括产生干扰素的细胞及其受影响的邻近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质。 ⑤干扰素在体内维持的时间较短。

三、炎症 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包括各种理化因素,但以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作是非特异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作用于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 内、外源性热原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导致发热(发烧)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酶释放或泄漏会损伤自身组织成分 各种毒性产物与活性介质将刺激正常机体组织 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化脓) 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是炎症的五大特征(炎症)

炎症 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原体的积极方式: 动员了大量的吞噬细胞聚集在炎症部位; 血液中的抗菌因子和抗体发生局部浓缩; 死亡宿主细胞的堆积可释放抗微生物物质; 炎症中心氧浓度下降和乳酸积累,进一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适度的体温升高可以加速免疫反应的进程

§5-2 特异性免疫 一、特点: 1、识别自身和外物。 2、记忆功能。 3、免疫特异性。 自身细胞具有免疫的自身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决定于身体有核细胞表面的特异糖蛋白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淋巴细胞在成熟时,能与MHC结合的淋巴细胞就已经被消灭而不能成熟。 2、记忆功能。 3、免疫特异性。

二、免疫的两种机制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由人体淋巴细胞(B细胞)因感染抗原产生的抗体实现的免疫。 如牛痘、麻疹等免疫。 由淋巴T细胞产生的免疫。 如器官移植的排异现象。

1、抗原(Antigens) 能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 抗原决定族: 一般为蛋白质和多糖,分子量在10000以上。 蛋白质有: 细菌毒素、血型抗原; 多糖有: 肺炎球菌的夹膜多糖,花粉等 抗原决定族: 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特定部位。 抗原决定族有多个。

2、B细胞和T细胞 均为淋巴细胞,但来源不同,免疫功能不同。 B细胞: 来自骨髓,是体液免疫细胞; T细胞: 来自胸腺,是细胞免疫细胞。

B细胞与T细胞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两者功能相互联系。T细胞既能促进又能抑制B细胞的免疫功能; (2)未被抗原活化时,两者形态相似,但细胞表面蛋白不同; (3)寿命不同。B细胞寿命短,几天或一两周,T细胞寿命长,几年至十几年; (4)分布点不同。B细胞大多集中在淋巴器官中,T细胞大多集中在血液和淋巴液中

3、淋巴细胞的发生 血液和淋巴中的细胞均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胸腺内 脾、 淋巴结内 骨髓浆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包括: 中心淋巴器官: 外围淋巴器官: 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等。 淋巴细胞生长分化器官,如胸腺、红骨髓; 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如淋巴结等。

4、免疫系统的自我识别 免疫的自身耐受性: 取决于: 淋巴细胞在成熟时,如果所带受体能与体细胞MHC互补的淋巴细胞已经被消灭。 免疫系统能识别外物并消灭,不袭击自身细胞的特性。 取决于: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细胞表面的一组特异糖蛋白分子,不同人不同。 淋巴细胞在成熟时,如果所带受体能与体细胞MHC互补的淋巴细胞已经被消灭。

三、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为B细胞 每种B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识别一种抗原,不同抗原就有不同抗体。 体液免疫抗原多为分子量大于10000的蛋白质和多糖、病毒、细菌等。

1、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产生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记忆细胞能分泌抗体,寿命长,对抗原有记忆功能。 抗原二次侵入时,记忆细胞比无记忆B细胞更快作出反应,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个过程为二次免疫。 二次免疫比第一次更快、更强。注射疫苗后再接触病原菌为二次免疫。

体液免疫的2个重要过程 (1)短期效应: (2)长期效应: 产生高效但短命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能进行二次免疫。

2、抗体产生 浆细胞能合成大量抗体蛋白。 每个细胞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 抗体随血液、淋巴液至身体各处

(1)抗体结构 Y型,有四条肽链,两条重链,两条轻链,以二硫键相连。每一条链又分恒定区和可变区。 恒定区: 可变区: 结构组成稳定,是决定Ig类型的区域; 可变区: 氨基酸序列可变,是决定抗体特异性和多样性的区域。 可变区端部为抗原结合部位,每个抗体有2个抗原结合部位。

抗体Ig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存在于血液、体液、B细胞表面等处,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

(2)抗体的作用 ①沉淀和凝集 ②补体反应 ③K细胞(杀伤细胞)的激活 受抗原刺激后与抗体结合而被活化,级联放大产生破膜复合体,使抗原外膜穿孔。 ③K细胞(杀伤细胞)的激活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抗体能激活杀伤细胞,杀伤细胞能与抗原表面的抗体结合,杀死抗原。

K细胞围攻 肿瘤

(3)单克隆抗体 来自同一种B细胞的同一类抗体群。 利用杂交瘤细胞特性制备。

四、细胞免疫 主要免疫细胞为T细胞 抗原为较大的物体,如寄生原生动物、真菌、外来细胞团块、感染病毒的自身细胞等。

1、细胞免疫的机制 体液免疫作用于体液中的抗原物质 细胞免疫作用于被吞入细胞中的抗原物质。 T细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能识别不同于自身的MHC,细胞吞入抗原后,细胞表面产生MHC与抗原的复合物,能被T细胞识别而受到攻击。

2、T细胞类别 3类: 胞毒T细胞、助T细胞、抑T细胞

(1)胞毒T细胞 能分泌穿孔素溶解细胞,进而消灭抗原。如病毒寄生的细胞、癌细胞等。 胞毒T细胞

小泡 穿孔素

杀死肿瘤细胞

(2)助T细胞:诱导T细胞 巨噬细胞、B细胞表面的MHCII能与抗原形成MHCII-抗原复合物 复合物分泌白细胞介素I刺激助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I 白细胞介素II能刺激淋巴细胞分化产生更多的胞毒T细胞和B细胞。

淋巴因子

助T细胞作用

(3)抑T细胞 在抗原消灭殆尽时,能抑制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的活动。

§5-3 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等。 §5-3 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等。 因为外来抗原的决定族与自身身体器官上的某些物质表面的结构相似,使得产生的抗体既能与抗原反应,也能破坏机体细胞而产生疾病。

爱滋病 AIDS,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 病原为RNA病毒-人免疫缺乏病毒(HIV),能与助T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进入助T细胞从而破坏助T细胞,同时病毒也能攻击B细胞、巨噬细胞,最终使人丧失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