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染色体变异(1)--结构畸变 本章要求 9.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述 9.2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9.3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结构变异的形成机理:断裂重接假说  使染色体产生折断的因素: 内因:营养、温度、生理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 外因:物理因素、化学药剂等  染色体折断的结果: 正确重接:重新愈合,恢复原状 错误重接:产生结构变异 保持断头:产生结构变异 ( 顶端缺失 )  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Advertisements

第 二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主讲:广州市玉岩中学 杨美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李伟. 对象 : 时期 : 特点 : 结果 :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人教版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六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一) 染色体变异.
第6章 染色体变异 第1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2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第二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性状的影响 高二生物组 张新有 QQ: (版权所有)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一课时) 二中 锋.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第一节、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第二节、伴性遗传 第三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第四节、其他类型的性决定 第五节、人类的性别畸形
第六章遗传物质的改变与人类变异 主要内容 一 染色体突变 二 基因突变 三 基因重组.
遗传物质的改变.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最新考纲 高频考点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4.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6.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 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1.基因重组在杂交育种和基因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 2.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碱基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及其对性状影响的分析.
第5章 第2节染色体变异 授课班级:高二(4)班 授课老师:肖 杨 武.
高考题说题赛 2013年福建高考理综卷第5题 说题人:光泽一中 陈秋来.
减数分裂.
第三节 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高三备课组(2011届)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二节 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学说.
高三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七 变异、育种与进化 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 刘岷.
第4节 生物的变异 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生 物 的 变 异.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考纲说明: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复习.
基因重组.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四节 细胞 的减数分裂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四) 变异的遗传分析.
请思考: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 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 性? 雌雄个体为什么在某些遗传性 状上表现得有所不同?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医 学 遗 传 学 染 色 体 病.
遗传学实验 实验01 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实验02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第十章 基因突变 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类别,基因 突变的一般特征,基因突变的 检出。 难点:基因突变的检出与鉴定。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生物组 温青.
Chromosome Aberration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四节、肿瘤的染色体异常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 是指染色体发生数目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扰乱了遗传物质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平衡,使细胞的遗传功能受到影响而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害,是染色体病形成的基础。造成染色体畸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可由电离辐射、诱变剂等理化因素和病毒等生物因素诱发产生。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第 二 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癌基因、抑癌基因 与生长因子 Oncogenes, Anti-oncogenes and Growth Factors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 5 章 第3节 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杨元元
基因异常与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遗传教研室 主讲:孙秀菊.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二、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概念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核及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裂特点 ●脊椎动物配子发生过程 ●植物小孢子形成过程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染色体变异(1)--结构畸变 本章要求 9.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述 9.2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9.3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第九章 染色体变异(1)--结构畸变 本章要求 9.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述 9.2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9.3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9.4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本章要求 掌握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其它们的形成方式、主要生物学特征和细胞学鉴定方法; 掌握结构变异的主要遗传效应及其在遗传研究与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了解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方法和原理

9.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述 9.1.1 变异的原因 内环境:细胞内的营养、温度、生理等异常的变化 外环境:物理诱变因素和化学药剂等 9.1.2 染色体结构变异假说及结构变异种类 断裂重接假说 正确重接→重新愈合,恢复原状; 错误重接→产生结构变异; 保持断头→产生结构变异。 结构变异种类—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常用符号和编写术语

9.2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9.2.1 缺失 9.2.2 重复 9.2.3 倒位 6.2.4 易位

9.2.1 缺失(deficiency) 概念 染色体丢失了带有基因的某一区段——缺失 类型 ①顶端缺失(terminal deficiency):指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某臂的外端。 ②中间缺失(interstitial deficiency): 指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某臂的中间。

缺失形成的机理 de ef

相关术语 缺失染色体(deficiency chromosome):指丢失了某一区段的染色体。 缺失杂合体(deficiency heter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正常而另一个是缺失染色体的生物个体。 缺失纯合体(deficiency hom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都丢失了相同区段的生物个体。

缺失的细胞学鉴定 无着丝粒断片:最初发生缺失的细胞在分裂时可见落后染色体——无着丝粒断片, 顶端缺失 有丝分裂出现因断裂—融合→双着丝粒染色体——后期染色体桥。 减数分裂联会时,有未配对的游离区段 ③中间缺失 减数分裂染色体联会时形成缺失环。 注意:较小的缺失往往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学特征;缺失纯合体减数分裂过程也无明显的细胞学特征。

断裂—融合—桥 顶端缺失的形成(断裂) 复制 姊妹染色单体顶端断头连接(融合) 有丝分裂后期桥(桥) 新的断裂

缺失的细胞学特征

缺失染色体的联会

玉米缺失杂合体粗线期缺失环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缺失圈

缺失的遗传效应 缺失的后果 打破了基因的连锁平衡,破坏了基因间的互作关系,基因所控制的生物功能或性状丧失或异常。 缺失的危害程度 取决于缺失区段的大小、缺失区段所含基因的多少、缺失基因的重要程度、染色体倍性水平。 缺失纯合体——致死或半致死 缺失杂合体——缺失区段较长时,生活力差、配子(尤其是花粉)败育或育性降低;缺失区段较小时,可能会造成假显性现象或其它异常现象(猫叫综合症)。

1.缺失对个体生长和发育不利 缺失纯合子很难存活 缺失杂合子生活力很低 含缺失的配子不般败育 缺失染色体通过雌配子传递 染色体5p-综合征

9.2.2 重复(duplication) 概念:正常染色体增加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的结构变异叫重复。增加了的这一区段叫重复片段。 类别: 顺接重复(tanden duplication):指重复区段的基因序列与原染色体上基因的序列相同的重复。 反接重复(reverse duplication):指重复区段内的基因顺序发生了180度颠倒,与自己序列相反的重复。

重复的类别

重复形成的机理

重复是由同源染色体的不等交换产生的

相关术语 重复染色体( duplication chromosome):指含有重复片段的染色体。 重复杂合体(duplication heter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正常而另一个是重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 重复纯合体(duplication hom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都含有相同的重复片段且重复类别相同的生物个体。

重复的细胞学鉴定 细胞学特征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可见: 重复环 染色体末端不配对而突出 注意: 区分重复环与缺失环 当重复区段很短时很难观察到重复环 重复纯合体也观察不到重复环

重复的细胞学特征 a b c d e f g e f g a b c d e f

重复的遗传效应 重复对基因平衡的影响:扰乱了生物体本身基因固有的平衡体系,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力。 有害程度:取决于重复区段基因数量的多少及其重要性,与缺失相比,有害性相对较小,但若重复区段过长,往往使个体致死。 对育性的影响:重复杂合体一般败育,重复纯合体会产生“剂量效应(dosage effect)”。

果蝇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的形成

果蝇复眼的小眼组成数目的剂量效应

6.2.3 倒位(inversion) 概念:正常染色体某一区段的基因序列发生了180°颠倒的现象。倒位染色体上的基因总量不变。 类别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指倒位发生在染色体的某一臂内,又称为一侧倒位。 臂间倒位(pericentic inversion):指倒位发生在两臂之间,(含着丝粒),又称为两侧倒位。

臂内倒位与臂间倒位

倒位形成的机理

相关术语 倒位染色体(inversion chromosome):指含有倒位片段的染色体。 倒位杂合体(inversion heter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正常而另一个是倒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 倒位纯合体(inversion hom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都含有相同的倒位片段且倒位类别相同的生物个体。

倒位的细胞学鉴定 细胞学特征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倒位区段过长——倒过来配对,其余游离 倒位区段较短——正常部分配对,其余不配对 倒位区段适中——形成倒位圈 注意 区分倒位圈与缺失、重复圈的结构差异 倒位纯合体无明显细胞学特征

倒位杂合体的联会

倒位杂合体的“倒位圈”

臂间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臂内倒位杂合体的交换

臂内倒位形成的“后期 I 桥”

倒位的遗传效应 有害程度:取决于倒位区段的长短,倒位区段过长往往致死。 对育性的影响:倒位杂合体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50%)含重复缺失染色单体,这类配子不育。所以倒位杂合体部分不育。倒位纯合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完全正常,但会产生“位置效应”。 倒位杂合体通过自交(自群繁育),可能产生倒位纯合体后代,这些倒位纯合体后代与其原来的物种不能受精,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的变种,促进了生物进化。 对基因关系的影响:倒位改变了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因不能正常配对而降低了连锁基因间的重组率。

6.2.4 易位(translocation) 概念: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转移的现象称为易位。有人称之为非法交换。 类别 简单易位(simple translocation)(单向):指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一区段转移到了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故又称为转移。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指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都被折断,两个断片交换重接到两条被折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罗伯逊易位

(1)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20q12 4q25

(2)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易位形成的机理

相关术语 易位染色体(translocation chromosome):指含有易片段的染色体称为易位染色体。 易位杂合体(translocation heter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是易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又叫杂易位体 易位纯合体(translocation hom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都含有相同易位片段的生物个体,又叫纯易位体,由杂易位体自交获得。

相互易位的细胞学鉴定 相互易位杂合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粗线期呈十字形配对 终变期呈四体环(十字形配对结构发生交叉端化后所形成的大环结构,用○4表示)或四体链(十字形配对结构发生交叉端化后所形成的链状结构用C4表示) 中期I呈8字形或圆环形(十字形配对结构的交替式和相邻式分离) 相互易位纯合体:同源染色体联会一切正常。

果蝇巨染色体易位图

易位杂合体的联会和分离 50% 50%

易位杂合子产生配子的育性 十字形结构 交叉端化 四体环 交替式分离 相邻式分离 产生可育配子 产生不育配子

易位的遗传效应 降低了连锁基因间的重组率——易位改变了基因间的连锁关系,抑制了正常连锁群的重组;联会的紧密程度降低。 易位杂合体半不育 出现假连锁现象——因易位改变了基因间的连锁关系,使本应独立遗传的基因出现连锁——假连锁。 罗伯逊易位造成染色体融合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补充内容 3.易位导致肿瘤的发生 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t(9:22) 2 、 Burkitt 淋巴瘤 14q+ ph

Burkitt 淋巴瘤致病的分子机制---- 8号染色体重排致基因表达的失控 t(8;14)(q24;q32) 约占75%; t(8;22)(q24;q11) 约占16%; t(2;8) (p12;q24) 约占 9%; 三种易位都涉及8q24的MYC基因,另一关键之处是参与易位的三条染色体点断裂点恰好均在免疫球蛋白重链或轻链基因处. MYC基因转位后,在免疫球蛋白基因有关增强子的影响下出现异常激活和过量表达,量的变化导致了Burkitt 淋巴瘤。

新融合基因蛋白的表达---- Ph染色体致病的分子机制 9 c-abl Igλ bcr c-cis 22 (break point cluster region) Igλ c-abl c-cis 融合基因 bcr

Ph染色体是t(9;22)(q34;q11)的产物。易位涉及9 q34的原癌基因ABL和22 q11有断点聚集区(BCR),易位后形成BCR—ABL融合基因。 (高活性) 受控于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复合系统 脱离“生长因子--受体”复合系统控制 正常生长 造血干细胞癌变。

1、缺失(interstitial deletion,del)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汇总 1、缺失(interstitial deletion,del) 5 1 2 3 4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2、重复(duplication,dup)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5 6 5 6 5 6 5 6 5 6 6 5 5 6

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4 3 5 6 7 3 4 3 4 3 4 3 4 3 4

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B 1 2 3 4 5 6 7 R A B 1 2 3 4 5 6 7 7 B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1 2 3 R A B 1 2 3 A B

5、插入(insertion,ins) R A B 1 2 3 4 5 6 7 R A B 1 2 3 4 5 6 7 B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6、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 p q p q p q 着丝点横裂

7、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

8、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r)

6.3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6.3.1 物理因素的诱发 6.3.2 化学因素的诱发 6.3.3 其它因素的诱变

9.3.1 物理因素的诱发 物理因素的诱发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需要相当大的能量,细胞必须在获得大量的能量以后,染色体才可能发生畸变,辐射就是很好的能源。能量低的辐射(如可见光)只能产生热量;能量较高的辐射(如γ射线)除产生热能和使原子激发外,还能使原子“电离”(ionization),诱发突变。 电离辐射源:α射线、β射线和中子等粒子辐射,也包括γ射线和X射线等电磁波辐射。中子的诱变效果最好。

辐射剂量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频率的关系 辐射诱变的趋势:辐射的剂量越大,诱发的突变频率越高,但与辐射强度无关。 辐射剂量:是指单位质量被照射的物质所吸收的能量数值。 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数,即剂量率。只要照射的总剂量不变,无论辐射强度有多大,诱发的突变总是保持一定。

物理诱变的特点 物理因素诱发的突变是随机的,无特异性可言,性质和条件相同的辐射可以诱发不同的变异。因此,目前只能期望通过辐射处理得到变异,而不能期望通过一定的辐射处理得到定向的变异。

9.3.2 化学因素的诱发 诱变剂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区别为: 烷化剂:有一个或多个不稳定的烷基(C2H5),它们能转移到电子密度较高的分子中去,改变染色体的结构,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常用的烷化剂有甲基磺酸乙酯[EMS,CH3SO2(OC2H5)]、硫酸二乙酯[DES,SO2(OC2H5)2]、乙烯亚胺等。

碱基类似物:其分子结构与基因分子的碱基相似,它在不防碍染色体复制的情况下,作为组成成份参入DNA分子,导致突变的发生。 常用的碱基类似物有5-溴尿嘧啶(Bu)、5-溴脱氧尿核苷(BudR)、2-氨基嘌呤(AP)等。前两种是胸腺嘧啶(T)类似物,后一种是腺嘌呤(A)类似物。

其它诱变剂 抗生素如重氮丝氨酸、丝裂霉素C等也能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因其具有破坏DNA分子结构的能力,因而造成染色体断裂,目前很少实际应用。

化学诱变的特点 具有特异性,一定性质的药物能诱发一定类型的变异,这使动植物育种中定向地诱发和筛选变异看到了希望。

某些病毒也可引起宿主细胞染色体畸变,如SV40病毒、Rous肉瘤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 9.3.3 其它因素的诱变 某些病毒也可引起宿主细胞染色体畸变,如SV40病毒、Rous肉瘤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 生物老龄化也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如染色体端粒脱落等。 温度过高也会引起结构变异。

9.4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9.4.1 进行基因定位 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假显性(P7图形9-6) 9.4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9.4.1 进行基因定位 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假显性(P7图形9-6) 利用易位进行基因定位——可作为一个标记 9.4.2 利用重复改变作物品质——剂量效应 9.4.3 利用倒位获得平衡致死系 9.4.4 果蝇的ClB测定法 9.4.5 利用易位控制害虫—产生半不育配子 9.4.6 利用易位创造玉米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 9.4.7 利用易位使家蚕自别雌雄—与性染色体连锁

F1 D+/++ D+/+Gl +Gl/++ ++/++ 9.4.3 利用倒位获得平衡致死系 用倒位的交换抑制效应,可以保存带有致死基因的品系。 如 果蝇:展翅(D,隐性致死基因)>正常翅(+) 粘胶眼(Gl,隐性致死基因)>正常眼(+) 展翅正常眼 正常翅粘胶眼 P D+/++ × +Gl/++ F1 D+/++ D+/+Gl +Gl/++ ++/++ F2 D+/D+ D+/+Gl +Gl/+Gl 致死 正常 致死

F1 XClBX- × X+Y X+X- XClBY P X-Y × XClBX+(棒眼) F1 XClBX- × X+Y X+X- XClBY 棒眼雌蝇 正常眼雄蝇 正常眼雌蝇 胚胎早期死亡 F2 XClBX+ X-Y X+X- 棒眼雌蝇 待测突变体雄蝇 正常眼雌蝇

果蝇的ClB测定法 ClB是果蝇的一个倒位杂合体母本品系,是在X射线照射下,使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发生倒位,而另一X染色体正常,倒位的X染色体称为ClB染色体。 “C”表示起抑制交换作用的倒位区段;“l”表示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可使胚胎在最初发育阶段死亡;“B”该倒位区段范围之外的一个16区A段的重复区段,其表现型为显性“棒眼”性状,能为倒位的X染色体在某个体内的存在从表型上提供识别的依据。

复习思考题 教材 P142~143 1、4、6、8、10、11题

倒位杂合体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