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赵修立
遵循课标 注重结构 抓住细节
1-2-3 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和信息传播、文化融会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前一版相似课标: 2-3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1、行为动词: “观察” 是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 “认识” 是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 2、课题:区域交流与互补(一课时完成)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的优势; ②理解区域间联系的方式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从生活中获取信息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理解因地制宜和优势互补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②通过区域差异的比较,认识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教学思路 区域特征 区域差异 区域联系的形式 区域联系的意义
区域特征 教学设计:旅游见闻介绍 操作细节: 1.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描述其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区域的独特性; 2.本环节只是让学生意识到区域特征的独特性,而区域的具体特点不是学习的目的。
区域差异 教学设计:不同旅游地的比较(或与家乡的比较) 操作细节: 1. 通过不同旅游地的比较,或者与家乡的比较,认识到不同区域的特征是不同的,即区域特征的差异性; 2.要让学生理解区域差异是区域联系的前提; 3.本环节强调区域间的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适当分析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但不必深究。
区域联系的形式 教学设计:超市商品产地调查(可课前布置) 操作细节: 1.可由旅游活动中购买当地特产这一常见行为过渡到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并指出这是区域联系的表现方式之一:物资交流; 2. 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体会区域间物资交流的必要性; 3.将区域联系方式进行扩展,让学生意识到区域联系普遍发生于生活生产活动中,其表现形式还有人员流动、信息传播、文化融会等(可举例说明)。
区域联系的意义 教学设计:用实例展现区域联系的意义 (如: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成果展) 操作细节: 1.“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意义之一,除此之外,要强调在区域联系过程中,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在分析支援其他地区建设的案例时,要体现出区域联系是互惠互利的; 3.通过区域联系意义的分析,要进一步展现区域联系的必要性,从而说明,区域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区域联系。
5、课堂流程 从旅游看区域联系的原因 从购物看区域联系的方式 从实例看区域联系的意义 课堂讨论: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6、具体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活动:“我来当导游”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经去过的旅游目的地,并说说自己当时的感想。 设计意图: 1.以活动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区域”观念,感受区域的特点。
第一部分:从旅游看区域联系的原因 提问: 你为什么要选择去当地旅游? 你在旅游过程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将旅游地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家乡相比较有什么发现? 我们在结束一个地方的旅游时一般会做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 1.认识区域间的差异,理解区域联系的前提是区域的差异。
第二部分:从购物看区域联系的方式 活动: 交流课前准备的商品产地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 1.认识物产联系是区域联系的方式之一; 2.通过物产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突破难点。
活动:请看下列各例属于哪方面的联系 ①杨老师作为首批援疆人才前往新疆阿克苏库车县支教。 ②浙江省某医院与国外医院进行网上会诊。 ③内地的青少年代表赴香港进行文艺演出。 ④浙江杭州的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设计意图: 1.认识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和信息传播、文化融会等方面的联系的表现方式。
第三部分:从实例看区域联系的意义 1、西部大开发及十周年成果展 2、19省市对口援疆 设计意图: 1.理解区域联系的意义: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课堂讨论: 我们的家乡应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联系与合作呢? 设计意图: 1.通过课堂讨论,认识家乡,树立因地制宜互通有无的观念,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前一版课标相似条目: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描述”和“比较” ,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了解和理解)。 1、行为动词: “描述”和“比较” ,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了解和理解)。 2、教学内容选择 本条目对“描述”和“比较”哪些地区的差异并无具体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性。比如,可以有以下几种教学思路: (1)按照四大地理分区,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比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3)比较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 (4)选取有代表性的省区进行比较; (5)将自己的家乡与另一区域进行比较; (6)……
3、以四大地理分区为例 完成“描述”与“比较”任务 宏观到微观,区域细化,体现逻辑性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相似性 差异性 (一课时) 季风区 相似性 差异性 (一课时) 季风区 非季风区 中国区域地理 (自然环境角度) 相似性 差异性 (一课时)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宏观到微观,区域细化,体现逻辑性
以第一课时“南方和北方”为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布,知道秦岭—淮河是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②利用有关图表,描述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 ③列表比较我国南北方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材料的分析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课堂探究,相互合作,相互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树立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
2、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②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差异。 难点: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②南北方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3、教学思路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南方与北方的区域范围 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环境特点 南北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差异)
标题:“南船北马”之探秘 4、课堂设计 操作细节: 南北方风土人情的差异有很多的体现,南船北马、南腔北调、南拳北腿、南米北面等等,教师可任选其一作为探究的议题,而本课可以开设成一堂探究课。
南船北马 新课导入 操作细节: 1.以一个习以为常而未曾深究过的议题导入新课,为整堂课营造一种思考与讨论的课堂气氛; 2.解释“南船北马”,引出“南方”与“北方”的概念; 3.引导学生意识到引起“南船北马”现象的原因是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为整堂课的探究指明方向。
第一部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第二部分:南方与北方的区域范围 操作细节: 1.依次讲解,层层推进,帮助学生认识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依据; 2.解释南北方的区域范围及自然环境的相同点; 3.要引导学生如何识图,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
第三部分: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特点 南北方地形特点: 南方多丘陵,地势崎岖 北方多平原,地势平坦
操作细节: 1.强调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气候类型的差异; 2.引导学生观察南北方的气候类型以及分界线。 1月(冬季)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重合 操作细节: 1.强调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气候类型的差异; 2.引导学生观察南北方的气候类型以及分界线。
操作细节: 1.对四幅地图进行组合对比是很有必要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知识; 2.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从刚才的这些图片中你能看出秦岭——淮河一线与哪些地理界线一致吗? 南北方分界线 1月0℃等温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操作细节: 1.对四幅地图进行组合对比是很有必要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知识; 2.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操作细节: 1.本小结是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起到归纳总结作用,也是对学习能力的提升;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地形 多丘陵 多平原 气候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 冬季均温高于0℃ 冬季均温低于0℃ 降水量 年均多于800mm 年均少于800mm 操作细节: 1.本小结是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起到归纳总结作用,也是对学习能力的提升; 2.上述结论需要板书,以便为解释“南船北马”所用; 2.教师在推进教学时要注意向第四部分“南北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过渡。
第四部分:南北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提问1:刚才所学到的这些知识能解释“南船北马”现象吗? 自然环境对水文和水运的影响 南方:降水丰富,河湖多且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所以水运发达; 北方:降水较少,河湖少且水量小,冬季普遍结冰, 所以水运不发达,主要靠陆上交通 操作细节: 1.回归到本课课题,既保持了课堂活动的完整性,又能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操作细节: 提问2:我国南北方除了有交通上的“南船北马”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其他的差异吗? 提问3:你能解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吗? 饮食上: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语言上:南繁北齐、南腔北调 住房上:南尖北平 武术上:南拳北腿 提问3:你能解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吗? 操作细节: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通过对各种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逐步体现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突破难点; 3. 通过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谢谢大家!