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泳 Electrophoresi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Advertisements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 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越范围及指示剂的 选择原理。  掌握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要点。  掌握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原理。  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其应用。 实验五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第十章 滑菇栽培技术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滑菇生物 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形 式,掌握滑菇生产中的主要技术 环节,能够独立进行栽培生产。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 第一节 概述 一、真核微生物的定义及主要类群:
闽医堂 名流之家 三 伏 灸 传承 传统 传神 传播 闽医堂名流之家推拿中心.
<针刀微创技术>系列专题讲座—— 针刀微创技术在治疗脂肪瘤的临床应用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药品检验技术.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第一章 尿液检查.
生物化学实验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学系.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第一节 排尿护理.
6. 容积和容积单位.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反应原理) 衢州第二中学 任志强.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免疫学实验课件 生化与免疫学实验室.
盲杖与盲杖技巧.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食品分析 实验.
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体检和健康检查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10年6月9日 北京.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指導老師:顏明賢 班級:四高四A 姓名:蔡富凱 學號:4971G003
第四节 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熟悉尿石症的病因 理解尿石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掌握尿石症病人的护理,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
第八章 珍稀药用菌栽培技术 第三节 蛹虫草栽培技术 主 讲: 周 巍.
实验六 手工制香皂.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校本课程《走进化学实验》 课题5 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福州格致中学 陈敏琛.
第五节 洗胃术.
菜豆.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1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第四组 成茜 吕含 马云飞 彭爽 邱雯 苏俐霞 施阳 孙路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第八章 其他体液的检查 羊水检查.
四、胚体的形成和胚层的分化 (二)胚体形成 扁形圆盘状胚盘形成圆柱形胚体。 头尾生长快于左右,头尾褶出现。 中部生长快于边缘,侧褶出现。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导尿术.
实训二 果蔬贮藏品质鉴定 主讲:赵晨霞.
模块九 牛乳掺假检验 学习任务 1.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种类 2.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检测方法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第一節 液壓泵的種類、構造及應用 一、液壓泵的基本原理 先在吸入口形成一低於大氣壓力的真空部,由於液壓貯液箱為開放式與大氣相通,因此與液壓泵的吸入口造成壓力差,利用此一壓力差將液壓油送入液壓泵內,並藉液壓泵的機械作用而產生高壓的液壓油,從排出口送至液壓管路中。
模块六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模块六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模块六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专题一 固体分技术 专题二 药物包合技术 专题三 微囊技术 专题四 新剂型简介.
常见农田杂草.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赵刚.
化学 人教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排查落实练一 化学计量.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吸光度测定条件的选择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紫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廣翅蠟蟬.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实验42 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 42.1 实验目的 (1)了解酸碱滴定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练习用中和 法直接测定酸性物质。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     pH值的测定.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 泳 Electrophoresis

一、定义 电泳—带电粒子在直流电场中向着电性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 电泳分析技术—利用电泳现象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

二、电泳分析技术发展概况 1809年 发现电泳现象 1937年 Tiselius 自由界面电泳 1948年 Wieland 滤纸电泳 1809年 发现电泳现象 1937年 Tiselius 自由界面电泳 1948年 Wieland 滤纸电泳 1980’s 毛细管电泳 (capiliary electrophoresis) 毛细管电泳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实际上包含色谱、电泳及其交叉内容,其分离机制是靠色谱与电场两种作用,依据样品组分的分配系数及电泳的迁移率差别而分离。

三、电泳分析技术的分类 1.根据被分离样品的量多少 分析电泳 制备电泳 2.根据电泳电压的高低 常压电泳 0~500 V

3.根据电泳中是否使用支持物 自由电泳—不使用支持物,在溶液中进行。 区带电泳—使用支持物 (1) 按支持物的物理性状不同,可分为 ①滤纸及其他纤维薄膜电泳,如醋酸纤维素、玻璃纤维、聚氯乙烯纤维 ②凝胶电泳,如琼脂、琼脂糖、硅胶、淀粉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③粉末电泳,如纤维素粉、淀粉、玻璃粉电泳 ④丝状电泳,如尼龙丝、人造丝电泳

(2)按支持物的装置形式不同,可分为 ① 平板式电泳 ② 垂直板式电泳 ③ 垂直柱式电泳

4.根据电泳系统pH是否连续 连续pH电泳—指电泳过程中pH保持不变,如滤纸电泳、醋纤膜电泳 不连续pH电泳—指电极缓冲液和电泳支持物的不同区段也有不同的pH,如 PAGE、IFE 优点是在不同 pH区之间形成高的电位梯度区,使蛋白质移动加速压缩为一极狭的区带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电泳技术的特点: 凡是带电物质均可应用某一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并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样品用量极少; 设备简单; 可在常温进行; 操作简便省时; 分辨率高.

电泳技术应用 基础理论研究; 临床诊断; 工业制造. 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的建立和联用,提供了蛋白质组研究所需的技术体系,使得蛋白质组的研究成为可能.

四、电泳的基本原理 一个质点,如能解离或能吸附带电质点,在电场中便会向正极或负极移动。

以蛋白质分子为例: F= EQ (Q:有效电荷,E:电位梯度) F’=6rv (F’:摩擦阻力,v:在介质粘度η中半径为r的颗粒的移动速度) F=F’ EQ=6rv E Q v= ———— 6r

迁移率(Mobility)——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V Q M=-----------= ----------- E 6r

五、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电场强度(E) E↑→电流↑→热效应→支持介质上的水分蒸发→样品的热变性

溶液的I 越高,质点的泳动速度越慢,但区带分离度却较清晰。 缓冲液的浓度可用摩尔或离子强度表示.离子强度低,电泳速度快,分离区带不易清晰,如果过低,缓冲液的缓冲量小,难以维持pH值的恒定;离子强度高,电泳速度慢,但区带分离清晰,如果过高,除了使得电泳速度过慢,还会因为离子强度增加使电泳时的电流变大,增加热量的产生,引起温度改变,对电泳不利。一般0.02~0.2M之间。

3.缓冲液的pH pH值决定了化合物解离的程度,也决定了质点所带的净电荷。

4.电渗(electro-osmosis)——指在电场作用下液体相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 --------------- +++++++++ ————— ————— +++++++++(液)--------------- 负极 ← →正极 许多固体表面都带有多余(额外)的负电荷,溶液中的正离子吸附至固体表面形成双电子层,当在液体两端施加了电压时,就会发生液体相对于固体表面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电渗,电渗中液体的整体流动叫电渗流。

5.分子筛 在凝胶电泳中,分离蛋白质等物质除了利用所带电荷的差异的效应外,还利用了其分子量的不同及形状不同。

5.温度 电泳时电流通过支持介质会产生热量,按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的产热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的时间成正比(Q=I2Rt) 产热可促使支持介质上溶剂的蒸发,而影响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温度升高时,介质黏度下降,分子运动加剧,引起自由扩散变快,迁移增加。温度每升高1度,迁移率约增加2.4%。若温度过高可导致分离样品变性而使电泳失败。

醋 酸 纤 维 薄 膜 电 泳 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electrophoresis,CAME

一、醋酸纤维素       是纤维素醋酸酯,由纤维素的羟基进行乙酰化后制得,将它溶于有机溶剂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即为白色不透明的醋酸纤维薄膜。 厚度:0.15mm

二、特点 1.吸附作用小 2.电渗作用小 3. 需加样量少 4. 吸水性差

血清蛋白质各组分的相对分子重量及等电点 蛋白组分 相对分子重量 等电点 Alb 1 2   66248 130000 200000 1300000 1500000 4.86 5.02 5.12 6.8~7.3

丽春红S染色扫描法结果 蛋白组分 g/L 占蛋白百分数(%) Alb 35~52 57~68 1 1.0~4.0 1.0~5.7 2 4.0~8.0 4.9~11.2  5.0~10.0 7.0~13  6.0~13.0 9.8~18.2

氨基黑10B染色洗脱法结果 蛋白组分 平均值 参考范围 Alb 1 2   65.59 3.12 6.16 9.09 17.40 57.45~71.73 1.76~4.48 4.04~8.28 6.79~11.39 11.85~22.97

几种疾病的蛋白电泳变化 病名 Alb 1 2   肾病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炎症 无丙种球蛋白症 双白蛋白血症 ↓ ↑ AFP   -桥 ↑↑ ↓↓

三、影响醋纤电泳结果的因素 1. 电泳图谱不齐 ① 点样时血清点加不均匀 ② 薄膜局部干燥 ③ 电泳时供给薄膜的液量不均匀或过少 1.  电泳图谱不齐 ① 点样时血清点加不均匀 ② 薄膜局部干燥 ③ 电泳时供给薄膜的液量不均匀或过少 ④ 缓冲液变质 ⑤电泳时薄膜位置不正,与电流方向不平行

2. 电泳图谱分离不清 ① 标本加量过多 ② 电流过低 ③ 薄膜结构过分致密,透水性差 ④ 薄膜表面干燥

3.  电泳速度慢 ①电流过低 ②供给薄膜的液量不足 ③电泳时温度过低 ④缓冲液离子强度过高 ⑤薄膜中杂质多

4.  白蛋白区带中间部分不着色,染色不足 可能为染料使用过久或加血清过多 5.γ球蛋白向反方向移动 主要因为电渗现象 可升高缓冲液液面或加大电流量加以改进,并注意两侧电泳槽内缓冲液液面是否在同一水平。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原理] CAME是以醋纤膜(CAM)作支持物的一种区带电泳技术。 将血清样品点样于醋纤膜上,在pH8.6的缓冲液中电泳时,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荷移向正极。由于血清中各蛋白组分等点电不同而致表面净电荷量不等,加之分子大小和形状各异,因而电泳迁移率不同,彼此得以分离。 电泳后,CAM经染色和漂洗,可清晰呈现5条区带。再经脱色,比色即可计算出血清各蛋白组分的相对百分数。

加样 β α1 + — 白蛋白 γ α2

[器材和试剂] 1.器材 (1)醋酸纤维薄膜(8×2mm) (2)点样器 (3) 染色皿,漂洗器,镊子 (4) 722型分光光度计 (5)电泳仪:直流电源整流器,水平电泳槽 2.试剂 (1)巴比妥缓冲液(pH8.6 I=0.06) (2)氨基黑10B染色液 (3)漂洗液:95%乙醇、冰醋酸、H2O (4)洗脱液:0.4mol/L NaOH

[操作] 1.将电泳槽置于水平平台上。将缓冲液注入电泳槽中两边的电极槽缓冲液的高度要在同一点平面上。 2.在醋纤膜一端欲点样处作好标记,然后将薄膜放进缓冲液中,湿润速度按膜吸收缓冲液的快慢而定,应让其自然浸润。 3.将充分浸透(指膜上没有白色斑痕)的薄膜取出,用滤纸吸去膜上过多的缓冲液。 4.用加样器蘸取血清(约5ul),垂直印在CAM粗糙面上,待样品全部渗入薄膜内后,移开点样器。

5.电泳 (1)加样后,将薄膜条架于支架两端,无光泽朝下(点样面),点样侧置于阴极端,膜两侧分别塔上纱布,纱布一端垂入缓冲液中。薄膜应位正,平直无弯曲,加上槽盖平衡5分钟后通电电泳。 (2)正确连接电泳槽与整流器对应的正负极。开启电源通电。电压10~15V/cm膜总宽。电泳40~60分钟,泳动距离约达3.5~4cm时即可断电。

6.染色 电泳完毕后断电,用镊子取出薄膜条投入染液5~10分钟,染色过程中不时轻轻晃动染色皿,使染色充分。 7.漂洗 从染液中取出薄膜条并尽量沥去染液,投入漂洗皿中反复漂洗,直至背景漂尽为止。此时清晰可见5条色带,待干。

8.定量 (1)洗脱比色:将各蛋白质区带仔细剪下,分置各试管中,另从空白背景剪块平均大小的膜条置于空白管中。各管加入0.4mol/l NaOH 4ml,于37℃水浴20分钟(不时振荡),待颜色脱净即用波长620nm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2)计算 吸光度总和(T) =A+α1+α2+β+γ(吸光度)  

  血清蛋白组分的相对百分数: A%=A/T×100% α1%=α1/T×100% α2%=α2/T×100% β%=β/T×100% γ%=γ/T×100%

小 结 1.掌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2.掌握CAME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思 考 题 名词解释 1.迁移率 2.电渗 3.电泳 问答题 1.血清蛋白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哪些? 思 考 题 名词解释 1.迁移率 2.电渗 3.电泳 问答题 1.血清蛋白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哪些? 3.CAME分离血清蛋白电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